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复习资料(完成版)_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复习资料(完成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一山一水一圣人
第一课 站在泰山顶峰
1、‚一山一水一圣人‛是齐鲁文化的精髓。‚一山‛是指名闻中外的东岳泰山,被誉为五岳之首。泰山既是天然的山岳公园,又是中华民族历史文物的缩影。1982年被列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泰山四大景观:旭日东升 晚霞夕照 泰山云海 泰山佛光
2、泰山有着多样的自然景观:日出、晚霞、云海、佛光、雾淞堪称奇观;黑龙潭瀑布、斗母宫三潭叠瀑、云步桥瀑布以及众多的山泉溪流,成为泰山风景的点睛之笔。泰山从山脚到山顶,共有7000多级台阶。南天门十八盘,如同‚天梯‛。
3、泰山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泰山北麓的龙山文化遗存,表明泰山地区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泰山古建筑,包括寺院,庙宇,楼阁、亭坊,塔、桥等。岱庙位于泰山脚下,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祀山神的地方,岱庙创建于汉代。碧霞祠位于岱顶天街东端的高崖之上,是泰山女神碧霞无君的祠宇。
4、秦泰山石刻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是泰山现存最早的石刻。上面刻有秦始皇功德铭和二世诏书,由丞相李斯篆书。原文222字,现仅存10个字,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经石峪摩崖石刻,是佛教文化的魂宝。经文自南而北竖行刻《金刚般若波罗密经》44行,共2799字,以隶书为主,被世人誉为‚太字鼻祖‛ 泰山石刻多出于帝王和名人之手,体现了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
5、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一种祭祀天地神的宗教活动,也是泰山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传说有72代君王封禅泰山,正史记载秦、汉、唐、宋都有帝王封禅。明清两代,改封禅为祭祀。自秦至清2000多年间,秦始皇、汉武帝、唐高宗、宋真宗等10多位帝王先后到泰山封禅祭祀。
6、大汶口遗址位于泰安城南25千米处的大汶河畔,1959年开始发掘,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为山东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1982年,大汶口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西岳华山位于陕西省东部,以险峻著称于世。‚自古华山一条路‛由北向南、沿路经过千尺幢,百尺峡、上天梯、苍龙岭等绝险要道,充分体现华山之险。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经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疗养避暑胜地。1990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黄山三大主峰: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明代地理学家,施行家徐霞客曾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赞叹。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峨眉山历来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它与普陀山、九华山、五台山并自然数为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199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8、列举我国名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天山、长白山、庐山……
第二课、来到黄河岸边
1、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曲折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平原,经过5500千米的路程,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自治区),在山东省注入渤海。黄河九曲十八弯,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她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上海市流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京杭大运河已有2500年的历史。它北起北京,南至浙江杭州,全长1800千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人工河。历史上京杭运河起过沟通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如今古老的运河又将承担起世人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在祖国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距今5000年左右,这一时期,人们在黄河岸边过着定居生活,种植谷物、蔬菜。他们制造的彩陶,是我国原始社会精美的工艺品,被称为彩陶文化。人面鱼纹是半坡彩陶画的典型作品,尖底瓶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点的陶器之一。他们还具有较高的纺织技能,开始织麻布、制麻衣,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3、1974年3月,在陕西省临潼县发现了距今2000多年前的秦陵兵马俑,三个兵马俑坑里面排列着兵马俑8000个左右。
4、黄河流经宁夏、内蒙古时,造就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它是华北平原的塑造者。目前流域内已建成水库3000多座。在黄河上、中游已修建了龙羊峡、三门峡、和小浪底等大型水电站。
5、黄土高原土层疏松,黄河水从这里流经时,使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据统计,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面积有27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的土壤达16亿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黄河的防汛工作,三次大修具有‚水上长城‛之称的黄河大堤,修建了大量的防洪工程,成效十分显著。
6、被誉为‚中国绿色长城‛的三北防护林体系横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3个省区,总面积400多万平方千米。工程从1978年启动到2050年结束,规划造林3500万公顷,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生态工程。到目前为止,黄土高原30%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理,输入黄河的泥沙量大大减少。
三、寻迹孔子故里
1、曲阜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2500多年前在这里诞生了一位中华民族的伟人——孔子。他创立的儒家学说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孔子被尊崇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的仁、义、礼、智、孝等思想,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世界都有极这重要的社会意义。孔子名丘,春秋时期鲁国人,自小对礼教很感兴趣。传说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孔子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他常说:‚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不恶‛‚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一贯重‚行‛,在‚言‛与‚行‛的关系上,他明确主张‚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要求学生要做到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孔子开创了我国私人办学的先河。他主张‚有教无类‛他认为每个人都应有受教育的机会。他要求学生思考问题能够‚举一反三‛他还很重视‚教学相长‛。孔子把收集到的古代文献,认真研究和整理,编纂、审定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著作,并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孔子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不但影响了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而且对世界的影响深远。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学说的经典——四书五经成了教科书。300多年前,孔子学说就已经传入西方。
2、‚三孔‛指的是孔庙、孔府、孔林。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宇,其主要建筑大成殿与泰山脚下的岱庙天贶殿、北京故宫泰和殿并称为中国三大宫殿建筑。孔府是孔子世代子孙居住的府第。孔林是孔子及历代子孙墓葬所在地,是中国保存年代最长、最完整的一座氏族古墓园。孔庙、孔府、孔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秦始皇是我国第一位封建皇帝,他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用了10年的时间,先后灭掉了韩、魏、楚、燕、赵、齐六国,结束了分裂局面。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人。月球上留名的中国科学家——张衡、祖冲之。为了纪念他们对世界科学技术的伟大贡献,国际上把月球上的两座环形山,分别命名为‚张衡山‛‚祖冲之山‛。张衡是东汉时期人,他发明制造的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的仪器,比欧洲地震仪的诞生早1700多年。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伟大的数学家,他最杰出的贡献是对圆周率的精确计算。他把圆周率 推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1100年后,欧洲数学家才超过祖冲之的水平。
4、中国三大宫殿建筑:大成殿、岱庙天贶殿、北京故宫泰和殿岱庙天贶殿。
5、列举孔子名言;(1)(2)(3)(4)
第二单元心中有祖国
第一课 好大一个家
1、我国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在这个大家庭里,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中国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我国陆上国界线长约2万多千米,与14个国家相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从我国最东端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线,到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东西相距5200多千米。从我国领土最北端的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到最南端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南北相距约5500多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为300万平方千米。在我国还散布着大小岛屿7600个,这些岛屿都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2、我国地域跨度大,当东海的渔民迎送朝阳出海捕鱼的时候,帕米尔高原的牧民还在深夜中熟睡;当东北是隆冬时节时,南海上依然温暖如春。
3、我国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4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和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省行政中心称省会,自治区行政中心称首府。北京是我国的首都。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它主要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1977年7月1日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由澳门半岛和附近的两个小鸟组成。1999年12月20日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4、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2%,壮族、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等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人口的8%。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形成了一个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大家庭。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等边疆地区。
5、省(自治区、直辖市)
简称
省会(首府)山东省
鲁
济南
西藏自治区
藏
拉萨
河北省
冀
石家庄
辽宁省
辽
长春
台湾省
台
台北
6、唐太宗李世民非常重视民族团结。公元前641年,他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并且带去了先进的科学文化。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和生活习惯,我国政府和人民倡导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国家为保障少数民族权益制定的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7、我国历史上促进国爱统一、民族团结的事例:
(1)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2)郑成功收复台湾(3)王昭君出塞(4)秦始皇统一中国(5)汉与匈奴和亲(6)成吉思汗远征……
8、世界上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9、我国的少数民族有:壮族、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布依族,朝鲜族等。
第二课、同是炎黄子孙
1、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大陆人民、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都是炎黄孙子,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贡献。
2、黄帝生活的时代距今约有五千年。由于黄帝为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后人都称黄帝为‚文明之祖‛‚人文之祖‛。黄帝死后,人们把他埋葬在陕西省黄陵县,历代的帝王都到这里祭奠,这就是中华第一陵——黄帝陵
3、为了发展祖国的教育事业,1912年,陈嘉庚开始创办集美学校,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他创办了集美师范和集美水产航海学校等。1940年,他组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到重庆、延安等地视察慰问。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他领导组织新加坡华侨抗敌总会,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4、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两个人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杨振宁对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
5、自古以来,台湾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共同的心愿。台湾岛与祖国内地隔海相望,最近处相距约130千米。大约在100万年前,台湾岛与祖国内地是连在一起的。
6、从三国时期到清代,历代君主都在台湾设立管辖机构,促进了台湾的发展。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台湾。1661年郑成功带领将士从金门出发,将荷兰殖民者赶出了台湾,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第三课、为了祖国的振兴
1、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很多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2003年,:神舟五号运载飞船的研制与发射成功,进一步表明我国的航天技术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成为继前苏联、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三个独立研制和发射载人飞船的国家。
2、在28届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顽拼搏,再创辉煌:获得32枚金牌、17枚银牌、14枚铜牌,居金牌榜第二位。中国成为世界体育强国。在29届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获得51枚金牌、21银牌、28枚铜牌,居金牌榜第一位。
3、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后,祖国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是各行各业的人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不断开拓进取的结果。1935年,钱学森到美国留学,经过刻苦学习和研究,他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1955年,钱学森克服了重重困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投身于航天事业,为我国的导弹、核武器的研究立下了不朽的功勋。1972年,李登海开始进行玉米育种的研究,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终于培育出了‚掖单‛系列22个优良品种,并且在1989年创造出了夏玉米单产1096.29千克的世界纪录,累计为社会增加效益高达300亿元之多。
4、孔繁森,山东聊城人。他先后两次告别家人,到西藏工作。他还收养了两个孤儿。1994年11月29日,在去新疆考察的途中不幸因车祸殉职。华罗庚是个数学家,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钱学森被称为‚两弹之父‛,王进喜被称为‚铁人‛……
5、祖国的繁荣昌盛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付出艰苦的努力,我们少年儿童应当继承和发扬先辈的光荣传统,勤奋学习,把自己锻炼成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周恩来从小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有关读书的名言:(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第三单元、不同的环境,多彩的生活第一课、林海雪原(指的是东北平原)
1、在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地区,这里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暂,特别是冬季漫天的飞雪形成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林海雪原的景象。
2、东北地区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答:在东北,冬天人们出门时要穿上皮衣,戴上皮帽、手套、耳罩。为了保暖防寒,房屋的玻璃都是双层的,一家人围坐在烧得暖烘烘的火炕上吃饭、唠嗑,其乐融融。
3、二人转成盛行于东北三省,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它是一种有说有唱、载歌载舞、生动活泼的走唱类曲艺形式,迄今大约有二百年的历史。它的舞蹈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加入了民间舞蹈及武打成分,以及耍扇子,耍手娟等技巧。二人转的表演,最能体现出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求。
4、东北山区是我国著名的天然林区,是天然林分布最集中的森林资源宝库。大兴安岭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林区,木材储量占全国的一半。这里雨水较多、土壤肥沃,特别适合植物生长,所以漫山遍野都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因为气候寒冷,林木生长比较缓慢,所以木质优良。落叶松、红松、水曲柳、胡桃楸等,都是优质林木,其中红松有‚木材之冠‛的美称。
5、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东北地区的动物有:东北虎、丹顶鹤、鹿、貂等。东北地区的矿产资源:煤、石油、铁等。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中国甩掉‚贫油国‛的帽子就是因为发现了大庆油田。大庆油田在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油田。在东北地区,煤、铁等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制造工业也都闻名全国。
6、过去,东北平原北部和东北部是一片荒野,人们称它为‚北大荒‛新中国成立后,人产垦荒造田,兴修水利,建成许多现代化的大农场,变成了良田连片的‚北大仓‛。
第二课、江南水乡
1、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河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山青水秀,这就是江南水乡,也是我国人口稠密、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江南水乡地区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油菜等。这里众多的河湖,适合发展淡水养殖业。
2、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相对于北方地区而言,气温高,降雨量大。江南水乡四季分明,夏季气温高,冬季不太冷,雨水充足,土壤肥沃,江河湖泊众多,灌溉便利。经过人们的长期开发,这里已成为我国农产品最丰富的‚鱼米之乡‛。
3、在我国江南水乡,冬季气温低,水稻一年可以收获两次。江南水乡是我国淡水鱼产量最多的地方。现在,这里很多农民自家挖了渔塘,采用科学的方法养鱼,除此之外,人们还放养甲鱼、螃蟹和虾,养殖河蚌,培育珍珠。湖塘中,普遍种植着菱和藕。
第三课、黄土高坡
1、在我国秦岭以北,黄河中上游的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区境内,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分布区,又因地势多山,海拔较高,所以我们称它为黄土高原。在黄土高原地区,各种各样的窑洞随处可见,一孔孔,一排排,成了黄土高原独特的风貌。黄土高原的人们主要种植谷子、玉米、高梁、小麦、马铃薯等农作物。打下来的谷子去壳后叫做小米。人们春种秋收,一年收获一次。黄土高原的特色手工艺品有泥塑、剪纸、布老虎枕头。
2、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墓。秦始皇兵马俑俑坑位于秦陵东侧约1。5千米处,现已发掘三个呈‚品‛字形的俑坑,总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内藏与真人、真马大小差不多的陶俑约8000件。
3、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非常严重。黄土高原地区全年降水量少,气候比较干旱。冬季和春季,这里的小河几乎是干涸的。到了夏季下暴雨时,河水才猛涨,夹带着泥沙向远方的黄河流去。据调查,每年从黄土高原流失的土壤达16亿吨。因此,当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时,会挟带大量的泥沙,使得河水变浑、变黄,故有‚一碗河水半碗沙‛之称。黄土高原是当今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
4、当地政府和人民一直在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主要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两种治理方式。工程措施是在河流干、支流上建库蓄水,筑坝淤地,在缓坡地上修建水平梯田蓄水保土。生物措施是指植树造林,绿化环境,使土地保持水分,植物更加繁盛。
5、我国西部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比较落后,党和国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被称为‚黑色金子‘的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之一。黄土高原地下有丰富的煤藏,仅山西和陕西两个省的煤储量,就占全国煤炭储量的80%左右,所以有我国的’煤海‛之称。
6、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为什么大多居住窑洞?答:因为黄土高原冬冷夏热,而窑洞正好是冬暖夏凉,适合人们居住,所以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为什么大多居住窑洞。
7、人们为什么称黄土高原为‚煤海‛?答:被子称为‚黑色金子‘的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之一。黄土高原地下有丰富的煤藏,仅山西和陕西两个省的煤储量,就占全国煤炭储量的80%左右,所以有我国的’煤海‛之称。
第四课、雪域高原(是指青藏高原)
1、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这里山峦绵延,资源丰富。居民主要是藏族人,其传统的文化、宗教和人们的生活独具魅力。藏族人喜欢穿藏袍,他们穿藏袍有时候脱下一只袖子,有时候把两只袖子都脱掉。‚地高天寒‛是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这里冬季严寒,夏季凉爽,气温的日变化大,早晚很冷,中午比较热。
2、糌粑是藏族人民的主食,他们一日三餐都吃糌粑。它的做法是把青稞、豌豆炒熟,磨细成面,吃时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捏成小团。青稞是一种大麦,喜凉耐寒,是青藏高原的主要农作物。除青稞外,青藏高原上还出产小麦、豌豆等。牦牛是青藏高原环境中特有的牲畜。它毛长耐寒,体矮身健,能驮重物,被人们称为‚高原之舟‛。牦牛还是高原上的耕地能手呢!
3、布达拉宫位于拉萨市中心的红山上,相传为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而修建,这座佛教圣地藏有大量珍贵的文物,是藏族古典建筑艺术的精华。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谷种并将农具制造、制陶,造纸和酿酒等工艺传授给藏民。4、2006年7月1日,经过10万多筑路大军历时5年的艰苦奋战,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建成,至此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胜利建成通车。青藏铁路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是世界铁路史上最具有挑战性的工程项目,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
5、青藏公路全长1933千米,全线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1985年8月全部竣工,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柏油公路。便捷的交通促进了西藏地区与各地和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6、青藏高原上的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那里有丰富的煤、石油、铅、锌、盐等矿藏。
7、人们为什么称布达拉宫为藏传佛教圣地?
答:布达拉宫建筑规模宏大,宫殿、灵塔殿、佛殿,经堂,僧舍、庭院一应全。这里是历代*喇嘛的冬宫,凡重大宗教、政治仪式都在此举行,宫中保存着明清两代皇帝的封赐,西藏官员的封千、印鉴、金册,玉册、工艺品、经文及各类书籍、佛像、唐卡、法器等珍贵文物。同时这里又是供奉历代*喇嘛灵塔的地方。
8、为什么藏族人穿藏袍有时候脱下一只袖子,有时候把两只袖子都脱掉?答:‚地高天寒‛是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这里冬季严寒,夏季凉爽,气温的日变化大,早晚很冷,中午比较热,所以藏族人穿藏袍有时候脱下一只袖子,有时候把两只袖子都脱掉。
第一单元 成长的快乐与烦恼 教材内容:《生活中的快乐》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下册 品德与社会 第1课 (需三个课时) 教材分析:《生活中的快乐》选自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山东人民出版社) 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 单元内容分析 第一课 站在泰山顶峰 1.登临泰山以图片展示泰山的壮美,让学生收集泰山的相关资料。阅读古代诗......
1、父母的难处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的问题制定调查、访问、统计的计划 提高学生体验、调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学生说说自己对父母有哪......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1、排遣烦恼小窍门是: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不要总想它,听听音乐,唱唱歌。把烦恼对家里人或好朋友说一说。2、人们称他为“神农氏”。他还......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期末复习资料1.当你学会感激、用心体会,你就能在生活中收获更多的美好。2.只要生命存在,人生就有无限的可能。珍爱自己,我们就能不断创造生命的价值。3.怎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