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_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例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例”。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引 言
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信息和技术这些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社会生产力的生产要素都必须以人为载体,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把人才作为企业经营的第一资本几乎是所有经营者的共识。“以人为本”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原则。以人为本的直接解释是以人为“根本“。那么我们常说人力资源,究竟什么是人力资源呢?人——是具有创新、生产和制造能力,并能运用思维而认识、改变环境的高级生物体;力——是这一高级生物体的智慧力和作用能力;资源——则是指智慧力与作用力的依附体、承载体。因此,我们把具有正常思维活动或劳动能力的人统称为人力资源。它是将人的体能、知识、技能、行动视之为一种“活”性的资源,它具有可能性、无限性、耐磨性和易损性。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从严格意义上说,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然而,在当代企业中,“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似乎进入了一个瓶颈:仅企业将注意力集中在人力资源投资、领导个人素养、绩效管理等单方面的措施上,忽略了从双向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导致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阶段的较低效率。为打破瓶颈,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高效化,必须开拓新思路,寻找新办法。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何开发和管理好企业的人力资源,将直接决定企业的兴衰与成败.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就是运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对与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养、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根据人力和物力及其变化,对人力进行恰当的组织和协调,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机的结合,使人和物都充分发挥出最佳效应。
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它把人视作管理的主要对象和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尊重个人价值,全面开发人力资源,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动用各种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全体员工去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依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企业的成败实际上取决于对人的管理。在一个企业里,只有求得有用的人才,合理地使用人才,科学地管理人才,有效地开发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智慧、激励人的创造力、挖掘人的潜在能力等,才能促进企业的目标快速实现。就像肯德基(KFC),自从1987年进入中国在北京开设第一家西式快餐厅,16年来肯德基已经遍布中国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市和自治区的150多个城市,餐厅800多家。肯德基在中国缘何取得如此佳绩呢?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可谓是其原动力。通过给餐厅员工安排近200个工作小时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使员工从一窍不通到能够胜任每一项操作。为了密切员工关系,使餐厅内部始终保持健康有序的工作氛围,还经常性地举行各种餐厅竞赛和员工活动。肯德基还对管理人员实施连续性的进阶培训。使每一位餐厅管理人员都处于“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 的螺旋式进阶中。当一名普通的管理人员成长为管理数家肯德基餐厅的区域经理时,他不但要学习领导入门的分区管理手册,同时还要接受公司的高级知识技能培训,并会被送往其他国家接受新观念以开拓思路。除此之外,这些餐厅管理人员还要不定期地观摩录像资料,进行管理技能考核竞赛。肯德基为自己员工赋予了充实的发展空间,帮助他们在不断地进步中构架了人生的成功之路。这就是肯德基把员工培训作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举措,把每位员工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过程,与公司的远景目标结合在一起,凝聚为企业发展源源不绝的强大动力。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投资能够显著提高企业效益,是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原动力。但我国多数中小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严重不足,对人才只重视使用,不重视培养。调查显示,仅仅5%以下的企业加大了人力资源的投资,50%以上中小企业的年人均培训费用小于30元/人,大多数亏损企业甚至停止了人力资源投资。
2.3 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不完善
我国的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普遍缺乏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员工的绩效评估主要是片面的依据任务下达的完成情况来衡量,员工处于被动地位。而薪酬福利是我国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员工激励机制。尽管该机制能在物质层面上满足员工的部分需求,但由于不能全面处理好资历、职位、能力、智慧、贡献等要素在薪酬分配体系中的关系,“凭能力上岗、凭贡献取酬”还难以在现实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无法有效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4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配备中的缺陷
大多数企业没有配备专职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即使有,他们也只是管理档案、工资和劳保等,按照“静态”的、以“事”为中心的传统人事管理模式进行操作,其管理的形式和目的是控制人:把人视为一种成本,当作一种工具,注重的是投入、使用和控制。另外,缺乏人性化管理,大大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相应的福利制度也很匮乏,员工缺乏安全感,不能安心工作。员工素质和技能普遍较低,人才流失严重。以上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了企业决策层的陈旧思想观念,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低下的素质水平和缺乏人性化管理带来的影响。
2.5 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不足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观念,犹如企业的灵魂,是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和动力源。企业文化能够影响整个团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运用团队力量实现组织目标的最大化。但是多数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严重缺乏,员工缺乏共同的价值观,领导者并没有意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在企业经营管理必不可少的三大要素人、财、物中,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因为工作要靠人去做,奇迹要靠人去创造。即便有最先进的技术设备,最完备的物质资料,缺少人的认真而全力的投入,所有的一切将毫无意义。企业要实现最佳效益,不但需要用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来赢得更多的消费者,更需要员工的知识、技能和智力因素在创造经济价值方面的非凡作用。如果没有一流的人才,就不会有一流的产品。因此,以人为本的管理不仅能够充分利用现有人力和物质资源,而且能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效益贡献力量。第二,要注重精神激励。企业管理者必须尊重人的本性,形成理解员工、关心员工、培养员工的良好氛围,不仅要在员工遇到挫折和困难时给以诚心诚意的帮助和鼓励,还要为员工提供升迁的机会,不断满足员工的精神需要,尽量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比如,让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就是一种有效的精神激励方式,能够起到激励员工、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作用,从而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企业还必须改革用人制度,建立客观、公正的人才评价制度,并将评价结果与员工的薪酬、晋升等紧密结合,有力的推动企业的发展。
以联想为例,联想已经将员工的薪酬福利体系合理化,对各个部门和相关问题都进行了明确。并且根据行业情况和企业情况进行了调整,使薪酬体系即公平又有激励作用。薪酬福利是员工所获得的所有报酬,其中包括工资、年终奖金、员工持股、社会福利和公司福利,联想对此都有相关政策:工资――依据国际职位评估方法,确定岗位工资。岗位的职责大小、劳动强度、劳动难度、贡献大小等,都是支付工资的标准。并根据国家的标准对不同地区的工资进行调整。年终奖金——总部职能部门的年终奖金与全集团的业绩挂钩;子公司的年终奖金与子公司的业绩挂钩;个人的年终奖金与个人的业绩挂钩。发放的目的,就是肯定一年的工作,并给予物质上的奖励,起到激励下年继续努力的作用。员工持股——遵循全员持股的原则,只要是在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的普通员工都可以分配到认股权利,具体分配的数量根据岗位的价值决定。福利——统一薪酬后,员工享受越来越多的福利。企业按国家规定给员工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法宝福利,还为员工建立住房公积金等。福利政策要遵循“福利社会化”原则,逐步减少公司福利。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的带薪休假和工作餐等福利将继续保留。
3.4 全面实施人才开发战略,加强员工队伍建设
人才领先是企业创造名牌的智力基础,是企业兴旺发达的根本。吸收一流杰出的人才,才能使企业成为一流的企业;给人才以发展的机会,才能长久的拥有人才。所以,企业应当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并逐步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对此,企业应当具备全面科学的用才观,敏锐的识才观,紧迫的惜才观,宽宏的容才观和严格的管理观,对人才的吸收、发展、激励和保留同时并用,既重视人才资源开发建设,又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不断完善成长人才、使用人才、流动人才的机制,从而在根本上促进企业的创新与发展。对企业来说,一个可以源源不断产生出人才的机制,要比老板具有敏锐的发掘能力更为重要。
企业的竞争是人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企业的发展要靠人。人是企业的主体,依靠人,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才能发展。长虹企业文化的总体目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这一基本原则:“以决胜市场为条件,以振兴民族电子工业为目标,高举产业报国的旗帜,用长虹精神塑造员工,靠员工生产精品,用精品打出名牌,拿名牌参与竞争;面对国际竞争,以优异的业绩来报效祖国。”坚持创业育人,建设精干高效的领导班子和能打硬仗的员工队伍,成为长虹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工作。
长虹“以人为本”的思想,具体体现在以“产业报国鼓舞人”、“长虹精神塑造人”、“规章制度规范人”、“文明环境改造人”、“文化活动感染人”、“典型示范教育人”、“柔性引导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结 论
综上所述,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知识经济的挑战,面对我国资源、资金短缺的硬性约束,我国企业发展的最佳选择是大力开发和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不断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来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纯粹意义上的经济人已变为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人,而全面发展将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只有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能使人升华到更高的境界,发挥出自己的全部潜能,实现自我的全部价值。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参考文献
[1]张亚莉,安琨.以人为本--梅奥人际关系理论[J].管理科学文摘,2000,(1).[2]周健临.管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3]张一弛,黄涛,李琦.高绩效工作体系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的结构整合与内涵回归[J].经济科学,2004,(3).[4]陈佳贵.企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5]林泽炎.中国企业HR管理现状判断[N].市场报,2002-12-12(6).[6]陈云娟.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式新探[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3).[7]雷蒙德.A.诺伊著刘昕译《: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M].200(510)[8]刘彬王光辉《: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短板问题分析》[J].《经济论坛》,2006(4)[9]张晓《人力资源管理:培育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J]《.生产力研究》,200(57)
[10]吴鹏·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探讨[J]·山东
劳动保障·
[11]郭书维:企业人力资源高效化管理探析,广东商学院学报[J].2005-6 [12]杨志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协同融合,商场现代化[J].2006-2 [13]于凤兰:精心打造企业文化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中国科技信息[J].2005-21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社会保障的发展人力资源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最重要和最具能动作用的资源,而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就是为了充分利用、有效开发和积极挖潜人......
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看劳资纠纷处理阅读选项:自动滚屏[左键停止]作者:梁枫来源:中国劳资纠纷网 阅读:380劳资纠纷就是劳资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与义务发生的......
文章标题:供水企业以人为本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供水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84年,经过20年的努力,已经由原来只有20多人,技术力量薄弱,日供水量只有6万立方米的**水厂,发展壮大为......
浅谈“以人为本”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对企业人a资源管理来说,就是把单位员工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和......
供水企业以人为本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供水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84年,经过20年的努力,已经由原来只有20多人,技术力量薄弱,日供水量只有6万立方米的**水厂,发展壮大为拥有350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