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_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广西河池市天峨县实验小学

易凤英

摘要: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代信息技术因其直观、多变、省时的优势,可加大课堂容量,利于教师控制授课进程,非常适合小学阶段数学的教学。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激发兴趣、拓宽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使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教师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提高效率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形象、视频图像、动画和声言等运载信息的媒体集成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的一种信息技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静止的、抽象的书面知识转化成活动的、形象直观知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强度,增大信息密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人人发展。尤其是把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进行整合,容易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的观察、分析、综合、想像、概括等数学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悬念,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现代教学论认为,应从教学生被动学会数学转向让学生自主做数学。这里的‚教‛是指简单的传授和以讲为主的灌输,而‚做‛是指以学生为主的自主选择和亲身实践。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地增设疑问、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究问题,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使我们的课堂呈现出无限生机。传统教学由于媒体单一,只能教师讲,学生听,以教为主,导致学生厌学。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已改这些弊端,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教学中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借助环境因素的刺激作用,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先进教学手段。多媒体的恰当运用,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促使学生始终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学生当堂学习新知识,当堂消化吸收,无须课上损失课下补,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事实表明,许多好课使学生久久不忘,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利用计算机教学软件的集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特点,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采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脑、眼、耳、手、口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交互式的计算机教育技术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了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时,在认识了整数和小数后,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对分数的意义不易理解,因此,在设计时运用课件展示具体的事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平均分,说明分数产生的原因;并通过举例,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2的理解;之后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把分数表示出来。在认识1/2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再认识其他分数,教学中,以‚放‛为主,让学生主动活动、集中展示、汇报交流,收集学生的不同折法,展开对1/4本质意义的探讨,培养学生的能力。因为有形象的故事情节,有计算机生动有趣的图象动态显示,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激发学生以极大兴趣投入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数学课上得更生动、更活泼,学生在轻轻松松之中迈进数学王国的大门。这样的课堂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都能积极地参与其中,教学效果特别好。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是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引导小学生积极探究学习的良好方法,是小学生学习最

好的动力、最有持久力的动力。小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快感中产生新的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景中去学习,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可展示优美的图象,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使他们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因此教师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学表现的内容更具体,更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从而引发学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新知识的认知过程。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运用如下动画进行导入:绿草如荫的森林里,小动物们正在举行数数比赛。狮子伯伯当裁判,小猴、公鸡、小狗、小兔依次围在狮子身边。裁判首先宣布比赛规则:‚从小猴开始数起,小猴、公鸡、小狗、小兔分别数1、2、3、4,再回过头来继续从小猴数起,数5、6、7、8,这样可以连续不断地数下去,每一个数字都会对应到一只小动物身上。比赛时,我报出一个数。这个数该数到谁,谁必须马上回答‘是我’。‛接着,比赛开始,只听到裁判刚报出‚19‛,小狗马上接口:‚是我,是我。‛‚25‛,小猴又及时地接上‚是我‛。‚34‛,则是公鸡在喊‚是我‛。每一次回答都是那么干脆、敏捷,而且都得到了裁判的充分肯定。小动物们的反应如此之快简直令小朋友们惊呆了:‚它们可真聪明啊!‛‚它们是怎样很快做出判断的呢?‛孩子们迫切想知道答案,这时教师适时告诉学生:‚学了今天这节课的本领后,你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不到2分钟的动画,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仿佛看了一场动画片,注意力被吸引,将孩子们的求知欲完全调动了起来,新知的学习成了孩子们内心的需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学习资源,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教学难点是否能突破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数学中的某些概念、理论既抽象有脱离实际,教师的讲解只能使学生达到机械掌握,而简单操作演示,又往往达不到效果,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化繁为简,变模糊为清晰。如教学《圆的面积》时,考虑到实验过程的复杂和难以具体操作,学生也难以掌握和应用。

单凭教师对文字的解释以及板画的讲解都很难突破这一难点。唯有计算机的演示,才能将此难点化解。于是,教师引入计算机技术充分运用CAI演示:用紫色线段表示圆的半径,用红色曲线表示圆的周长,用蓝色表示圆的面积,并将圆多层次地等分成2份、4份、8份、16份、32份、64份……,使学生直观感受并领悟到:一个圆分成很多的扇形,等分的份数越多,小扇形就越接近于等腰三角形,围成的那条封闭曲线就越接近直线。此时,教师适时地启发学生想象和分析并让学生运用CAI去动手分组剪拼操作:怎样把圆转化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在丰富的学习资源下,同学们的答案有把圆剪拼成近似长方形、平形四边形、三角形以及把圆剪拼成梯形等各种图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所拼成的图形的面积与圆面积有什么关系?所拼成的图形的面积的长(底)、宽(高)与圆的周长、半径是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观察所拼成的图形与圆的内在关系,都能概括出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直观的演示,难点自然迎刃而解了。无需教师的过多讲解,学生通过观察,完全可以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样,既有效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突破了难点,又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优化了教学过程。正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巧妙运用,才将学生引向了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前台,明显地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揭示知识的发现过程,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揭示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和思维过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猜想结论,发现定理和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计算机能有效地展示新知识的发现、思维和形成的过程,不仅能优化教师的教,更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探索。

如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我采用了实验教学与电脑辅助教学的相结合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复习长方形面积公式,并结合软件中的图形与色彩的搭配,引导学生回忆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理思路,温习了‚形变而面不变‛的原理。然后让学生动手割剪圆形拼成长方形。最后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一个图形

用不同颜色二等分成两个半圆,再把两个半圆各分成八个相同小扇形,通过移动、翻滚、重组排成上下两行,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接着,依次依次把圆进行16、32等分的同样割拼,外加近似长方形虚线框的闪动显示,学生很直观地看清,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的道理。那么学生再观察。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就易如反掌了。

这样通过动手操作与形象观察的有机组合,将一个复杂的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问题的问题通过分割、拼合将知识的发生、转变过程展现出来,突破了教学难点,不仅是学生掌握了公式推导过程,激活了学生的思路,减缓了学生思辨、推理的难度,也为学生实现由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架设了桥梁,使学生在脑中展开发散性思维,建立了空间观念,提高了空间想象能力,掌握了知识,还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力。培养了思维的逻辑性,促进思维品质的升华。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既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还可以增大课堂信息容量和教师控制教学信息的灵活性,丰富学习资源,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及时的反馈与矫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趣味性融为了一体。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集中解决了教学重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确实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题研究方案定远县城北小学教育技术课题组一、课题的确定(一)课题名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二)课题及关键概念界定......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鲁沙尔一小 关淑敏 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融图、文、声......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让电教媒体逐渐走进课堂,是形势的需要。科学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会给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良好的契机。事实上,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分析不清教学过程,不理解教......

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是解决信息技术课时间安排不足,硬件设施不完善的最好方法。精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大胆放手,发挥学生创造力;采用多种手段,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是......

有效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有效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红花铺小学吕乃侠现代远程教育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能够转变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开阔我们的视野,优化我们的教学手段,提高课......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 效率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 效率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