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届高考政治备考: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_坚韧的物理学家霍金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18届高考政治备考: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坚韧的物理学家霍金”。

18届高考政治备考: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

一、【背景材料】

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牛津,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

一、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的史蒂芬•霍金于2018年3月14日去世,他的事迹家喻户晓,他的勇气、执着、才华和幽默也默默的激励着全世界的人们。

1974年,他著作的《时间简史》被认为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巨著。这本书中介绍了霍金的三大理论贡献,包括“奇点定理”,“无边界宇宙模型”和“黑洞辐射”。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代界上最知名的科学思维家和最出色的实践物理学家。

1985年,史蒂芬·霍金第一次到访中国,分别在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讲学。2002年和2006年,霍金又两次到访中国。与近20年前的那次到访相比,霍金这次中国行则受到了不亚于国家领导人规格的欢迎。2002年8月20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中南海会见了霍金。此外,霍金还在2002年的到访中,分别在北京、杭州作主题为《膜的新奇世界》(Brane New World)科普报告,向公众阐释他的关于天体演化的“M理论”。2006年6月19日,他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面向公众讲述《宇宙的起源》。

二、【跟踪试题】

1.霍金教授的惊世之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宇宙起源和归宿,霍金的研究:

A.属于不切实际的想象

B.是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最高境界

C.说明世界是神创造的D.以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为前提 2.霍金教授指出,宇宙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学科,我们正接近回答古老的问题;我们为何如此?我们从何而来?这表明意识:

A.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B.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C.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D.对世界的反映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3.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在其最新著作《大设计》中说:“宇宙创造过程中,上帝没有位置……没有必要借助上帝来为宇宙按下启动键。”针对霍金的观点,英国不同教派的宗教领袖联手发表言论,反对霍金的说法。二者之间争论的实质是: A.世界是可知还是不可知的B.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的本原

C.世界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D.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

4.英国科学家斯蒂芬·霍金说,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最终电脑将像人脑一样发达,甚至能够自行设计出新的“智能”电脑。这表明: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电脑能够模拟人脑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电脑与人脑的功能趋于一致

5.“宇宙创造过程中,上帝没有位置……没有必要借助上帝来为宇宙按下启动键”。下列与斯蒂芬·霍金这一世界观观点相一致的有:

A.贝克莱:物是观念的集合B.朱熹:理生万物

C.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D.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 6.著名科学家霍金在他的新书《大设计》里说,宇宙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由于存在万有引力等定律,因此宇宙能够从无到有自己创造了自己。霍金的观点: ①说明世界的本原是客观的②否定宇宙之外存在创造者 ③承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④符合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10年8月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再曝惊人言论,称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霍金说:“人类已经步入越来越危险的时期,由于人类基因中携带的‘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人类对于地球的掠夺日盛,资源正在一点点耗尽。”因此,只有世界各国共同参与,达成共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使人类幸免于难。这启示我们:

①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②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③自觉尊重客观规律,改变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④要使主观符合变化发展了的客观实际,着眼于整个生态系统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8.霍金说:“随着量子力学的发现,我们认识到,由于总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不可能去完全精确地预言事件”,“我们的目的只在于套定律,这些定律能使我们在不确定性原理的极限内预言事件。”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把握本质和规律

B.理性认识能指导人们推动事物的发展

C.人们的认识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D.事物的不确定性否定了世界的可知的.2014年初,现代黑洞理论创造者之一斯蒂芬·霍金再次震惊了物理学界,他通过研究指出,“事件视界”的说法并不合理,原有黑洞的概念其实是不存在的,取而代之的应是“灰洞”,这为当今理论物理学界的焦点争论提供了一个新观点。这告诉我们:

①真理性认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②认识经历多次正误反复过程后会更接近真理 ③应在实践中获得认识并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④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往往并不是一帆风顺的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0.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使是那些声称‘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可见: ①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②声称者的“行”带有自发唯物主义的倾向 ③声称者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大质量天体发生碰撞、超新星爆发等极端宇宙事件会产生强大的引力波,这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一个重要预言。5年前,辽宁一位下岗工人在参加电视节目时提到“引力波”却遭到讥讽。最近,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通过实验发现了引力波信号。霍金认为这些结果直接证实了引力波的存在,引力波的发现将导致天文学革命。这说明:

A.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认识真理具有差异性 B.科学家发现的真理比普通人探索的真理更真 C.个体认识的有限性妨碍了真理的客观性 D.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发挥积极的作用

12.以色列科学家制造了一个能够捕获声音的声学黑洞,并用一根长长的管子作为“事件边界”,用于束缚“声音粒子”--“声子”。他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声子都是一对相互关联的声子中的一个,因此证实了“霍金辐射”效应。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人们在实践中认识真理、发现真理

②实践的需要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③认识能够指导实践获得预期的结果

④实践的发展推动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霍金说:“一群金鱼在鱼缸里,它们看到的和我们所处的哪个更真实?在金鱼的世界里,由于光在进入水时发生了折射,在我们看来的直线运动,在金鱼眼中就是曲线运动。如果金鱼够聪明,总结出一套物理学规律,虽然这规律在我们看来根本是胡说。但是问题来了,我们怎么知道,我们不在一个更大的金鱼缸里呢?”这启示我们:

①不断反思是意识能动性的表现,能克服思维误区 ②总结出的物理学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③世界复杂性寓于联系的多样性之中

④换位思考能检验认识的误区,提高认识正确性。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4.对技术乐观派而言,人工智能的意义在于为发展更新了“发动机”,将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在另一部分人看来,人工智能或许是一个随时可能“张开獠牙”的影子。正如霍金所言,“人类由于受到缓慢的生物进化的限制,无法与机器竞争,并会被取代。全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导致人类的终结”。对人工智能不同的观点表明:

①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才是真理

③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④对事物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回答公众提出的“您觉得我们死后,意识上哪里去了?”问题时说,“我觉得大脑就像计算机,意识就像是软件程序。你关了电脑,程序也就终止运行了。”上述说法用唯物论的观点表述就是: ①大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④意识的存在需要依赖于物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史蒂芬·霍金说:“我要感谢上帝,如果我不是残疾人,酒吧、舞厅就会留下我的脚步。我残疾,少了许多社会繁杂事务,可以集中时间思考问题。”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②要辩证对待自身存在与发展的条件

③要在拼搏中让人生价值自我实现

④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升华人生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作为国际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预言备受国际关注。霍金的预言:

①来源于霍金的主观心灵预测

②是对客观世界的主动性反映

③揭示了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④是在现有实践的基础上对未来的推测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18.人工智能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的学科。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不同的专家学者看法各不相同。

2016年10月20日,英国知名物理学家霍金(Stephen Hawking)警告称,发明AI(人工智能)可能会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灾难,如果管理不善,会思考的机器可能会为文明划上句号。

可是,另外一些专家学者认为:人工智能研究的目的是创造智能机器,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甚至有时候比人类做得更好。但是,机器永远不会获得人类那样的智慧和经验,“人类永远是赢家”。

(1)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对人工智能发展有不同感受的原因。

(2)针对史蒂芬·霍金发出的警告,请就如何降低这种风险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参考答案:

1.D 2.B 3.B 4.B 5.D 6.A 7.C 8.C 9.B 10.A 11.A 12.B 13.D 14.B 15.D 16.A 17.B

18.(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不同学者在知识背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人工智能的发展和运用涉及到技术进步、发展方向、人机关系、伦理法律、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导致不同学者感受的差异性。

(2)①树立正确意识,树立风险意识,通过通过宣传教育,引导人们理智地开发和使用人工智能;②建立新的具体联系,通过立法或公约的形式合理限定人工智能的开发和应用领域;③积极参与调研实践,在调研中积累防范风险的经验和知识。

送给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送给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送给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

送给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2018年3月14日,白色情人节当天,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离开了我们,享年76岁。今天,怀着沉重的心情,为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送最后一程吧!3月是一个春色满园的......

届政治高考备考经验总结

政治学科2018届高考备考经验总结----廖宇峰经过近一年的努力,顺利的完成了2018年的高考备考工作。在今年的高考备考过程中面临很多的新问题和新挑战。需要教师在备考过程中不......

届高考政治备考:工匠精神

2016届高考政治备考:工匠精神一、【热点背景】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

届高考政治备考:简政放权,深化改革

2016届高考政治备考:简政放权,深化改革一、【背景材料】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6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

《18届高考政治备考: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18届高考政治备考: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坚韧的物理学家霍金 霍金 物理学家 政治 坚韧的物理学家霍金 霍金 物理学家 政治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