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习题_地基处理习题答案
地基处理习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地基处理习题答案”。
第1章 概述
说明:下列各题均为不定项选择题。【1-1】地基处理所面临的问题有:
(A)强度及稳定性问题
(B)压缩及不均匀沉降问题
(C)渗漏问题
(D)液化问题
(E)特殊土的特殊问题 【1-2】我国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规定: 软弱地基就是指压缩层主要由哪些土构成的地基。
(A)淤泥
(B)淤泥质土
(C)冲填土(D)杂填土
(E)其他高压缩性土层
【1-3】夯实法可适用于以下哪几种地基土?(A)松砂地基
(B)杂填土
(C)淤泥(D)淤泥质土
(E)饱和粘性土
(F)湿陷性黄土 【1-4】对于液化地基适用的处理方法有:(A)强夯
(B)预压
(C)挤密碎石桩
(D)表层压实法
(E)粉喷桩(F)深搅桩
(G)真空预压
(H)振冲法 【1-5】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适用的处理方法有:(A)强夯法
(B)预压法
(C)砂石桩法
(D)换填垫层法
(E)水泥土搅拌法
(F)石灰桩法
(G)真空预压
(H)振冲法
(I)土(或灰土)桩法 【1-6】可有效地消除或部分消除黄土的湿陷性的方法有:
(A)砂垫层
(B)灰土垫层
(C)碎石桩
(D)强夯
(E)灰土桩
第2章 换填法
【2-1】换填法中粉质粘土垫层和灰土垫层土料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A)最优含水量wop(C)最优含水量wop4%
(B)最优含水量wop
2%(D)最优含水量wop10% 【2-2】垫层的主要作用有:
(A)提高地基承载力
(B)减少沉降量
(C)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D)防止冻胀
(E)消除膨胀土的胀缩作用
【2-3】当采用换填法处理地基时,若基底宽度为10.0m,在基底下铺厚度为2.0m的灰土垫层。为了满足基础底面应力扩散的要求,垫层底面宽度应超出基础底面宽度。问至少应超出下列哪一个数值?(A)0.6m
(B)1.2m
(C)1.8m
(D)2.3m 【2-4】换填法的处理深度通常宜控制在多少以内? 但也不宜小于多少?(A)3m
(B)5m
(C)1.5m
(D)0.5m 【2-5】各种材料的垫层设计都近似的按哪种垫层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A)土垫层
(B)粉煤灰垫层
(C)干渣垫层
(D)砂垫层
【2-6】当采用换填法处理地基时,若基底宽度为8.0m,在基底下铺厚度为2.0m的灰土垫层。为了满足基础底面应力扩散的要求,垫层底面宽度应超出基础底面宽度。问至少应超出下列哪一个数值?(A)0.85m
(B)1.56m
(C)2.13m
(D)2.55m 【例题2-7】砂垫层施工控制的关键主要是:
(A)虚铺厚度
(B)最大干密度
(C)最优含水量
【2-8】对现场土的压实,应以哪些指标来进行检验?(A)压实系数
(B)施工含水量
(C)铺填厚度
【2-9】对粉质粘土、灰土、粉煤灰和砂石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可用哪些方法进行检验?(A)环刀法
(B)贯入仪
(C)静力触探
(D)轻型动力触探
(E)标准贯入试验
(F)重型动力触探
【2-10】对砂石、矿渣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可用哪些方法进行检验?(A)环刀法(B)贯入仪(C)静力触探(D)轻型动力触探(E)标准贯入试验(F)重型动力触探
第3章 深层密实法
3.1 强夯与强夯置换
【3.1-1】对饱和土强夯时, 夯坑形成的主要原因为:
(A)土的触变性
(B)土中含有少量气泡的水
(C)土中产生裂缝
(D)局部液化
【3.1-2】强夯法加固粘性土的机理为:加固非粘性土的机理为:(A)动力密实
(B)动力固结
(C)动力置换
(D)静力固结
【3.1-3】强夯法加固哪些 土是基于动力密实机理? 加固哪些土是基于动力固结理论?(A)多孔隙非饱和土
(B)粗颗粒非饱和土
(C)细颗粒非饱和土
(D)细颗粒饱和土 【3.1-4】强夯法适用的土类较多,但对哪些土类处理效果比较差?(A)饱和软粘性土
(B)湿陷性黄土
(C)砂土
(D)碎石土 【3.1-5】某工程采用强夯法加固,加固面积为5000m2,锤重为10t,落距为10m,单点击数为8击,夯点数为200,夯击5遍,则:
1、单击夯击能为:
(A)100 kN·m
(B)1000 kN·m
(C)800 kN·m
(D)8000 kN·m2、单点夯击能为:
(A)800 kN·m
(B)8000 kN·m
(C)6400 kN·m
(D)64000 kN·m3、总夯击能为:
(A)800000 kN·m
(B)8000000 kN·m
(C)6400000 kN·m
(D)64000000 kN·m4、该场地的单位夯击能为:
(A)160 kN·m/m(B)1600 kN·m/m2
(C)1280 kN·m/m2
(D)12800 kN·m/m2 【3.1-6】强夯法中铺设垫层的作用为:
(A)支承设备
(B)扩散夯击能
(C)排水固结
(D)加大地下水位与地表面的距离 【3.1-7】现场测试工作是强夯施工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测试工作一般有:
(A)地面变形
(B)深层变形
(C)孔隙水压力
(D)侧向挤压力
(E)振动加速度
【3.1-8】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粘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应少于多少天? 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间隔时间为多少天?(A)1~2
(B)2~7
(C)7~14
(D)14~21
(E)21~28 【3.1-9】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对一般建筑物,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
(A)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1/2~2/3;
(B)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1/2~2/3,并不小于3m;(C)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1倍;
(D)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1倍,并不小于5m。【3.1-10】强夯的夯击次数应通过现场试夯确定,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强夯的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B)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C)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
(D)强夯的夯击次数应通过现场试夯确定,常以夯坑的压缩量最大、夯坑周围隆起量最小为确定原则。
(E)强夯的夯击次数应通过现场试夯确定,常以夯坑的压缩量最大为确定原则。【3.1-11】强夯置换法的处理深度一般不宜超过:
(A)5.0m
(B)7.0m
(C)9.0m
(D)10.0m 【3.1-12】强夯采用的夯锤形状应为:
(A)圆形
(B)方形
(C)多边形
(D)气孔状
(E)实心锤 【3.1-13】强夯时,地下水位应低于坑底面以下多少?。
(A)1.0m
(B)1.5m
(C)2.0m
(D)2.5m
(E)3.0m 【3.1-14】强夯时为减少对周围邻近构筑物的振动影响, 常采用在夯区周围采取哪些措施?(A)降水
(B)降低夯击能量
(C)挖隔振沟
(D)钻孔
【3.1-15】强夯施工结束后应间隔一定时间方能对地基加固质量进行检验。对碎石土和砂土地基,其间隔时间可取多少? 对粉土和粘性土地基可取多少? 强夯置换地基间隔时间可取多少?(A)1~7d
(B)7~14d
(C)14~21d
(D)14~28d
(E)28d 【3.1-16】强夯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应采用哪些方法检验? 强夯置换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应采用哪些方法检验?(A)原位测试
(B)室内土工试验
(C)单墩载荷试验
(D)动力触探
(E)单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F)静力触探
3.2 碎(砂)石桩
【3.2-1】振冲碎石桩法适用于处理下列地基土:
(A)砂土
(B)粉质粘土
(C)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20kPa的饱和粘性土
(D)素填土
(E)淤泥
(F)淤泥质土
【3.2-2】碎石桩法和砂桩挤密法加固砂性土地基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地基土承载力
(B)减少变形
(C)增强抗液化性
(D)渗漏问题 【3.2-3】碎(砂)石桩加固粘性土的机理为:
(A)挤密
(B)置换
(C)排水(D)加筋
(E)垫层
(F)抗震 【3.2-4】碎(砂)石桩加固砂性土的机理为:
(A)挤密
(B)置换
(C)排水(D)加筋
(E)垫层
(F)抗震 【3.2-5】砂桩在地基中的作用为哪些?
(A)挤密
(B)置换
(C)排水(D)加筋
(E)垫层
(F)抗震 【3.2-6】碎(砂)石桩的承载力主要决定于:
(A)桩身强度
(B)桩端土的承载力
(C)桩间土的约束力
(D)砂石的粒径 【3.2-7】碎石桩桩位布置,对于圆形或环形基础宜用哪种方式布置?(A)正方形
(B)矩形
(C)等腰三角形
(D)放射形
【3.2-8】某场地,载荷试验得到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设计要求经碎石桩法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需提高到160kPa。拟采用的碎石桩桩径为0.9m,正方形布置,桩中心距为1.5m。
1、该复合地基的面积置换率最接近下列哪个值?(A)0.22
(B)0.24
(C)0.26
(D)0.28
(E)0.302、此时碎石桩桩体单桩载荷试验承载力特征值至少达到下列哪一个数值才能满足要求?(A)220kPa
(B)243kPa
(C)262kPa
(D)280kPa 【3.2-9】某松散砂土地基,处理前现场测得砂土孔隙比为0.81,土工试验测得砂土的最大、最小孔隙比分别为0.90和0.60。现拟采用砂石桩法,要求挤密后砂土地基达到的相对密度为0.80。砂石桩的桩径为0.70m,等边三角形布置。
1、处理后地基的孔隙比最接近下列哪个值?(A)0.60
(B)0.62
(C)0.64
(D)0.66
(E)0.682、砂石桩的桩距采用下列哪一个数值为宜(不考虑振动下沉挤密作用)?(A)2.0m
(B)2.3m
(C)2.5m
(D)2.6m 【3.2-10】振冲碎石桩桩径0.8m,等边三角形布桩,桩距2.0m,现场载荷试验结果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150kPa。
1、该复合地基的面积置换率最接近下列哪个值?(A)0.105
(B)0.125
(C)0.145
(D)0.155
(E)0.165
2、根据承载力计算公式可计算得桩土应力比最接近于下列那一个数值?(A)2.8
(B)3.0
(C)3.3
(D)3.5 【3.2-11】一小型工程采用振冲置换法碎石桩处理,碎石桩桩径为0.6m,等边三角形布桩,桩距1.5m,现场无载荷试验资料,桩间土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
1、一根碎石桩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的等效圆直径最接近下列哪个值?(A)1.50
(B)1.58
(C)1.70
(D)1.802、该复合地基的面积置换率最接近下列哪个值?(A)0.111
(B)0.125
(C)0.145
(D)0.155
(E)0.1603、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求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下一个数值?(桩土应力比取n=3)
(A)145 kPa
(B)155 kPa
(C)165 kPa
(D)175kPa 【例题5-15】碎(砂)石桩的桩长不宜小于多少?(A)3m
(B)4m
(C)5m
(D)5.5m 【3.2-12】碎(砂)石桩的桩顶和基础之间铺设的碎(砂)石垫层的作用主要为:
(A)褥垫作用
(B)排水作用
(C)过渡作用
(D)垫层作用 【3.2-13】振冲桩的平均直径怎样确定。
(A)振冲器直径
(B)填料量
(C)地基土承载力
(D)振冲力
【3.2-14】振冲置换法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如何考虑? 振冲挤密法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如何考虑? 不加填料振冲挤密法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如何考虑?(A)复合地基
(B)密实地基
(C)桩间土
(D)桩基
【3.2-15】采用砂石桩处理地基应补充设计、施工所需的有关技术资料。对粘性土地基,应有地基土的哪些指标? 对砂土和粉土地基应有哪些指标?(A)不排水抗剪强度
(B)天然孔隙比
(C)相对密度
(D)标准贯入击数 【3.2-16】对粘性土地基,砂石桩的桩径为600mm,置换率为0.28。
1、对等边三角形布桩,其间距最接近下列哪个值?(A)1.0m
(B)1.1m
(C)1.2m
(D)1.3m
(E)1.4m2、对正方形布桩,其间距最接近下列哪个值?(A)1.0m
(B)1.1m
(C)1.2m
(D)1.3m
(E)1.4m 【3.2-17】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砂石桩的处理范围应大于基底面积;(B)砂石桩的处理范围应等于基底面积;
(C)砂石桩的处理宽度宜在基础外缘扩大1~3排桩;
(D)对可液化地基,砂石桩的处理宽度在基础外缘扩大宽度不应小于可液化土层厚度的1/2,并不应小于5m;
(E)对可液化地基,砂石桩的处理宽度在基础外缘扩大宽度不应小于可液化土层厚度的1/2,并不应小于3m。
【3.2-18】在砂桩的成桩方法中, 振动成桩法的成桩工艺可分成哪几类?(A)一次拔管法
(B)逐步拔管法
(C)重复压拔管法 【3.2-19】振冲碎石桩的施工质量关键?
(A)密实电流
(B)填料量
(C)留振时间
(D)水量大小
【3.2-20】振冲施工结束后,除砂土地基外,应间隔一定时间后方可进行质量检验。对粉质粘土地基间隔时间可取多长时间? 对粉土地基可取多长时间?(A)1~7d
(B)7~14d
(C)14~21d
(D)21~28d
3.3 土桩灰土桩
【3.3-1】下列哪些地基土适合采用灰土挤密桩法处理?(A)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B)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
(C)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的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
(D)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性为主要目的的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E)地基土的含水量小于24%的湿陷性黄土 【3.3-2】下列哪些地基土适合采用土挤密桩法处理?(A)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B)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
(C)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的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
(D)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性为主要目的的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E)地基土的含水量小于24%的湿陷性黄土 【3.3-2】灰土挤密桩法的加固机理有:
(A)挤密作用
(B)灰土性质作用
(C)置换作用(D)排水固结
(E)减载作用
(F)桩体作用 【3.3-3】土挤密桩法的加固机理有:
(A)挤密作用
(B)灰土性质作用
(C)置换作用
(D)排水固结
(E)垫层作用
(F)桩体作用 【3.3-4】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的挤密影响直径为桩径直径的多少倍?(A)1.5~2.0
(B)2.0~3.0
(C)3.0~4.0
(D)4.0~6.0 【3.3-5】某场地湿陷性黄土厚度7~8m、平均干密度d1.15t/m3。设计要求消除黄土湿陷性,地基经治理后,桩间土最大干密度要求达到1.60 t/m3。现决定采用挤密灰土桩处理地基。灰土桩桩径为0.4m,等边三角形布桩。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的要求,该场地灰土桩的桩距最接近下列哪个值?(桩间土平均挤密系数c取0.93)
(A)0.76m
(B)0.78m
(C)0.80m
(D)1.0m 【3.3-6】采用灰土挤密桩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一般不宜大于多少? 采用土挤密桩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一般不宜大于多少?(A)150kPa
(B)180kPa
(C)200kPa
(D)250kPa
(E)280kPa 【3.3-7】某场地湿陷性黄土厚度为8m,需加固面积为200m2,平均干密度d1.15t/m3,平均含水量为10%,该地基土的最优含水量为18%。现决定采用挤密灰土桩处理地基。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的要求,需在施工前对该场地进行增湿,增湿土的加水量最接近下列哪个值?(损耗系数k取1.10)
(A)162m
3(B)1619m3
(C)16192m3
(D)161920m3 【3.3-8】灰土挤密桩法或土挤密桩法的施工顺序可采用哪些顺序?(A)由里向外间隔进行
(B)分段施工
(C)由外向里间隔进行 【3.3-9】夯实质量的检验方法有哪些?(A)轻便触探检验法(B)环刀取样检验法(C)载荷试验法
3.4 CFG桩
【3.4-1】CFG桩法适用于处理以下哪些地基土?(A)淤泥
(B)淤泥质土
(C)粘性土
(D)粉土
(E)砂土 【3.4-2】CFG桩复合地基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A)CFG桩
(B)桩间土
(C)素混凝土垫层
(D)褥垫层【3.4-3】CFG桩褥垫层的作用有:(A)保证桩、土共同承担荷载
(B)减少基础底面的应力集中(C)调整桩土荷载分担比
(D)调整桩、土水平荷载分担比 【3.4-4】下列哪几种说法是正确的?(A)CFG桩处理后的桩间土有明显的挤密作用;(B)CFG桩处理后的桩间土无明显的挤密作用;
(C)CFG桩应选择承载力相对较高的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D)CFG桩可以是悬浮桩;
(E)褥垫层是CFG桩复合地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3.4-5】CFG桩加固软弱地基主要作用有:
(A)桩体作用
(B)挤密作用
(C)排水作用
(D)褥垫层作用
【3.4-6】某高层住宅楼,设计地上26~28层,地下2层,设计要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做深度修正)fak为465kPa,建筑物的绝对沉降量小于等于60mm,差异沉降量符合国家现行规范要求。基础底面以下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见表9-4。
表3.6-1
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
地基处理方案采用CFG桩复合地基,CFG桩桩径400mm,桩长16.5m,正方形布桩,桩距1.55m,设计桩身强度等级C20。此外,该工程在基坑开挖结束,验槽时发现,地基土表面有一层软弱土夹层。补勘得到其相应物理力学指标为:
粉质粘土③2层,孔隙比e=0.85,液性指数IL=0.78,压缩模量Es=5.5MPa,侧阻力特征值18k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10kPa,土层厚度1.1m。
1、该CFG桩复合地基的置换率最接近下列哪个值?(A)0.04
(B)0.05
(C)0.06
(D)0.072、CFG桩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下列哪个值?(A)615kN
(B)675kN
(C)775kN
(D)815kN3、该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下列哪个值?(A)418kPa
(B)443kPa
(C)485kPa
(D)501kPa4、该CFG桩复合地基第④层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最接近下列哪个值?(A)16.7MPa
(B)17.7MPa
(C)19.3MPa
(D)20.0MPa 【3.4-7】在CFG桩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中,qp的意义是什么?(A)桩端地基土的端阻力特征值
(B)桩端地基土经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
(C)桩端地基土未经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
【3.4-8】CFG桩的桩体试块抗压强度应取多少天龄期试块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A)21天
(B)28天
(C)60天
(D)90天 【3.4-9】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成桩方法有:
(A)长螺旋钻孔灌注成桩
(B)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
(C)振动沉管灌注成桩
(D)人工成孔灌注成桩
【3.4-10】下列成桩方法中,哪些是属于挤土成桩工艺?(A)长螺旋钻孔灌注成桩
(B)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
(C)振动沉管灌注成桩
(D)人工成孔灌注成桩
【3.4-11】某CFG桩工程,桩径为400mm,等边三角形布置,桩距为1.4m,需进行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其圆形载荷板的直径最接近下列哪个值?(A)1.128m
(B)1.400m
(C)1.470m
(D)1.582m
第一章1.一般建築物地基所面臨の有哪些問題強度及穩定性問題、變形問題、滲漏問題、液化問題 2.根據地基の概念,地基處理の範圍應該如何確定 地基是指工程直接影響の這一部......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多高层建筑蓬勃发展,大量建筑不可避免的会建在一些软土地层,然而由于软土地基具有孔隙密度比大、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强、......
地基处理论文地基处理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摘要] 软土地基是指分布在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大、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软弱地基。淤泥、淤泥制土、......
1、试验检测在软土地基处理效果评定中的基本原则及常用方法基本原则:对地基处理效果的检验,应在地基处理施工结束后,经过一定时间休止恢复再进行。为了检测地基处理的效果,通常......
场地:工程建设所直接使用的有限面积的土地。 天然地基:基础直接建造在未经加固的天然土层。人工地基:天然地基很软弱,不能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的要求,必须事先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