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中等职业教育对我国中职教育启示_德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德国中等职业教育对我国中职教育启示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德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中等职业教育,自“*”恢复高考、大学全面招生后,就逐渐被冷落,不太受国人重视,至少是不受众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城市家长们所重视。除了学业不精实在无法继续深造的孩子外,选择中等职业教育的通常是边远山区家庭条件困难的农村孩子。很多人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看成是两个层次的教育,普通教育“高人一等”,职业教育属于低层次的教育,对职业教育的这种“偏见”已经严重阻碍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此次新的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政策,具有鲜明的普惠性。一是覆盖了经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并备案、实施中等学历教育的各类职业学校,包括公办和民办的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的中专部和中等职业学校等。二是资助对象覆盖所有在校一二年级农村户籍的学生、县镇非农户口的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此实现中等职业人才之源源不断后备补充,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也标志着国民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转折。
笔者近年访游德国时,曾听当地导游介绍德国的人才培养体系遵循帕雷托法则(Pareto Principle),即80/20法则。德国教育理念认为,人因先天遗传及各种因素影响智力水平有所不同,只有20%左右的人是研究型学术型人才,其余80%的人只适于从事一般性社会工作。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大多数德国的父母们从孩子出生起就任其自由发展,根据孩子的性格爱好智力倾向不同,充分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权,喜欢研究的就让他去科研,喜欢唱歌的就让他去歌唱,喜欢美食的就让他去学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入学比是0.25∶0.75,这是一种既关注精英教育、更重视普及教育的教育结构。当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热衷于去建造“独木桥”的时候,德国人却执着自己的历史传统,细心去整合八方的教育资源,精心去打造教育的“立交桥”。所以,在德国,不存在我国流行的“普高热”、“学历热”。学生初中毕业后,75%以上都直接进入企业和职业学校,接受“双元制”教育培训,只有25%的学生进入普通教育。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并行的两个教育体系,两个体系相对独立又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
德国的职业教育历史悠久,早在12世纪,手工业社会中就出现了“学徒式”的职业教育,其“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举世闻名。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它不同于学校制形式,可称为部分学校制职业教育形式或校企结合教育形式。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综合中学或实科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证书之后,自己或通过劳动部门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获得一个培训位置,然后再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这样,他就成为一个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即他具有了双重身份:在企业是学徒工,在学校是学生,他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企业和学校。
德国法律同时赋予职业教育证书与普通学历证书同等的地位,两者呈“h”型互通。德国通过三个法律来规范和约束职业教育,即《联邦职业教育法》、《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和《手工业条例》,另外还有相关的法律如《青年劳动保护法》、《企业基本法》、《实训教师资格条例》以及各州的职业教育法。通过这些法律规定,例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高准入和高薪酬制度,保证始终如一的高素质教育水平;通过政府补贴,鼓励企业设立开办培训部门,一方面巩固了中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一方面大大减少学校培训设备的成本,避免重复建设而造成的浪费等等。这些法律牢固地确立了职业教育在德国国家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在这些法律的规范下,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学校和企业为并列培训主体的“双元制”职教体制,成为德国职教的通用体制。德国人最看重的“工作的资格”,绝大多数是靠职业教育来实现的。家长都乐意让子女上职校学习,上职校是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不会觉得低人一等。
德国,这个世界公认的工业强国,从“奔驰”汽车到“磁悬浮”列车,从西门子电器到日常生活用品,无不显示出其精湛的技艺和高超的质量。这与生产企业中,20%的人即少数人负责开发研究制订规则,而80%的人即大多数人听从命令绝对服从、严格执行密不可分。高质量产品首先得益于整个国家系统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已成为德国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秘密武器”,被誉为“经济发展的柱石”、“民族存亡的基础”。这就是为什么德国虽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在一片废墟上,却用了不到50年的时间,就跃居世界第三经济强国的原因。综观澳洲及加拿大两个移民大国的移民史,在所需技术移民职业清单上,焊工、厨师、护士、理发师等职业长居榜单,就业率高、收入稳定、需求量极大。
现今,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阶段,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除了需要技术研究型理论型人才外,企业大量需要中等技术人才,需要有实践操作能力、有职业资格的技术劳动者。而面对我国目前高校不断扩招,大量学生涌入高校,却在应试教育培养模式下创新能力薄弱、实践能力差、毕业后高不成低不就、就业无着的教育困局,正是我们从中等职业教育入手,转变教育观念,完善教育体制,充实教育法规,彻底改变人才培养体系的时候了。
德国中等职业教育对我国中职的发展启示一、德国职业教育的概况 (一)德国教育的基本结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是德国教育的四个基本层次。按照宪法规定,各......
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彭铁光本人受学校委派,在湖南省教育厅的统一安排下于2011年7月30日至8月20日到德国的黑森州进行了为期21天的职业教育培训学习,现......
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一、我国职业教育现状(一)政府的支持。自2002年以来,国务院召开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对我国发展职业教育提......
德国餐饮职业教育及对我国餐饮业职业教育的启示(共6篇)由网友“复古风大锅饭”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德国餐饮职业教育及对我国餐饮业职业教育的启示,供大家参考借......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对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启示【摘要】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被称为“二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本文通过对“双元制”职业教育内涵及特点的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