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应知应会_精神文明应知应会知识
精神文明应知应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精神文明应知应会知识”。
精神文明建设应知应会
1、道德
是指人类现实生活中由一定经济关系所决定,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所维持的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2、社会主义道德
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的反映;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先进道德体系。它属于共产主义道德体系,是共产主义道德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具体体现。
3、公民道德
是一个国家所有公民都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规范的总和。
4、组织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确分析思想文化领域面临的新形势,适合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实际状况,做出的一个重大决策和重大部署。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第一、大力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第二,广泛开展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第三,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第四,建设健全社会道德监督机制。
5、公民20字基本道德规范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集中概括为20个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6、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7、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特征
第一,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反映。第二,主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平等和人格平等。第三、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主张以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三兼顾为出发点,反对一切以个人主义为出发点的思想和行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现实的道德。第四、反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
8、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
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五爱”为基本要求。
9、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以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吸引群众普遍参与,是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1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一个核心”、“一个原则”、“一项基本要求”、“三个着力点”),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丰富的内涵。就其内容来说,既有对社会成员在理想信念方面的根本性要求,又有对日常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具体要求;既有对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社会公德要求,又有对不同社会群体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要求;既有对普通群众的广泛性要求,还有对领导干部和国家公务员的先进性要求。这些方面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道德体系。
12、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道德的教化作用;(2)社会道德的调控作用;(3)社会道德的规范作用;(4)社会道德的凝聚作用。
13、道德修养
是指人们在道德品质、道德意识方面的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也可以说是在道德方面的自我教育。道德修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来反省、检查和约束自己,这是最主要的方面;二是由于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这种反省而逐步形成了某种道德境界。
14、道德评价
是指在道德活动中,人们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惯等方式,对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所做出的是非善恶的价值判断。
15、提倡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实现道德修养的首要途径;(2)提高自尊自重的道德建设水平;(3)培养自我控制的道德意志;(4)在社会实践中升华自己的道德感情;(5)勇于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16、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保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其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要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
17、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公民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其内容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并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
18、家庭美德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包括关于家庭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19、公民道德宣传日
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央文明委决定,从2003年起把每年的9月20日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
20、《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强调的五种精神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21、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主要有尊老爱幼、见义勇为、扶贫济困、助人为乐、勤劳节俭。
22、社会主义人际关系的准则
平等、团结、友爱、互助。
23、“六提倡,六反对”的内容
提倡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提倡健康娱乐,反对聚众赌博;提倡婚姻自由,反对买卖婚约;提倡村邻和睦,反对宗教纠纷;提倡艰苦创业,反对铺张浪费;提倡少生优生,反对计划外生育。
24、依法治国
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5、以德治国
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四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为落脚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26、自治区“公民道德建设月”
从2002年起,自治区党委把每年三月定为“公民道德建设月”。这是自治区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实际,大力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进一步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向广度、深度发展,提高各族干部、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大举措。
27、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
(1)调整职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2)调整各职业内部的关系。(3)促进职业人员的成长。
28、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1)为人民服务。(2)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职业劳动。(3)社会主义的团结协作。
29、党政干部的职业道德内容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甘为公仆;(2)忠诚正直,坚持原则;(3)光明磊落,公正廉洁;(4)联系群众,发扬民主;(5)精通业务,提高效率。
30、工商、税务干部的职业道德内容
(1)热爱本职,忠于职守;(2)执行政策,依法办事;(3)严守纪律,廉洁奉公;(4)促产增收,勤俭节约;(5)文明征税,礼貌待人。
31、公、检、法部门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内容
(1)严格执法,办事公正;(2)热爱人民,热情服务;(3)坚持原则,刚正不阿;(4)无私无畏,勇于奉献。
32、教师的职业道德内容
(1)忠于党的教育事业;(2)关心学生,爱护学生;(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4)为人师表,言传身教;(5)团结协作,互相帮助。
33、企业职工的职业道德内容
(1)热爱企业、以厂(矿)为家;(2)热爱劳动、乐于奉献;(3)尽职尽责、完成任务;(4)遵守劳动纪律、维护生产秩序;(5)尊师爱徒、友爱互助;(6)勤俭节约、艰苦奋斗;(7)好学上进、钻研技术。
34、商场(店)职工的职业道德内容
(1)热爱本职、执行政策;(2)优质服务、礼貌待客;(3)诚信公平、文明经商。
35、军人的职业道德内容
(1)忠于祖国、忠于人民;(2)服从命令、听从指挥;(3)努力学习、提高本领;(4)加强团结、遵守纪律;(5)无私无畏、勇于奉献。
36、农牧民的职业道德内容
(1)热爱集体、热心公益;;(2)遵纪守法、移风易俗;(3)正当经营、勤劳致富;(4)重视教育、学习文化;(5)民族团结、共同进步;(6)讲究卫生、保护环境。
37、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内容
(1)竭尽忠诚、治病救人;(2)平等待人、尊重患者;(3)认真负责、一丝不苟;(4)文明行医、举止端庄;(5)廉洁奉公、诚实谦虚;(6)作风正派、语言文明;(7)努力学习、提高医术。
38、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内容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以社会效益为最高标准;(3)遵守法律和宣传纪律;(4)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39、体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内容
(1)端正体育目的,献身体育事业;(2)刻苦训练,提高技艺;(3)顽强拼搏,赛出水平;(4)树立全局观念;(5)讲究友谊,文明竞争;(6)公正无私,遵纪守则;(7)尊重对方,尊重裁判,尊重观众。
40、旅游、宾馆业职工的职业道德内容
(1)文明礼貌、热情服务;(2)真诚友好,信誉第一;(3)不卑不亢,落落大方;(4)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41、公民在车站、码头、车船、飞机上应遵守的文明行为规范
(1)要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照章办事,维护公共秩序;(2)要讲究文明礼貌,做文明乘客;(3)要尊重车船、飞机、车站、码头的工作人员和他们的劳动成果。
42、公民在旅馆应遵守的文明行为规范
(1)要自觉遵守旅馆的各项规章制度;(2)要讲究社会公德,爱护旅馆内的一切设备;(3)要尊重服务人员的劳动,注意保持它们所提供的良好环境,不要随意弄脏弄乱,增加服务人员的劳动。
43、公民在饭店、食堂、餐厅等场合应注意的公共准则
(1)吃饭要讲文明,不铺张浪费;(2)喝酒要把握好度,文明劝酒,尊重他人;(3)入座要讲究风度,尽量为别人提供方便;(4)就餐要讲究卫生;(5)称谓要得体,讲话要有礼貌。
44、公民在图书馆、阅读室的文明行为
(1)要保持图书馆、阅览室安静、清新的学习环境;(2)自觉遵守图书馆、阅览室的规章制度,爱护图书馆资料;(3)做文明礼貌的阅读者。
45、公民参加各类会议、集会应遵守的文明行为规范
一要自觉遵守会议的各项纪律;二要尊重会议报告者;三要注意维护会场的清洁卫生。
46、公民在影剧院应注意的文明言行
(1)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影响其他观众;(2)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尊重了演员,是否影响演出;(3)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影响了剧院的秩序和卫生。
47、公民在观看体育比赛时应遵守的文明行为规范
一是热情;二是公正;三是要做文明观众。
48、公民在医院的文明行为
(1)尊重医护人员,服从和配合治疗;(2)自觉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3)自觉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4)自觉帮助各族患者和医务人员做好事。
49、公民在集体宿舍的文明行为
(1)集体宿舍的成员要有集体主义精神;(2)要行为文明,待人有礼;(3)要关心集体,团结互助;(4)要讲究卫生,爱护公物。
50、公民在公园、风景游览区应遵守的文明行为规范
(1)言谈举止要文明礼貌;(2)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3)敬老爱幼,尊重他人;(4)注意卫生,保护环境;(5)助人为乐,见义勇为
51、公民在街区等公共场合的文明行为
(1)要有整洁端庄的仪表举止;(2)要使用文明礼貌用语;(3)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4)要自觉做到拾金不昧,见义勇为。
52、爱情的道德要求
第一,要符合社会主义恋爱观,摒弃不良的婚姻动机。第二,婚恋是人生的终身大事,必须以严肃、认真、科学的态度对待。第三,正确处理爱情与事业的关系。第四,移风易俗,反对迷信和宗教干预恋爱和婚姻,勤俭办事,不铺张浪费。
53、婚姻的道德要求
(1)必须遵守婚姻法的各项规定;(2)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婚姻生活方式,实行一夫一妻;(3)生育是婚姻的组成,要实行计划生育。
54、家庭的道德要求
(1)正确处理家庭与国家、社会的关系;(2)建立健康文明的家庭生活方式;(3)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念,摒弃“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思想;(4)处理好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的关系。
55、亲友邻里关系中的道德要求
第一,要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第二,要以礼相待,克已谦让,和睦相处。第三,要遵守公共楼院的生活卫生秩序,讲求居住环境的优美。
21、坚持“三贴近”原则
“三贴近”是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是精神文明建设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实践途径。
22、非物质遗产
非物质遗产是人类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遗产应包括自然和文化遗产、物质和非物质遗产(或称无形遗产)、农村和城市遗产等等。《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所指的遗产应是物质遗产。物质遗产注重的是物,也就是外在的自然文化景观和建筑遗址。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主要的遗产,更注重的是技能、技术、知识的承传,是主要的财富,一切以人为主线。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23、“五讲、四美、三热爱”
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各地开展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
“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
24、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提出的“三义”、“三观”、“三德”的内容
“三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
“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25、“四有”公民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简称“四有”公民。
市民应知应会文明知识(一)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社会公德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
自治区国税局机关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应 知 应 会 知 识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和总的要求: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
务、科技普及、卫生计生服务等六个方面进乡村。 “十好村民”:好干部、好党员、好宗教人士、好青年、好军属、好能手、好儿媳、好夫妻、好邻居”八、农家书屋要求:图书搬放整......
精神文明创建应知应会(二)一、文明单位创建应知应会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富强、民主......
第一部分:精神文明建设基本常识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