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在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中的方法与作用探讨_企业工会如何发挥作用
工会在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中的方法与作用探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企业工会如何发挥作用”。
工会在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中的方法与作用探讨
摘要:企业转制后,面对经济成份多元化、分配方式多样化、劳动关系契约化、劳动保障社会化的新情况,基层企业工会既要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又要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促进企业劳动者和经营管理者的和谐,实现员工、企业和政府的“三赢”确实面临着很大的难度和挑战。从系统论角度而言,优化劳动关系或者说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根本所在,就是主体各方、要素之间如何联接搭配、互相协调,实现一种整体优化的效果,使企业这个系统处于最佳状态。为此,工会就需要与劳动者(劳方)、经营管理者(资方)和政府劳动和保障部门建立并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
关键词:工会
和谐劳动关系
途径
方法
一、研究背景
马克思曾经说过,个体的发展和自由的范围依赖于它的劳动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所有的人都是自由的,但劳动过程的结构则统治者所有个体的自由。虽然马克思从未对自由下过一个明确的定义,但他指出现实的社会关系对自由的根源性和根本制约性以及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是自由的永恒前提。依据在社会劳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划分,劳动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作为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某种意义上也
二、研究目标
本课题报告侧重于描述性与应用性研究。主要在于了解转制企业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方法、成效及不足。主要探讨:企业劳动关系的特点;工会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中职能作用的发挥与不足;不利于工会职能履行的因素分析;探索工会在建设和谐劳动关系的有效途径。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式、研究设计介绍
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方法,辅以文献研究方法。
(二)调查范围和对象 1.调查范围 XX公司 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样本根据判断抽样的方式从62名公司员工中抽取,主要为工方职工,基本不包括外来劳务工。实际发放问卷28份,公司收回有效问卷26份,回收率为92.8%。
(三)调查数据分析方法
审核问卷:检查回收的文件是否齐全,有无重复、遗漏、确保记录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分组整理:对经过审核的问卷,根据调查对象分别归入适当的类别;
统计分析:对于分组整理的信息,计算相应的数量和比率,做出所需的表格与分析图。
规范化程度不高,培训未对企业战略目标发挥有力的支撑作用,培训工作仍处于较低水平。
应该说,合法用工、合规经营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底线和基础。虽然公司能基本做到合法用工,但我们还是发现了两个不利于和谐的因素:工资与培训。工资收入是劳动者的核心劳动权益,利益共享是劳资合作的基础。虽然劳方往往“享福在后”,但企业确实应注意让劳动者合理分享经营成果,以实惠换忠诚、换稳定。而通过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从业能力,其实就是维护他们的就业权,而这其实是劳动者最根本的利益。
(二)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的成绩与不足。1.成绩
工会较好履行了维护职能、参与职能、建设职能、教育职能四项职能。在调查中,34.62%的员工对工会在化解劳资矛盾中发挥的作用表示“满意”,57.69%表示“一般”,认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只有3.85%。此外,工会干部关心员工工作和生活,逢年过节慰问向困难职工“送温暖”,主动看望患病、工伤职工,给他们物质上的扶助和精神上的鼓励。在参与职能方面,工会内部申述渠道畅通,工会经常召开群众座谈会或职工代表联席会,倾听员工诉求,形成建议反馈公司领导,基本达到和谐劳动关系救助型与民主型的要求。工会的建设职能也在企业“十好”班组建设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班组建设提升了班组向心力、执行力,工作效率、技术创新能力、产品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工会还积极履行教育职能,都想方设法利用各种资源为员工创造学习的机会,提升他们的思想
大小,只要看职工有问题是不是找工会就知道了。调查发现,员工在薪酬矛盾发生时,大多数员工首先选择“与企业负责人协商解决”,其次才是“向工会投诉,由工会协助解决”。正如国家劳动部工资研究所主任孙群义所言:“中国工会有本身的难处,既要维护职工利益,又要维护企业利益,而事实上,劳资双方又是个分利的关系,因此很难做。”
只有当工会一方面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共谋企业发展”上有所建树,另一方面能为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与基本利益提供支持与保障时,工会的影响力才能得以体现。反之,处于矛盾双方夹缝中的工会,任何一方的不满都会削弱其影响力。
2.工会组织的职能完整性不够
企业在转之前,工会在长期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其职能完整性受到一定削弱,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比如工会往往局限于做一些事务性工作,常常被员工理解为是一个“做福利的部门”,我们在对工会组织性质的调查中,有三分之二的员工对此表述不清,也反映了工会职能完整性上的缺陷。工会作为劳动者诉求的表达者和利益维护者的这一重要职能没有得到凸显,在协调劳资关系、化解劳资争议、企业劳动合同的制定和监督方面作为有限。
3.工会活动难以得到行政部门的有力支持与配合企业转制后成为市场环境下自负盈亏的经济体,生产性必然被放在了突出位臵。转制企业有别于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使工会组织职能的履行和作用发挥有所削弱。原有的工会工作体制、方式受到冲击。工会各类活动是工会开展工作的重要载体,其重要性
所谓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依据在社会劳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划分,劳动关系系统主要有三大要素,即劳动者群体(劳方)及其工会、经营者群体(资方)和政府劳动及社会保障部门。
劳动者群体(劳方):是劳动关系系统的第一要素,劳动者以其在社会生产及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和它的群体特征,成为劳动关系系统的子系统,居于主体地位。
工会:是由劳动者组成的特殊的社会组织。是以劳动者的代表身份,就劳动关系中的矛盾和劳动问题与资方进行交涉,以维护劳动者的权益而进行活动的。作为劳动者群体的代表,工会成为市场经济中劳动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劳动力所有者的代表。工会的组织程度以及地位和作用的发挥,反映出劳动者群体的成熟程度,决定着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权益是否能够得到保护。
经营者群体(资方):是劳动关系系统中与劳动者群体相对应的基本要素,它在劳动关系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经营者是企业的法人代表,对企业的生产指挥和经营管理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和全面负责。
政府劳动及社会保障部门:在劳动关系中,主要发挥外部调节作用,如:政府扮演第三方管理者角色,为劳资双方提供互动架构与一般性规范;政府扮演法律制定者角色,通过立法规定工资、工时、安全和卫生的最低标准;当出现劳动争议时,政府提供调解和仲裁服务;政府作为公共部门的雇主,政府还是收入调节者。总之,工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所借鉴,也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异曲同工。
(1)实现工会与劳动者群体(劳方)的良性互动 A 以人为本注重关怀,打造“服务型”工会。
打造“服务型”工会,应是工会组织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是密切党和职工群众联系、创新工会工作的新途径。随着企业转制,劳动关系由原来行政化的利益一体型通过利益分化向市场化的利益协调型转变、劳动合同取代国家行政干预成为影响劳动关系形成与调整的决定因素,这些变化要求工会基于四项职能,更好服务职工群众,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会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关怀,认真倾听职工呼声,及时反映职工愿望,围绕解决广大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扎实实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特别是要继续做好困难职工的排忧解难工作。工会要以实现劳动权益为中心,推动建立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建设,保证职工的劳动就业权、劳动报酬权、劳动安全保护权以及职工参与企业事务管理和职工的精神文化权,推动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的建立。此外,工会还要善于引导职工群众正确认识和对待企业发展中的利益关系问题,引导职工通过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并及时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把劳资矛盾化解于萌芽阶段,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
B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提升员工素质。
在中国工会第十五届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指出:把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同组织职工、教育引导职工紧密结合起
1传,并通过工会主席信箱、群众座谈会、问卷调查等途径了解职工的反应,不断改进工作。
此外,企业还可以利用班组建设活动拓宽民主管理渠道,通过推行班组民主管理,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班组民主管理是企业民主管理中的重要一环,通过班前会、班组学习、班组民主生活,进行厂务公开的宣传和重要事项的民主决策。并设立民主管理员,负责相关工作的组织和宣传工作。企业还可以仿效“党员责任区建设”开展“工会委员民主管理联络点建设”,由工会委员担任联络员,加强与职工的沟通,对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和厂务公开情况进行宣传,并及时反馈员工的建议。
(2)实现工会与经营者群体(资方)的良性互动 A 以“双赢”为目的摆正工会与企业行政的关系。
工会与企业行政构成企业经济关系的双方代表,是两个平等独立的法人主体,二者关系的本质就是劳动关系。但企业行政在企业中负责经营管理,在劳动关系中处于支配和主导地位,而工会所代表的职工则处于被支配,被管理的地位,二者的地位事实上并不平等。劳资双方存在着收入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的此消彼长的矛盾,尤其是在非公有制企业中,这一矛盾更为突出。但同为企业这个系统的因素之一,双方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在处理劳资矛盾时,工会应以“双赢”为目的,更多通过平等协商,妥协、谅解、合作和支持的方式处理与行政的关系,把劳资冲突降到最低限度,增加企业的总体效益。
B 保护劳动力产权,进入企业治理结构。
3度,使各项劳动管理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企业的合法经营。
工会要将劳动合同执行情况作为工会劳动监督的重点,建立和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对企业执行有关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保护、保险福利等劳动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公司工会还要加强与资方的沟通和协调,督促其认真履行劳动合同。
工会应建立完善工会劳动保护工作责任制,对重大事故隐患、职业危害等实施监督。依法介入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和其他严重危害职工健康问题的调查处理。协助与督促企业落实法律赋予工会与职工安全生产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紧急避险权。工会要开展各种活动配合企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降低企业安全事故发生率,构建安全和谐的生产环境。
(3)实现工会与政府劳动及社会保障部门的良性互动 A 理顺与政府的关系,找准自身定位。
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不足以解决企业职工维权难的问题,客观上需要外力的介入,从我国国情来看,这个外力主要是来自于政府。而政府对职工维权的介入又主要是通过工会。因此,工会特别是基层工会的功能不能淡化、虚化,不能满足于做一些帮扶慰问工作,而应调整好自身定位,强化维护职能,通过工会自身能力建设,降低对企业行政的依附,积极协助政府劳动及社会保障部门,通过做好劳动合同监督检查、健全三方协商机制、建立与政府的联席会议制度等,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而政府的工作重点,则是放在培
5用好各种资源和手段强化工会的力量和作用,才能更好地维权、改善民生。
五、结语
企业转制后,面对经济成份多元化、分配方式多样化、劳动关系契约化、劳动保障社会化的新情况,基层企业工会既要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又要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促进企业劳动者和经营管理者的和谐,实现员工、企业和政府的“三赢”确实面临着很大的难度和挑战。从系统论角度而言,优化劳动关系或者说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根本所在,就是主体各方、要素之间如何联接搭配、互相协调,实现一种整体优化的效果,使企业这个系统处于最佳状态。为此,工会就需要与劳动者(劳方)、经营管理者(资方)和政府劳动和保障部门建立并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对于劳方,需要打造“服务型”工会,为企业职工办实事、办好事,保护好他们的劳动权益;需要发挥工会“大学校”的作用,为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创造条件;需要拓宽民主管理渠道,保障员工对企业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对于资方,工会应以“双赢”为目的,通过平等协商,妥协、谅解、合作和支持的方式处理与企业行政的关系;要为保护劳动力产权,进入企业治理结构而努力;要帮助引导企业合法用工、合规经营。对于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理顺与政府的关系,找准自身定位;要整合利用好政府赋予工会的工作资源和手段,千方百计做好维权工作。
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长期的任务。工会参与建立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既是工会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基本
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来源:胡律师网 作者:上海律师 胡燕来 所属栏目:劳动纠纷律师案例 新形势下,我国劳动关系呈现出一些独有的特点和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这些......
浅谈企业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天昊公司 张国喜 高 力)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劳动关系作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其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
邮政工会在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是打造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追求劳动关系和谐,实现劳资互利双赢,是工会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出发点。以积极有......
劳动关系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社会关系,它体现的是一种权利和利益之间的关系。劳动关系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与前提,而社会和谐又是劳动关系稳定的体现与保......
浅议工会在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和——禾 口,人人有饭吃,表达的是老百姓的的生存权。谐——言 皆,人人有发言权,表达的是老百姓的民主权利。党的十七大提出和谐社会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