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监督管理_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系统
卫生监督管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系统”。
卫生监督管理卫生监督
1.1 卫生监督的含义
所谓卫生监督是指国家授权卫生部门对所辖区内的企业、事业单位贯彻执行国家的卫生法令、条例和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对违反卫生法规并造成危害人体健康的条件,进行严肃处理。
1.2 卫生监督的基本内容
新世纪我国卫生监督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食品卫生。2004年,全国27个省(区、市)共有284万户食品生产和服务企业接受经常性卫生监督,卫生监督覆盖率达94.2%,合格率为88.3%。全国29个省(区、市)21类食品共抽查监测102.4万件,平均合格率为89.8%,其中:酒、水产品、粮食、植物油、糕点、消毒鲜乳和保健食品合格率高于90%。食品用产品抽检2.8万件,合格率为88.6%。餐具消毒抽检315.5万件,合格率为80.2%。2004年食品从业人员体检合格率达96.3%。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食物中毒2305起,中毒42876人,死亡255人。
(2)环境卫生。2004年全国27个省公共场所卫生监督55.1万户,监督率97.9%,监测合格率93.8%。全国21个省(区、市)共抽检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化妆品产品24942件,合格率为94.1%,其中进口化妆品合格率95.2%,国产化妆品合格率94.0%。
(3)劳动卫生。2004年,全国15个省(区、市)各类职业病发病4423例,其中:尘肺3166例,慢性职业中毒483例,急性职业中毒265例,职业性眼、耳鼻喉疾病267例。据19个省统计,生产环境中有害因素测定点25.7万个,实测率61.8%。2004年,全国23个省(区、市)共有24483个放射工作场所接受经常性卫生监督,放射工作人员就业后健康体检率78.6%。
(4)学校卫生。2004年全国27个省有48239所学校(包括高校、中专、技校、中学及小学)接受经常性卫生监督, 卫生监督频次为1.66,合格率为45.4%。全国学校共体检3万余次,参加体检的学生人数为2449万人,学生体检率47.4%。
1.3 卫生监督的分类
为顺利实施卫生监督工作,达到预期的监督目的,除应制订有关法规并严格执行外,还要不断地进行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执行卫生法规重要性的认识。
卫生监督可分为预防性卫生监督和经常性卫生监督两类。
预防性卫生监督是对新建、改建、扩建、续建的城市、居民区、各项大型设施,工厂、矿山企业等在规划、设计、建设、投产验收阶段进行的。以新建工厂为例,预防性卫生监督的内容包括:厂址选择、厂区规划、生产工艺流程安排、“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处理及排放、生产、生活水源的选择等是否合理,工厂生产对周围居民有无影响;生产性有害因素(如尘、毒)有无达到卫生标准要求的适当措施,厂房、车间设计是否合理、建筑物大小、配置、结构材料是否符合预防职业性危害因素的卫生要求;辅助用室设计是否符合生产卫生、生活卫生、妇幼卫生等要求;医疗卫生设施是否符合企业规模、职工人数要求等。
经常性卫生监督是对已经运营的厂矿企业、事业单位进行日常的监督检查。各卫生学科的工作对象专业范围不同,经常性卫生监督检查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劳动卫生的经常性卫生监督,主要内容有:劳动条件中职业性有害因素是否存在及其危害程度;生产环境中的毒害因素是否符合卫生标准,有害作业岗位是否已设有效的防护措施,其使用维修情况及其效果如何;是否对接触职业有害因素的职工进行就业前及就业后的定期健康检查,结果如何;对健康检查等资料的登记及管理如何,发现职业病患者后是否及时处理;劳动岗位有无安全卫生操作规程,接触尘毒工人是否配戴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及其定期检查更新制度如何等。我国卫生监督工作的实际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由于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企业诚信体系不完善、政府监管基础较薄弱,加之网络信息技术普及应用带来的社会透明度不断提高等原因,食品安全、职业卫生等突发事件大量增加,不断出现新问题、新挑战,各项监管工作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曾在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说,我国卫生监督水平不断提高,卫生执法力度不断加强,但卫生监督工作还面临着三大问题。第一,食品安全和职业病危害等公共卫生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医疗服务市场形势依然严峻,医疗和血液安全问题突出,卫生监督执法任务相当繁重;
第二,卫生监管不够有力,执法责任不能完全落实,损害人民群众健康的违法行为没能完全控制;
第三,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发展不平衡,卫生执法条件亟需改善,卫生监督能力有待提高,这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基层地区尤为突出。卫生监督管理
由于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
3.1 食品安全监管
随着食品安全形势的变化和发展,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逐步健全。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依据《食品卫生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严格依法行政,规范食品生产经营秩序,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使我国食品卫生安全水平有了明显改善,食品卫生监测合格率显著提高,食物中毒发生数量和中毒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霍乱、伤寒等食源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严格规范卫生许可工作
(二)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日常监督检查制度
(三)创新思路,推进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四)大力开展食品放心工程和专项整治行动
(五)大力开展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六)做好重大活动、重要节日和重点场所的卫生保障工作
(七)大力开展食品卫生宣传和预警工作
(八)建立健全食品监测体系,做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3.2 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监督管理
职业病防治工作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劳动力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宣传,技术服务和监督队伍能力建设,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监管和查处违法行为以及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有效地保护了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监督管理,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泛开展法律宣传教育活动
(二)加强机构队伍建设,提高技术服务和监管能力
(三)加强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的监督管理
(四)开展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违法行为
(五)开展职业危害普查和放射卫生防护调查
(六)开展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
(七)开展职业病防治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合作 3.3 环境卫生工作
环境卫生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全球接近四分之一的疾病由可以避免的环境暴露引起,每年超过1300万的死亡归因于可防止的环境原因,在最不发达地区,接近三分之一的死亡和疾病归因于环境因素。
对于环境卫生工作的管理,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环境卫生法规和标准体系逐步完善,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不断加强
(二)开展环境与健康影响的科学研究和国内外交流合作
(三)建立环境卫生监测网络,加强环境卫生监测工作
3.4 学校卫生工作
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做好学校卫生工作直接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卫生部门对学校卫生工作进行监督、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为维护学生身体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对于学校卫生工作的管理,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学校卫生工作
(二)开展学校卫生监测和学生体质调查
(三)学生常见病防治取得显著成果
(四)加强学校食品、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
(五)开展学校健康促进工作
3.5 医疗服务市场监督
非法行医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特别是社会困难群体的权益,扰乱正常的医疗服务秩序,带来了严重医疗安全隐患,容易引发不稳定因素,群众反映强烈。为切实增强医疗服务监督力度,自2004年以来,卫生部全力推行综合执法工作,使医疗服务监督工作成为卫生监督综合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调整充实医疗服务监督力量,主动调研督导,开展专项整治,加大监督频次,加强执法力度,使医疗服务秩序明显好转。
对于医疗服务市场监督的管理,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展全国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和非法采供血专项整治
(二)打建并举,标本兼治
(三)加强宣传,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摘要】公共场所卫生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我国公共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随着我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公共场所卫生安全条例出台,我国全......
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市卫生部门负责制定具体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居民公共卫生需求适时进行调整。现阶段执行的项目为10大类51项,具......
一、绩效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一)畜牧业小区情况:我们围绕农民增收这个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巩固和壮大养殖基地规模,大力推进省级畜牧养殖小区标准化建设,加强畜牧企业的监管,做好......
浅谈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科技文化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方式及环境条件大幅改善,新兴的公共场所也不断涌现,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因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黑龙江省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规定》2009第1号 政府令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黑龙江省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决定。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对《黑龙江省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