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_历史期末试题八年级下
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历史期末试题八年级下”。
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写题后的括号中)
1.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是()
A.英国向中国内地倾销商品B.林则徐领导虎门硝烟
C.英国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D.英军攻占广州
2.近代史上,曾经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有()
A.日、法、俄B.英、法、美C.英、俄、日D.英、俄、德
3.近代史上,列强攻入北京烧杀抢掠发生在()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中日甲午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4.洋务运动最根本的目的是()
A.维护清朝统治B.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
C.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D.发展资本主义
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同盟会
6.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本区别是()
A.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B.兴办新式学校
C.推翻清王朝统治D.充分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
7.新文化运动兴起的主要目标是()
A.创办《青年杂志》B.检讨中国传统文化,引进新思想
C.提倡民主和科学D.传播马克思主义
8.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A.鸦片战争的爆发B.五四运动
C.抗日战争的胜利D.新中国的成立
9.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10.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和破裂的标志性事件是()
A.中共“三大”和“四一二”政变B.国民党“一大”和“七一五”政变
C.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与“宁汉合流”D.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
1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一“远征”最后胜利的标志是()
A.井冈山会师B.会宁会师C.吴起镇会师D.遵义会议
12.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成立与()
A.南昌B.武汉C.瑞金D.北京
13.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于()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淞沪会战D.七七事变
14.打破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取得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
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百团大战D.台儿庄战役
15.大会通过新党章,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作为党一切工作的指针。这次大会是()
A.党的“一大”B.遵义会议C.党的“二大”D.党的“七大”
16.“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朽。”这句名言出自下列历史人物中的()
A.张謇B.陈启沅C.周学熙D.荣宗敬
17.鸦片战争前夕,上海居民不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A.轿子B.马车C.汽车D.帆船
18.物质文明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兴盛,上海走在中国的前列,但下列哪一现象的出现,首先却不是从上海开始的()
A.中国首家出租汽车公司的诞生B.有轨电车首次开通
C.率先采用电灯照明D.国内首家广播电台的诞生
19.奠定中国新文学运动基石的第一篇小说是()
A.《狂人日记》B.《阿Q正传》C.《子夜》D.《骆驼祥子》
20.被认为是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是()
A.《义勇军进行曲》B.《毕业歌》
C.《铁蹄下的歌女》D.《黄河大合唱》
二.列举题:
21.列举最能体现中国近代社会性质演变过程的三个不平等条约。
22.列举新文化运动中的四位代表人物。
23.列举来源于中国近代历史事件的四个节日。
24.列举民国以来,中国社会习俗方面的革新。
25.列举下列人物在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大成就。
①.詹天佑:
②.侯德榜:
③.李四光:
④.华罗庚:
三.材料解析题:
26.材料:史学界普遍认为:至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开展。
请回答:
⑴.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写出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经历三个阶段相关重大的历史事件。
①.学习西方军事器物阶段大事:
②.学习西方政治制度阶段大事:
③.学习西方思想文化阶段大事:
⑵.从中国近代化历程的三个阶段中,各写一名领袖式的、代表式的历史人物,并说明他们为了中国的近代化,作出了哪些努力?
27.材料:解放前,东北地区曾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
请回答:
⑴.东北人民“苦难十四年”开始与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⑵.造成东北人民“苦难十四年”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⑶.日本帝国主义曾疯狂侵略中国。写出你知道的“十四年”间日本侵略中国的其他史实二项。
⑷.至今日本“右翼分子”仍然歪曲历史,美化其侵略战争。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四.简答题:
29.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结合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
⑴.请写出列强侵华的重大史实四例。
⑵.请写出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的重大事件四例。
⑶.简要谈谈你学习这段历史的感受。
30.全面内战爆发,国民党拥有优势兵力和精良装备,又有美国政府的支持,扬言在三五个月内消灭人民解放军,但结果却是人民解放军用了三年时间,彻底打败国民党军队,取得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基本胜利。
⑴.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⑵.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采取的主要作战方针是什么?中共组织了哪四次重大战役?
⑶.军事优势和美国的援助为什么没能使国民党赢得内战胜利?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DCBAD6--10:CBBAB11--15:BCDBD16--20:ACBAD
二.列举题:
21.《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22.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23.五四青年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
24.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废跪拜;禁缠足、倡女权。
25.①.主持修建京张铁路②.发明“侯氏制碱法”
③.创立地质力学理论④.开创了中国数论学派。
三.材料解析题:
26.⑴.①.洋务运动②.维新变法;辛亥革命③.新文化运动
⑵.奕忻(曾国藩):采用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工矿企业,掀起洋务运动。康有为:组织公车上书,创办报纸学会,宣传并领导维新变法运动。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确立民主共和,积极与中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陈独秀: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发动和领导新文化运动。
27.⑴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胜利。
⑵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将军奉命不抵抗,致使日本武装侵占东北。
⑶例如: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
⑷努力学习,不忘国耻,立志成才,准备报效祖国;应该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28.⑴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⑵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⑶落后就要挨打;农民阶级不能,资产阶级也不能使中国革命获得成功。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29.⑴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南京解放。
⑵运动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
⑶军事优势只是暂时现象;美国的援助也只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国民党发动内战,具有反人民性,人民解放战争具有爱国的正义的革命性,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所向无敌。
(说明:①主观性试题答案,只要观点正确,贴近题意,即可给分②涉及中国人名、地名,写错别字均不给分)
2013年八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18分)1.过春节贴春联是中国特有的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写照。下列春联中,反映建国初期的是......
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个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19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每年的秋天,香山流光yì彩的红叶总能让人心动,光临这里的游客络绎......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 年 级 历 史 试 题1.在福州一纪念馆的檐柱上,挂着一幅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楹联歌颂的是A.魏源B......
2012—2013学年二、材料分析题(共28分)21、看图回答问题:(14分)三、问答题:(共32分)23、材料:公元2005年4月29日下午3时整,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微笑着伸出右手,中国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