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在品德与社会课堂开展有效教学_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论文在品德与社会课堂开展有效教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开展有效教学
在当今课改的浪潮中,“有效教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字眼,它已逐步走近每个教师的内心深处,并且已由理论学习提升到课堂实践。记得余文森老师写的《课堂教学》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对于学生,如果学生投入的学习,活泼、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生命的满足,那学生对你的课就产生了期待,就达到了课堂的有效性。”其实,学科与学科之间应该是相通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有效教学也应该如此,除了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要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掌握教师所教知识。如何落实课标要求,让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努力提升教师的个人素质
相对于单纯的知识传授而言,思想教育更有其复杂性。所谓“言传身教”,这对担任思品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人品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东西都取代不了的。其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这就要求教师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努力提升自己的学识和修养,从而让学生们“亲其师,信其道。”
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观念,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吸取新知识,研究新问题,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致力于本学科的教研改革,并且将最新的理论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课堂教学中,老师积极有效的引导,是确保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充满变化的过程,只有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将崭新的理念预设在教学预案中,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如此才能解决课堂上突如其来的“生成”,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撞击的火花,使“预设”与“生成”与时俱进。教师素养的不断提高必然会令教师在课堂上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上尽情挥洒自己的智慧,展现自己的创造力,让学生的思维“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
二、深入研究课程目标和解读教材
教学目标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思品课教师首先要深入研究小学徳育工作的培养目标,实施途径和教育原则,这是搞好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前提.与此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教材,而且要活用教材。当然,光靠书本提供的素材和内容,往往课堂教学有效性不是那么如意圆满,必须通过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悉心研究教法,合理整合教学资源后才能将课堂教学有效性充分展示出来,从而通过教师精心的教学过程达成对学生最大的教育成效,使学生有所知、有所思、有所感、有所得。作为教师只有在深入领会课程标准、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才能灵活驾御课堂,才能生成更多的精彩!
三、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书本上或与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便是自然的,而不是外加的因素。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便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
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亲切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学时,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例如,教《城乡巨变》这一课时,我首先安排在课前先让孩子采访爷爷、奶奶,了解家乡以前的状况。在上课伊始,我再播放有关家乡现在状况的录像,通过对比,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家乡旧貌,紧接着我抛出这么一个问题:你怎么发现的?家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一层激起千层浪,孩子的激情被点燃了。结果学生很快说出自己的观察与体会,从而使学生懂得今天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四、多媒体技术的有效运用
在课本中,有许多生动的素材,然而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常常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教学时,适时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往往就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多媒体以其直观的效果和强烈的表现力,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极为有利。多媒体可以创设图文并茂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学习状态中。直观的画面,让孩子们犹如身临其境,让孩子们在宽松、愉悦、和谐的气氛中,轻轻松松的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教学《藏民族风情》时播放藏族风情的录像:高高的雪山、奇异的民族服装、热情洋溢的酥油茶„„再伴上一曲高亢优美的《青藏高原》,浓浓的异域风情扑面而来,学生怎能不陶醉其中?鲜明的视听感受带给学生的震撼是教师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
品德与社会课堂有效教学是个永恒的话题,四十分钟对于学生来说是短暂的,遵循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年龄特点、学习能力,循序渐进、有的放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法,学以致用,才是真正有效课堂。
如何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第一部分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认识一、品德和社会的含义这个部分应该分为两个部分来阐述:第一、思想品德是结合学生的实际,力求在对学生进......
家庭、学校、社会——《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内容摘要】《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其......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米朵”为你整理了“如何塑建品德与社会有效课堂”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如何塑建品德与社会有效课堂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坝墙子......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的良好品德养成学生的品德发展与智力发展有着本质的不同,如果说学生与社会生活隔离开来集中学习知识经验还可以的话,却决不能与社会生活相隔离学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