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移动通信中信号的分析与研究)11_移动通信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通信中信号的分析与研究)1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移动通信毕业论文”。
移动通信中信号的分析与研究
目录
第一章 绪论...................................................................................................................................2
1.1 移动通信的发展史...........................................................................................................2 1.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2 第二章 无线电波的传播...........................................................................................................4
2.1移动通信的传播媒质特点..............................................................................................4 2.2地球表面均匀大气中的电波传播..................................................................................4 2.3 传播模型研究分类.......................................................................................................5 2.4 建立信道模型的意义...................................................................................................5 第三章 MATLAB 软件的功能和特点介绍...................................................................................7
3.1信号在频率域的特性......................................................................................................7 3.2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性能..............................................................................................7 3.3 常用信号的MATLAB表示...............................................................................................7 第四章 基于MATLAB的信号的分解与合成.................................................................................16 4.1信号分解与合成的原理..................................................................................................16 4.2 MATLAB的仿真研究........................................................................................................16 4.2.1衰落信道..................................................................................................................16 4.2.2接收信号幅度岁距离的变化情况的仿真程序及仿真波形:..............................17 4.2.3 信号包络、自相关函数、多普勒功率谱曲线的仿真程序及仿真波形.............19 4.3信号分解与合成的仿真..................................................................................................21 第五章 论文总结及工作展望.....................................................................................................28 参考文献.........................................................................................................................................29 附录.................................................................................................................................................30 谢辞.................................................................................................................................................31
移动通信中信号的分析与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移动通信的发展史
移动通信是当今通信领域内最为活跃和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也是将在21世纪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之一。科学技术的发展飞速,电子、电力电子、电气等设备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们在运行中产生的高密度、宽频谱的 电磁信号充满整个空间,形成复杂的电磁环境。复杂的电磁环境要求电子设备及电源具有更高的电磁兼容性。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始于本世纪20年代,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本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为早期发展阶段。在这期间,首先在短波几个频段上开发出专用移动通信系统。该系统工作频率为2MHz,到40年代提高到30~40MHz可以认为这个阶段是现代移动通信的起步阶段,特点是专用系统开发,工作频率较低。
第二阶段:从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在此期间内,公用移动通信业务开始问世。1946年,根据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计划,贝尔系统在圣路易斯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用汽车电话网,称为“城市系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从专用移动网向公用移动网过渡,接续方式为人工,网的容量较小。
第三阶段:从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是移动通信系统改进与完善的阶段,其特点是采用大区制、中小容量,使用450MHz频段,实现了自动选频与自动接续。
第四阶段: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这是移动通信蓬勃发展时期。1978年底,美国贝尔试验室研制成功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MPS),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蜂窝状移动通信网成为实用系统,并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
第五阶段:从80年代中期开始。这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和成熟时期。以AMPS和TACS为代表的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网是模拟系统。与其它现代技术的发展一样,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也呈现加快趋势,目前,当数字蜂窝网刚刚进入实用阶段,正方兴末艾之时,关于未来移动通信的讨论已如火如菜地展开。各种方案纷纷出台,其中最热门的是所谓个人移动通信网。关于这种系统的概念和结构,各家解释并末一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将提供全球性优质服务,真正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任何人提供通信服务这一移动通信的最高目标。
1.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考虑到信号研究的必要性,本论文从以下一些方面对移动通信中的信号进行了研究。首先,研究了电波传播现象、传播模型、信号的分解、合成、频谱分析及其误差;接着,对无线电波传播所引起的多径时延、多普勒频移、平均延迟、相关带宽、延迟扩展等参数进行公式推导及软件仿真;然后,对双射线模型进行仿真,并对发射信号相位以及幅度随收发
移动通信中信号的分析与研究
天线距离变化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了Gibbs现象所引起的小区域的细微变化;最后,对 传播预测模型在整个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中所处的地位及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中用于前期规划的经典传播损耗路径预测模型进行研究和仿真。
移动通信中信号的分析与研究
第二章 无线电波的传播
2.1移动通信的传播媒质特点
移动通信的用户由于进行自由移动,其位置不受束缚.所以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传输,但与有线传播媒介相比,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一般都很差,而且不同用户的传播信号在传播过程中还会相互干扰.因此建立无线传播系统远比有线传播系统复杂.首先,移动通信的工作环境十分复杂,电磁波不仅会随着传播的距离的增加而发生弥散损耗,并且会受到地形、建筑物的遮盖而发生“阴影效应”,而且信号经过多点反射,会从多条路径到达接收地点,这种多径信号的幅度、相位和到达时间都不一样,它们相互叠加会产生电平快衰落和时径扩展;其次,移动通信常常在快速移动中进行,这不仅引起多普勒平移,产生随机调频,而且会使得电波传播特性发生快速的随机起伏。因此可以认为无线传播环境是一种随时间、环境和其他外部因素而变化的传播环境。
(1)多径效应
在移动传播环境中,到达移动台的天线不是单一路径来的,而是许多路径众多反射波的合成。由于电波通过各个路径的距离不同因而各路径来的反射波到达时间不同,相位也就不同。不同相位的多个信号在接收端叠加,有时同向叠加而加强,有时反向叠加而减弱。这样接收信号的幅度将急剧变动,而产生衰落。这种衰落是由多径引起的,所以称为多径衰落。(2)多普勒效应
由于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相对移动引起的,或是由信道路径中物体的运动引起的,引起多普勒频移,从而引起多普勒扩展,造成信道的时变特性,也就是信道出现了时间选择性衰落。时间选择性衰落会造成信号失真,这是由于发送信号还在传输的过程中,传输信道的特征已经发生了变化。
2.2地球表面均匀大气中的电波传播
无线信道的传播模型可分为大度尺(Large-Scale)传播模型和小度尺(Small-Scale)衰落两种。
无线电波从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的传播方式有很多种,包括直达波(即自由空间波)、地波(即表面波)、对流层反射波、电离层波等。
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最简单的传播方式就是自由空间传播。在自由空间传播中,介质是各向同性而且均匀的。卫星通信、空间通信都和陆上视距通信都是自由空间传播。另一种
移动通信中信号的分析与研究
传播方式是地波,地波传输可以看作成是直达波、反射波和表面波的综合。第三种方式产生于对流层,这里的异类介质随着天气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其发射系数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第四种是电离层反射,大气中40-400英里高度是电离层,该电离层对于波长小于1m的电离波而言是一种反射体,这种反射传播可用于长距离传播.电波传播环境的研究主要针对以下三个问题:(1)某个特定频段和某中特定环境中,电波传播和接收信号的物理机制是什么.(2)从发射机带接收机,信号功率的路径损耗是多少.该路径损耗预测对系统的设计和规划具有指导意义.(3)接收信号的幅度、相位、多径分量到达的时间和功率是怎样分布的,其概率分布统计特性如何.一旦确定了信号衰落统计的特性,还可以研究开发相应的抗衰落技术.由以上叙述可知传播环境对传播模型的建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确定某一特定地区的传播环境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形(高山、丘陵、平原、水域等)、人工建筑的数量、高度、分布和材料特性、该地区的植被特征、天气状况;、自然和人为的电磁噪声状况。
另外,无线传播模型还受到系统工作频率和移动台运动因素的影响。在相同地区,工作频率不同,接收信号衰落各异;静止的移动台与高速运动的移动台的传播环境也大不相同。
2.3 传播模型研究分类
传播模型的研究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基于无线电传播理论的理论分析方法;
一类是建立在大量测试数据和经验公式基础上的实测统计方法。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移动台不断运动,传播信道不仅受到多普勒效应的影响,而且还受地形、地物的影响,另外移动系统本身的干扰和外界干扰也不能忽视。基于移动通信系统的上述特性,严格的理论分析很难实现,往往需对传播环境进行近似、简化,从而使理论模型误差较大。而最著名的统计模型是Okumura模型,它是Okumura 以其在日本的大量测试数据为基础统计出的以曲线图表示的传播模型。在Okumura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回归方法拟合出便于计算机计算的解析经验公式。
2.4 建立信道模型的意义
建立信道模型,研究电波在信道中的传播特性,对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移动信道模型的研究一直是移动通信研究的关键问题。关于移动通信系统中电波传播路径损耗预测模型有许多[1],可用来预测不规则地区的路径损耗。但严格地讲,各地的传播环境和条件不可能完全相同。地形从简单的曲线形状到多山区地形,在估计路径损耗时要考虑特定地区的地形地貌,同时也要考虑树木、建筑物和其他阻碍物等。对传播预测模型的研究,传统上集中于给定范围内平均接收场强的预测和特定位置附近场强的变化。对于预测平
移动通信中信号的分析与研究
均场强,并用来估计无线覆盖范围的传播模型,大部分基于服务区测试数据,其目标只是预测特定点或特定区域(小区)的信号场强。将这些模型应用在其它区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我国典型的室外环境从统计意义上进行传播预测模型的研究,并建立相关的数据资料以使其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范围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移动通信中信号的分析与研究
第三章 MATLAB 软件的功能和特点介绍
MATLAB 的全称是MATRIX LABORATARY(矩阵实验室), 其基本的数据单元是一个维数不加限制的矩阵, 在MATLAB 下, 矩阵的运算变得异常的容易。它具有以下的功能和特点∶高效的数值计算及符号计算功能, 能使我们从繁杂的数学运算分析中解脱出来;完备的图形处理功能, 实现了计算结果和编程的可视化;功能丰富的应用工具箱,提供了大量方便实用的处理工具;友好的界面及接近数学表达式的自然化语言, 便于使用。
3.1信号在频率域的特性
通信原理研究的是信号在通信系统中的传输, 在许多情况下要对信号的特性进行分析。对确定信号的分析方法是通过傅立叶变换得到频谱, 对随机信号的分析方法是通过它的功率谱密度。运用解析法来分析信号,只能得到信号频谱的函数表达式, 根据函数表达式人工画图很困难, 画出的图也很不准确。但是运用MATLAB 语言, 可很方便地得到信号的频谱图。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运用MATLAB, 我们可以容易地画出了信号的频谱, 通过频谱图我们直观准确地看到该信号的主瓣宽度,近似带宽,是基带信号还是频带信号,零点分布情况等该信号的主要特性。
3.2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性能
码间干扰和噪声是影响数字基带通信系统性能的两个重要因素。码间干扰问题与系统的发送滤波器、信道特性、接收滤波器特性等因素有关,当系统总的特性为理想低通时, 可以 完全消除码间干扰, 但是理想低通滤波器在现实的通信系统中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在现实的通信系统中码间干扰是一定存在的, 设计者只能让系统函数逼近理想低通来提高系统的 性能,降低误码率。为了让我们对由码间干扰所引起的误码率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观察眼图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眼图可以借助于通信原理实验箱来观察, 也可以借助于MATLAB 的系统 仿真功能来实现。
3.3 常用信号的MATLAB表示
1.单位冲激函数δ(t)、单位冲激序列δ(n)
移动通信中信号的分析与研究
示例1: t =-5:0.01:5;y =(t==0);subplot(121);plot(t, y, 'r');n =-5:5;x =(n==0);subplot(122);stem(n, x);运行结果如(图3.1)所示
图3.1
程序说明:
(1)由n =-5:5得到一个1×11数组n;而在x =(n==0)中,n==0是一个向量运算,即向量n中的每一个元素与0比较是否相等,其比较结果0或1放在x中。这样得到的向量x也是1×11数组,且正好就是单位冲激序列。
移动通信中信号的分析与研究
(2)在MATLAB中,任何向量x的下标是从1开始的,不能取零或负值,而x(n)中的时间变量n则不此受限制。因此向量x的下标与时间变量n是两个概念,如本例中向量x(n)的下标是从1到11,而时间变量n是从-5到5。所以必须用一个与向量x等长的定位时间变量n,以及向量x,才能完整地表示序列x(n)。在信号的表示和运算中,这一点请务必注意;只有当序列x(n)的时间变量正好是从1开始时,才能省去时间变量n,因为此时向量的下标与时间变量相同。
(3)单位冲激函数的实现方法实际上与单位冲激序列是完全相同的,都是用序列表示。只不过表示连续时间信号的序列中两相邻元素所对应的时间间隔更小,如本例中t的间隔为0.01,而表示离散时间信号的序列中两相邻元素所对应的时间间隔一般为1。2单位阶跃函数u(t)、单位阶跃函u(n)只要将前面冲激函数(示例1)中的关系运算“==”改为“>=”,就可得到单位阶跃函数、单位冲激序列,如(图3.2)所示。
图3.2 我编制了函数文件stepseq.m来生成单位阶跃序列function [x, n] = stepseq(n1,n2,n0)% 产生序列u(n-n0),其中n1n2)|(n1>n2))。
移动通信中信号的分析与研究
error('输入不正确,输入参数要应满足n1=0);示例2:绘图表示
(1)门函数;
(2)序列t =-3 :0.05: 3;z1 =((t+1)>= 0);z2 =((t-1)>= 0);g = z1x2;n =-5:10;subplot(222)stem(n,x);axis([-5,10,0,1.1])运行结果如(图3.3)所示。
移动通信中信号的分析与研究
图3.3 3.其它典型的信号
(1)实指数信号
其MATLAB实现为:n = n1: n2;x = a.^n;(2)复指数信号
其MATLAB实现为:n = n1: n2;x = exp(sigma+jw)*n;(3)正(余)弦信号
其MATLAB实现为:n = n1: n2;x = cos(w*n+sita)4.工具箱中的信号产生函数
利用MATLAB信号处理工具箱提供的一些函数,可以很方便地产生三角波、方波等函数波形。
5.周期性三角波或锯齿波函数sawtooth 调用格式为:x = sawtooth(t, width)功能:产生一个周期为2π、幅度在-1到+1之间的周期性三角波信号。其中width表示最大幅度出现的位置:即在一个周期内,信号从t=0到width×2π时函数值从-1到+1线性增加,而从width×2π到2π又是从+1到-1线性下降。width取值在0 ~ 1之间。
若x = sawtooth(Ωt, width),则对应的周期为2π/Ω。示例3:产生周期为0.2的三角波,width取值分别为0、1、0.5。
移动通信中信号的分析与研究
td = 1/100000;% td为时间间隔 t = 0 : td : 1;x1 = sawtooth(2*pi*5*t,0);x2 = sawtooth(2*pi*5*t,1);x3 = sawtooth(2*pi*5*t,0.5);subplot(311);plot(t,x1);subplot(312);plot(t,x2);subplot(313);plot(t,x3);运行结果如(图3.4)所示。
图3.4 6.周期性方波信号square
调用格式为:x = square(t, duty)功能:产生一个周期为2π、幅度为±1的周期性方波信号。其中duty表示占空比,即在信号的一个周期中正值所占的百分比。
移动通信中信号的分析与研究
例如产生频率为40Hz、占空比为75%的周期性方波所调用的语句为 x = square(2*pi*40*t, 75);7.(非周期)三角波脉冲信号tripuls
调用格式为:x = tripuls(t, width, skew)功能:产生一个最大幅度为
1、宽度为width、斜率为skew的三角脉冲信号。该函数横坐标范围由向量t决定,其三角波形是以t=0为中心向左右各展开width/2的范围;斜率skew在-1到+1之间取值,它决定了最大幅度1所对应的横坐标位置:width/2×skew。示例4:仔细观察由下面代码产生的图9中3个三角波信号之间的区别,自己对tripuls函数的使用做一个总结。t =-3:0.001:3;x1 = tripuls(t,4,0);subplot(131);plot(t,x1);axis([-4 4 0 1]);grid t =-6:0.001:6;x2 = tripuls(t,4,0.5);subplot(132);plot(t,x2);axis([-4 4 0 1]);grid x3 = tripuls(t+2,4,0.5);subplot(133);plot(t,x3);axis([-4 4 0 1]);grid
移动通信中信号的分析与研究
运行结果如(图3.5)所示。
图3.5 8.(非周期)矩形脉冲信号rectpuls 调用格式为:x = rectpuls(t, width)功能:产生一个幅度为
1、宽度为width、以t=0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矩形波信号。该函数横坐标范围由向量t决定,其矩形波形是以t=0为中心向左右各展开width/2的范围。width的默认值为1。
示例5:生成幅度为2,宽度T =
4、中心在t = 0的矩形波x(t)以及x(t-T/2).t =-4 : 0.0001 : 4;T = 4;x1 = 2*rectpuls(t, T);subplot(121);plot(t, x1);axis([-4 6 0 2.2])
移动通信中信号的分析与研究
grid;x2 = 2*rectpuls(t-T/2,T);subplot(122);plot(t, x2);axis([-4 6 0 2.2])grid;运行结果如(图3.6)所示。
图3.6
移动通信中信号的分析与研究
第四章 基于MATLAB的信号的分解与合成信号分解的方式一般有3 种:1)用数学方式推导;2)用实验的方法实现;3)用软件仿真实现.比较而言,数学推导步骤繁琐,难以形象直观;硬件实验由于实验仪器本身的局限性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得出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且周期信号的分解一般只能观测直流分量和前几次谐波分量,同时对周期信号的频率亦有一定的限制,在测量中由于波形和数据较复杂,难以进行误差分析;使用MA TLAB 软件仿真可以克服这些缺点,形象直观的显示信号分解与合成的过程,定量分析其中的误差程度.4.1信号分解与合成的原理
周期为T 的信号f(t)可用三角函数表示[1 ]: f(t)=a0+(ancosnwtbnsinnwt), w =n1N2π/T
(1)
式(1)表示周期信号可以分解成直流分量a0 和各次谐波分量an cos nωt + bn sin nωt 的叠加.用直流分量和各次谐波分量的叠加代替原来的周期信号, 原则上应该是无穷多项的叠加,实际应用中只取其中的前N 项,产生的误差函数用εN(t)来表示.εN(t)= f(t)–(a0 +
(an1Nncosnwtbnsinnwt))= f(t)1);
alpha=(2*pi*(1 : M)-1);
c = 3e8;v = 72e3/3600;
移动通信中信号的分析与研究
fc = 2e9;fm = fc*v / c;fn = fm* cos(alpha);
%In – Phase Component gi = 0;for n = 1 : M
gi = gi + cos(psi(n)).*cos(fn(n).*t + phi);end gi = 2* gi /sqrt(M);
%Quadrature Component gq = 0;for = 1 : M gq = gq + sin(psi(n)).*cos(fn(n).*t.+ phi);end gq = 2*gq / sqrt(M);
%The received singal g = gi + i*gq;
%Autocorrelation gc = xcorr(g);
%Doppler Spectrum f = 500*(0 : 512)/1024;Y = fft(gc(1000:end),1024);Pyy = Y.* conj(Y)/1024;
%Drawing Subpoit(3,1,1);Piot(t,20*log10(abs(g)));Subplot(3,1,2);plot(t,20*log10(abs(g)));Subplot(3,1,3);Plot(f,Pyy(1;513));输入程序运行结果如(图4.2)所示:
移动通信中信号的分析与研究
图 4.2
第一幅图为接收信号包络,第二幅图为自相关函数,第三幅图为多谱勒功率谱。
4.3信号分解与合成的仿真
现以周期为T =2 的方波信号为例(如图4.3),说明MA TLAB 在信号分解与合成中的应用.由式(1),信号f(t)可分解为
图4.3
周期T=2的方波信号
方波信号的频谱及合成信号的误差分析
利用MA TL AB 程序,绘出周期信号的频谱图, 观察对比合成信号的波形与方波信号的波形,进行误差分析,分析其近似程度.程序如下:
移动通信中信号的分析与研究
Clear;
N = input(′N= ′);%输入取分解信号的前几项 n =1:N;for i=1:N
A(i)= 4/(pi *(2 * i-1));end;figure(1);stem(n ,A);%分解信号的频谱图 xlabel(′w′);ylabel(′An′);
title(′周期信号的频谱图′);t =0:0.0005:2;%信号合成 ft = zeros(1 ,length(t));a = length(t);for i = 1 :N
ft = ft + 4 * sin((2 * i-1)*pi *t)/((2 * i-1)*pi): for i=1:1999
a(i)=1;end;for i=1:1999
b(i)=-1;end;f = [ 0,a,0,b,0 ];figure(2);subplot(2,1,1),plot(t,f);subplot(2,2,2),plot(t,f t);%绘出合成后信号的波形 grid on;ent = f – f t;%误差分析 en =(f-f t).*(f-f t);En = 0;For i = 1: 4001 En = En + en(i);End;En = 0.0005*En/2;%方均误差
运行当N=
1、N=
3、N=
5、N=7时,其运行结果如下所示:
移动通信中信号的分析与研究
N=1 En =
2.4313e-035
(A)周期信号的频谱图
(B)原始的方波图形及信号合成波形
图4.4
移动通信中信号的分析与研究
N=3 En =
2.1882e-034
(A)
周期信号的频谱图
(B)原始的方波图形及信号合成波
图4.5
移动通信中信号的分析与研究
N = 5 En = 6.0783e-034
(A)周期信号的频谱图
(B)原始的方波图形及信号合成波形
图 4.6
移动通信中信号的分析与研究
N=7 En =
1.3335e-033
(A)周期信号的频谱图
(B)原始的方波图形及信号合成波形
图4.7
移动通信中信号的分析与研究
图4.4-4.7分别是周期信号前N(N = 1.3.5.7)项的频谱图、原始的方波图形及N项的信号合成波形.对比几个合成波形可以发现,N =1比N =
3、N=
5、N=7在幅值上近振荡更加频繁,更接近原始的方波.理论上分解后的信号要与原始信号完全一样,N 应该取无穷多项,实际研究中我只取其中的有限项,其中的误差用MA TLAB 程序定量计算。
随着N 的增加误差越来越小,近似程度越来越好.同时还可以看到,到前7 项时,误差为21.8%,近似程度已经比较好;再随着N 的增加误差改善的幅度不是太明显,因此分解信号中后面的项近似可以忽略.在实际应用中,只要取前面几项就可以很好的代替2.Gibbs 现象
从信号合成的波形,可以看到在方波跃变点附近,某些点的函数值大于1 或者小于-1, 形成过冲现象.过冲值为合成波形的最高点超过原方波信号的部分与原方波信号值之比.应用MA TLAB 软件编写程序,计算其上冲或下冲的过冲值,程序如下: clear;
N = input(′N= ′);%输入取分解信号的前几项 t =0:0.00005 :2;ft=zeros(1,length(t));a=length(t);for i=1:N ft= ft +4 *sin((2 *i-1)* pi *t)/((2 *i-1)*pi)end c=0 c=max(ft)c=c-1;c1=c/2 说明 由于在计算Gibbs 现象时主要是看信号在小区域的细微变化,需要的数据比较密集,所以在取样f(t)信号值时,所取的时间间隔为0.000 05 s.27
移动通信中信号的分析与研究
第五章 论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本论文主要通过MATLAB软件仿真和电脑软件对信号在移动通信中的研究,让我对信号的分解与合成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论文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移动通信的发展和本论文的重点研究内容。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无线电波的传播特点及传播模型的研究。第三章主要介绍了MATLAB软件的功能及特点。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基于MATLAB的信号分解与合成。第五章对全文进行总结。
展望未来 :我们所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使得分解与合成后的信号更接近原始信号,同时能使我们在通话中取得更好的通话质量。
移动通信中信号的分析与研究
参考文献
1.《移动通行坏境-理论基础.分析方法和建模技术》 杨大成,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2.《信号与线性系统》 管致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基于MATLAB的信号的分解与合成》 游春霞,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
4.《数字通信原理-基于MATLAB仿真计算》 曾峰,网络资料,2007年。5.《MATLAB在数字信号处理教学中的应用》 朱幼莲,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1年。
6.《MATLAB在通信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张延亮,大众科技,2006年。
移动通信中信号的分析与研究
附录
论文中关键缩写词汇:
1.Large-Scale :大尺度 2.Small-Scale :小尺度
3.MATRIX LABORATARY :矩阵实验室 4.δ(t):单位冲激函数 5.δ(n):单位冲激序列 6.== :强等于
7.Sawtooth :锯齿波函数 8.Square :周期性方波信号 9.Tripuls :三角波脉冲信号
移动通信中信号的分析与研究
谢辞
经过将近两个月的学习和准备,本次毕业设计已顺利完成,如果没有导师的督促指导及同学们的支持,完成这个论文是很困难的。
在这里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辅导老师杨怡怀,她虽然工作繁多,但她还是严格要求我,督促我完成毕业设计,在整个过程中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杨老师对学生的负责,对工作的认真,使我在这次论文设计中深有体会,这一切将成为我难忘的回忆。在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杨怡怀老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在此,我还要衷心地感谢大学三年教过我的老师们,您们传授的宝贵知识和人品风范使我受益终生。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三年大学生活的同学和舍友,在我的学习中他们都直接或间接地给予了很多指导和帮助。最后,我还要衷心感谢我的家人,是他们在背后默默支持我,含辛茹苦供我完成学业。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在我即将要结束我的大学生活的时候,心中有好多的感触。不管以后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无私传授我知识和做人道理的大学老师,不管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学以致用,行胜于言”。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综合实践报告 1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综合实践报告 实践题目: 移动基站维护技术 专 业: 移动通信技术 班 级: 通信0908 学生姓名: 张 龙 指导......
实践报告一、实验内容:假设设计的网络覆盖区(胜利路以南、学府街以西、大学路以北和红旗街以东,即以佳木斯大学A院、翰林苑一期、佳木斯市体育场、体校和学城名筑为主构成的地......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分析报告完成人: 学号:完成时间: 摘要:移动通信是指通信中的移动一方通过无线的方式在移动状态下进行的通信,这种通信方式可以借助于有线通信网,通过通信网实现与......
篇1:移动通信报告移动通信题目: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的学院: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专业:学号:姓名: 4g网络比较时间:2014年6月5日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的4g网络比较 摘要:在移动通信......
移动信号问卷调查公司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司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司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尊敬的客户:您好,针对大浪片区工业园客户反映信号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