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_识字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浅谈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识字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浅谈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宣威双龙一小 赵悦雁

一年级正处在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时期.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主要任务就是识字,如何让孩子们高效地、顺利地冲过识字关呢?我把自己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课堂教学是学生最主要的识字途径,要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

课前认真地进行备课,仔细研究每一节课学生要认识的生字的特点,探究适合学生掌握的识字方法。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然后同位互相请教;找一名学生读课文,看大家能通过别人的朗读听会多少字音;然后小组内摆字卡学生字,互相教会不认识的字。在学生自己初步学习生字的基础上,出示本课生字问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这几个生字,看谁最聪明?自己动脑筋想出最佳的记忆方法,请你告诉大家。”这样一问,学生马上就开始在大脑中寻找答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记忆方法:“以旧带新”、“形近字对比”、“基本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增减笔画”„„最后,我们再用学生喜欢的一些识字游戏反复认读生字,不断强化字音字形。学生与生字见面的次数多了,自然也就记住了这些生字。同时,学生在与生字的一次次见面中也习得了汉字的构字规律。这种学习方式遵循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对培养学生初步的自学能力有好处。

二、在生活实践中,创设识字氛围,拓展识字渠道。

学生识字的载体不仅仅是教材,周围的一切或者说生活中凡是有文字的地方都是学生自主识字的源泉,生活就是学生课外识字的源头活水。

1、在学校和班级中创设一定的识字氛围,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如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校园内的标语、宣传栏、黑板报或自己的学习用品、书刊杂志,从中寻找熟字朋友;课间时常和学生一起做“生字开花”游戏;语文活动、课外活动经常开展“组词接龙”游戏;在班级的板报上专设“汉字百花园”专栏等等,浓厚的识字氛围萦绕学生的学校生活,激发了学生的识字热情,巩固了识字成果。

2、鼓励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识字。

我利用家长会的契机,大力宣传识字教学目标,动员家长密切配合,在家庭中创设识字氛围,帮助学生尽可能多识字。比如说和孩子一起给家中的物品、摆设做标志牌,在指导认识生字后,和孩子一起做“找朋友”游戏,把认识事物与识字相结合。孩子们阅读儿童读物,看电视、玩电脑时,家长可因势利导,有意识地让孩子读一段,不认识的字及时记下并给予热情指导和帮助,把识字和阅读紧密结合,这样也可以学到许多汉字;家里买回了物品,如食盐、白糖、水果、小食品等,可以随机让孩子识字,猜一猜,认一认,夸一夸;也可以在家具、家用电器等旁边贴上对应的名称,让家庭变成识字的场所。此外,鼓励学生随时随地在生活中识字,我还经常给学生提供交流、展示自主识字的机会。如每周指导学生将课外识的字制作成卡片装进识字袋或剪贴成报,定期在班上交流;有时在班级墙报上开辟“识字园地”“识字树”“识字墙”等,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课外识字的成果,把一个人认识的字变成全班认识的字;有时定期围绕一个专题(蔬菜、水果、花草、树木、动物、文具、玩具、用具、商标、广告、路牌、生活用品、书籍报刊、影视节目„„)开展活动,交流识字成果。这样慢慢地,识字就会变成学生的一种心理需要,孩子们愿意识字,想识字,乐识字。

3、在小练笔中,鼓励学生运用汉字。

学生在课堂上、书籍中、生活里认识了许许多多的生字,他们逐渐不甘心只对单个生字的积累。在实验中,我试着鼓励学生去收集好词好句,并初步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如看图写话、自编故事、日记等,学生能够较正确地使用自己认识的生字,运用平时积累的词句,这就是学生大量识字的结果。一年级第一学期学完拼音后,我就开始进行小练笔,形式是“听写作文”,就是用文字记录口语,这是作文的基本功。开始先听写学过的短语、课后“读读写写”、“读读抄抄”“读读背背”中的词语、句子或一段话,然后听写教师自编的短文,或书报上的一段话。进行“听写作文”时,由教师一句一句读,学生一句一句记下来,像听写生字那样,学生自然很感兴趣。再后来我又引导学生“画一画,练一练”,如让学生画自己最喜欢的东西,然后写上最想说的话,一句两句都行,不拘形式,随心所欲。到现在,学生们写话的欲望越来越强,他们在每天晚上的作业后面都要写上一段话,告诉我他们一天中有趣的事情。而且有的孩子写得相当好,不仅语句通顺,而且生动形象。

三、在课外阅读中,认识积累生字。

所谓在课外阅读中识字,就是让学生在读课外书时,注意圈画,积累不认识的字,并通过请教别人、查字典等办法识记不认识的字。

不论运用哪种方法,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识字之前,集中一段时间教学汉语拼音,这有助于识字、正音、学普通话、查字典。汉语拼音还可以作为阅读的辅助工具。汉语拼音教学,要充分运用形象的教学手段和儿童的生活经验,在识字和阅读中练习。

二、充分运用汉字构字规律。初入学的儿童识字掌握字形比较困难,要充分运用汉字构字规律,帮助学生掌握字形结构。

汉字分独体字与合体字两类,二者之间有密切联系,合体字大都由独体字与偏旁部首组成。一般先教学独体字,后教学合体字。独体字要一笔一画地教与学,使学生掌握字的基本笔画和名称以及笔顺规则。合体字教学,可以按字的组成结构分析字形;通过合体字教学,使学生掌握字的偏旁部首和字的基本结构方式。汉字本身形音义之间具有本质联系。各种识字方法都要注意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尽管各种识字方法对字的音形义的切入点不同,有的侧重字形,有的侧重字音,有的侧重字义,但都重视汉字的形声联系、形义联系、声义联系以达到形音义的统一。开始阶段要慢一些,要打好识字基础。当学生基本掌握了汉语拼音,笔画和笔顺规则,字的偏旁部首和一定数量的独体字之后,识字速度就会提高。识字教学中,还应充分运用象形、会意、指事、形声构字方法,指导学生识字。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记忆效率。

三、充分体现语言规律。识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语言,因此,识字教学不能孤立地教字,要在语言环境中教学字词义。学字要和学词结合,学词要和学句结合,要结合词、短语、句子理解字词义。此外,还要从同义、反义、近义字词的归类比较中,辨析字词义,要在组词、造句、阅读、问答、说话、写字、写话等练习中,加深理解和巩固字词义,训练学生在语言中运用字词的能力,这就是发展儿童语言的过程。

四、充分调动儿童识字的主动性。识字教学是教儿童识字,只有把儿童识字的主动性调动起来,儿童才能愿意识字,喜欢识字。为此,教学要注意:(1)识字量要适当,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总识字量要在3 000个常用字左右;每节课要根据儿童已有的知识和字的难易程度确定适当的识字量,一般开始可以少些,一节课学习四五个字就行,逐步增加字数,到一年级第二学期,一节课可以认读十几个字。当然还要进行写字练习。(2)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可多采用直观演示法、比较法、游戏练习法等。

五、儿童识字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知觉、思维、记忆过程。因此,识字教学要求儿童必须做到耳听、眼看、口读、手写、脑记。要把儿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充分调动起来,对字音要听得准确,读得正确;对字形要观察仔细,认得清楚,写得工整;对字义要思考理解。对字的音形义要记忆牢固。

六、对字的记忆,一般是机械记忆。如果充分运用汉字的构字方法,揭示汉字的字理,就可以将机械记忆变为意义记忆。如运用形声字的构字方法,把形和义、声联系起来理解和记忆;运用会意字、指事字构字方法,将形和义联系起来。象形字,可以将形和音联系起来,这样,在理解基础上记忆会更加牢固。此外,还可以用巧记方法,切不可使之一字重复写上几十遍。每个字只要认真书写三至五遍,就可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总之,儿童的识字过程,是一个逐步吸收,反复巩固,日积月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语言逐步得到发展,儿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会逐步得到提高。

浅谈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含浦镇九江小学 周雪梅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

一年级小学生识字教学方法

一年级小学生识字教学方法上传: 刘丽媛更新时间:2013-1-6 14:32:19 rn一年级小学生识字教学方法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它是学习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早期......

浅谈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

浅谈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小学生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为使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认字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天性活泼爱动的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认字识字的兴......

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谈

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谈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一切学习上的事情,可以说是“一张白纸”。这样教师的正确引导,就显得尤其重要。可以说,一年级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初探

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初探新课改下,识字教学编排的特点是识写分开,多认少写,这样编排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学生的识字量,减轻学生的写字负担。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有许多麻烦,新教材中只认......

《浅谈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浅谈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识字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注意事项 浅谈 小学一年级 识字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注意事项 浅谈 小学一年级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