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语言规范 提高民族素养_提高语言素养
重视语言规范 提高民族素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提高语言素养”。
重视语言规范
提高民族素养
---关于语言规范的调查报告
中央电大剑阁分校2011汉本学员周林和 高居相 戚松山 唐小蓉 梁小菊
语言规范是指使用某种语言的人所应共同遵守的语音、词汇、语法、书写等方面的标准和典范。语言规范化指根据语言发展的规律,在某一种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分歧或混乱的现象中,找出甚至确定大家都应遵循的规范,指出那些不合规范的东西,通过语言研究的著作如语法书、词典、语言学著作等明文规定下来,并通过各种宣传教育的方法,推广那些合乎规范的现象,限制并逐渐淘汰那些不合规范的现象,使人们共同遵守语言规范而进行有效的交际,使语言循着一条统一的正确道路向前发展。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语言交际随之扩大和频繁,语文生活日渐丰富和活跃,语言文字应用中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行后,各地在语言规范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如何做好语言规范方面的工作等问题,应该引起我们汉语言本科学员的高度重视。我们应该成为推广规范语言的基层勇士,应该成为语言专家研究语言规范的得力助手。在中央电大以及地方电大老师的指导,我们5人组成一个小组,对各自所在区域的语言规范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然后进行情况汇总。
我们发现剑阁语言在标准语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方言渗入,其他语言影响,语言中往往存在一些不合规律的分歧和混乱现象,直接影响人们之间的交际活动,这就是我们说的不合规范的现象。
1、表现在语音上,与汉语普通话相比,读音分歧很多,如:角jiao—guo,朵duo—dou,沟gou—jiu等。
2、路牌路标注音不规范。如:“西安路”标牌上的拼音是“XIANLU”; “天府/广场”的拼音是“TIANFUGUANGCHANG”; 地名中的数词一般用拼音书写,“五指山”的拼音应该是“Wǔzhǐ
Shān”,而地名中的代码和街巷名称中的序数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三环路”的拼音应该是“3 Huánlù”,可是二者往往混淆。
3、不合规范现象也常常出现在词汇方面。如“塞子saizi”说成“皱皱zhouzhou”; “四季豆”说成“豆角子”;“乳猪”说成“猪儿崽崽”;“ 背心儿”说成“汗衫”;“岳母”说成“老丈妈”;“手掌”说成“耳巴子”; “那个地方”说成“那个榻榻”„„
4、词汇方面的不规范现象还表现在生造词和乱简称方面。如:“哑静、楞生、路道、土尘、拉躺、克抑”;“男牛鞋”(男式牛皮鞋)、“贾校”(贾校长)等方面。
5、不规范现象也表现在文字上。个别单位的墙报和板报上仍然在使用繁体字和生造简化字。
6、不合规范现象还表现在语言方面。如:熟语(俗语):“你不要吹牛”说成“你不要冲壳子”;“ 你是什么东西”说成“你是什么玩意儿”;“你没多大本事”说成“你算哪把夜壶?”等。
7、严格执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普通话,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经过到街头、单位、学校的深入调查,我们欣喜地发现:现在城市各单位在开会等庄重场所,领导讲话都在使用普通话;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学校,上课、集会,教师和学校领导都在使用普通话;学生上课回答问题一般都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总的情况是:城里用普通话交流的情况比农村好;学校用普通话交流的情况比其他单位好;在单位使用普通话交流的情况比市镇街头好;年青一代用普通话交流的情况比老一代好。尤其欣喜的是:教师要取得“教师资格证”和评职称等,都要求至少达到普通话“二级乙等水平”,对小学教师要求更高。这些措施,大大推进了普通话的广泛使用和使用水平的提高。但要达到所有公民在任何场合都使用普通话交流,任重而道远。
在我国,语言规范化工作具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采取李斯的建议,统一规定以小篆为正字,淘汰通行于六国的异体字,对汉字规范化起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对汉字进行了几次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法》2000年10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同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十七号主席令公布,并于200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可以说是我国近百年来尤其是近50年来汉语规范化运动的结晶,是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的必然产物,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这部法律确立和规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它的制定与颁行,使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行有了法律上的依据和保障,从而必将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进一步发展。
语言规范是一个历史范畴,规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不仅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而且还是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语言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是合乎规范的,在另一个历史时期就可能发生变化,不再是规范的了。这是因为语言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不论什么时候凡是符合发展规律的现象都是规范的。确定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的规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要考虑到它的稳定性和继承性,又要看到它的发展和变化。语言在不断发展,新质要素在逐渐积累,旧质要素在逐渐衰亡,必须重新肯定经过考验的语言成分,淘汰过时的东西,而新的语言现象的出现,一般是从个别人或个别集团的使用开始的,在开始时可以是不规范的,但大家都跟着用,用得广了,时间长了,也就约定俗成了,也就成了新的规范。从少数人的使用到多数人使用,又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则它一般是合乎语言的发展规律。不论是新出现的语言现象,还是衰退消失的语言现象都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逐渐的,要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样就出现一种中间过渡的现象,或是两种现象并存,这就需要确定哪种现象是发展的,是上升的,是有生命力的;哪种是衰退的,无生命力的,必将消失的现象,并把前者定为规范,大力推广。如现代汉语普通话一些词的读音的变化,新的读音是发展的趋势,但旧的读音还没有消失。例如:“缔结”原来的读音是tī,现在是dì;“秘密”原来的读音是bì,现在是mì;“收获”原来的读音是hù,现在是huò;“说客“原来的读音是shuì,现在是shuō;“暴露”原来的读音是pù,现在是bào等,现在经过审音,确定后一个读音为规范音。
我国在普通话推广方面、在文字方面、在词汇方面、在语法方面等,专家们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仍然还存在着语言不规范的现象。因此,我们建议:进一步强化宣传;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的激励机制„„确保我们语言更加规范,更加有利于交际活动,更快地提高中华民族素养,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重视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河南省济源市济水西关学校 薛利花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
重视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晋江市西滨镇海滨小学李秋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
重视阅读教学提高语文素养——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思考瓮安县第四中学吴逢军摘要::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
重视课堂朗读训练提高学生朗读素养【摘要】自古重视朗读,现在依然重要。朗读,可以领悟语言,可以培养表达能力,可以提高审美情趣,可以激发情感之美,可以激发联想与想象能力,可以激发......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重视课堂朗读训练提高学生朗读素养,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