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故事_新闻小故事
新闻故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闻小故事”。
新闻故事:给站长下指令
“站长,刚才我在计量间发现两个隐患点,你安排人员处理了吗?”6月8日下白班时,长庆油田采油一厂高一联合站中控室内,大班白雁垚问副站长齐辉。
“我办事你放心。”齐辉自信满满。
“行。我先去看看。”
15分钟后,白雁垚确定两个隐患点已整改完毕。于是,他掏出随身携带的“三违”记事本,认真记录了此次发现问题、整改问题的详细过程。
员工可以给领导下指令?原来,侯南作业区党总支为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对党员上岗抓“三违”、查隐患作了具体要求。作业区要求每名党员及时给站长下指令,安排处理所发现的隐患,当即处理不了的隐患及时向调控中心汇报;对能处理的隐患,党员要在规定时间内做复查,并让站长签字确认,交接班时及时填写“三违”记事本。
给站长下指令,不仅是侯南作业区党总支工作的一项创新,而且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一个有效途径,在作业区形成“学安全、懂安全、会安全”的浓厚氛围。
“小摆钟”的故事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黄敏清 何冰 周俊)6月11日上午,在脱硫装置的平台上,一阵清脆而有规律的“当、当……”声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仔细一听,好像是从引压管里传出来的。“怎么回事?难道管道里有异物?”正在一旁处理漏点的广州石化仪控中心二车间动力班班长黄佩东看出记者的疑惑:“这是我们引压管内的„小摆钟‟发出的声音。”他将“小摆钟”的故事娓娓道来。
前段时间,脱硫装置烟气入口压力变送器PDT-0503的引压管经常堵塞,尤其是刮风下雨或是潮湿天气,管道里的烟气受潮,引压管内就会有一些烟灰滞留在那里,慢慢的越积越多,从而造成导压管堵塞,影响测量的准确性,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联锁动作,不利于装置的长周期运行。由于该引压点位于十几米高的平台上,频繁的吹扫也让仪表人员疲惫不堪。
班组成员心里非常着急,都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引压口的灰是一点一点积累的,如果有办法不让烟灰积聚,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又细又长的引压管又让班员不知从何下手无法下手,几天下来,大家都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一天晚上,班员潘志文吃完晚饭后坐在沙发上小歇,又在想着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突然,自家机械闹钟“当、当”的报时信号引起了他的注意,他下意识地抬头望钟,眼神落在了钟摆摆来摆去的画面。过了一会,他脸上布满了喜悦,猛地一拍大腿:“怎么我就没想到。”他的异常举动把旁边的爱人吓了一跳。
第二天,他兴奋地把想法告诉了同事们,大伙听了都齐声称妙。趁着装置大修,潘志文在引压口内壁焊接了一根10厘米的铁线,铁线下面挂着一个小铁球。“当烟气流过引压口的时候,小铁球就会着顺着烟气摆动,在小铁球来回摆动的过程中,铁线就会把引压口的灰碰掉并回落到烟气管道中,烟尘也就不会在引压管内累积了。”潘志文高兴地向大家介绍“小摆钟”的原理。自从使用“小摆钟”后,PDT-0503引压管再也没有出现过堵塞的现象。由于“小摆钟”的使用效果好,车间主任把“小摆钟”的经验推广到其它类似检测点,使更多的同类难题得到了彻底地解决,“小摆钟”的故事在仪控中心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
新闻故事采写研讨会材料之六浅谈如何让电视新闻故事化周文席把电视新闻制作的可视、可信,具有吸引力,是电视新闻记者奋力追求的工作目标,而近几年电视新闻报道中出现的“新闻故......
灵魂的呐喊,秦腔的雷雨——华南理工大学“高雅艺术进校园”之秦腔现代剧《西京故事》演出百步梯学生创新中心南校区新闻资讯部彭尔君2012年5月19日晚七点半,由陕西省戏曲研究......
讲好故事 写好新闻黄泽芳“讲好故事”,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层是讲述好一个故事,另一层是讲述一个好故事;同样,“写好新闻”也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把新闻写好,另一层是写出很好的新闻......
新闻背后的故事中文1101班李新新闻无时不刻伴随在我们左右。通过半年的新闻传播课程的学习,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新闻这个行业的内在规则与其专业性质。然而,我更想通过自身经历......
故事化新闻探析【摘要】优秀的新闻报道就应当是生动的故事。故事化报道为新闻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契合受众深层次的视阅需求,扩大了新闻传播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