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校本教研搭建课改平台_校本教研立足课堂
立足校本教研搭建课改平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校本教研立足课堂”。
立足校本教研 搭建课改平台
襄阳区程河中学
程河中学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初级中学,尽管我们地处偏远,办学条件相对落后,但近年来,我们“立足校本教研,搭建课改平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一心一意抓教学,千方百计上质量,转变思想观念,切实加强学校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课题引领,完善课改体系
1、成立校本教研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教科室主任牵头挂帅的教改领导小组和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起草课改工作的规章制度。我们出台的有《校本教研制度》《课题研究实施细则》《科研札记常规检查方案》等五种规章制度,从组织制度上保证校本教改按章有序开展。
2、确立校本教研内容,梯层。学校承担省、市、区立项的科研课题;围绕主课题各教研组、备课组、实验班分别拟定自己的子课题,统一印发给每位教师。如学校承担省级课题《农村初中学生学习内驱力形成机制研究》而语文组则在这一主课题下制订了《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途径与方法研究》等课题已经结题。全体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分别拟定自己的研究课题,上报教科室公示,以“科研札记”的形式每月进行量化评估,并与教师常规月检的“监控卡”挂钩。学校规定每月每位教师至少写出四篇,字数在2000字以上的教学“科研札记”,结合每位教师的课题比照评分。
3、设立解惑、质疑专班。教科室牵头,会同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市、区级优质课教师、骨干教师,组成答疑专班,解答各子课题承担者在研究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整合成“问题链”刊登在校刊《简报》上。如2008年上学期八年级实验班提出的“怎样缩小数学教学中中等生与优生、学习困难生与中等生的差距”问题,就由质疑专班数学教研组课题组长负责解答。他们召开了专题研究会,确定了“分层教学”的解决方法,即通过单元检测进行诊断,将学生分成优良型、达标型、困难型三个层次,对这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别采用“低起点、补台阶”、“慢变化、多练习”、“小综合、多练习”的施教策略。经过一年多的实验,今年中考,及格率达98%,优秀率、人平得分居全区前列。
通过完善校本教研体系,不仅构建了课改实施框架,而且还有效地规范了课题研究的程序,为我校校本教研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练兵比武、搭建课改平台
我们每学期都组织全体教师共同参与以说课、备课、讲课、评课等为内容的“大练兵、大比武、大评比”活动,旨在构建课改平台。
说课赛以年级组为单位,根据即定内容,按“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等三项内容作为评判内容,然后将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的“说课稿”上交起来,采用年级交叉,同科互评形式进行量化评分,结果作为一个子项上交教研组长,作为教师“监控卡”填写的依据。备课赛和说课赛一样,也是以年级为单位,不同年级交叉评价量化打分记入成绩。
讲课赛是“大练兵”的重头戏,每学期学校都要组织为期一月的课堂练兵比武活动。其做法与说、备课赛一样,以教研组为单位,依据“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年级交叉互听互评。所不同的是:规定授课教师必须依据自己在教科室上报的科研课题组织授课,避免课题、教学“两张皮”。根据量化评定结果对每位教师分等定级。对未达标的教师,学校将指定优质课教师帮其定期达标。
举行中青年教师竞讲擂台赛,我校每学期都规定年龄在3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全部参与擂台赛,“展示个性教学,展示成果教学”。本活动分文理两大组进行。评委由区级以上优质课教师及市级骨干教师组成。旨在营造我校研究新课程的氛围。
组织升级教师试讲赛,改科教师入门赛活动。近年来,我校由于上调教师数量大,每年都要从小学选拔一些教师加入我们团队,这样每年低年级教师升入高年级的教师比较多,而缺科改科教师多,如果这些教师不能尽快进入角色,势必影响学校整体教学质量。为此,我们每学期都要组织这些老师进行讲课竞赛,让他们各显本领,相互交流,尽快成为学科强手。
三、建立新型校本教研制度,促进教科研活动有效开展
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初步建立“法”治学校。近年来,我们制定了《程河中学校本教研制度》、《教研组长工作制度》、《备课组长教研工作制度》、《教师教研工作制度》、《教研实践反思制度》等,通过一系列的制度约束。初步形成以法制校体系,确保校本教研活动正常开展。
立足课堂,以集体备课为重点,公开课,汇报课为契点,务实高效开展教研活动。要求教师听课不少于24节以上,教研组长、主管教学校长、教导主任30节以上,以课例为载体开展教研活动。开展公开课、汇报课活动,课后做到分析、总结、反思,推进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使公开课真正起到示范作用。
加强课题研究,以学科课堂为依托,以活动为载体,进行课题研究。“教研和科研是确保教育腾飞的双翼”。我们正是意识、体会了这点,所以加大了此项工作的力度,通过扎扎实实的教研工作,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们坚持公开课与研讨课相结合的方法,引导教师苦练内功;教学大练兵通过广泛的听课、评课活动,把教师的工作热点引导到探索课堂教学的艺术方面来。
令人兴奋的是,我校的部分教师已把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定为科研课题
进行研究,本学年全校共产生80个子课题,并用一览表形式将各个子目公布在教科室内的黑板上。同时承担区级以上的课题4个。在课题实验上由于我们依托于“百字教学反思”和“千字科研札记”及“组内连动”,切实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产生了很好效果,科研成果颇丰。本学年我校有28篇成果在区级以上获奖或发表。今年2月市教科所郭强书记一行来到我校调研教科研工作,对我校“教学问题化”课题实验做法给予很高评价。当时曾计划用召开现场会的形式向全市推广我校经验。
此外,学校根据“优秀教研组及备课组评选制度,每学期评选出优秀教研组和备课组,以及教学大练兵中的优胜者,均给予表彰和奖励。同时,还把教研活动的外延伸展到校外,派教师多次参加区级以上的教研活动,听公开课及各科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观摩课。通过学习,教师们的理念更新很快,教学方式迅速转变,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并与学科整合的能力有所加强。我们力图以教研带科研,使我校的办学能以科研为支撑,逐步实现规范管理,全程育人的目标。
四、以教学为中心,推进课改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和落脚点,为此,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和奋斗目标,坚持做到聚精会神搞课堂教学,一心一意谋学校发展。
1、重抓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结合课程改革的精神,学校要求教师在教学任务上从教书向教书育人转变,在教学观念上以教师为中心向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转变;在教学内容上,从单纯的讲解向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转变;在教学要求上从死记硬背传授型向智能与知识相结合型转变;在教学方法上从注重教法向教法与学法指导同步转变。
2、强化课堂常规管理,向45分钟要质量
学校想法设法使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严要求、轻负担、低消耗、高质量。切实落实了课堂教学双向反馈监督机制,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进一步规范检查、落实、激励等制度,重视和发挥好教师对班级课堂学习情况的反馈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情况的反馈,落实“人人懂常规、个个守规范、班班有秩序”的要求。继续搞好教学大练兵活动,坚持领导深入班级听课制度,努力创设互相学习、互相观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氛围。校级领导、教务主任,深入课堂第一线听课,了解教师教学情况,把握教学方向,提高教学对策,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一年来,学校行政和有关人员共听课200多节,并以“教学汇报课”为载体对多位年轻教师进行现场指导,获得了较大成功。上学期区教研室举行教学大练兵活动,我校青年教师贾菊荣、孙霞、吕静、刘俊、赵艳敏等表现出色,均获得了奖项。4名支教教师课堂教学均达到“达标课”要求。
3、全力抓好毕业班的中考备考工作
学校始终突出毕业工作,充分认识到中考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被社会认同的根本保证,把毕业班工作放在压倒一切的高度来认识。坚持强化训练、强调检查、批改迅速、辅导到位、团结协作,落实“三个捆绑”(领导与班级、班主任与本班课任教师、备课组长与本科教师)到位,及早制定切实可行的备考计划,使复习、模拟考试都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每次模拟考试所年级组、备课组都集中进行总结,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和内容,使复习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了调整好考前学生们的心态。经过精心准备,我们先后二次举办针对毕业班学生的心理讲座,并邀请了07年毕业正就读襄樊四中的赵大亮同学来校现身说教,将自己的学习经验与认识毫无保留的呈现出来,事例鲜活,共鸣效应应运而生。
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2009年的中考取得了较好成绩:一中48人,二中122人,重点高中人数创历史新高,圆满完成了镇中心学校的下达的升入重点中学人数的指标任务,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注:02年33人;03年41人;04年52人;05年60人;06年123人;07年126人;08年98人、09年170人)
新课程改革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机遇。我们虽然积极抢占新课程改革的制高点,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验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真正让每位教师全面落实课改精神,改变课改理念,仍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我们仍将在课改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努力使我校的校本教研与课程改革迈向新的征途……
立足校本搭建平台深化课改提高质量 ——迎接市督导评估汇报材料一、学校基本情况双庙明德学校位于青龙县城西5公里处,学校占地总面积14588.5平方米,建筑面积3211.89平方米;现有......
立足校本继续深化课改(06—07第二学期教研工作总结)一、第一学期工作回顾在新课程改革中,我校教师将校本教研看成是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我校校本教研的特色:1是校本教研内容上......
学校要搭建教研平台------大理州初级中学骨干校长培训学习论文祥云县祥城镇第一初级中学王永宏2006年12月16日 学校要搭建教研平台祥云县祥城镇第一初级中学王永宏学校工作......
搭建平台,提升技能,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培养青年教师团队—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总结随着学校品牌化建设的不断深化,时代和教育形势的需求,对学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学校领......
立足校本课改教研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校本教研纪实材料[内容提要]校本课改教研,培养名师骨干是关键,灵活多样、讲求实效地校本课改教研活动,是实施新课程、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