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描写要有画面感_怎么描写有画面感
景物描写要有画面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怎么描写有画面感”。
景物描写要有画面感
河北省滦平县第六中学马宗山
写作记叙文,离不开写人叙事,但为丰富文章内容达到预想的写作目的,往往需要进行景物描写。那么,如何描写景物,使景物有画面感呢?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选好角度,注意留“白”
据史书记载,南宋画家马致远善画山水,他的画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画山,他常不画全山,只画山的一角;画水,也不画全水,单画水之一涯。人称“马一角”。他画的《寒江独钓图》,画中只画了一叶扁舟漂浮水面,一个渔翁坐在船上独自垂钓,四周只有几点微波,其余皆无,这种水墨画留“白”的技法,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的空间。
写景也是一样,要注意寻找表现景物的特点,寄托某种情感的最佳角度。中国传统小说在写景方面就很具这一特点,作者很少像西方作家在长篇小说中那样运用大段大段铺陈写景的笔墨,而只是画龙点睛式的几笔勾勒,就为情节推进,衬托人物心情等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水浒—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节,有几处对风雪的简洁描写,就十分精彩,为人们所称道。最近读《新概念作文大赛作品选》,发现不少小作者在景物描写方面也注意选好角度,运用留“白”的技法,比如《叛逆的天使》一文,一开头寥寥两行写景文字:“漆黑的天幕上抹了几绺白丝,星星时隐时现,不是很圆的月亮上扯着几丝白云遮在脸前,悄悄地趴在桥栏上,窥视着尘世的喧嚣。”既为故事展开定下了基调,又隐隐地透露出文中人物的某种心曲,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二、疏密错落,虚实相生
中国山水画讲究疏密错落,虚实相生。有的景致或因观之甚细,或与心中所思暗合,作者不惜浓墨重彩,从景物的形状、颜色、状态„„去写,不仅写出眼中的实景,还写出景物所唤起的人的心灵深处某种虚幻的感受;有的远处景物只是作为近处景物的背景,淡淡几笔,或勾勒出其大致轮廓,或隐约显露出其屋檐一角。这样绘出的山水画,往往比完全写实,由万千线条组成的工笔画更能唤起人们的审美愉悦。读过朱自清《荷塘月色》的人大概都会产生这种愉悦。这大概是作者将这种绘画技法溶于写景之中所致。作者写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的月色,可谓浓墨重彩,不仅连用比喻、拟人,细腻入微地写出了荷叶的形态,花的颜色及近看远观的情状等,细致到没有放过风吹荷叶瞬间形成的那一道“凝碧的波痕”。作者在写实的同时,笔墨间又无不浸透着他的心灵感受,于是荷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月色所构成的“先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至于荷塘四周的煤屑路,路旁的杨柳和路灯及远山,作者寥寥几笔,略作勾勒,真可谓疏密错落,虚实相出的妙笔啊!值得中学生们仔细研读、体味。
三、写出“体温”,写出个性
一位叫朱珍的同学谈他学画为文的体会时说:“绘画与作诗有共通之处”,那便是表达自己。“其实写景也是如此,好的写景文字或写出作者自身对景物的独特感受,或写出自己所塑造的人物的“体温””。
敏感的读者单读其写景文字常常有“疾走于灵魂与心灵”(中学生语)的感受。北京一位初一小学生写了一篇《窗外有棵天堂树》,作品里有几处对天堂树的景物描写,就写的很有个性,比如当真子听钉子说老师把他调到补差班时,“他看看窗外,那棵天堂树经过一夜的风吹雨打掉了好多叶子,密密的枝叶间,鸟儿的叫声显得很是急躁”。很真实地写出了真子心灵对窗外景物的真切感受。
还要提醒一点,写景要看对象和文体,小说中的写景大多应力求简洁;写景抒情散文或游记,对重点景物就需浓墨重彩。俗话说的好“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不可千篇1律。
小学作文指导之一 景物描写要有顺序在作文中,我们观察和描写景物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怎样才能有顺序地写景呢?一、定点写景。在固定的地点......
毕淑敏:过年要有仪式感过年时人的表情和心情,各有不同。怀旧是一种,怅然凝视的。收到礼物是一种,欣喜而感动的。总结经验教训是一种,庄严且若有所思,也许夹杂着忿忿不平。洗心革面......
生活要有仪式感作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相信许......
散文:生活需要画面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拍照,之所以不讲是摄影,是因为不想从心理上和技巧上被人误认为自己真的很了解这项技术。我之所以喜欢,主要就是想体验生活对画......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散文:生活需要画面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