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长征精神_论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论长征精神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论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

论“长征精神”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

敌强我弱,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8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为了给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索道路,命令红六军团撤离湘赣苏区,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10月,红六军团与红三军会合,并创建了湘鄂川苏区,经过一系列的艰难险阻,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的最终结束。

首先我想解释的是长征精神,现在我们时常会谈起长征精神,但是它究竟是什么呢?

江泽民、徐向前、杨尚昆等曾作过精辟的概括。江泽民的概括

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徐向前的概括是:“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乐观主义的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牺牲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百折不挠、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而战的献身精神。”杨尚昆的概括是:“对革命理论和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坚定不移的信念;

就是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充满乐观、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就是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

有的人也许会说,长征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现在再提起来已经过时了,那我只能说这个人犯了很大的认识错误。

今天重温长征精神,无疑会给予我们很多的启迪:长征精神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精神的力量。红军战胜艰险取得胜利,说明人们要想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经历千难万险终于“尽开颜”,说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长征的胜利说明了崇高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的重要意义,我们应树立崇高的理想。因此,我认为长征精神的内涵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是取得长征胜利的首要的精神力量。万里长征,艰苦卓绝。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临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江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茫无际的草地,前有荷枪实弹的堵军,后有铺天盖地的追兵,上有狂轰滥炸的飞机„„就是在这样一种“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中,中国工农红军充分展现出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爬雪山、过草地、涉沼泽、眠雪野、食草根、艰难跋涉二万五千里,翻越18座高山,渡过24条江河,转战11个省,终于从总兵力多达100万敌人的血战中杀出了一条生路,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在那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红军战士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惊天地、泣鬼神。这种坚强的信念、伟大的精神,塑造了我们的军魂,创造了伟大的奇迹。

敢于牺牲的英雄气概。长征中红军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一个至为关键的原因在于红军具有敢于牺牲的英雄气概。俗话说:“两军相逢勇者胜”,没有敢于牺牲的英雄气概,红军既不能爬雪山,也不能过草地。红军指战员不怕牺牲,奋勇拼搏,一往无前,终于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和势不可挡的顽强精神,战胜了恶劣的自然环境,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正如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所说:长征“是一次充满了集体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和希望的举世无双的行动”,“是用热血和勇气谱写的史诗”。

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长征是爱国主义的史诗。在中外军事史上,没有一支军队经过这么艰辛漫长的战略转移而没有被击溃,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能够在那样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尽管他们当中有无数的同志倒下了,可他们所到之处播下的革命火种,最终汇成了燎原之势。正是因为爱国主义精神,我们的红军战士在革命的危难关头,不顾自己的安危,听从党的领导,各路红军实行了密切的战略协同和配合。许多战士为了战友,奋不顾身,英勇冲锋。中央红军血战湘江,担任后卫的红五军团第34师和红三军团18团为掩护主力过江,结果被敌军阻隔在湘江以东,大部分壮烈牺牲。长征中,部队不断整编,干部层层下放,有的师团干部成了普通一兵,但他们胸怀大局,能上能下,表现出坚强的党性和无私的爱国精神。

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长征不仅仅是军事上战胜了敌人,也不仅是战胜了各种自然险恶,更重要的是我们党在思想上冲破了“左”的思想束缚,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取得的伟大成果。1935年的遵义会议,批评了共产国际代表在军事上不切实际的瞎指挥,独立自主地解决了中国革命如何继续发展的问题。它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自主地领导中国革命的能力,同时,也标志着共产国际控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针和领导组成的时代结束了。中国共产党经过革命斗争的反复考验,随着斗争经验的不断丰富,终于摆脱了幼年的稚气,在政治上成熟起来了。从此,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一改过去屡遭挫折的被动局面,走上了胜利发展的坦途。遵义会议是我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本国问题的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充分体现了我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用自己的力量来解决本国问题的创新精神。

长征精神是我党我军我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应该大力弘扬长征精神,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弘扬长征精神要结合时代特征,新时期弘扬长征精神要做到以下几个结合。

一是把弘扬长征精神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紧密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课题。弘扬伟大的长征精

神,就要注重学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善于把党和人民取得的实践经验不断上升为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丰富、发展理论的创新精神,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当前,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研究。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运用好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重大成果,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二是把弘扬长征精神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长征精神中蕴涵着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要结合弘扬长征精神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和全体人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三是把弘扬长征精神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表现。要把弘扬长征精神作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手段。注重总结和发扬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保持先进性的历史经验,坚持和弘扬我们党在历史上所形成的各种宝贵精神和优良作风,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和认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记“两个务必”,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革命作风,切实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到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各项工作中。

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长征精神,将激励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振兴!

论“长征精神”

浅论“长征精神”黄榆婷 1202154103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1班摘要:长征孕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锻造了中华民族精神之魂。长征精神集中体现了党和红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继承和发扬......

论长征精神

我注册了一个网易邮箱账号***@163.com密码Yangguangdy123姓名:靳海燕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学号:2010060125论长征精神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得......

论长征精神

论长征精神70年前,红军战士战胜世所罕见的艰难困苦,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胡锦涛主席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

论伟大的长征精神

●伟大的长征精神,概括起来就是胸怀目标、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革命风格,心系群众、患难与共的......

论长征精神与现代化建设

江泽民同志指出:“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江泽民同志对长征精神全面深刻的概......

《论长征精神.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论长征精神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论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 精神 论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 精神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