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_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浅探

2020-02-26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浅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文章作者:李银雁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9·4B 2009-12-9 10:07:23 热点推荐:

魏星:探寻言语生成的秘密

陈永睿:“国学热”话题作文指导

冯为民: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趋势与复习策略

在新课程背景下,关于初中语文新课程阅读教学策略的探讨应该是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笔者在这里谈几点肤浅的个人看法与尝试与大家共同商榷。

一、以学生原有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为教学切入点,促进新知识的建构

阅读教学作为文本解读活动,它是一场多向度的对话,即通过读者对语言文字的确认,以及对单词意义和音像视图的解码,然后进行意义重构和综合,使读者与文本之间相互作用。这一互动过程激活了读者的社会知识、先前经验、期望以及直觉,使其与文本进行交流、碰撞和对话,并理解文本,从而获得精神参与的愉悦。然而,在我们的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似乎很少产生这种愉悦。这是因为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历,把阅读教学局限在课堂、课文和各类语文知识点上。其实,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当作重要的课程资源,尽可能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的兴趣,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新知识的建构。

例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之前,我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的一次(或几次)冒险经历,回想在自己的冒险活动中父母的反应及态度。然后水到渠成地追问学生:“如果类似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美国的家庭,情况又会怎样呢?”

又如教学《真正的英雄》之前,我让学生讲他们知道的英雄故事,并让其发表对真正的英雄的看法。学生发言后,我加以引导:“看来大家对怎样才算是真正的英雄有不同的看法。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美国总统里根对真正的英雄有什么看法吧。”

以上两个教例的共同点就是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密切联系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与探索新知的兴趣,较好地体现了利用原有知识、经验的迁移促进新知识建构的教学策略。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与体验,营造平等、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

传统的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追求共性,忽视个性,强调统一,回避差异,出现了教参为教师导读,教师为学生导读,基本上把教参视为唯一标准的现象。所以,要使语文新课程阅读理念付之于教学实践,必须营造师生平等、民主、开放的课堂气氛,淡化教参、教师的权威意识,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分享彼此思考体验观念、实现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在具体实施策略上应注意以下两点:

1.提问设计要有开放的意识。

在开课之初,教师习惯于设计一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这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思维的差异,设计具有开放性的提问,给学生更多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和更自由的思维空间。例如在《狼》的教学中提问:①课文的主人公究竟是“屠户”还是“狼”?②你是喜欢“屠户”还是喜欢“狼”?

2.教师及时介入,引领、促进及提升。

民主、开放的课堂,并不等于课堂是放任自由的,是天马行空的,甚至是一盘散沙的。

一堂课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放与收的尺度的把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懂得在细心聆听学生对文本的感受与见解的同时要及时介入,善于评价、总结、拓展、补充、提升,不能整节课都让学生说了算,因为虽然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的感受、体会,但对文本的理解是不同层次的,甚至是肤浅的。例如在学习《心声》一课导入后,进入整体感悟阶段——师:下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

(生阅读课文。师巡回指导。)

师: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在你心中油然而生?或者说此刻你有什么心声想与老师、同学们说呢?

生1:我特别同情李京京同学的生活处境,因为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虽然刚才我已经说过了,但是我还是想再强调一次——那感觉特难受。

生2:我很敬佩李京京。我觉得他很自信。遭到老师拒绝后,敢于站出来指正其他同学的错误,结果又遭到同学的数落,即使如此,在公开课上居然还有勇气站起来。

生3:课文中的赵小桢,她虽然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但在我的心中她却是一个没有勇气、缺乏自信的人。

生4:我觉得文中程老师的做法不对。他不应该有偏见,应该平等对待,给大家同样的机会!

生5:我最不喜欢像程老师这样的人,弄虚作假!

生6:通过读这篇课文,我想对所有的老师说一句话,那就是对所有的学生都要公平、一视同仁,不能把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我相信其实每个人都有他闪光的一面。

师:刚才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感受很深。尤其是最后一位同学的发言让我仿佛看到了我们每一位同学渴望关爱、渴求平等的心。其实老师也曾经忽略过某些同学,但今天听了同学们的发言之后,我决心改正,争取做一个公正无私、让同学们更喜欢的老师——因为这是你们的心声。

接下来请问同学们,我们该如何来理解课文标题“心声”呢?难道仅仅是李京京对老师的心声吗?除了这点,还有吗?

生1:我觉得除了李京京希望老师能对学生一视同仁的心声外,还有就是李京京希望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而不是每天回到家都听见父母的吵闹声,甚至迁怒于自己的家庭。生2:我觉得还有的就是这是作者的心声。我读了他这篇文章后,觉得他好像想告诉我们:人生不如意的事情有时在所难免,但我们要像李京京一样,面对冷漠,面对挫折,敢于自我肯定,永不言弃,最后一定会成功的。

生3:我觉得这是教育专家的心声。教育本来就是一块净土,哪里容得弄虚作假?如果教育者都弄虚作假,那么他教育出来的学生还能讲诚信吗?所以教育家们正在呼吁教育要返璞归真。

(师小结。略。)

该教例中,在学生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时,教师适时介入,引导、提升了学生对“心声”的更深理解。

三、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利用,拓展延伸学习的视野和空间

1.善于挖掘教材。

教材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利用教材中的学习资源,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价值。特别是在学校图书资源、学生家庭藏书严重不足的落后山区,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内容,把其变为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发展的内容。例如,为了让学生掌握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可以对教材内容作如下筛选、整合:

材料一: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

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春》)

材料二:草坪绿得可爱,像铺上了用纯羊毛织出的最精致的绿毯子。(《骆驼寻宝记》)材料三:(花园)长满了绿茸茸的青草,美丽的鲜花随处可见,多得像天上的星星。草地上还长着十二棵桃树,一到春天就开放出粉扑扑的团团花朵……(《巨人和孩子》)

首先让学生分小组从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赏析并讨论这三则材料,教师作出适当点评、小结后,让学生选取夏、秋、冬的任一季节,作一段景物描写,尽可能抓住该季节的景物特点,写出新意。这样把教材中相对零散的学习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使之更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对学生学习、积累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加强课内外学习资源的有机结合,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由书本到生活、由学习到实践的拓展与延伸。

(1)以一些课文为基点,向课外相关文章拓展。拓展的方式是多样的:①以某篇课文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拓展。如教学余光中的《乡愁》、冰心的《纸船》,可分别将其与席慕容的《乡愁》、泰戈尔的《纸船》作对比阅读。②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部著作拓展。如教学《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香菱学诗》,可以分别有选择地给学生介绍或让学生阅读《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中的相关章节。③以某位作家的某一作品为基点,向该作家的其他作品拓展。从而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

(2)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引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生活中的素材性资源,可以赋予课文新的时代色彩和生命力。例如在《桃花源记》教学的最后环节,向学生介绍就在我们身边的现代“桃花源”:

阅读下面材料(略),结合课文内容思考:我们增城的白水寨被很多游人喻为世外桃源、人间仙境,但游人对白水寨的向往与陶渊明对桃花源的向往有什么不同吗?同样是人间仙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

该材料的引入,唤醒了学生对自身和社会现实生活一些现象的联想、反思。与课文内容进行对比,很自然地联想到古今社会制度、背景的不同,使学生能更深地领悟作品所要表达的厌恶乱世,想摆脱压迫、摆脱剥削,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主题思想。这样由文本联系到生活,又由生活回到文本的领悟,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重视学生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的新理念。

四、注重指导学生对课文的积累与借鉴

有时改学生习作,会感到词汇贫乏,语言空洞。学生不会运用正确的语言描述眼前闪烁着的事物的形象、颜色、动作。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积累、借鉴作家的语言和写作技巧。引导积累,即着重指导学生理解、欣赏、记忆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做好积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必要的仿写、改写等写作训练,使其逐步转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广东增城市派潭中学;511385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策略

现代诗歌教学随想 燕子砭初级中学何永福下面是我班学生周志伟写的诗《深情的目光》:家乡,生我养我的地方/今天,我们就要离开你的怀抱/我站在门前的小山上/用深情的目光/把你凝......

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策略”专题讲座主讲人:杨霞(中学语文一级教师) 一、说明文教学概说在新课改弘扬人文性的背景下,体现科学性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们的冷落。老师们执教......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摘要:阅读是学习最基本最直接的手段,人通过阅读来吸收书籍中的知识,学习书籍所蕴含的丰富内容来完成对自己的提升。学生则通过阅读来学习课文内容,把握......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论文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论文第一篇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教师深思并加以改正,努力探寻创新的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语文对话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对话教学策略人类正步入对话的时代,“对话”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生成的状态,成为人们达成目的的有效策略,一个新的时代会使教育精神的内涵获得极大的丰富,“对话......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浅探 初中语文 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浅探 初中语文 教学策略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