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帮助留守儿童克服孤独自卑感_留守儿童孤独感研究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浅谈如何帮助留守儿童克服孤独自卑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留守儿童孤独感研究”。

浅谈家长如何帮助留守儿童克服孤独自卑感

在长期的与留守儿童的接触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孩子孤僻、对人冷淡,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有的孩子调皮捣蛋,爱搞恶作剧;有的孩子沉溺于动画世界;有的孩子迷恋玩游戏机、上网„„这一切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不争的事实。而这一切,不过是留守儿童内心深处那孤独自卑世界的一种外化而已。

过去,农村孩子生活在充满情感联系的关系中,每天都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而当前的留守儿童大多生活在既没有兄弟姐妹,又缺乏父母关爱的生活环境中。虽然爷爷奶奶对他们关爱有加,可那更多的是一种溺爱,无法消除他们内心深处的孤独,长此以往,孩子的性格难免出现孤独和自卑。为了留守儿童能够健康成长,学校也都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但老师的关爱是替代不了家庭的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孩子成长的温床,家长才是孩子的首任老师。而现在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或者是妈妈,他们更多的是宠爱,溺爱孩子。对孩子的教育,他们往往只是被动的随孩子的意愿而动,缺乏主动性,最终的结果也常常是不尽人意。因此,要引导家长在关心孩子日常生活的同时,还要教会孩子正确地认识外界事物;在关心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锻炼孩子的意志力,让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对孩子的整体提高和全面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家长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那么,千万别忽视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不能让孩子活在孤独和自卑之中,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才有勇气去搏击人生的风浪。所以我们要引导家长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家长要把赞扬和鼓励作为教育孩子的主导方法

在我们的生命之初,在孩童时代,我们是通过我们身边的人特别是家长对我们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同时,儿童也正是在与家长的相处中,获得安全感和喜悦感。而孩子只有在与家长不断的沟通、交流中,才能逐步走向社会,形成开朗、活泼的性格及健康的心理。

当前,很多留守儿童的家长,他们观念陈旧,教育孩子,就是不断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对孩子的不正确行为提出批评。甚至,当着别人的面也大声地责备孩子。以为这样孩子就会逐渐变好。事实上,这种做法是极端错误的。人是不会因为批评而变好。在每个人生命之初,孩子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他能干什么,他需要身边最重要的人,特别是家长对他的肯定。就是他需要家长不断地鼓励和赞扬,这样他会逐渐建立起自信心。当孩子看到自己在父母眼中是那样的好,他会鼓起勇气做得更好。当孩子不断被父母批评时,他会感到自己是如此无能,他无法将事情做好,于是会看不起自己,失去勇气与自信。

因此,每个家长,应该改变过去的做法,立即从现在起,每天试着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并以欣赏的目光、高兴愉快的心情来表扬孩子的优点,当孩子有一点点进步时,应及时表扬与鼓励!

二、避免拿别人孩子跟自己孩子比较

在于家长的交谈中,我发现他们往往是羡慕班上成绩好的孩子,总是拿班上学习好的同学来和自己孩子比较,或拿自己同村及亲戚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较,试图让自己孩子能够学习别人孩子的优点或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这种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有害的。

因为这种比较,对孩子来讲,首先,产生的他不如人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会让他看不起自己,感到泄气。其次,产生的情感是嫉妒。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的情感上本身就感到空虚,容易产生嫉妒。而嫉妒是可以扭曲一个人的性格的。再次,即使激发起孩子向别的孩子学习的欲望,那么盲目学习别的孩子,会使你的孩子失掉自己的特点与个性,成为别的孩子的复制品,那么他永远难以赶上或超过别的孩子,从而最终丧失自信心,产生自卑心。

每个家长应该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独特长处和与众不同的个性,每个孩子只有从他自己实际的基础上发展,才能成才。

家长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孩子找出他的长处,发展他的个性。

三、正确对待孩子的失败与挫折

当孩子考试失败或遇到其他挫折,他们最需要的绝对不是家长劈头盖脸一顿训斥,或者阴阳怪气的嘲讽。他们也不需要家长无原则的安慰与同情。他们最需要的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的理解、支持与鼓励。

很多家长,在遇到孩子考试失败或其他挫折时,首先,感到孩子给自己丢面子,因而非常生气。其次,由于望子成龙心切,这时会表现非常急躁。而留守儿童的家长,更是多了由于感到自己没有带好孩子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在这三重作用下,会非常情绪化地将孩子狠批一顿。而这恰恰极大地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对于承受失败打击的孩子幼小心灵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最终,他们脆弱的心灵之门就会关闭。这时家长最需要做的是:

1、冷静地对待孩子的挫折与失败,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谈心,找出孩子失败的原因。

2、理解孩子的心情与苦恼,让孩子知道,失败与挫折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内容,是一个人成功之前必不可少的过程,并且作为家长,不会因为此事就减少对孩子的爱。

3、鼓励孩子继续努力。家长必须首先对孩子有信心,孩子才能对自己产生信心。当家长满怀信心和热情地鼓励孩子时,会极大激发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让他们在家庭的温暖中恢复自信心。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感到,他不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战,而是有一个群体在做他强大的支柱。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扬起奋斗的风帆。

四、充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在于留守儿童的家长交谈中,他们往往是对孩子的不足之处说起来没完。因此,应该让家长明白孩子做错事或搞坏东西在所难免的,不要老是数落孩子:“你怎么这样不听话!”“这个不能动,那个不能动”。这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要怕孩子淘气给你添麻烦,而要多考虑什么有益于孩子的心理成长,因为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和社会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家长也要克制自己简单和粗暴的教育方式,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有安全感的家庭氛围。此外,家长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关心他们的行为。要多和孩子聊天,随时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鼓励孩子畅所欲言,切勿采取粗暴简单的教育方式,轻易剥夺孩子的“发言权”。

五、充分发挥伙伴作用

如果说,父母是孩子性格的第一位影响者,同龄小伙伴则是孩子形成良好性格、学会为人处事的最好的老师。因为,在与自己的同龄人交往时,孩子会全身心放松、无拘无束,容易形成和保持良好的心境。而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更是需要伙伴间的互相理解、支持。他们渴望与人交流,但又不知道如何相处。所以,此时家长的引导至关重要。当孩子在社交中表现得合群时,家长要及时鼓励、强化,这样会对孩子形成开朗的性格有所帮助。

对于性格偏内向的孩子,家长应鼓励他们“走出去”,多到同龄小朋友的家里作客。也可以为孩子“请进来”,邀请孩子的小伙伴到家里来玩。孩子尝到当小主人的滋味,一般都会兴奋、喜悦,会主动带小伙伴参观家里,忙里忙外地招呼自己的小客人,这样不知不觉中他们就消除了孤独感和自卑心理,塑造了开朗的性格。

总之,每个家长都爱孩子,但爱是讲究方法和方式的。正如歌中唱到:“爱我,你就陪陪我;爱我,你就亲亲我;爱我,你就夸夸我;爱我,你就抱抱我„„”

帮助留守儿童倡议书-倡议书

帮助留守儿童倡议书-倡议书在现在社会,我们都可能会用到倡议书,通过倡议书可以激起更多的人响应,在最大的范围内引人们起共鸣。但是你知道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帮......

帮助留守儿童心得体会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帮助留守儿童心得体会,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帮助留守儿童倡议书-倡议书

帮助留守儿童倡议书-倡议书......

帮助留守儿童倡议书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帮助留守儿童倡议书,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帮助留守儿童倡议书

帮助留守儿童倡议书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倡议书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通过倡议书倡议者可以表达自己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写起倡议书来就毫无头绪?下......

《浅谈如何帮助留守儿童克服孤独自卑感.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浅谈如何帮助留守儿童克服孤独自卑感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留守儿童孤独感研究 自卑感 浅谈 孤独 留守儿童孤独感研究 自卑感 浅谈 孤独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