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点做法刘俊玲_初中语文德育渗透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点做法刘俊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中语文德育渗透”。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点做法
刘俊玲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点做法
刘俊玲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合作精神,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由此可知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既有与其它学科一样的工具性作用,又有鲜明的思想性和人文性;它既是学生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又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深挖教材内涵,在传授人文知识的同时,更要潜移默化地把德育教育渗透其中,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真正达到“文道统一”和“教书育人”的目的。
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呢?
一、在整体感知中,进行德育渗透
韩愈说:“文以载道。”语文教材,就是最好的德育教育素材。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优秀的思想教育内涵,有热爱祖国和热爱家乡的,有孝敬父母和诚实守信的,有环境保护和民俗风情的,还有揭示社会黑暗现实的等等。我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初读课文,然后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设计不同的感知问题,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例如:我在教授《端午的鸭蛋》这篇课文时,在整体感知教学环节中,我设计了如下两个问题: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思考:①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②谈谈你还知道哪些端午风俗?问题①可以让学生广泛涉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分享课前查找的资料信息。问题②可以让学生对端午的认识从粗浅了解转向探究根源,可以说是对文史地哲等知识的一个汇总学习,从而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二、在研读赏析中,进行德育渗透
古语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朗诵一些声情并茂、文质兼美的课文佳作,有利于他们体验祖国文学的音韵美,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的品味,而且能够受到熏陶感染,从中得到一些好的启迪,受到教育。
我在讲解《变色龙》时,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主人公奥楚蔑洛夫那善变的语言和神态引得学生哄堂大笑,他们很快将主人公那种见风使舵、媚上欺下、阿谀奉承的性格特征概括了出来。学生在感受人物个性化语言的同时,对主人公的性格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省去了老师喋喋不休的讲解。在讲解《斑羚飞渡》时,在研读赏析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分组合作,找出在整个故事中,什么地方最使你感动?为什么感动?”全班90%以上的同学找了老斑羚以生命给斑羚群作提示、一老一少的斑羚试跳和镰刀头羊悲壮殒身的语段。好多同学都被老斑羚这种以牺牲生命来挽救群羚的壮举所感动,在感动之余也表达出了对围猎者的憎恨,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同时,我还注意了课文中名言警句的赏析和熏陶,让学生谈观点、谈看法。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故乡》中的“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生命意义》中的主人公保尔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至理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等,通过这些,都收到了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三、在拓展延伸中,进行德育渗透
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一个感人的故事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一种哲理的智慧可以改变千万人的命运。”读书是为了明理,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学习一篇课文,就是要让学生在态度、情感、价值观上有所增益,能够更好地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这既是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也是语文素质能力形成的内涵。由书本向现实生活的思维拓展,是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理解的途径,也是学习教材的目的。例如,在教授《羚羊木雕》一文时,我针对“应不应该随意接受别人贵重的东西”、“应不应该将送别人的东西又要回来”等具有争议性质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出来,以辩论的形式激活课堂教学,我以评论员的身份从中启发、引导学生,利用“诚信”、“和谐”等主题使学生形成了合理一致的认识。这样,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一方面使诚信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等德育教育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体现和落实德育教育的支点有很多,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除了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加强渗透和落实以外,也要注重自身素质水平的提高,处理好知识传授和德育教育的关系,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邓小平同志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寄予厚望,各级教育领导部门也都强调必须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所以学校教育......
德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
德育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著名教育家但丁说过:“知识的缺陷可以弥补,从小道德的缺陷永远弥补不了”。重视和加强青少年的品德教育,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热点。《中......
德育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著名教育家但丁说过:“知识的缺陷可以弥补,从小道德的缺陷永远弥补不了”。重视和加强青少年的品德教育,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热点。《中......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台湾的著名教育家忠信学校的创始人高震东先生曾经说过:“没有德育,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没有德育,体育就是暴力的前卫;没有德育,美育就是腐化的催化剂;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