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军事国防建设重要性与紧迫性_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加强军事国防建设重要性与紧迫性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一、隐伏危机的战略地缘环境迫切需要强大的国防力量来弥补。

(一)、国防历史的回顾

大家都知道,古代有四大文明古国:巴比伦、埃及、印度、中国。但是到现代硕果仅存的国家也只有一个中国了。巴比伦是彻底地消亡了。埃及和印度虽然还作为国家存在着,但是,统治着它的民族早已经象走马灯一样换了又换。因为其他三个文明古国只具备发展文明的必要条件,水源充足、植被茂盛、资源丰富,但是缺乏必要的地缘战略优势,优越的资源条件反而被其他民族垂涎三尺。唯独只有中国,在古代交通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东靠大海,西倚高原,南接从林,北临沙漠,在中华文明的萌芽时期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安全屏障,使中华文明在一个相对优越的环境里发展繁荣。从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两种不同文明的激烈碰撞,偶然有周围的匈奴、吐蕃、鲜卑族骚扰滋事,但都不足为大患。唐宋以后,文明相对成熟,实力相对强大。因此当中国强大的时候,就赶跑他们(驱逐匈奴,怛罗斯战役),在相对积弱的情况下,就用优势文化来同化他们。较好的地理位置,从客观上保证了文明的蓬勃持续发展(类比于近现代美国的对该国在两次大战成为第一强国的事例)。与欧洲无数城邦小国在匈奴西迁带来的一波又一波的种族迁徙和外族入侵中烟飞灰灭比起来,简直就象是世外桃源一样。

但是到了近代,对我们有利的战略环境就发生了变化。随着欧洲工业化的推进,蒸气机、火炮的发明,原来是我们的安全屏障的大海、长城,现在可以轻而易举地逾越。而当时的清政府并没有及时地意识到这一点,没有及时扩充军事实力来弥补战略地缘缺陷,确保国防水平,因此(以前海上的小患也有,例如唐朝的白江口大战、明朝的倭寇)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百余年内,西方列强跨(海)洋而来,光从海上入侵中国就达470余次。广袤无垠的西伯利亚荒原、荒无人烟的兴安岭、雄伟的万里长城,再也挡不住俄罗斯人侵略的脚步(莫斯科公国-彼德大帝-苏联2平方公里/天)。虽然青藏高原不适合英国人居住,也叫他们折腾出一个麦克马洪线出来。前前后后,中国一共签订了700多个不平等条约,赔款8.2亿两白银,还让俄罗斯抢去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李鸿章诗: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再后来日本大规模入侵,小日本跟着西方列强进来抢劫,拿了我们的钱,发展了国力,造好了枪炮,回过头来再次发动侵略战争。全国人民发动起来,通过六年局部抗战、八年全民抗战,总算熬到了打赢,国家损失6000亿美元,伤亡了3500万人。

新中国成立不久,毛主席就高瞻远瞩,左右开弓。往东打了朝鲜战争,志愿军毙消灭了联合国军71万人,把美国佬从鸭绿江打回了三八线。真正打出了国威军威。往西收拾了印度,把他们打退到了传统习惯线。接下来中国援越抗美,美国又只好打了第二次没有取得胜利的战争。开发建设大三线,当掉裤子发展两弹一星,通过加强军事实力,在相对更加恶劣的周边安全环境中,开拓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至少这五十多年里我们没有再打过大仗,现在才可以一门心思发展经济。

只有国防实力强了,确保周边环境安全了,国家才能兴盛(汉唐盛世,都有对外用兵,亡于内乱);国防实力弱了,周边安全环境就不安全,就会引狼入室,被外敌侵略,国家就容易灭亡(宋代积弱,杯酒释兵权;明代猜忌,自毁长城,亡于外族)。

回答人的补充2009-05-21 10:56

(二)、现在的周边安全形势

中国目前的周边安全环境,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国的全球战略所影响而导致的。在整个冷战时期,中国仅仅是美国的一般威胁对象。苏联解体后,美国逐步把对中国的威胁摆到了国家安全战略的首选对象。首先,美国认为,中国的崛起是21世纪“最具挑战性的重大事件”,“将对美构成日趋严峻的挑战”。其次,中国作为亚太地区举足轻重的国家,位于亚洲大陆的中心地带,扼守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前沿,地缘位置十分重要。远在北美的美国,只有控制了中国,才能更好地控制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因此,美国国防部的《四年防务战略审查报告》实质上已经把军事威胁的主要矛头指向了中国。建立一个围堵中国的“全月形战略包围圈”,一直是美国对华政策追求的目标。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以及美国过去对台湾的军事控制等,都是这一战略图谋的展现。只是由于冷战时期美国的战略重点在欧洲,主要对象是苏联,使美国无暇全力东顾,影响了美国对中国实施战略包围的力度和进程。冷战结束后,美国在军事上重点防范中国的战略日趋清晰,同时通过各种手段,加紧构筑围堵中国“战略包围圈”的进程。

当前中国的地缘政治格局,在历史传统的因素外,再加上美国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呈现了如下特点:

回答人的补充2009-05-21 10:561、中国在亚洲诸国中邻国最多、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中国周边共有邻国20个,其中,我国陆地边界2.28万公里,接壤15国,大陆海岸线长1.8万公里,隔海相望6国,涵盖了各种地理条件。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实现统一的大国,多年来,又是与别国领土争端最多的国家。尽管近年解决了部分争端,但是,仍存在着复杂的领土和领海纠纷(清朝以前中国人的国土观.士人.义.舍生取义.“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尽又何妨”.国家安全观和国土观的分割;西方人的国土观.商人.利.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安全观和国土观的统一。有实力的时候不划界,任人宰割的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历史包袱留到了现在)。中国与俄日印3大战略主体共处,掣肘因素颇多。俄国处于经济持续恢复阶段,普京加强集权、重振军备,国力日渐发展,对华能源战略已透露出俄国未来的战略运筹信息(中日摇摆、北方四岛的运筹)。日本重新武装步伐加快,1999年的“周边事态法”将中国大陆、南海和台湾等纳入防卫视野,2000年,决定组建对付“中国海军舰艇的活动”的“护岛部队”,2004年确认中国为“安全威胁”,实现了安全战略从“防御型”向“进攻型”的转变,最近在钓鱼岛、东海油气田、大陆架划分等方面与我纠葛不断,由于小泉任首相后第五次参拜神社,蓄意挑衅,中国外交部宣布推迟日本外交大臣23日访华的计划。印度于90年代初及时调整国家安全战略,明确提出在21世纪争当世界一流强国的目标,为此,实现了军事战略由80年代确立的“区域有限威慑”向“区域全面威慑”的转变。

回答人的补充2009-05-21 10:572、新型核力量在我周边崛起,既对我构成威胁,又成为引发连锁反应或外来干涉的现实条件。印、巴两国相继拥有核武器后,2002年底,朝鲜宣布解除核冻结,退出《核不扩散条约》,重新启动宁边核设施,向核俱乐部迈出新的一步。从长远看,上述三国同为我近邻,尽管三国与我关系亲疏不同,但是,其共同之处是:它们拥有核武器都是对我国安全的直接威胁。从近期看,三国对我的安全意义异曲同工。首先,印巴拥有核武器使之成为双方敢于冲突的后盾。双方的任何冲突既直接影响我国利益,又可能引入外来势力介入与干涉从而破坏我国西部脆弱的安全基础。其次,布什宣布朝为“邪恶轴心”后,朝鲜的危机感加重,朝鲜

此时加速核武装进程将使半岛局势随时恶化,可能提前引入美国对朝鲜半岛的干涉。美朝较量直接关系到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美朝强硬政策的任何非理性发展都将使我直接面对美国的军事力量。

3、美国强行切入中亚使我国首次在陆地直接面对美军事力量,对我东西海陆威胁已成现实。登陆亚洲大陆一直是战后50年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朝战、越战曾延缓了美国强行“登陆”的企图,但是,“9·11”事件使美国借阿富汗战争,率领北约插入了欧亚大陆的心脏,占领了亚洲诸大国惟一的联络区,扼制住了亚洲最后的“能源希望之地”,掌握了控制周边国家经济发展节奏的主动权,从而实现了瞰制中俄印巴伊等亚洲大国的目的。美军占领阿富汗后,在我西部埋下贴身隐患,同时沿着中东经中亚、东南亚到东北亚的“不稳定弧形地带”,建立稳固的军事存在。使我在东西南三面受敌,我陆上防御首次直接面对美军事力量,美国对华已构成直接威胁。

回答人的补充2009-05-21 10:574、固有的安全疾患隐性发展,亚太国家与美国联盟复苏,我国安全“东急西重”现象突出。我国固有的周边安全问题一直是“多项并举”。一是台独势力的恶性发展。美台军事关系的跃升助长了台独势力的发展,增加了祖国统一的变数。二是南沙及其海洋国土被蚕食。美国军政官员有关南沙群岛的表态、与有关国家频繁的海上军事演习直接威胁着我对南沙的主权诉求。三是国内搞独立的组织隐性发展,战略对手肢解中国的意图阴魂不散。桥本龙太郎公然要把中国分裂为七块,表示:“中国必将是一个分裂的国家……我热切期待着中国的崩溃。”美国一位著名学者写道:“中国在新疆的麻烦,对美国是一个诱惑……只有当新疆穆斯林分子走武装斗争道路时我们才能利用它。”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现有的安全隐患将因美国的介入而恶化。首先是冷战后亚洲地区的“联盟战略”经过调整已再次复兴:美与东盟有关国家的军事联盟正在复苏;美日联盟向共同参战迈出新步伐。其次是美印、日印关系的发展从军事交往切入,这种权宜之计的合作对华只有负面影响。再者,美日在台湾问题上的默契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大变数;美印在西藏问题上的合作也达到了默契的程度;日印合作在地缘和领土问题上构成了对我国最佳的斜线战略牵制(首尾难顾),日首相森喜朗2000年8月访印时明确表示了联印制华的企图:“关于日印关系,只要看一眼地图就可一目了然,这在战略上是非常重要的。”对称夹击中国的战略构想对日印显然已了然于胸。回答人的补充2009-05-21 10:58

二、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的实现需要强大的国防实力作支撑。

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都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周边国家的关注。西方有些政治家和战略家认为:“迅速崛起的大国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肇事者”。为什么,争夺资源、市场、财富。

有人认为,现在中国只要一门心思发展经济,一切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但历史的经验并不支持这种看法。中国是早期世界财富增长中心之一,中国的经济在1700年占世界GNP的23.1%,接近整个欧洲的水平,1820年中国GNP占世界的32.4%,大概是同期整个欧洲的1.2倍,但结果是20年后就被英国打败了。1890年中国GNP占世界的13.2%,是同期日本的5.3倍。但五年后即1895年中国又让日本打败了。历史上东西方贸易使通往欧洲的阿拉伯半岛的人坐拥财富。11世纪开始西方人发动了持续两百年的十字军东征,军人先行,商人紧跟,结果是阿拉伯半岛的商路及其运转的财富便移到意大利人手里。意大利成了西方世界财

富增长的中心。后来西班牙通过世界殖民掠夺而崛起,在掠夺中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1588年英国与西班牙海战,西班牙战败,此后世界的财富增长中心就移向英国。美国在抵抗英国殖民和封锁中崛起,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欧洲衰落中成为新的世界财富增长中心。(真正世界性的财富转移或国家经济安全利益的维护,本质上不是靠贸易谈判,而是靠暴力来实现的。在发展内向型经济时可以独立地创造财富,但是发展外向型经济时肯定做不到。)

回答人的补充2009-05-21 10:58

一)、参与全球能源分配和保证能源通道畅通是国家崛起面临的迫切问题。中国是资源消耗大国,国内资源的大量消耗使中国对国际资源的依赖日益严重。据统计,到2010年,国内石油、天然气、富铁、富锰、铜等10种矿产已不能保证并需长期进口,铬、钴、铂、钾盐、金刚石等严重短缺。到2020年,对经济发展45种矿产资源中可保证经济发展需求的只有5种。中国更是能源消耗大国,2004年,中国能源消耗量占世界年度能源消耗总量的占5.7%。(美国25.7%,日本7.7%)。我国国民经济以年均9%的速度增长,能源消耗也直线飙升。1993年起,我国从一个石油净出口国转变为石油净进口国,从2000年开始,年均增长11.69%。2005年原油消费需求约为2.7亿吨,而国内产量仅为1.7亿吨,需要进口量达到1亿吨左右。

地球上能源的储蓄量是有限的。世界各国都把能源保障作为支撑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来考虑。就美国而言,正是由于其消耗量占世界年石油消耗总量1/4,才保证了美国各方面超强发展,维持这一消耗量,是维持自己的超强地位的基本保证。日本是个小国,以7.7%的消耗量已经居世界经济第二大强国,石油需求已经趋于饱和。而我国目前达到的“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石油消耗量就已经居世界第三,若保持目前的发展速度,到2020年,即使仅仅是中等水平、相对全面、相对平衡的小康,石油消耗量也将是惊人的,保守的石油需求量将达到5亿吨。由于国内资源不足以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此我们必须积极参与国际资源分配,必将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发展形成挑战。仅此一点,牵制中国的发展速度,为中国的发展制造摩擦,将是美国长期坚持、不会动摇的战略。

回答人的补充2009-05-21 10:58

我国目前能源进口的主要来源是中东地区。去年我国原油年进口约为9000万吨,65%以上来自中东(非洲、中美洲、俄罗斯)。但是美国自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后,军事力量第一次对中东富油区实现了直接控制,可以随心所欲地影响我国的石油供应。同样的,中国军事力量对于运输这些石油必经的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鞭长莫及。谁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和印度洋,谁就把手放在了中国的战略石油通道上,谁就能随时威胁中国的能源安全。美国部署在阿拉伯海和波斯湾的航空母舰战斗群,印度游弋在马六甲海峡西口和印度洋上的特混舰队,日本蠢蠢欲动的海外派兵和大得离谱的“直升机驱逐舰”,以及出没在东南亚海域的现代化海盗,无不构成对中国石油供应的压力。来自非洲、拉美和东南亚地区的油气供应同样要依靠漫长的海上运输。而中国的海上力量却连南海尽头的曾母暗沙都很难连续巡逻。十年前美国海军在印度洋拦截中国商船的“银河号”事件,就使中国军方怒火万丈却毫无办法。十年后的今天,局势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善。过份薄弱的国防力量客观上已成为制约中国对外经济命脉、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短板。回答人的补充2009-05-21 10:59

在这种形势下,就近从中亚和俄罗斯取得石油供应成为很自然的选择。但是,中俄安大输油管线和两大石油公司联合收购北里海油田却都是一波三折,磕磕碰碰。进军里海由于国际大股东行使优先认购权而受挫,已经签署总协定的中俄原油管道由于日本的插手阻挠而摇摆不定。“走出去”的石油战略显得异常艰辛,以至被称之为“一次沉重的起飞”。什么原因?能源是稀缺的,竞争是世界范围的。20世纪大国的外交策略的核心就是围绕着能源。回顾一下20世纪的美国外交策略,20世纪美国外交策略是19世纪英国外交策略的继承和发展,其要点是:距中东及中亚石油国四周及石油运输线两侧的国家越小越好,因为这便于他们控制;离此之外的国家越大越好,因为这可使他们在巨石般相互磨擦挤压掣肘中无力他顾。90年代,英美等西方国家又通过促成苏联解体的方法,把它们的宿敌俄国版图远远地推向北方,在俄国和中东石油国间,出现了一片细碎的中小国家。目前,在中东和中亚周围除中国外,已没了有实力的大国。分离中国西部,特别是中国西藏地区,将很可能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一些国家的下一个目标所在。在把俄国推向北方之后,再在中国和中亚中东石油国之间设置一道象西藏和新疆这样的政治屏障,这在西方一些政治家看来,符合他们永久控制中东中亚石油的战略利益。所谓“西方七国集团”实质上是世界石油资源垄断地位共享集团。他们的投资利益可以不同,但在石油垄断利益上,他们是一致对外、毫不含糊的。这就是西方大国在对待*分裂主义活动一致持倾向态度的原因。

大国必然要有与之相应的安全边界和外延空间。美国的利益边界是非常大的,覆盖全世界,因为它的利益已遍布世界。我们的利益虽然也卷入世界,但是我们的利益边界基本上就没有出中国的主权边界,这是我们长期的本土防御的国防观念造成的。事实上,全球化应该也包含自卫手段的全球化,利益走向哪里,我们的自卫手段就应该走向哪里。我们国防不应仅注重边界安全,更要注重利益安全。(银河号、驻南大使馆)我们走和平崛起的道路,不用武力来打开市场,掠夺资源;但是需要国防力量来保卫全球化范围内的国家利益。

回答人的补充2009-05-21 10:59

二)、保护海洋资源事关到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利益

21世纪,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世界各国继续发展的主要支撑点。沿海国家维护海域主权将是国家之间发生冲突的导火线。我国已经把发展节约型经济、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应对能源危机的重大国策之一,加快了能源革命的步伐,以缓解对世界能源需求的压力。但继续保持对世界能源一定的需求量和保护、开发海洋经济专属区,仍将是实现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基础性战略环节。

即使依照《联合国海洋公约》的划定,我国可拥有300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可管辖海域面积与大陆面积之比也仅为0.3,是世界沿海国家平均0.94的1/3。(与我国海洋接壤的国家,日本超过11,菲律宾6.31,朝韩2.17,越南2.19。)我国人均海洋面积仅0.0029平方公里,是世界沿海国家人均海洋面积0.026平方公里的1/10。由于我国是人均拥有的资源低于世界平均值的国家,因此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是确保我国保持增长速度的关键,也是降低资源对外依存度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必需。因此,捍卫我国领海及海洋资源权,极具战略意义。日本也是低资源的国家。目前的资源消耗对外依存度高达90%。使日本经济随时处于高危状态,使日本对海洋资源极度重视。1996年6月,日本国会通过了《关于排他性经济水域及大陆架的法律》,主张“其超过部分以中间线为准”的“等距离中间线”原则。不仅将钓鱼岛完全划在了日本国主权范围,而且向中国领海方向推进了数十海里,为日本今后以捍卫领海为名发动战争提供法律支撑。

中日两国海面距离最近处不及360海里。按各自200海里作为本国管辖的经济专属区,也有40海里的争议海域。中方依照《联合国海洋公约》的大陆架理论来划定,与日方提出的“等距离中间线”原则存在重大分歧。这将成为海域管辖权纷争的焦点。东海油田的发现、发掘,使日本的海洋扩张行动进一步升级。日本认为,我国东海蕴藏有60至70亿吨的石油和天然气,相当于黑海油田的储存量,是第二个中东。如此诱人的宝藏,日本岂会轻易放手。日方早已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动,钓鱼岛争端、东海石油开采争端、日台海域争端,仅仅是开始。日本国内右翼分子的战争嚎叫早已甚嚣尘上,扩张野心昭然若揭。

回答人的补充2009-05-21 10:59

目前日军编制定员虽然不到30万余人,但是部队员额中的士官比例占70%,这样的配额在战时可扩充达到300万,表明日本时刻准备作战。2004年12月,日本刚拟定的《日本防务大纲》明确把中国列为“敌国”。而之前一个月(11月10日至19日)美日两国动员了超过11300名日本海上自卫队官兵和4400名美国海军官兵,35艘水面战舰、战略核潜艇和约260架包括航母舰载机在内的作战飞机,6颗绝密军事间谍通讯卫星,模拟日本海爆发的战争举行超大规模的联合军演。再结合近来日本首相参拜供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逐渐合法化、日本派兵伊拉克、军国主义思潮汹涌澎湃等新情况,日本已经在背弃“和平宪法”的路上走得太远,足以引起我国高度警惕。

在南海海域,目前已探明石油储量235亿吨,天然气8.3万亿立方米,磷矿储量25万吨以上。除中国控制6个礁和台湾驻守最大的太平岛外,共有四十多个岛屿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非法侵占,并且还与跨国公司合作开发石油天然气资源,目前已经划出200多个区块进行招标,钻探油井650多个,南海争端逐渐变得国际化、复杂化。据统计,中国30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中,有一半以上面临“主权归属争议”。(根据海洋法,一个岛屿周围的主权水域可延伸到1500平方公里,并可以附带控制43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日本不惜血本,在其国家东南方向、距离其国土几千公里外的0.4平方公里的无人居住“冲之岛”进行所谓“主权宣示”,意在圈占大面积海洋国土。2005年5月,日本右翼分子代表石原慎太郎还登临该岛。)

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国防动员建设作为国家军事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的安全、统一和发展休戚......

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重要性,紧迫性

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重要性,紧迫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必然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社会的稳定和......

我国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中国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国防意识是一种自觉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集中展示,是民族精神和国民素质的全面体现。长期的和平环境容易使人产生松懈麻痹思想,淡化国防意识。在维护......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讨论稿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讨论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思考

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思考投稿邮箱:sclunwen01@163.com (请注明投稿期刊)征稿BLOGhttp://blog.cnfol.com/zj2313569711/巴蜀论文网:徐应庆 刘西茹【摘要】中国共产党......

《加强军事国防建设重要性与紧迫性.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加强军事国防建设重要性与紧迫性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国防建设 紧迫性 重要性 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国防建设 紧迫性 重要性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