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山西省太原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太原市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 分)1.默写。(7 分)
(1),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2),失道者寡助。(《孟子》)
(3)无言独上高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4)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5)《龟虽寿》中曹操自比一匹年老的千里马,但胸中仍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的句子 是。
(6)出自《醉翁亭记》,后来比喻别有用心或别有用意的成语是。2.下列注音和字形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焚膏油以继晷(kuǐ)鞭辟入里 B.探骊(lì)得珠融会贯通 C.一筹(chóu)莫展明眸善睐 D.揠(yà)苗助长 灯火斓珊处
3.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太元”是东晋孝武帝的年号。
B.“世家”是《左传》中传纪体例之一,主要记载诸侯的事迹。C.避讳,是指帝制时代避免直接说出君主和尊亲的名字。D.书法作品的行使常见的有中堂、条幅、扇面、楹联等。
4.下列关于诗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咏边地雪景并寄寓送别之情的诗作。
B.诗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以北风喻春风,以雪花状梨花,写出了冬中之春。构思新颖,联想奇特,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C.诗中“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一句,用色彩鲜明的画面象征戍边战士不畏艰险的英武气概。
D.诗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行人已远去,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惜别之情极为动人。5.阅读右边关于戒烟的广告画,完成下面的问题。(5 分)
世界禁烟日(也称世界无烟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这幅广告画有什么创意?
二、阅读(38 分)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6—9 题。(12 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人。开宝中拜参知政事。时赵普在中书,尝曰:“吾观吕公 奏事,得嘉赏未尝喜,遇抑挫未尝惧,亦不形于言,真台辅之器也。”太宗欲相端,或曰:“端 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意以属端。
(《宋史·列传第四十》)
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2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 .(2)吾观吕公奏事 观: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微斯人,吾谁与归?
(2)得嘉赏未尝雪,遇抑挫未尝惧。
8.请把甲文中能反映古仁人“大事不糊涂”的一个对偶句写在下面横线下。(2分)
9.结合甲乙两文,说说如何提高自己控制情绪的能力,成为情商高的人?(4分)
(二)阅读议论文,完成10 13 题。(13 分)
论怎么读书 周国平
(1)好的书籍是朋友,但也仅仅是朋友。与好友会晤是快事,但必须自己有话可说,才能真正快乐。一个愚钝的人,再智慧的朋友对他也是毫无用处的,他坐在一群才华横溢的朋友中间,不过是一具木偶,一个讽刺,一种折磨。每人都是一个神,然后才有奥林匹斯界的欢聚。
(2)书是人生的益友,但也仅止于此,人生的路还得自己走。也许有的人对一本书或一位作家一见倾心,爱之弥笃,乃至白头偕老,我在读书上却没有如此坚贞专一的爱情。我不愿同我所喜爱的任何一本书或一位作家厮守太久,受染太深,丧失了我自己对书对人的影响力。
(3)我的一位酷爱诗歌、熟记许多名篇的朋友叹道:“有了歌德,有了波德莱尔,我们还写什么诗!”我与他争论:尽管有歌德,尽管有波德莱尔,却只有一个我,这个我是歌德和波德莱尔所不能代替的,所以我还是要写。
(4)开卷有益,但也可能无益,甚至有害,就看它是激发还是压抑了自己的创造力。
(5)我衡量一本书对于我的价值的标准是:读了它之后,我自己是否也喝止不住地想写点什么,哪怕我想写的东西表面上与它似乎全然无关。它给予我的是一种氛围,一种心境,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种合宜的气候里,心中潜藏的种子因此发芽破土了。
(6)有的书会唤醒我的血缘本能,使我辨认出我的家族渊源。书籍世界里是存在亲族家谱系的,同谱系中的佼佼者既让我引以自豪,也刺激起了我的竞争欲望,使我也想为家族争光。
(7)我在生活、感受、思考,把自己意识到的一些东西记录了下来。更多的东西尚未被我意识到,它们已经存在,仍处在沉睡和混沌之中。读书的时候,因为共鸣,因为抗争,甚至因为走神,沉睡的被唤醒了,混沌的变清晰了。对于我来说,读书的最大乐趣之一是自我发现,知识自己原来还有这么一些好东西。
(8)我们读一本书,读到精彩处,往往情不自禁地要喊出声来:这是我的思想,这正是我想说的,被他偷去了!有时候真是难以分清,哪是作者的本意,哪是自己的混入和添加。沉睡的感受唤醒了,失落的记忆找回了,朦胧的思绪清晰了。其余一切,只是死的“知识”,也就是说,只是外在于灵魂有机生长的过程的无机物。(9)自我是一个凝聚点。不应该把自我溶解在大师们的作品中,而应该把大师们的作品吸收到自我中来。对于自我来说,一切都只是养料。
(10)前人的思想对于我不过是食物。让化学家去精确分析这些食物的化学成分吧,至于我,我只是凭着我的趣味去选择食物,品尝美味,吸收营养。我胃口很好,消化得很好,活得快乐而健康,这就够了,哪里有耐心去编制每一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表!
(11)读书的心情是因时因地而异的。有一些书,最适合于在羁旅中、在无所事事中、在远离亲人的孤寂中翻开。这时候,你会觉得,虽然有形世界的亲人不在你的身旁,但你因此而得以和无形世界的亲人相逢了。在灵魂与灵魂之间必定也有一种亲缘关系,这种亲缘关系超越于种族和文化的差异,超越于生死,当你喝同类灵魂相遇时,你的精神本能会立刻把它认出。
(12)书籍少的时候,我们往往从一本书中读到许多东西。我们读到了书中又的东西,还读出了更多的书中没有的东西。
(13)如今书籍愈来愈多,我们从书中读到的东西却愈来愈少。我们对书中的东西尚且挂一漏万,更无暇读出书中没有的东西了。
(14)读书犹如财金。有的人是沙里淘金,读破万卷,小康而已。有的人时点石成金,随手翻翻,便成巨富。
(原文有删改)
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用文中原句回答)(2 分)
11.说说第(12)段划线句子中“更多的书中没有的东西”指什么内容。(3 分)
12.第(14)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这段话对你读书有什么启示?(4 分)
13.“沉睡的感受唤醒了,失落的记忆找回了,朦胧的思绪清晰了。”在读书过程中国,你有 过这样的体验吗?请结合一部名著写下你类似的阅读体验。(4 分)
(三)阅读散文,完成14——15 题。(13 分)
树木的力量(日)光野桃胡菡译
(1)我的家地处高层建筑林立的商业街,这里有一棵我最喜欢的道边树。某天深夜,我经过那棵树时不经意一抬头,发现它枝繁叶茂,我莫名地被它伸展出的枝条散发的柔和气息所召唤,不由自主地走上前去抚摸它的树干。
(2)以深夜为背景,在如射灯般的街灯的笼罩下,它的树叶呈圆形,泛着光泽的深绿色显得生机勃勃。“每天都被这大都市的尾气污染,你竟然还这么有精神!”我看似自言自语,实际上在和树说话。从那以后,每当我经过那棵树时,总觉得我们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亲近。
(3)没过多久,在与朋友们到诹访旅行时,我学会了与树木交流,第一次知道如何感受来自树木的力量。
(4)那天一大早,我在鸟居前看到一棵巨大的桦树,具体的树龄已无从考证,它参天而立,树枝犹如巨大的屋顶伸展开来。树干靠近根部的地方分裂成两股,中间空出来的地方刚好能容纳一个人。
(5)果然是有历史的土地。正当我这样想的时候,身边一位朋友开始上下摇晃手臂,同时手掌不停摆动。
(6)“你这是干什么?”
(7)“这样做,手掌能够感受到树木来自树木的力量。你也试试看。”
(8)真有这样的事?我半信半疑地跟着她有样学样。首先把手掌对着枝干,如同轻抚一般上下晃动,感觉就像隔着空气抚摸少女的秀发。最初我并没有特别的感觉,渐渐地手掌开始感受到一股暖流。接下来我由下而上、由上而下地摆动双手,那股暖流源源不断地沿着树干传递到我的手掌中来。
(9)摇摆了一阵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想被树干抱紧,于是我走进树干分裂成两股之间的部分,讲背脊紧贴住树干。我感到暖流包围全身,一直附在肩膀和后背上那近于麻痹的紧张感逐渐得以缓解。真希望就这样一直待下去。
(10)自从我学会这个方法,但凡遇到有感觉的树,我都会伸出双手,如今已经习惯成自然。此外,普通的小山丘、城市的街心花园和马路边栽种的树都不可被忽视。
(11)在意想不到的地方遇见这些树,我会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对着树说:“哎呦,原来你在这里呀!”
(选自《读者》2016·20)14.简介文中“我”学会的能感受到的树木的力量的方法。(3 分)
15.请结合文章内容,用生动的文字写下你的阅读心得。(10 分)要求:
(1)可以自选角度,如:文章的内容、写法、语言或其他收获等;(2)不少于100 字;(3)书写规范,整洁。
三、写作(40 分)
16.交流需要真心,也需要方法。光野桃跟一位朋友学会了与树木交流的方法,第一次知道如 何感受来自树木的力量,内心兴奋。
请以“我学会了和
交流”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 字的作文。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有真情实感
湖南省岳阳市第二中学2016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温馨提示:.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答题区 域内,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一、积累与运......
2017届四川省南充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请点......
扬州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016.1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每年至少两次......
softName黑龙江省克东县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delKongge黑龙江省克东县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2014—2015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 文 试 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 第I卷 阅读赏析(45分)一、古诗文阅读(13分)(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4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