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地理教学_新课改地理教学思考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浅谈新课改下地理教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课改地理教学思考”。

浅谈新课改下地理教学

在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标内涵说明(教高司函[2006]16号)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改革要有利于加强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这就中职地理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看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中职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以学生为本,亲化师生情感,创和谐课堂,营造创造性学习氛围。

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是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反之,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因此,一堂和谐生动的课堂,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一种享受。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确实,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心理效应, 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主动而愉快地学习地理,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我努力亲化师生情感,营造创造性学习氛围。情是心灵的钥匙,爱是教育的基石,在教学中我多给学生信任、鼓励、机会,多尊重关爱他们。我做到与自己所教的学生平等相处,并真心的把朋友的角色扮演好,在学习过程中对答错的同学永不进行训斥、责备,并尽力从他们的答案中捕捉积极因素,给予肯定,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多用鼓励性语言,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回答问题的学生多用“请”,如“请你回答一下”、“你太棒了”、“很好”、“请继续”、“请坐”等带情感的语言。这样不仅使学生倍感亲切,而且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主动参与意识,从而敞开思想,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老师一人讲,满堂灌,学生被动的听”,片面强调教师怎么教,不管学生如何学,把学生大脑当作被动吸收、储藏知识的容器,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产生与学习潜能的发挥。一张地图一星期,一只粉笔一节课,老师在一成不变地讲授,学生也在一成不变地听取、记忆,这种一成不变的模式根本无法启发学生思维,更谈不上创新。“施教之功,贵在诱导,妙在转化,要在开窍。”教师只有改变这样的模式,提高教学的艺术性,才能调动学生参与,调动学生思维,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我在课堂上引进了引导发现法、自主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调查考察法、演练式教学法、讨论分析法、案例教学法多种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在旅游地理学习过程中,我把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分组收集相关旅游地旅游资源情况,分析旅游价值与特色,进行导游讲解等。通过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实际工作环境,建立了与劳动组织近似的工作小组,并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解决某一实际问题。因此,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模仿学习,而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由于采用工作小组法,使学生在学习运用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其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他们搜集整理分析材料的能力,更主要的是让他们有发表自己独创见解的机会和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挖掘创新潜能之功效。又如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让同学们备课、讲课,同学们的兴趣很高。当然在他们授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诸如知识点的把握不到位、讲解深度不够、呆板、生硬等。但我认为如果教师不怕麻烦,这些都是可以弥补的。即使真的受到些损失,增加了一些麻烦,但与给予学生参与讲课机会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是无法比拟的。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创新的基础,离开了实践,就无法发现问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创新精神和和创新能力是在学生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同时得到锻炼和提高的,丰富的体验和经验是创新的基础。在实践

中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及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非常关键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从这种意义上讲,创新教育应当渗透于学科教学及各种实践活动之中

现代社会虽然信息技术越来越先进,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渠道获得丰富的旅游地理知识,但是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仍然是不可替代和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把学生带到野外让其亲临其境进行观察、判断和体验,一方面可以加强对课堂讲授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把书本里和课堂中学到的理论和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内化为素质。此外实践教学可把旅游地理新事物、新现象以及相关最新理论成果及时反映出来,使中国旅游地理课堂教学和野外实践教学互为补充,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培养。所以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及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特点,我们合理安排旅游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时间。并选择典型的、且开发较成功的旅游景区作为实习地点,还利用周末及寒暑假组织学生到一些旅游景点进行考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带领学生到丹霞山实习后,不仅加深了对山岳旅游资源、丹霞地貌形成原因、景观特征的认识,而且对其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的问题也有直观的认识,体现出了地理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性,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总之,只要我们在地理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会被激活,创新能力会得到发展,就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

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初中地理自课程改革以来,我通过那么久的教学实践、摸索,无论是对新教材的认识,还是在教学方法的探索研究及学习评价方面都有很深的感受,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反思

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反思程玲香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同时又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学习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表现,重视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具体做法有:①课......

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定稿)

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地理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用生活中具体有趣的地图、......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教学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教学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地理教学的理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学理念的变化必然带来教学方法的变化。当前,新一轮的课程教材改革,也使地理教学多元化、创......

新课改下地理教学的转变之我见

新课改下地理教学的转变之我见明光中学 张继煌应试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根深蒂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今的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传统的地理应试教育主要偏重于对地理知识的传......

《浅谈新课改下地理教学.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浅谈新课改下地理教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新课改地理教学思考 浅谈 新课改 地理教学 新课改地理教学思考 浅谈 新课改 地理教学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