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_寒夜里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寒夜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寒夜里”。

寒夜

《寒夜》是巴金解放前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最初动笔于1944年秋冬之际的重庆,1946年底在上海完成。小说主人公汪文宣和曾树生是一对大学教育系毕业的夫妇。年轻时曾经编织过许多美丽的理想,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办一所“乡村化、家庭化”的学堂,为国家为人民做点有益的事情。但抗战爆发后,他们逃难到重庆,汪文宣在一家半官半商的图书文具公司当校对,曾树生在大川银行当“花瓶”。汪文宣的母亲为了减轻儿子的生活负担,赶来操持家务,但汪母与曾树生婆媳关系不和,汪文宣夹在中间两头受气,且又患上肺病,家庭经济非常拮据。最后曾树生跟随银行年轻的经理乘飞机去了兰州,汪文宣在抗战胜利的鞭炮声中病死,汪母带着孙子小宣回了昆明老家。两个月后,曾树生从兰州回到重庆,但已物是人非,伤感不已。作家在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汪文宣、曾树生、汪母这三个人物形象,深刻地写出了抗战时期勤恳、忠厚、善良的小知识分子的命运。

汪文宣是一个被不合理的社会所压垮的知识分子。当年他也是一位意气风发的青年,读大学时雄心勃勃地希望通过办教育来改造社会,树有教育救国理想。之后他与同学曾树生恋爱、同居,可以想见他当年追求个性解放、蔑视传统礼俗的热情与勇敢。但是,现实生活彻底改变了他,使他成为一个唯唯诺诺,畏首畏尾的庸人。他的性格和心理已经具有了某种病态。他对周围世界充满惊惧,反应高度敏感,总是没有根据地胡思乱想和猜测。例如,他看见上级注视的目光,便疑心上司对他不满,听到上司说话,他也要琢磨半天,甚至连上级轻声咳嗽,他也要疑心是否有怪罪自己的意思。同样,他对自己与妻子的感情也是充满了担心,时常为猜测所苦恼,但却没有勇气与妻子交流。当他发现妻子在跟一个年轻男子一起走进咖啡厅时,他想问个究竟,却又“不敢迎着他们走去”,想等他们出来再说,又怕妻子难堪,也使自己难堪,最后犹豫再三,“只有垂头扫兴地走回自己的办公地方去了”。

巴金在《寒夜》中写出了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以及他们的懦弱。巴金在《关于〈寒夜〉》一文中说:“关于《寒夜》,我过去已经谈得不少。这次在谈《激流》的回忆里我写过这样的话:„我在自己身上也发现我大哥的毛病,我写觉新……也在鞭挞自己。‟那么在小职员汪文宣的身上,也有我自己的东西。”“我自己身上本来就有毛病。我几次校阅《激流》和《寒夜》,我越来越感到不舒服,好像我自己埋着头立在台上受批判一样。” 这种毛病是什么呢?他认为就是“作辑哲学”。如果从历史的角度看,《寒夜》继续着“五四”时代借描写爱情以思考知识分子“个性解放”的写作传统,深入探究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问题,以对人性的深刻把握反观了“五四”新文化传统,显示了20世纪40年代知识者题材小说继承又超越“五四”的一面。

《寒夜》代表了巴金在小说写作上的最高艺术成就,尤其是在心理描写上达到很高的境界。如果说,巴金在早期作品里常常直接向读者一泻无余地倾吐其奔放热情的话,那么,在后期作品中,他则是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情感。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称赞托尔斯泰能够掌握“心灵的辩证法”,其实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巴金的《寒夜》。巴金在小说中紧扣人物的独特个性,较多地采用了心理分析的方法来揭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充分发掘和描写了人物内心情感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尤其是常常抓住人物内心世界中两种对立的因素,从动态中加以剖析,写出它们的起伏消长。例如,对曾树生在赴兰州前夕内心“去”与“不去”两种心理因素,作者就写得真实、细腻、深刻,通过对人物内心两种心理因素反复碰撞的描写,把人物内心的痛苦表现得非常感人。

寒夜》写成于1946年底。这是最能代表巴金后期创作风格与水平的一部长篇力作。和以往他的那些小说不同的是,《寒夜》的构思不是来自作家自己的生活经历,他是在新婚后不久仍沉浸于甜蜜的幸福之时,纯粹靠想象构思了这个家庭破裂的辛酸故事的。

作品描写自由恋爱的知识分子家庭如何在现实生活的重压下破裂,这个寒气肃杀的悲剧发生在抗日战争的“陪都”重庆,时间是抗战胜利前的一年间。这其实是那个时代人们常见的凡人小事,作者真实地加以揭示,揭露了病态社会的黑暗腐败,为那些黑暗中挣扎的小人物喊出了痛苦的呼声。青春的消失,理想的破灭,人性的扭曲,还有中年成熟背后的悲哀……这部作品所展示的一切都了无生气,读来令人心情沉重。

例如,小说写汪文宣面对婆媳间无休止的争吵,那种左右不是的精神煎熬,以及对家庭破裂和自己的生命逼近尽头的清醒预见,读来让人有一种厌倦感和窒息感,《寒夜》写的是凡人小事的悲剧,是当年生活中人们司空见惯却又不愿正视的黯淡风景。

曾树生是小说中刻画得最有深度的人物她的性格有复杂的多维性,巴金深刻地把握其性格层次的构成动因。与汪文宣不同,她年轻美丽,有充沛的活力,思想开放,然而内心藏着孤独和苦闷。这苦闷除了社会环境的压迫。和她身心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也有关。小说注意发掘她的潜意识,如写她虽然想努力唤起对儿子小宣的亲近感,但又很难控制内心的冷漠。这是由于小宣那未老先衰的病态模样总引起她对丈夫潜在的烦恼和恐惧,生理和心理上的压抑感使她在儿子面前也表现出排他和自恋的深层人格特征。

巴金显然不是按既定性格心理类型去拼接他的人物,而是忠于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包括非逻辑性的审美感受,对人物性格心理的不同层面做整体的随机性的跟踪表现,是曾树生这样的人物形象具有很丰富的审美内涵。

汪文宣、曾树生的悲剧,是处于黑暗现实中而又追求个性解放的现代知识分子精神上被摧残、肉体上被吞噬的悲剧。这固然跟他们本身的思想性格弱点有关,但归根结底还是社会的悲剧。一切不幸、贫穷、失业、疾病都与万恶的战争和黑暗的社会分不开。小说在这一点上,显示了他尖锐的批判力量。

但如果做更深入的体味,会发现巴金这部现实感很强的小说中又蕴涵有对人性对家庭伦理关系的深层思索。如其中对婆媳间无休止“战争”的描写,就发掘到心理方面的深层原因,自然也牵涉到对特定伦理关系制约下的人性困境的探讨。

《寒夜》特别感人肺腑,是因为它的真实。这是平民的史诗,是战争年代普通知识分子苦难生活的真实图景,是发自小人物内心的真实愤慨。

和作者以往许多作品不同的是,用笔更为冷静,很少自己直接出来替主人公呼喊,注意在发掘人物内心冲突方面下工夫。小说匠心独运,整部作品都围绕“寒夜”这象征性的气氛做文章,意境凄凉,增强了悲剧效果,又使人很自然联想到作品所要暴露的那个黑暗冷酷的社会。《寒夜》是巴金继《家》、《憩园》之后小说艺术的又一高水准发挥。

二、曾树生的形象:在困境中挣扎的小资产阶级女性

曾树生是一位温柔热情、聪慧美丽、富于幻想、不甘堕落的新派女性。她不甘向命运低头,也不愿像丈夫那样苟且偷生。她没有消极地顺从忍受,甚至萎缩个性,牺牲幸福以求生存。但是,出于生活所迫,她无奈当了银行的“花瓶”;她无法容忍丈夫毫无生气的生活方式和婆婆的恶语中伤,虽然她同情丈夫的不幸,也爱着丈夫,但对自由痛快生活的渴望和受强烈的虚荣心的驱使,最终因受不住生活希望的诱惑而离弃了丈夫和家庭。不可否认,曾树生有着小资产阶级享乐观和物质生活对她的侵蚀和引诱。她只是一个困境中企图拯救自己的妇女,在复杂的环境中,曾树生也呈现出复杂的性格。

第一,追求物质享受.,有小资产阶级虚荣心。曾树生年轻美丽,充满了年轻人的朝气和生机。她不满足现状,对物质生活有极大地占有欲。她说:“我爱动,爱热闹,我需要过热情的生活.” 她有中层阶级青年女性特有的虚荣心。但她又不得不面对生活,面对现实,为了帮丈夫分担养家费用;为了使生活维持下去;也为了不过贫贱的、劳累的、艰苦的生活,她只得到大川银行去当职员,作为“花瓶”任人欣赏,整天打扮得花枝招展,陪银行主任出入咖啡馆、跳舞厅,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去换取较高的薪水。.她难以忍受精神上的孤寂和物质生活的贫乏带来的痛苦,最终她因为不甘寂寞,不甘于守着一个怯弱多病、精力衰竭的男人而脱离了家庭,去寻求她自我解放的道路。

第二,不甘屈服,在困境中挣扎。曾树生是一个生活的强者,是有能力在绝望中支撑家庭、寻求生机的女人。她与丈夫相比,她的视野较开阔,自信力较强,性格较倔强.对待生活的态度也比较乐观。为了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尽一份做妻子和母亲的责任;为了避免吃苦,让自己过得舒心,。她不得不心甘情愿去做“花瓶”,凭借姿色赚钱。这一切是她主观意志无法抗拒的。当婆母把自己视为“姘头”,视为娼妓,仇恨满目、骂不绝口的时候,她没有屈服,没有绝望,没有让生活的重负击垮自己。她不顾忌流言,不顾忌冷眼,不顾忌婆婆的吵骂,她放弃自己的尊严,照样“上班”。就在这样的困境中,曾树生并未失去对生活的勇气,仍在苦苦地挣扎和追求.她不满丈夫的懦弱和无能,不思进取,她真诚地希望丈夫能够坚强,度过难关.曾树生在多重位置多重关系中挣扎着,表现出了不甘屈服的精神.第三,善良正直,富于同情心。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对待家人上,她无微不至的关心、体贴丈夫,挣钱供养这个破落不堪的家。汪文宣虽然懦弱无能、逆来顺受、死气沉沉----但是曾树生仍然割不去对丈夫的怜悯和爱。汪文宣在酒馆里喝得酩酊大醉,在回家的途中吐得一塌糊涂时,树生碰见了他,把他扶回了家,给他洗脸脱衣脱袜,关心倍至;她充当花瓶,努力赚钱,为孩子准备学费;为卧病在床的丈夫筹备数目不小的医药费;到了兰州以后,每月都给家中寄钱并写信安慰家人.虽然婆媳关系不好,但也对婆婆很关心和同情.她没有背叛丈夫,没有答应陈经理的追求作出欺骗丈夫的行为。后来她又回到重庆,希望能和丈夫共同实现他们的愿望。

综上分析,小说通过曾树生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一个内心复杂性格复杂的小资产阶级女性.揭露了在黑暗社会中,即使有理想有追求的知识妇女,也避免不了在生活的苦海中挣扎.曾树生是一个时代的弱者,是一个*年代的牺牲品。

三、汪母的形象:受过旧式教育的知识妇女汪母形象则是恶婆婆与好妈妈(奶奶)的统一体。在小说里,她已沦为只照顾儿子的“二等老妈子”。由于在汪母的灵魂深处还残存一些封建旧礼教、旧观念,她对媳妇非常嫉恨,视儿媳为仇敌,但她对自己的儿孙却无比的关心和爱护。从汪母与媳妇的关系看,显示了她道德的恶,她是卑下的;从她与儿孙的关系看,则显示了她道德的善,她又是高尚的。汪母就是这样一个高尚和卑下、伟大与渺小两种品格奇妙融合在一起的老年妇女形象。在这个小人物身上体现出她性格的复杂性。

第一,汪母爱的自私性。汪母深爱着自己的儿子,可是她的爱是极度自私的。汪母对儿孙总是充满柔情,无论自己多么辛苦,她都心甘情愿细心地呵护着他们,把他们的衣,食,住等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她对儿孙的爱,无可挑剔,她愿为儿子牺牲一切,可谓之无私伟大。她对自己的儿媳,不但没有一点疼爱,而且达到了不可相容的地步。她对媳妇总是没有好言语,说话刻薄无情,动不动就和媳妇吵架,拿最恶毒的语言辱骂、嘲讽媳妇,对媳妇没有一丝一毫的宽容。这就让汪文宣夹在中间很难处理。汪母这种畸形的爱不但没有使儿子感到幸福,而且让儿子深深地痛苦,甚至难以理解与忍受。

第二,汪母性格的保守性,顽固性。汪母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比较保守:因为儿子与媳妇是自由恋爱,既无手续又没婚礼,她经常骂曾树生是儿子的“姘头”,强调自己是花轿迎娶,降低媳妇的地位,看不起媳妇,与儿媳吵架,就拿这来羞辱媳妇;因为受“三从四德”信条死死地捆绑,她总看不惯儿媳的“花瓶”生活,看不惯儿媳“一天打扮妖形怪状”,上馆子,看戏、打牌、跳舞。对此她会冷嘲热讽,厌恶愤恨,认为媳妇不守妇道,她却抹杀了树生做这些,是为了养家糊口的成绩。汪母不但思想保守,还很顽固:儿子得了病,儿媳相信西医,多次让文宣到西医那里诊治,可汪母一直对中医坚信不移,药吃了不少,儿子的病越治越厉害;儿媳到兰州安顿下来后,还给文宣寄来的西医检查介绍信,也不知什么时候被母亲偷偷地撕成了碎片。儿子的病在她的顽固坚持下,被中医误诊误治,结果一命呜呼!

第三,汪母品格的坚贞不屈。在家中,汪母就像一个二等老妈子一样,做饭洗衣、收拾房间、缝补衣服,家中一切活都是她一个人干,从无怨言。冬天,天气寒冷,洗衣服手都冻烂了,儿子让她把衣服拿给别人洗,她总是不舍得花钱,一直坚持自己洗;白天忙家务,晚上一有时间,还在灯下给儿孙缝补衣服。在儿子生病期间,她悉心地照顾着,端吃端喝,充满了慈母的爱,从不嫌弃。无论多艰苦,还坚持给儿子鲜牛奶及鸡汤喝,而自己从不舍得尝一口。树生寄来的钱她不到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从不动用,始终照顾着儿子,坚强地陪儿子度过了最后时光。一个家庭破灭了,女走男死,是她处理好善后事宜,是她将孤儿带走抚养。从此可见汪母坚贞不屈的性格非同一般。

汪母就是这样一位旧式知识妇女形象,自私,顽固、保守,可是她还是一个充满温情,慈爱,甘于吃苦耐劳,自强不息、节俭坚贞不屈的好妈妈。汪母形象的意义不仅仅是对汪母的抨击,也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抨击。

纵观《寒夜》人物形象,作家塑造得丰满而有个性,深透了人物的内心层次,展示了人物的矛盾与冲突。作者没有像以往那样一针见血地指斥所要抨击的对象,而是着力刻画相互冲突的性格,深入挖掘各自的心理世界,深刻揭示了汪文宣家庭悲剧的社会根源。是黑暗的社会时代环境和传统文化伦理观念,给三个“好人”带来悲剧的结局,总而言之,他们生活的不幸和汪家的悲惨结局可以说是黑暗的社会、不利的文化、畸变的性格共同酿就的。但愿那样的寒夜永不复返,如此的惨剧绝迹世间!

寒夜

【51Test.NET-2012年初三作文:寒夜】无论何时,我都无法掩饰自己对冬天的喜爱,甚至可以说是痴迷,以至于我连冬天漫长而又孤独的寒夜也爱上了。寒冬的夜晚有着一种不可名状的美。......

《寒夜》读后感

《寒夜》读后感 (王伟迪 上海大学)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只知道这部小说是巴金的小说名篇。我怀着一种忐忑的心情去翻开这本书,因为我害怕这部小说像鲁迅的小说一样,十分难懂。但当我......

《寒夜》读后感

一年前,“非典”的时候我拿了好多书放在床头准备看。结果一直都没有看,那些书被我找了一个纸箱子放起来了。前段时间一直在看郭敬明的书,这两天很想看小说。本想好好地构思一下......

《寒夜》读书笔记

《寒夜》读书笔记《寒夜》读书笔记1每个时代都凝聚着历史的一段故事,而在每个故事里,都会有不一样的光景,发生着属于这个时代的人群的故事。《寒夜》中树生与文宣的爱情,便是发......

寒夜读后感

寒夜读后感《寒夜》读后感一年前,“非典”的时候我拿了好多书放在床头准备看,结果一直都没有看,那些书被我找了一个纸箱子放起来了。前段时间一直在看郭敬明的书,这两天很想看小......

《寒夜.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寒夜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寒夜里 寒夜 寒夜里 寒夜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