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_语文教学中音乐的魅力
浅谈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语文教学中音乐的魅力”。
浅谈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将将音乐引入语文课堂,无论是激发学生兴趣还是启发学生心智,无论是煽动学生情感体念还是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都有着十分总要的作用。恰当运用音乐导入新课,可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创造优美的意境;可以加强学生对作品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可以开启学生的顿悟之门;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陶冶学生的情操。
【关键字】音乐 语文教学 激趣 煽情 启智 审美
语文是一门闪耀着人文光芒的学科,要让语文成为人文的歌手,诗意的栖居,让课堂充满诗意,教师首先要点燃学生飞扬地激情。音乐,便成为点燃学生激情的有效媒介。
语文和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优美的语言本身就具有音乐美,好的文章有音乐般的韵律美和旋律美,生动的课堂具有音乐般的节奏美和结构美。无疑,将将音乐引入语文课堂,无论是激发学生兴趣还是启发学生心智,无论是煽动学生情感体念还是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都有着十分总要的作用。
运用音乐导入新课,可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兴趣。
我们知道,每首歌都一个过门、前奏,其作用就是为整首歌奠定一个情感基调,从听一首歌的过门、前奏就能很快进入它的某种特定的氛围。课堂亦然。导入新课的音乐一开始就要给学生制造一种气氛,让学生自然而迅速地进入状态。我在教《在大海中永生》时,考虑到这是一篇邓小平骨灰撒放大海的新闻报道,是一篇深情并茂的祭文,是对伟人辞世的哀恸,是一曲对伟人的激情澎湃的颂歌,是对他伟大人格力量的赞美。教这样的文章,首先要让学生能沉浸到一种“悲”的气氛中,于是我选择了新闻播报的形式,用低沉、缓慢、悲伤的语调播报一则邓小平骨灰撒放大海的消息,同时配以哀乐作为背景音乐。这样学生很快就进入了状态。
上《鸿门宴》之前,我先播放了古乐曲《十面埋伏》。这一曲子紧张激烈,扣人心弦,能让人体会到杀声四起,危机四伏。教师在一边旁白:鸿门宴上,刘邦究竟能否突破项羽为其布下的罗网而生还?勇士樊哙是否能凭其勇气护主成功?这样使学生带着种种忧虑,很快进入了鸿门宴上那种紧张激烈的斗争氛围中。
学习《赤壁之战》时,将毛阿敏演唱的《三国演义》的片尾曲“暗谈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作为导语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这一长篇文言文的兴趣,从而进入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
可见,教师借音乐导入,即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氛围,同时使课文一开始,就直抵学生心灵。
恰当运用音乐,可以创造优美的意境。肖邦曾用音乐,把一批调皮的孩子带到夜色朦胧的大森林的意境中,然后他用琴声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大森林的故事,竟使这些调皮的孩子静下来,并进入梦想。这足以说明音乐对意境的渲染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课堂上利用音乐营造氛围,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诗歌及散文教学的核心就是对作品意境和基调把握。如能恰当运用音乐便能营造一种优美的意境,从而加深对诗歌情感的理解。教《荷塘月色》时,上完了文章主体部分之后,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想像自己就是朱自清,跨越时空界限,来到1927年的清华园。这时,优美的小提琴《梦幻曲》旋律在教室里回
荡,再配上老师抑扬顿挫的朗读,学生就会身临其境,为情所动,很快进入角色,仿佛也感受到作者在荷塘边,月光下独处的淡淡喜悦又夹杂着淡淡哀愁之情。在学习南朝山水小品佳作《赤壁赋》时,我反复播放古乐曲《渔舟唱晚》,乐曲宁静舒缓,古筝琴声描绘出夕阳西下时湖边的美景及渔民喜悦的心情。于是我先让学生在音乐中自读,再请一学生在音乐伴奏下朗读,最后大家评价,找出不足并谈理由。最后全班同学在乐曲声中齐读,在朗读声中有不少学生和着音乐摇头晃脑,一副陶醉在其中的模样。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提高了对美的感悟能力
恰当地运用音乐,可以加强学生对作品形象和情感的理解。
我在教《琵琶行》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的音乐形象和琵琶女内心情感的变化,我借用了一段古琵琶曲;教《窦娥冤》时,选取了一段陕西秦腔《窦娥冤》,我以为唯有陕西的秦腔可以将人物这种悲愤心理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来;在教《我与地坛》时,为了让学生领悟史铁生“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勇气,我播放了一段春节晚会上由邰丽华领舞的《牵手观音》。课文的第二部分写到了作者的母亲。作者由于身体的残废,几乎失去了生活的勇气,他非常痛苦。然而还有一个人比他更痛苦,那就是作者的母亲。让学生找出文中写母亲的文字,并加以赏析。让学生感触颇深的就是“母亲”带着老花眼镜到地坛寻“我”的那一段文字。体会到“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在学生的眼里这位“母亲”是一位敢于承担苦难,坚强地生活的伟大的母亲。然而因为“我”的倔强,在“母亲”生前“我”没能回报她,没能体会她那默默的、深深的爱。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这伟大的母爱和他的歉疚之情,我选取了满文军的《懂你》歌中这样唱道:“你静静地离去,一步一步孤单的背影。多想伴着你,告诉你我心里多么地爱你,花静静地绽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多想告诉你,其实你一直都是我的奇迹。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颜。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的苦与乐。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多想告诉你,你的寂寞,我的心痛在一起。”
恰当运用音乐,可以开启学生的顿悟之门。有的作品主题较深,恰当运用音乐可以开启学生智慧之门,使学生形成顿悟,从而领悟作品主旨。我在教《项链》一文时,努力让学会发现作品中的人性美,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当学生发现主人公玛蒂尔德具有诚实、勤劳、坚韧等美好品质后,却很难找到她有如此大的转变的原因,这时我即兴给同学们演唱了一首台湾歌手苏芮的《牵手》。歌曲中这样写道:“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追逐着你的追逐,因为誓言不敢听,因为承诺不敢信,所以放心着你的沉默,去说服明天的命运,没有风雨躲的过,没有坎坷不必走,所以安心的牵你的手,不去想该不该回头,也许牵了手的手,前生不一定好走,也许有了伴的路,今生还要更忙碌,所以牵了手得手,来生还要一起走,所以有了伴的路,没有岁月可回头。”学生似乎有了顿悟,其实这样美好的人格不仅缘于他的本性,更因为他的丈夫对她无私的爱,然后通过讨论让学生感受到了:爱她,就要成全她;爱她,就要包容她;爱她,就要承担她。如果没有《项链》,学生不会对《牵手》有那么深刻的感悟;如果没有《牵手》,学生也不会对《项链》有那么真挚的感动;我们在学生与作品中找到了切合点,那就是音乐。
恰当运用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
音乐是形象的思维,对音乐的欣赏更需要将跳动的音符幻化成一幅幅生动可感的画面,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文学作品具有高度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去感受这种艺术的魅力,达到教学目的,其中主要的一点就是靠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可大大发展、拓宽思维,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尤其是经过老师选择,有一定代表性的音乐,就更能促使学生思维向广阔性发展,充分挖掘课文所表现的深远内容,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在一次写母爱的作文教学中,因为学生总是找不到典型感人地细节而空洞无物,于是,我借用了于文华的MTV片《想起老妈妈》,让学生去发现影片中的细节,然后和歌词比较,看MTV是如何将抽象而朴实的歌词通过感人的细节表现出来的。在后来的《雨霖铃》和《西厢记·长亭送别》中我都采用了这种通过想象,自编脚本,自拍MTV,自己配音的方式,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对语文的兴趣。
恰当运用音乐,能加强审美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
美的教育途径是多方面的,美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语文课文几乎无不包涵审美教育。《白毛女》《打渔杀家》给人以悲壮美,《白杨礼赞》给人以自然美、崇高美„„作为教者,如何把这种美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实现美感渗透,除了讲解分析这一手段外,有选择地及时用音乐进行美的熏染,也显得格外重要,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欣赏音乐,达到审美教育是完全可行的。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它能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学生置身于作品所反映的境界中,入情、入境、想象、体验、感受,理解作品描绘的千情万态和感情基调,在审美享受中完成审美创造,达到审美教育,把这种活动长期运用实践,也能使学生的艺术修养不断提高,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美的境界,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发展创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用欣赏音乐进行审美教育,一要注意选择好音乐作品,使之与文章的格调基本相同,表现美的形式吻合;二要针对学生的欣赏能力,不能拔高,能领会其实质即可,不能像音乐课那样,具有专业性。而是通过学生美的情感,丰富思想、智慧,深入学生的心灵,持久地发挥作用。在教课文《白毛女》选场时,我分别选择了喜儿和杨白劳及黄世仁的几个唱段,以及《白毛女》的主旋律“北风吹”。同时还让学生欣赏了著名艺人阿柄的《二泉映月》,使他们体会封建社会穷人受剥削、受压迫的境况。将审美教育和思想教育融为一体。
音乐欣赏在初中语文教学的作用,正如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在长期而又不间断的训练中发生积极的作用,影响着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也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艺术性。
此外,恰当地运用音乐还可以制造一种余音缭绕、回味无穷的课堂效果。音乐无处不在,高扬人文的旗帜,音乐让学生的感情伴着音乐升华,让学生的思想伴着音乐迸发,让学生的想象伴着音乐轻翔,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意与活力。
音乐暗示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齐河一中王成河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一直探索如何摆脱语文教学中“少、慢、差、费”的怪圈。其间,有幸两次聆听魏书生同志的报告,颇感受益匪浅......
电子白板教学运用心得体会——四川省安岳县东方红小学 罗毅“听说要换新黑板了。”“好像每个班都可以用电脑上课。”“到底好不好用?”面对新搬进教室的一个大铁桌和悬挂在......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南漳县武安镇白龙中心小学 尹松刚老师内容摘要:运用多媒体课程资源,丰富语文课程内容,改变教学的呈现方式,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中心幼儿园 史梨芬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3-0087-02《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在语言领域的指导要点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
幼儿园课程是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获得学习经验的多种活动的总和。它既是幼儿教育目标落实在每个幼儿身上的中介,也是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