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楹联赏析[3]_经典对联及赏析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对联 楹联赏析[3]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经典对联及赏析”。

对联 楹联赏析[3]

读书对联100副清联鉴赏中国十大著名长联古今佳联赏析有趣对联大全趣味对联故事36则读书对联100副

1、储藏二酉,汇集百家

2、文章江海,书籍林泉

3、傍百年树,读万卷书

4、读古人书,友天下士

5、书林漫步,学海遨游

6、书山觅宝,学海泛舟

7、开卷有益,温故知新

8、学不知足,业精于勤

9、苦读有恒,好学无时

10、若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

11、藏古今学术,聚中外精华

12、读书必提要,处净在通情

13、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

1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5、都无做官志,惟有读书声

16、夜眠人静后,早起鸟鸣先

17、修业勤为贵,得意文必高

18、广藏古典名著,快读现代新书

19、萃古今之著作,罗中外之篇章

20、有打瞌睡豪杰,无不读书神仙

21、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22、好事流传千古,良书惠播九州

23、求学将以致用,读书贵在虚心

24、未能一日寡过,恨不十年读书

25、世间唯有读书好,天下无如吃饭难

26、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

27、少年说剑气横斗,长夜读书声满天

28、有奇书读无他好,与古人游何所期

29、好书悟后三更月,良友来时四座春

30、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多读书

31、文要醒人方为贵,论当济世始称真

3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3、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34、读书已过五千卷,此墨足支三十年

35、真读书人天下少,不如意事古今多

36、至乐无声惟孝悌,太羹有味是读书

37、闭户读书真得计,当官持廉且不烦

38、读书身健即为福,种树华开亦是缘

39、诸子百家罗万卷,百科四库集三秦

40、韬略终须建新国,奋飞还得读良书

41、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42、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43、有关国家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44、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45、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46、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47、家少楼台无地起,案余灯火有天知

48、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49、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50、浮沉宦海为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

51、移门欲就山当榻,补屋常愁雨湿书

52、藏书粗足五千卷,开岁便称六十翁

53、立志俯存千载想,闲淡无过五分钟

54、绝交流俗因耽懒,出卖文章为买书

55、读书心细丝抽茧,练句功深石补天

56、忠孝两字传家国;诗书万卷教子孙

57、少年不知勤学早,老来方悔读书迟

58、观书到老眼如月,得句惊人胸有珠

59、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60、久病始知求药误,衰年方悔读书迟

61、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62、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寄书读胜看花

63、得意无如书味好,可人还是菜根香

64、开卷神交天下士,著书学立一家言

65、有关国家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66、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6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68、书从疑处翻成悟,文到穷时自有神

69、书窗下对云洞启,丛菊初傍幽篁栽

70、书囊应满三千卷,人品当居第一关

71、书以常读乃及远,山因直上而成高

72、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73、书城高大能藏道,心底光明始爱才

74、才如湖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

75、读书众壑归沧海,下笔微云起泰山

76、沽酒客来风亦醉,读书人去声还闻

77、韬略终须建新国,奋飞还得读良书

78、千里见书如见面,万山遮目不遮心

79、架上有书真富贵,胸中无事即神仙

80、歌枕旧游来眼底,掩书余味在胸中

81、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82、好山水游,其人多寿;有诗书气,生子必才

83、学如不及,业精于勤;勤能补拙,俭以养廉

84、积文十箧,可谓备矣;读赋千首,乃能为之

85、青春未老,秉烛破夜;当年华正茂,闻鸡起舞

86、喜有两眼明,多交益友;恨无十年暇,尽读其书

87、古今多少世家无非积德,天下几多圣贤还是读书

88、开卷有益,知识就是力量;自强不息,光阴贵于黄金

89、万卷诗书四时苦读一朝悟,十年寒窗三鼓灯火五更明

90、读书好经商亦好学好更好,创业难守成亦难知难不难

91、爱书读书,书中自有大世界;垒阶登阶,阶上即是新高峰

92、勤为小径,攀书峰必自有路;苦作大舸,筏学海岂怕无边

93、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94、世上几百岁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9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96、咬成几句有用书,可以充饥;养培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97、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怎可一日曝十日寒

98、书如长梯,送我步履知识峰巅;学是航船,带人神游真理海洋

99、古往今来,百代世家无非积德;天上人间,第一商品还是读书

100、积德万本读先世之流风心存继往,凌云立志振后起之家法意在开来清联鉴赏

【自题】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

楹联鉴赏:

王夫之(1619-1692),中国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湖南衡阳人。此联为作者于其湘西草堂所作。上联言志,发誓要将儒学经典“六经”中治国安邦的道理研究透彻并图有所创新。一个“责”字,足见其甘当重任、开拓进取的抱负。下联抒情,自愿远离尘世,隐于僻壤,生死由天,过着如活埋般的生活。一个“乞”字极具震撼力。全联用语奇,含意深,读来令人荡气回肠。【题春联】 人因爱富常离我。

春不嫌贫又到家。

楹联鉴赏:

这副春联别出心裁,上联写人情淡漠,正应了那句“富有远亲,贫无近邻”,表现了对世俗的厌恶。下联豁达,有春风入室,当然情绪为之一转,自得其乐了。此联用反对手法,语言通俗晓畅而意味深长。

【自题联】 淡如秋水闲中味。

和似春风静后功。

楹联鉴赏:

王士祯(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自号渔洋山人,山东桓台县新城人,顺治进士。如秋水明净从容,作者以此表达宁静淡泊的情怀。似春风温和平静,则显示了一种待人接物的态度。这与“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作为修身养性的格言联。【题北京涵远堂联】 西岭烟霞生袖底。

东洲云海落樽前。

楹联鉴赏:

爱新新觉罗.弘历(1711-1799),清朝第四代皇帝高宗,年号乾隆。涵远堂是颐和园中谐趣园的正殿,意为恩被四海之堂。西岭指北京西郊群山,东洲指昆明湖。本联写景瑰丽,烟霞灿烂,云海苍茫,如诗如画。远景近景收放自如,动静相生,活脱脱地描绘出这位高居庙堂的皇帝在举手投足之间,独揽胜景的潇洒风度。

【题居室联】 家居化日光天下。

人在春风和气中。

楹联鉴赏:

纪昀(1724-1805),字晓岚,直隶献县人。乾隆十九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编纂。“化日光天”,即“光天化日”,形容政治清明,天下太平。“春风和气”,形容人的态度温和、表情轻松。上联写家居环境,巧妙地赞颂盛世太平。下联写主人的情绪,温和而欣喜。先有国泰才有民安,上下关联,转接自然,语言明快,展献出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

烟笼古寺无人到。

树倚深堂有月来。

楹联鉴赏:

翁方纲(1733-1818)清代诗人、书法家。直隶大兴(今北京)人。本联题中国四大名亭之一的北京陶然亭。古寺指亭所在的慈悲庵,深堂指慈悲庵中的殿堂。月照下的古寺轻烟笼罩,殿堂外老树横斜,自然清幽之极。联句描写的都是静景,然而用了“笼”、“倚”、“来”等动词,形象而生动,因此读来感觉幽深而不沉闷,饶有趣味。烟、寺、树、堂、月这许多物象之间若有若无的关联,似有禅意。

【题卧室联】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楹联鉴赏:

邓石如(1743-1805),中国清代书法家、篆刻家,怀宁(今属安徽)人。春风温和,能包容世间万物。秋水清澈宁静,更显从容风度。当真是难得的境界。

【自题联】 持身每戒珠弹雀。

养气要如刀解牛。

楹联鉴赏:

邓传密(1795-1870)字守之,号少伯(一作少白),为邓石如之子。珠弹雀,出自宋太祖于后园以珠弹雀消遣时,因受臣子上奏打扰而动怒的典故。刀解牛,典自疱丁解牛,说明世间万物都有其固有的规律性,只要在实践中做有心人,不断摸索,就会熟能生巧。本联用此两典作喻,形象而生动地说明如何持身与养气,言简意赅。

【题学文堂联】 文能换骨余无法。

学到穷源自不疑。

楹联鉴赏:

李彦章(1794-1836年),字则文、兰卿,号榕园,闽县(今福州市区)人。本联集自陆游诗全集之二十五(《示儿》,《剑南诗稿》:“文能换骨余无法,学但穷源自不疑。齿豁头童方悟此,乃翁见事可怜迟。”意指从文字深入后,再超越文字而出来,从而提升了境界,学习要追溯根源以明理。可作为格言联。于人何不可容者。

凡事当思所以然。

楹联鉴赏:

何绍基(1799-1873)子贞,号东洲居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提调、提督四川学政等。上联的“容”字意指宽厚而有容人雅量。为人要宽厚大度,如此才能避免纠纷。下联的“所以然”指原因。对事物的认知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此联富含哲理,的确是为人处事的经验之谈。

【题太古巢联】 将愚公山移屋背。

以智者水洗尘心。

楹联鉴赏:

陈维英(1811-1869),台湾教育家,字实之,号迂谷。著作有《偷闲集》、《太古巢联集》等。“太古巢”是他晚年在台湾剑潭旁边所建居室。王冕有诗“巢父诚辟世,许由真隐沦。势利既已忘,天子不得臣。栖身碧山中,洗耳清涧滨。悠悠太古怀,坐看花鸟春。

所以后来者,可望不可亲”。作者将居所命名为“太古巢”,想必是效唐尧时的贤士巢父不羡功名而归隐山林吧。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应当是此联所要表达的思想。上联的“愚公山”实则指仁者温厚沉稳如山的品格。将之移于屋背,实指辟一室坚守其操。下联深化之,欲追求智者洞悉世态,心神清澈之境界。全联活用典故,厚重而流畅。【集句联】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楹联鉴赏:

这是鲁迅集何瓦琴句赠瞿秋白的一副联。“知己”与“同怀”意近,指志趣相合者。“同怀”本义是指同胞兄弟姐妹。鲁迅先生在文学创作期间,经常受到反动文人的攻击、漫骂。瞿秋白先生曾在上海秘密会见过他,并整理了鲁迅先生的杂文,写了《鲁迅杂感集序言》,对鲁迅先生杂文给予高度评价。鲁迅先生为此写了这副对联相赠,表达了知己难得,两人对中国社会的现状有着同样的看法。此联集句合意,感情真挚。【俗语联】 四面云山谁是主。

一头雾水不知宗。

楹联鉴赏:

何淡如,清同治年间广东人,为谐趣联奇才。此联采用流水对法,“谁是主”,实际是指置身于云山中的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其人自然是一副混沌迷糊的模样了。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意思是说,佛虽宣扬空寂,但其佛法源于对人世的感悟,并非空穴来风。反观之,如果只是沉迷于世事而不能自拔,自然会迷失本性。何淡如这副俗语联语言恢谐而富含哲理,见性见禅。

【题藩署内室联】 燕息敢忘天下事。

和平先养一家春。

楹联鉴赏:

俞樾(1821-1907),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字荫甫,号曲园。楹联著作有《楹联录存》。燕息,安息的意思,语出《诗.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虽休息于家中,却心系国计民生;先有了自家和美融洽,进而能够从容地去处理政务,安定一方。联语隽永,格调高雅。守独悟同,别微见显。

辞高居下,置易就难。

楹联鉴赏:

翁同龢(1830-1904),清末维新派。江苏常熟人。1856年(咸丰六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官署刑部右侍郎、户部右侍郎、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等职。对联是说人既要坚持己见,又要理解众人的看法;既能区别细微的差异也能看清大局;辞去高位而甘居下层,不做容易的而去做困难的事。全联十六字,几乎用了八对反义字,精炼深刻,语调铿锵。

【题门联】 移门欲就山当榻。

补屋常愁雨湿书。

楹联鉴赏:

吴济,字巨川,将乐(今属福建)人。真宗咸平五年进士。门对青山,以山为榻,悠然自乐;为屋补漏,最关心莫要雨淋湿了钟爱的图书。上联化大为小,下联由细微处见深情,全联语言隽永,谐谑中见性情。

【集杜甫诗联】 水不求深鱼自乐。

人之好吾鹿则鸣。

楹联鉴赏:

吴昌硕(1844-1927)浙江孝丰县人,篆刻、书法、绘画三艺皆精,为“后海派”艺术的开山代表。上联化用《庄子》中“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典故,表达宁静淡泊的情怀。下联的鹿鸣原出于《诗经·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以此起兴,营造了一个热烈而又和谐的氛围。引申开来,则较合曹操《短歌行》中引用此句所表达的求贤情怀,意谓有志趣相投的朋友相往来。此联化用典故巧妙,语言轻快从容。【自题联】

随时纵论古今事。

尽日放怀天地间。

楹联鉴赏:

严复(1853-1921),福建侯官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纵论古今事,必定要有博古通今的学问;放怀天地间,更显高瞻远瞩,胸襟博大。全联直抒胸臆,显示了作者勇于探索,敢于开拓的魄力。

【自题联】 客去茶香留舍本。

睡余书味在胸中。

楹联鉴赏:

吴熙载(1799-1870)号让之,又号晚学居士,江苏仪徵人。舌本,即舌头。有客相与品茶畅谈,客去后舌上茶香久久不散。读罢小睡,醒来仍觉得胸中留有书卷之气。作者要表达的是一种旷达的处世情怀,却婉转地于“茶香”和“书味”着笔,细腻而灵动。

【题相山瀑布】 凌空卷雪天边落。历乱奔雷涧底归。

楹联鉴赏:

范廷谋,本籍浙江。于1725年(雍正3年)担任台湾府知府。相山瀑布位于湖南彬州市。此联出于范廷谋题瀑布诗:“面面苍崖锁翠微,万山攒动一泉飞。凌空卷雪天边落,历乱奔雷涧底归。” 上联描写瀑布形象,凌空泻落,水花如雪飞舞,恰似“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下联写其声势,飞瀑击石横冲直撞,响如奔雷。连用了六个动词,准确而有力。“卷雪”、“奔雷”的比喻十分形象,描写画面有声有色。作为七言短联,字字精当,对仗工稳。更难得还采用流水对法,自然地写出观瀑布的过程和感受,收放自如,言尽而意未休,极富感染力。

【赠联】 穷达尽为身外事。

升沉不改故人情。

楹联鉴赏:

萨镇冰(1859—1952),字鼎铭,原籍雁门,他经历了前清、民国与解放初期的各个历史时期,是中国海军史上一位卓越的人物,爱国将领。此赠联语言平实,见性见情。“穷达”与“升沉”自对工整,仅仅四个字,似乎可见一生的荣辱悲欢。能够将荣辱置之度外,将友情长系心间,当真不易。【自题联】 为人树起脊梁铁。

把卷撑开眼海银。

楹联鉴赏: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长沙浏阳人,著名维新人物,“戊戌六君子”之一。“脊梁铁”,即铁脊梁。将“铁”字置后有强调意味,掷地有声。“眼海银”用语奇倔,形容目光明亮而开阔。把卷悟真知,目光飞银,自然是心神激荡!读此联能深切感受到这位民族先驱勇于开拓、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

【山谷,蠹鱼分咏】 诗派纵横不羁马。

书丛生死可怜虫。

楹联鉴赏:

分咏体是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结合起来写成一副诗联,通过工整的对仗把关系并不密切的事物联系起来,此诗钟便是如此。“不羁马”和“可怜虫”两个比喻俱形象切题。此钟无论总体或局部俱有关联,尤其巧妙。诗派/书丛,不羁马/可怜虫,可谓珠联璧合。而总体来看,又似乎写的是诗书中两个截然不同的境界。上下用反对手法,一洒脱,一拘谨,相映成趣。【题镇江焦山松廖阁联】 龛收江海气。

碑出鱼龙渊。

楹联鉴赏:

伊秉绶(1754-1815),号墨卿、默庵。福建人。乾隆进士,清中期书坛大家。定慧寺:为镇江焦山古禅林。龛为供奉神位的小木阁,此借指定慧寺。碑指南朝的《瘗鹤铭》碑,原刻于焦山石壁上。因塌方,碑两次跌落江中,两次被捞出,最后置于焦山定慧寺。其真书字体雄劲奔放。因为出自长江中,所以说“碑出鱼龙渊”。以龛展开松廖阁山水雄浑之景象,以碑追溯历史,皆以小见大。联虽短而极具气势,而用典实,又丰富了内涵。语言生动。【题杭州西湖湖心亭】 如月当空,偶以微云点河汉。

在人为目,且将秋水剪瞳仁。

楹联鉴赏: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号陶庵。明末山阴人。湖心亭于1953年重建,为一层二檐四面厅形式,上有黄色琉璃瓦,恢弘壮丽。亭以湖名,湖以亭名。曾有诗云:“百遍清游未似还,孤亭好在云水间;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河汉即银河,瞳仁即瞳人。秋水常比作清澈的眼波。《唐儿歌》有句 “一双瞳仁剪秋水”。上联将亭比作明月当空,偶过微云,在天在水,全景通澈,恍如天上人间。下联将西湖比作眼睛,湖心亭比作瞳人。秋水盈盈,如佳人眼波流动,将湖景写活了。此联作喻奇妙形象,用典自然,意境深远,清旷奇绝。

【题南京贡院明远楼?移居杭州作】 繁亢驱人,旧业尽抛尘世里。

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画图中。

楹联鉴赏:

李渔(1611 - 1680),字笠鸿,号笠翁,浙江兰溪人。著有《闲情偶寄》。作者于晚年从南京迁至杭州,为此而作。“繁冗”指繁杂的世事,旧业指过去的居所,也可伸展为过去的杂务。上下联用对比手法,繁冗/尘市,湖山/画图,情随境迁,于凡俗中觉尘世喧嚣而心烦,入湖山风景如画而心旷神怡。又采用拟人手法,细细品味一下,所谓“驱人”与“招我”似为物事对人的态度,但实际正相反,移居杭州是作者厌倦尘世,向往清静的主动选择。如此手法含蓄而耐人寻味,很富有艺术感染力。

【题菜园联】 此味易知,但须绿野亲身种。

对他有愧,只恐苍生菜色多。

楹联鉴赏:

鄂尔泰(1677年—1745年),字毅庵,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著有《西林遗稿》。曾任云南巡抚在西南搞改土归流。乡蔬味美,但只有亲力耕种才能有所获。如若不能照应好这菜园,百姓无以为食,面如菜色,那将是为官者应当惭愧的啊。作者将照料菜园比作照应一方百姓,用语巧妙,颇见性情。

【题采芝径联】 步步小心,须念石头路滑。

层层着眼,方知峰顶人高。

楹联鉴赏:

孙髯(1711-—1773年),字髯翁,号颐庵。祖籍三原,擅长诗文楹联。采芝径为昆明圆通山中石道。上联写登山时石滑路险,要低头小心行进。下联写每一步都扎扎实实,层层不放松,达到峰顶的人自然有高的境界。联写登山石径,也象是人生之路,平常语而富含哲理。

【题随园联】 不作公卿,非无福命都源懒。

难成仙佛,为爱文章又恋花。

楹联鉴赏:

袁枚(1716-1797年),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人。清代诗人。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上下联同为因果关系的复句,语带调侃,活脱脱地描绘出一个淡泊功名、随缘放旷的文人形象。【自题联】 醴泉无源芝草无根人贵自立。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

楹联鉴赏:

程祖洛,字问源,号梓庭,嘉庆四年(1799)进士。醴泉:甘美的泉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此联借典作喻,强调人需自立自强,莫要妄想天赐好运。民生事业也在于勤,不可懈怠。比喻形象,论述明确,可作为格言。

【自题联】 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

坦坦荡荡,虽忧患亦畅天怀。

楹联鉴赏:

曾国藩(1811—1872)晚清湘军统帅。字伯函,号涤生。天怀:出自天性的心怀。上联写安不忘危,下联写面对忧患也从容淡定,不失本心。常言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于安乐时存忧患意识,当为智者。而一旦祸事临头却能从容面对、无所畏惧,更是勇者。运用叠字适得其所,而气势顿生。【题龙凤殿联】 虎贲三千,直扫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

楹联鉴赏:

洪秀全(1814—1864)太平天国创建者。原名仁坤,广东花县人。虎贲指勇士。“虎贲三千人”出自《孟子·尽心下》,这里的贲也通“奔”。九五,九五之尊,指帝王。全联无非是写推旧立新、改朝换代,表现了作者打下江山后的自豪与满足。而整联字字着力,神完气足,震撼人心。【题山西付县韩侯庙联】 西望关中,百战十年空鸟兔。

北临绵上,千秋一例感龙蛇。

楹联鉴赏:

杨听庐,江苏武进人,咸丰举人。上联写韩信在十年中历经百战,杀敌建功。绵上为春秋晋国介子推故里,在韩侯庙以北。介子推曾为主建功,因不愿出仕被烧死,韩信也因功高盖主丢了性命,两者相对照,可见世事如龙蛇般变幻莫测。全联对仗工整,用典恰当,气韵沉郁。

【题河南南阳诸葛草庐联】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

楹联鉴赏:

顾嘉蘅是湖北名士,曾任南阳太守。他在任期间,南阳和襄阳的文人为诸葛亮隐居地争论不休,于是他在武侯祠写下这副楹联以平息双方之争。上联写诸葛亮生前一心在朝廷,不论先主还是后主都是忠心扶佐。下联则说他早已名高于天下,而他当初隐居地在襄阳还是南阳都不重要了,这是对世人的劝诫,同时也是对诸葛亮名垂青史的赞颂。短短一联,涵盖古今,论述精辟。

【集句题怡园联】 春意长闲,闲处直须行乐。

吾生堪笑,笑时犹有些痴。

楹联鉴赏:

顾文彬(1811—1889),道光年间进士,官至浙江宁绍道台。此联为集辛弃疾词题苏州怡园。全联意味深长,需从整幅细品才能领悟。上联写园中春意融融,清闲之际人们应当及时行乐。下联一声轻叹,往事如烟而痴心未改。集句联切题很难,此联仅上联以“春意、闲处、行乐”隐约地切合怡园,而下联更是自顾抒情。然而这正是极具个性之处。“怡园”名本空泛,落于笔端则见仁见智。“春意长闲”似乎难以理解,其实不论“春”还是“园”,在这里应当是作者心境的象征。青春短暂,纵然建构奇巧之花园又怎能留得住?春在心中,才能有长久平和喜悦之情。回忆过去,应当有喜有悲,多情应笑我痴心不改!此联语虽浅显,读来却荡气回肠,为之一叹。【题西山九曲亭联】

飘飘然爽气西来,挹之不尽。

浩浩乎大江东去,逝者如斯。

楹联鉴赏: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晚年号抱冰老人,今河北南皮人。清末重要的洋务派大臣。西山位于鄂州市临江而立。其山一脉九曲,飞泉漱玉,气候凉爽。苏轼在《樊山级》中写到:“山顶即位坛,九曲亭,皆孙氏遗址。”上联写登高山而觉西来无尽清爽之气,下联写俯看大江浩荡而东流,感叹人间世事沧桑变化。所见所感,虚实相映。“逝者”包罗万象,相对而言为实指,“爽气”虽实而虚。一西来、一东去,正如历史潮流无法阻挡。一消逝、一无尽,万物轮回、有生有灭,则见禅意了。

【自挽联】

功名事业文章,他生未卜。

嬉笑悲歌怒骂,到此皆休。

楹联鉴赏:

人常说“一了百了”。而从这副自挽联中,作者有所了又有所未了。“他生未卜”,其实是表明自己对事业的一贯努力追求,虽死而不息,希望有来生好继续奋斗。“嬉笑悲歌怒骂”,是人生态度,到此皆休,则表明自己爱恨得所,死而无憾了。联语雅切,个性十足。

【题水镜祠珍珠亭联】 玩在水中央,来看这小小亭子。

欲知天下事,去问那好好先生。

楹联鉴赏:

水镜祠珍珠亭在福建南漳。亭在水中央,如玲珑珍珠一粒,不染俗尘。游来此处当然心神澄澈。世事繁杂变幻,只有那难得糊涂的好好先生才深谙其道。联语跳脱,先隐后发,读来不由让人会心一笑。

楹联赏析

楹联赏析——经管学院07级人力资源管理 姓名:张珂 学号:200741124133纵观中国的历史,楹联已经成为中国特有的标志和象征,一如古韵的诗歌和中国的远古神话。楹联者,对仗之文学也。......

烈士陵园楹联对联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烈士陵园楹联对联,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春联对联楹联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春节就户悬“桃梗”,又称“桃符”。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

湘湖对联——楹联

萧山湘湖风景区楹联(四副)湘湖云影宛然在; 吴越风情次第来。千树常牵吴越雨; 三村犹带古溪烟。桥跨古今犹带雨; 村经兴废自含春。 注:桥:跨湖桥文化;村:上孙、中孙、下孙三村。一塘烟......

烈士陵园楹联对联集锦

烈士陵园楹联对联集锦【上联】:英风得天地【下联】:壮气作山河【上联】:烈士英魂昭日月【下联】:棉乡热血壮山河【上联】:菊花圣洁寄哀思【下联】:岷江奔腾搏未来【上联】:龙潭虎穴......

《对联 楹联赏析[3].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对联 楹联赏析[3]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经典对联及赏析 对联 楹联 经典对联及赏析 对联 楹联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