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创造教育的奇迹详解_用爱创造教育的奇迹
用爱创造教育的奇迹详解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用爱创造教育的奇迹”。
用爱创造教育的奇迹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暑假里,朋友推荐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网上购得后,精研细读,不禁为之感动,惭愧,欣喜。雷夫在一间陋室里,用了二十几年的时间,用爱创造了奇迹。自己也已从教十几年,可是教学已进入瓶颈状态,甚至出现了职业倦怠。读了这本书,如醍醐灌顶,颇受启发。
雷夫,被誉为美国最有趣、最有影响力、最优秀的老师,他以独特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们爱上学习,他以真诚的教育态度,在56号教室创造了教育奇迹。一批批懵懂无知的孩童从此有了安放心灵,孕育梦想的港湾。
雷夫的教育理念引我深思。
一、教室像家一样温暖。
五十六号教室是孩子们安稳祥和的天堂。雷夫用信任取代管教,成为孩子们信赖的的朋友。他提倡纪律、公平,并且身体力行,做孩子们的好榜样。他说过:“孩子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所有在这里学习过的孩子,都会在五十六号教室里感受到家的温度。身教重于言传,雷夫用自己的行动给孩子们做出了示范。
二、追求第六阶段。
雷夫把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的观点导入任教的班级,使“六阶段”发展目标成为凝聚班级的粘合剂,引导学生学业和人格的成长。出于对“道德发展六阶段”的好奇,我仔细研究,反复看了几遍,觉得真的很有借鉴意义。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从入学的那一刻起,我们的孩子就开始进入第一阶段的训练,大多行为以“不惹麻烦”为原则。但是,这样教学生是以恐惧为基础,会给孩子们的心灵压上一块巨石,孩子们在这种外在的压力下被约束。雷夫提倡和孩子们建立伙伴关系。老师应该学会让孩子们信任他,并真诚地信任每一个学生,让孩子们从把第一阶段的思维中解放出来。雷夫强调学习动机的科学引导,对孩子们的成长将有很大影响。我们的教育
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雷夫老师认为,用礼物或金钱换取孩子良好行为的做法是很危险的,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给予奖赏。他的话是有依据的,可是目前我们的教育,无论家庭和学校,尤其是外面的培训机构,有好多教育行为都是在奖与罚中进行的,奖励成了孩子们最爱的一种方式,也成为家长和老师激励孩子成长的一种常用手段。这种方式并不适合孩子的长远发展,人生旅途不可能时时收获奖励,功利性的学习永远不可能让孩子主动去求知,更不会纯粹地去体验求知的乐趣,在未来的工作中也很难无私而自主地奉献社会。
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孩子们慢慢长大以后,开始为取悦某人而去违背自己本心或压抑自己的意愿。他们做一些事情取悦老师,取悦父母,表现出一些让师长们满意的行为。也许他们的表现大多会使我们感觉心情不错,但他们这么做的原因却是我们不期望的。为父母或老师努力的思想会我们的孩子带着压力前进,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为成为得不到外界及时的赏识和肯定备感沮丧甚至厌恶工作。雷夫老师的这种理念为我们错误的教育敲响了警钟。
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应该让孩子们懂规矩,也要舍得花时间带着学生一起参与班级规范的设计,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制定,自己应该做到什么。既然是师生一起制定,就一定要尊重孩子们的意愿,他们认为应该遵守并由自己制定规矩,就一定会很好地执行。事实确实如此。多数老师在班级建设中做到这些就是管理的至善了,但雷夫却发现完全遵守规则也未必是一件好事,比如他们缺乏真诚的感激和最大限度的创造性等等。所以他认为能达到第四阶段并不是终点,所以我们必须更加努力,更上一层楼。
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这是比较高的境界,即便是我们成人,第五阶段都是很难企及的,能帮助孩子们以爱心帮助别人是很了不起的。
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这一阶段最难达到的,也最难教。因为此时行为准则已深入于个人的灵魂中,这要比较长的时间内凝练成一份健全的人格。这种状态无法教会,更不能模仿。向某某学习的学习的模式化说教,一旦你提供了模范和榜样,就会违背了第六阶段的定义。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条自相矛盾的行为准则,让教学者陷入两难的困窘。
读到这里,我在想,如果我也把这六阶段发展渗透给我的学生,那我的班级管理定时另外一番天地。
三、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
在这本书中,雷夫认为通过阅读可以让孩子们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敞开心扉接受新观念,踏上光辉的大道去远行,所以他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写作能力可以令孩子终身受用,所以雷夫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我也发现,雷夫老师的一些创新之举,如开办读书会,帮助孩子挑选图书,撰写每月读书心得等好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读着这些文字,我倍受鼓舞,豁然开朗,真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
虽然还有很多的理论需要细心研读,慢慢消化,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也有雷夫这样一种信念——我们就可以做得更好。从现在开始给自己制定一个新的目标,并且确信自己的学生也可以做得这么好,因为我们都有一个教室,在这个教室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故事。如果我们能够像雷夫老师一样细心观察,从爱每一个孩子出发,那么我们也会有自己不一样的教室,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让我们的教室变成孩子们心中向往的地方。
读着雷夫老师一个个看似平凡但却用心的教育教学过程,心中感慨万千,曾经我们之间的心情感受是如此的相像,雷夫老师不断用他的智慧,用他的力量创造出奇迹,可我却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育教学中,面对着不同却又相似的学生,重复着我不变的教学模式和风格,将学生不如意的表现和成绩,都归咎为是生源差的原因,在感叹学生一届不如一届的同时,还是死抱着我自己的老一套思路。
感受着他全身心的、独特的教学方式和理念,身为教学工作者的我,除了对自己教学工作的一份责任心还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投入一份工作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被雷夫老师对教育的真情投入感动着,被雷夫老师对于教育的执着追求激励着。雷夫老师用他的亲身经历向我们诠释了教育的真谛:爱心是不断创造奇迹的根源。
通过阅读此书,使我仿佛置身于第56号教室,用心聆听雷夫老师对我们的教诲:“老师可以严格,但不公平的老师会被学生看不起”,“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作出牺牲的,需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毕竟,教育无捷径。” 读完这本书我掩卷沉思:作为一名工作了十几年的教师,我为学生创造了什么?给学生留下了什么?雷夫老师就是我学习的榜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总结,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教育奇迹。作者:郝炜明,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 任教于唐山十一中 电话:***
用宽容的爱创造奇迹——观《弱点》有感世界上有一种事物,叫做宽容,它可以令人跨越种族,能够接受,承受更多,能改变一个人的未来,甚至,可以创造奇迹。这是《弱点》所给予我的道理。那......
爱,创造奇迹周口市川汇区七一路一小刘建华前段时间,观看央视《我要上春晚》节目时,看到这样一幕:一个女孩用没有手指的右手熟练地配合着左手,在钢琴的键盘上跳动,优美的旋律在她的......
【演讲稿】用责任和忠诚创造奇迹《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中这样写道:智慧对于一个员工和组织来讲,无疑是相当重要的,但若是与忠诚和责任相比较,孰轻孰重立见高下。因为忠诚代表一......
用爱创造生命的奇迹——中煤集团大屯公司郭明义爱心团队活动纪实 我国血液肿瘤的发病率,仅白血病约为十万分之三,即每年约有近3.6万人得白血病。而这些病人中,大多数年龄在30岁......
爱,可以创造奇迹——读《花儿的吻》有感我的妈妈是一名白衣天使,成天护理病人十分辛苦,在不值夜班的情况下,我通常乐意为妈妈做的事便是:在睡觉之前朗读文章给她听。因为妈妈说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