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工厂转型升级、和谐社会、以人为本_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毒工厂转型升级、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毒工厂”的寓言
2010-05-12
谁都知道,高污染往往就意味着高利润,就意味着高GDP。对于高利润,企业喜欢;对于高GDP,地方政府喜欢。这两者都喜欢的事儿,百姓往往就被害惨了。
在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有个“黄河化工”,主产甲醇,由于对周遭百姓贻害严重,甚至连鸡都被熏死,所以被称为“毒工厂”,一度被勒令停产。可是,“好景不长”,这“毒工厂”卷土重来,封丘县政府想方设法为这“毒工厂”保驾护航,而县环保局局长则称未发现污染问题„„当地的困惑就是:“真不知到底是该老百姓为化工厂让路,还是化工厂为老百姓让路。”
我们把企业利润看作1,把政府的GDP看作1,把百姓利益也看作1,在这三个1的博弈当中,显然是前两个1联手相加,轻易地战胜了后一个1。这就是“毒工厂”的现实寓言:2比1胜出。当地900多名居民在一封举报信上按下红手印,最终也没有多大作用。企业爱“毒工厂”,因为它能带来利润;地方政府爱“毒工厂”,因为它能带来GDP政绩。谁说GDP一定要用中文“鸡的屁”来表达?它是地方政府的至爱,是地方官员升迁的法宝,怎么好说成那么不雅的“鸡的屁”?对某些地方来讲,“转型升级”简直就是一句梦话,他们哪里等得着什么转型与升级?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好看的GDP数字、实惠的税收利润„„
形成这样一种局面,深层次的原因在哪里?简而言之,就是民主的稀缺。试想,若是地方官由当地百姓选举产生,他哪里敢如此违背当地百姓的意志?一张选票就让你滚蛋了。问题就在于,在现有的制度环境中,他们最不怕的就是百姓,最害怕的却是上级——而上级评价他们的指标,大抵就是那个GDP的数字,以及与之相伴的政绩工程之类。
于是,我们看到了很糟糕的情景,那就是一些地方尽管不尊重当地百姓的意愿,不顾民生民意民主,自己与不良企业沆瀣一气,却照样能够走上“升官发财”的快速道。在这些地方官看来,恰恰是不需要民主、不必要尊重百姓,反而使当地富得更快。所以,他们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哪里顾得了当地百姓的身心健康、生命死活?他们绝不会去思考:没有基本的民主,能不能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没有基本的民主,能不能保障起码的人权;没有基本的民主,能不能保障社会的稳定;没有基本的民主,能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稀缺了法治的尊严,所以才有“毒工厂”的嚣张。本来,以宪法为代表的法律,是国家和人民之间订立的契约,在其中要表明公权力的来源,表明“主权在民”,也就是公权力是公民授权而生的,公权力天然地要为公民百姓服务,要保障人民所享有的各种权利利益„„但现实恰恰反过来了,公权力肆无忌惮地压榨、侵害百姓的权利利益,而全心全意地为自己的政绩利益服务,这是多么巨大的荒谬。
“毒工厂”的现实寓言告诉我们: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事业的进步,必须以人为本、以公民百姓的利益为本,否则,必然就是反民主、反科学的“伪发展”。
转型升级国际金融危机后,一场争夺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赛”悄然涌动:美国将研发投入提高到GDP的3%,创下历史最高水平;英国着眼发展低碳经济、数字经济,“构建英国未来”;欧盟宣布......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浅谈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
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转型升级,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级。产业转型升级,应定义为产业结构高级化,即向更有利于经济、......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晚上好!很荣幸能站在这光辉灿烂的舞台上为大家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转型升级,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何谓转型升级,也许有的人就会说,转型升级不......
建宁小学开展“抓转型、促发展,争当港城崛起跨越排头兵”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市抓转型、促发展学习讨论会精神,坚定执行校委关于探明全校发展定位,找准发展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