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挂靠升格”办学的思考_对中职专业建设的思考
对中职“挂靠升格”办学的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对中职专业建设的思考”。
一、何为中职“挂靠升格” 与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时间、学校数量、学生人数、办学规模、社会影响等方面,都远远不如。但是,高等职业教育近几年发展势头之快之猛,却是中职和普通高校无法比拟的。我国目前由国家举办的高职,按其成立的形式和管理体制,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独立设置的高职。这类高职,一部分是由普通高等专科学校转轨而来的,一部分是由中职升格而来。独立升格为高职的中职,大多是办学历史较久、学校规模较大、硬软件设施较好、教学与管理质量较高、社会口碑较佳的“老牌”中专。这些由普通高专和中专转变而成的独立设置的高职,其主管部门或是教育行政部门,或是行业行政部门。它们有自己独立的计划报批、新生录取、课程设置等权利。
第二种是普通高校内部设立的职业学院。这类高职是普通高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在人事、财务、物资以及教学与管理等方面,属于高校统一领导。
第三种就是“挂靠升格”的高职。“挂靠升格”的高职,几乎全是中职。这些学校教学与管理的质量较高,社会影响也不错,但由于其办学规模不大,硬件设施不强,尚不符合独立举办高职的条件,于是,根据发展高职的政策,就想了个“折中”的办法,将中“挂靠”在地域临近、关系密切、专业相似的普通高校。这类高职,其全称是“某某大学(或学院)某某职业学院(或职业技术学院)”。通俗的说法是“挂靠”在某某大学(或学院)而“升格”的高职。“挂靠升格”的高职,与被“挂靠”的高校之间,是一种松散的联合体。二者在人事、财务、师资、物资等方面,是各自独立的,但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的编排、招生计划的上报,以及新生的录取报批等方面,则由被“挂靠”高校批准或出面,并且每学年要给被“挂靠”的高校缴纳一定的“管理费”。
二、中职为何要“挂靠升格” 1.社会追求高学历心理的驱动
我国近几年出现的人才高消费现象,使社会普遍产生了追求高学历的社会心理。以技术操作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中职,从1998年开始出现了严重的“滑坡”,全国有相当多的中职招收新生时完不成计划,学生毕业时就业困难。面对整个社会追求高学历的心理以及社会就业的高学历趋势,一些中职校只能想方设法提高层次,以“顺应”这种趋势。
2.国家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变化
面对我国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人才的缺乏,面对中职普遍存在的招生难、就业难的窘境,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末,出台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的方针和政策。其中规定,除医学类高职外,其它专业的高职,只要基本符合办学条件,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即可成立。高职办学权的下放,使得各省举办高职教育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各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了设立高职的条件和标准。这给中“挂靠升格”提供了一个打“擦边球”的机会。
3.中职对举办高职的迫切要求
随着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出台,自1999年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起,有不少普通高校成立了职业学院。但是,在高校内部设立职业学院,高校的积极性并不高,有不少是迫于扩招数量和必须有职业教育的规定而成立的。高校内部的职业学院,无论师资配备、教学条件,都低于本校的其它学院。由于职业学院属专科层次,并且还“职业”二字,因而,把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改为高职,大多数普通高专也不情愿。
对设立高职最有积极性的是中职。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普遍“滑坡”,以及社会各界对中职的“看不起”,乘着国家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春风”以及普通本科、普通高专对成立高职态度“消极”的机遇,一些符合高职办学条件要求的中职纷纷升了格,而其它条件稍微好一些的中职,也便“挖窟窿打洞”,千方百计想跨一个门槛,踏入高职门户。可是这些学校如果按高职办学条件来要求尚不完全符合,于是“直线不通走曲线”,这些升格心切的中职,就走上“挂靠升格”的路子。
三、中职“挂靠升格”后的现状
“挂靠升格”的职业学院,原学历层次的教育还保留着,往往是一个学校,一套班子,两块牌子,高职与中职在同一个校园上课。
“挂靠升格”后的职业学院运转状况有喜有忧,总的看来,喜大于忧。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挂”而死死“靠”。由于“挂靠升格”的中职,以前没有从事过高等职业教育,有的在教学计划的编排、教学内容的安排、任课教师的选择、实验场所的挑选等方面,在学生班级的编排、宿舍的安排、班主任的配置、学籍的管理、日常的教育等学生管理方面,“靠”相应高校,唯唯诺诺,一切唯他们是听。
二是“挂”而全不“靠”。有的“挂靠”学校认为我以前也是有名气的中专,现在又“升格”了,我们之间又是个松散的联合体,就不把高校放在眼里,从教学到管理,一切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觉得唯一用得着的,无非是被“挂靠”学校的“牌子”:用它做招生宣传、发通知书、发毕业证。三是“挂”而灵活“靠”。有的中职能清楚地意识到,高职与中职是两种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中职在教学与管理方面的有效做法,高职不一定完全适用,对涉及教学计划、教学目的、管理原则等大的方面,主动向高校请教,定期邀请高校的领导、教授、管理人员到场指导、授课;对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则自己设法解决。
应该说,第三种“挂靠”的态度和方法,是比较可取的。一所中职,无论历史再久,规模再大,专业再多,质量再高,但它毕竟是在中职这一层面上的。
对学校办学理念的思考一所学校凝聚力的形成很重要的一点是有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价值观演绎成师生共同认可的行为准则,这是一种无形的能动的精神财富。这种共同的价值观......
铁路技校办学层次升格迫在眉睫根据“创先争优”活动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的要求,我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从刊物、网络等媒体搜集信息,又通过与相关企业管理......
对我校办学理念的思考竹溪二中 周艳丽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传统的积淀,是对时代内涵的准确把握,是对学校自身特色的现实思考。 一所学校必须有自己的办学理念 。学校的办......
中职学籍挂靠乱象中考成绩考的不理想,只要花钱就可将学籍挂靠在中职学校,然后到省示范高中借读。连日来,记者探访武汉三镇十余所中职学校和省示范高中发现,中职挂靠学籍的现象愈......
的德育评价则是指整合、协调各个评价主体,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方面进行全面、全程的评价,包括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态度、情感、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