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师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的教法研究_幼师生职业生涯规划
基于幼师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的教法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幼师生职业生涯规划”。
基于幼师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的教法研究
摘要:在幼师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存在着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差、厌学、迷茫、自卑等心态。为解此教学困局,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就应该认真研究教学方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对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法的偏爱。
关键词:幼师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方法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学生得以具备自我分析的技能,在对社会组织等环境的全面分析基础上,进行正确的职业方向的选择、实施方案的制定,设计一份相对合理的、有可行性的职业生涯规划。
但是,现实情况稍显复杂。从教师方面看,从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老师多数都是“门外汉”,他们中多数都具有法学或哲学学位,但是在学期间均不曾专门接触过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所以专业性不强,或者说不够深入。在教学内容的知识理论基础和教学方法的使用上都需要从头学起。从学生方面来看,高职高专学生相对本科院校学生来讲,综合素质较弱、学习态度较差、组织纪律性不强、学习自觉性较弱。与此相对应的,却是幼儿教师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入职队伍学历层次越来越高。这些给我们仅有大专学历的幼师生在就业时造成很大的压力。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面前,部分学生存在着自我定位不准、职业理想迷失、学习动力不足、对前途感到迷惘等情况。她们在自我认知、职业责任意识、环境分析、职业目标选择和未来的职业发展等方面缺乏必要的认识,普遍比较茫然。在就业、择业中就出现了迷茫、自卑或自傲、好面子或受挫感强烈等复杂的心理现象,负面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向老师这一职业角色的转化,不能很好地建立起服务社会的心理。
同时,经过多年的随机调查,我发现学生中有三成左右的人觉得自己是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才被现在就读学校所录取。这就使得学生中存在一种不良的心理倾向,认为自己与学校都是不良的、没有发展前途的社会单位。以上主客观的各方面因素给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带来极大的挑战,给这门课程的开展提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使用
职业生涯规划课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要经常用到的教学方法是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法。
(一)案例教学法的选择与使用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价值观,学会根据自身特点和现实的社会需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为规范来调整自己的学习、生活。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开放性和生成性,这些就要求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更加贴近生活和所学专业的情境,掌握学生受教心理开展教学活动。案例教学的体验性特征与功能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对观念的深刻感悟、对行为的自觉规范。所以最利于实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育任务。
教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认知矛盾,引发学生解决矛盾的兴趣。每一个案例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不同生活经验的人可以从中解读出不同的矛盾,并调动自身知识与经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案例教学的开放性模式,可以使学生融入个人经验进行个性化解读,在与同伴观点碰撞的激荡中逐渐凸显并生成个性化的认知结果。
案例教学中选取案例的真实性会将学生带入到特定情节中。以此引发学习者在再现的真实情景中寻求解决真实问题的方案。为在将来遇到类似问题时能举一反三创造前提条件。例如在“职业素质”教学中,就可以出示在幼儿园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请大家以自己的观点为中心进行探讨,案例中的解决方案是否合理,如果是你遇到这样的问题,会怎么进行解决。以考察学生对职业素质各方面内容的掌握程度。激发危机意识,进而提升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案例教学法可以激发受教育者的认知矛盾,在对案例的探究中建构新知识。例如,在“职业素质”教学的案例故事《冰山理论与职业素质》中,这位拥有很多职业技能、资质证书的学姐为什么屡次就业后失败?她的失败与什么有关?这种现象给你什么启示,你打算如何全面培养自己的职业素质?学生在对上述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激发认知矛盾,通过阐述、讨论等环节,学生进行深层次探究,最终提升科学探究与思辨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案例的选择时要保证案例的真实性和典型性。“学姐”、“师哥”这样的案例更贴近学生生活,贴近职业环境与活动内容。在具体使用时,要注意不要使课堂成为老师一个人的狂欢,多数学生的寂寞。老师不是话语垄断者,应该为学生创设自由的言语时间和和谐的语言环境。可以利用教师的权威性对学生进行引导,并适时抛出新问题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讨论,将认识引向深层次。
在案例教学中必然会有讨论,为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必须合理使用讨论法。
(二)讨论法的选择与使用
传统的集体研讨法通常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案例并撰写案例报告。这种方式在具体操作中容易产生“一言堂”、“明星效应”、“首讲效应”、“领导效应”“跑题现象”等。为克服以上弊端,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选用“结构化研讨”这一讨论方式。
“结构化研讨指采用‘结构化’的方法,把参与研讨人员的思
维划分为不同阶段,克服综合性思维的影响,在保证成员间机会均等的前提下,用‘建设性’的强制规定保证小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激发其思想,使整个讨论始终保持正向进行。”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分步骤、多角度开展研讨。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但不强求,形成观点多样,但又不失和谐的课堂氛围。如在“择业意识与策略”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活动中,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由每一个人说出自己的职业理想。第一轮发言结束后,再各自阐述原因。每组组长把自己组员的观点进行分类,选出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接下来由各组的质询人针对不同观点进行质询,分析每种观点的可行性。运用这种方式既保证了学生平等的发言机会,又合理控制了课堂秩序和教学方向,又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经多方努力,全面分析,较为合理地解决一些不合实际的观点和问题。
教学方法有很多,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会根据教学内容选用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在幼师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法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
基金项目:本文系十二五课题《幼师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推进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ZZ0025)的子课题《幼师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教育方法的研究》(课题批准号HXA125-065)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8)
青年职业生涯规划研究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工作经历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职业生涯管理分为个人的职业生涯管理和组织的职业生涯管理。个人的职业生涯管理是以实现......
龙源期刊网 http://.cn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综述作者:张建娣来源:《职业·下旬》2012年第04期一、国外研究综述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方面,国外已有十分成熟的理论成果......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2004年12月23日我公司总经理胡卫东应邀对厦门大学和集美大学的2005届毕业生举办了两场关于实用求职技巧及心理调适专题讲座,在讲座上我公司就当前......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报告以下是就当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及业选择等方面现状进行的问卷调查一些简单的数据和分析。日前我公司就已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进行统计,结果......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一)一、引言:2004年4月,北森测评网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新浪网联合了进行的《当代大学生第一份工作现状调查》。结果表明:一、在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