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案例详细分析_经典经济学案例分析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公共经济案例详细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经典经济学案例分析”。

微小企业融资

2012年5月24日晚,沈阳汇才企业家促进会,小微企业家自发组织的“互助会”讨论正酣。会上,小微企业家们提及最多、讨论最热烈的就是融资问题。

一、资金短缺推高融资需求

1、近年来,受整体经济形势影响,小微企业的经营环境逐步恶化。

小微企业自有资金减少,与此同时,原材料、用工成本的大幅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小微企业的资金压力。

“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现在不少企业都在保命,走一步算一步。”6月2日,记者在浙江采访时,温州一家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先生说。在山东众森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吉涛的眼里,小微企业处于经济“生物链”里最低端,属于虾米小鱼甚至藻类的级别,压力最大,“谁都能欺负”。“小企业资金压力太大,融资难,其实还是一些大企业的问题。为什么要融资,我本来就不想融资,你不压我的款,我不需要融资。”

2、账期延长问题相当突出。

随着货币政策逐步转向适度从紧,小微企业上下游企业都出现资金紧张状况,企业账期相应拉长。尤其对给大中型企业配套生产的小微企业来说。大连津奥电梯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有400多万账款迟迟要不回来,公司70%的资金被押账,只有30%投入运作。“为了拿到订单不得不接受赊账,但是账期没个准儿,回笼资金很困难。遇到两个公司同时不还账,资金链基本就转不动了。”该公司大连开发区负责人林治家无奈地表示。

3、许多大企业大量使用承兑支付。

5月30上午,在长沙高新区橡树园园区的小微企业座谈会上,小微企业主对大企业滥用银行承兑“口诛笔伐”:“承兑就是一个银行和大企业串通起来‘剥削’中小企业的一个工具!”

长沙拓天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志龙举了个例子:“比如,大企业将现金存入银行可以拿到双倍甚至更多的承兑,大企业手中的‘资金’翻倍,银行也可以拿存入的现金放贷获利,小企业为保住订单不得不接受大企业的承兑付款。可这些承兑既不能用来支付成本,又不能用来交税。如果急需现金拿承兑到银行提前贴现,则要支付相应的利息,银行就又赚了一笔。”

4、有的企业的融资需求则来自于扩大经营规模的需要。

四川省德阳市德东电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志盛遭遇的就是这种“幸福的痛苦”。他表示,由于订单太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资金周转出现困难,企业想要扩大规模不容易。“有些企业接不到活儿是痛苦,我有大单不敢接,缺乏资金干不了,也是很痛苦,是一种幸福的痛苦。”

我们发现企业经营成本增加、经营规模扩大以及账期拉长,是小微企业的资金链持续收紧的主要原因,企业融资需求仍然非常旺盛。强大的资金压力使许多小微企业仅能勉强维持生存,急需资金周转,有的小微企业因为融不到资金,最终资金链断裂而破产倒闭。

二、融资难“高烧”未退

1、小微企业有效的融的资渠道并不多。

通过金融机构融资渠道相对单一,主要是向银行借贷。但贷款过程中的种种难处,让小微企业苦不堪言。

中国经济时报抽样调查结果显示,86.7%的小微企业主要通过自筹和向亲友借贷的方式进行融资,占绝对多数;31.4%将银行贷款作为主要融资方式;另外,分别有10.5%和12.4%的企业选择民间借贷和内部集资的方式来进行融资。31.4%的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进行融资,并不是说小微型企业贷款需求不够旺盛,而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小微企业通过银行融资的难度。也就是说,“31.4%”反映的是能够“克服困难”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企业的比例,有贷款需求的企业则可能远远高于这一比例。

2、银行复杂拖沓的贷款程序与高利率

“银行贷款都需要抵押,但我大学毕业刚开始创业,没有固定资产作抵押物,很多银行说是有无抵押贷款,但很难落实下来。”谈起去银行办贷款手续来,沈阳博客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扬一脸无奈。“手续过于繁琐,手头急需用钱,房子都押了,但办手续要一个来月,等银行贷款下来我已经用不着了。”

除了复杂拖沓的贷款程序,高利率则让长沙高新区橡树园园区的小微企业主们叫苦不迭,“目前的基准利率比其它国家高,已经使得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要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40%—50%,甚至更高,此外,担保公司从中抽利10%左右,从而将贷款利率推得更高。”

我们发现,由于金融机构风险控制机制仍没有根本转变,企业获得资金的门槛仍然较高,贷款难、贷款贵和手续繁琐的现象仍然存在,缺少抵押物仍是企业融资的最大障碍,信用贷款额度小且覆盖面极其有限,众多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不能得到较好满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寻求银行融资的动力。

三、扶持政策“一头儿热”

去年以来,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地方政府和金融系统也出台了相关的配套细则。但相对于政策出台的“热度”,小微企业的切身感受却“凉”了许多。“政府有这样的政策吗?”当听说国家出台了许多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时,汇才企业家促进会的小微企业主们显得很吃惊。

当前,许多银行尤其是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开发了大量针对小微企业的新型融资模式。但是并没有与小微企业实现有效对接。一方面,是因为银行宣传力度不够;另一方面,企业受固有观念的影响,没及时掌握相关信息。银行和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对接平台。

中国经济时报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企业,对相关政策并不了解,也没有切实感受到政策落实的效果,并且普遍认为政策执行力度不够。在政府已经出台的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中,49%的小微企业认为支持银行加强金融服务最能有效改善小微企业的生存状况,占比最高。

在对未来的政策期待方面,加大融资支持力度、降低贷款利率、扩展融资渠道是小微企业对政府支持的一致呼声。45%小微企业希望政府增加贷款渠道,42%的小微企业希望政府增加对企业融资担保支持。这表明,小微企业需要更加宽松的政策和更加便利的资金渠道来增加企业的活力和发展空间。因此,促进银行加强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服务,切实落实相关政策,也成为企业最迫切的政策期待。

银行违规放贷

1、中介为利润造假银行睁眼闭只眼

快到年底了,银行的钱袋子又收紧了,很多银行都已经暂停房贷。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贷款中介的生意却非常红火,这些中介自称可帮助买房人快速获得银行贷款。

银行没钱贷,而担保公司却称只要客户把已有的房子抵押了就能从银行贷出钱。银行说的这种抵押消费贷款实际上就是给客户一个消费信用额度,只能消费,不能取现购房。而且要想贷的话还必须提供很高的收入证明和银行流水。

这些中介公司的担保方式就是制作假合同、假证明,从银行贷款套现。按照银行的规定,住房抵押消费贷款属于个人消费类贷款,只能购物消费,不能投资。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曾多次发文,要求全国各商业银行严格管理此类贷款,要专款专用,禁止购房、炒股等投资用途,对贷款人的还款能力也要严加审核。

光把贷款用途搞定还不行,按照银行规定,抵押消费贷款的借款人还要有足够的收入和银行流水。记者发现,对于这方面不符合贷款要求的客户,银行本该直接拒绝贷款,但是银行工作人员却仍要求他们继续去找担保公司这样的中介作假。贷款用途不合规,得找中介,收入、流水不够也得找中介解决,在银行工作人员眼里,中介似乎成了可以为客户解决任何作假问题的好帮手,是贷款客户和银行之间牵线的红娘。

2、“演戏”花数万中介提供“增值服务”

作假合同还仅仅是中介公司骗取银行贷款的一种做法,只要顾客愿意给高价服务费,他们还有其他的方式,可以从银行骗取更多的贷款。

一家贷款中介的业务经理告诉记者,按照银行的规定,房屋抵押消费贷款一般最多只能贷到房屋市场评估值的7成,而对于有自己公司的的客户,银行会给他信用加分,可以贷到房屋评估值的9成,甚至是百分之百。光做公司的假资料还不够,这位业务经理说,批贷之前银行要派工作人员到公司考察,为了应付考察,贷款客户需要和贷款中介合演一场大戏。当然,戏不是白演的,中介为此要额外收取一笔不小的费用。

一位银行的个贷经理告诉记者,她早就知道这种骗贷方法了,不仅有把客户包装成公司法人代表的,包装成公司股东也可以多贷款。另一家银行的个贷经理透露,目前银行对贷款人名下的公司资质,审查并不严格。看着贷款中介变着法子帮客户骗贷,赚取不菲的中介费。有的银行工作人员也坐不住了,在记者调查中,一位银行的个贷负责人干脆主动请缨,称可直接帮助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骗贷。当然这位银行个贷负责人也不仅是出于“好心”,忙儿不能白帮,费用还是要收的,不过要比中介动辄几万元的中介费便宜很多。

3、骗贷现象并不是“个案”

记者历时三个月的调查,走访了多家银行,发现这种银行工作人员主动牵线搭桥,介绍中介机构帮顾客“骗贷款”的现象在多家银行都有存在。

在北京的一家天津银行,一位个贷负责人为了打消记者对中介的疑虑,在以身说法地证明着中介的可靠性,自称还亲自去合作的贷款中介考察过。在北京的一家华夏银行,对于不满足贷款条件,又不知道找谁去作假的贷款客户,个贷经理会还会主动递上中介的电话,提他的名字中介费还可以优惠。在北京一家农业银行,面对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一位个贷经理甚至直接拨通了贷款中介的电话进行现场沟通。

4、为贷款业绩银行与中介“共舞”

在北京,记者一共走访了8家银行。其中建设银行和广发银行称由于已经没有额度,住房抵押消费贷款暂停。招商银行个贷经理称他们对贷款人的资质审核并不十分严格。余下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和天津银行5家银行,工作人员都劝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找中介帮忙。

记者在多家贷款中介都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就是他们与银行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什么样的良好合作关系会让银行工作人员心甘情愿的被骗贷呢?在一家规模相对较小的贷款中介,业务经理向记者透露,他们靠的是关系维护。

与规模较小的中介不同,一些规模大的贷款中介和银行合作的方式更公开更直接。在北京东城区的一家大型担保公司,记者看到,在客户洽谈区张贴着多家银行的名字,公司业务员告诉记者,在那里正在和贷款客户洽谈的是银行的贷款专员,银行之所以会上门来签贷款协议,是因为他们公司属于比较大的集团客户。

有贷款中介在中间牵线搭桥,签贷款协议似乎快捷了很多。一位银行个贷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他们绝大部分抵押贷款都是与中介合作,虽然明明知道不少贷款都掺了假。

4、房产中介也“兼职”骗贷

红火的抵押贷款生意不仅吸引了担保公司这样的金融类别公司不断加入,就连房产中介也盯上了这个市场,记者发现,链家、我爱我家、21世纪不动产等较大的房产中介公司,如今都在旗下办起了自己的贷款中介,而且生意比一般贷款中介还要好。

大的房产中介能把贷款中介的活干好其实并不奇怪,除了自身经济实力较为雄厚以外,他们把手里的大量买房客户直接发展成了贷款客户群。在房屋中介的门店,房屋销售人员会亲自为购房资金不足的客户推荐抵押贷款。

帮购房客户从银行获取抵押消费贷款,房产中介既可以收取买房佣金,又可以得到贷款中介费,可谓一举两得。尝到了甜头,房产中介就更卖力了,不仅可以帮客户做假收入证明、银行流水证明和假贷款用途,还可以凭借自身与房屋评估公司关系好,为客户争取更多贷款。把抵押的房子价格高评,就可以从银行多贷款,在房产中介的帮助下,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不仅可以贷到的钱,还可以贷到更多的钱用于违规投资买房,这在专家看来,不仅放大了贷款风险,而且也间接推高了房价。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存款金额已经超过100万亿。可以说,很多老百姓都把辛苦挣得钱存在了银行里,他们相信银行。作为国家重要的金融机构,保障储户财产安全,保障国家金融安全,银行责无旁贷。但是事

实上,一些银行,却片面追求利益,置监管部门的监管条例、国家法律法规不顾,为中介机构牵线搭桥,骗得银行贷款。

公共经济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复习资料 第一章1.公共经济学的含义:又称为公共财政学,是一门关于公共部门(政府部门)的经济活动的科学。研究对象是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规律性。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社会......

公共经济作业

一、大多数人,在没有政府强制的情况下,会为自己的家安装锁以保护自己免受侵扰。假如汽车上的气囊在保护人们免于受伤和死亡上也足够好,为什么还要政府用法规来强制,人们才在汽车......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一、名词解释:(考5)帕累托最优:指资源配置已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作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人受损.也就是说,当经济运行达到了......

公共经济相关博士论文()

公共经济相关博士论文(2005-2009)[9]蒲艳萍.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增长、就业与公共政策[D].重庆大学: ,2006.[10]黎石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 ,2007.[2......

公共管理案例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公选王关于公务员津补贴清理案例案情材料:1、一周前,N市地税局刚刚送走了由纪委等六部门组成的规范公务员津补贴检查组。这个通过听取汇报、查阅人事资料......

《公共经济案例详细分析.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公共经济案例详细分析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经典经济学案例分析 案例 经济 详细 经典经济学案例分析 案例 经济 详细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