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重点中学文化生活期末联考_广东文化生活期末测试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广东重点中学文化生活期末联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广东文化生活期末测试”。

广东重点中学《文化生活》期末联考

用黑色笔作答,把答案抄写在答题卷相应区域;只交答题卷,全卷用时90分钟.一、选择题部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满分48分。

请把答案用2B铅笔正确填涂在小张红色选择题专用卡上,否则0分。

1.《“十三五”时期繁荣群众文艺发展规划》要求,各级文化馆(站)要牢固树立阵地意识,旗帜鲜明地表达党的文艺立场、文艺方针,讴歌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抵制庸俗低俗媚俗,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群众文艺生态环境。这是基于()

①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徳建设的中心环节

②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③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④发展文化要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海明威、马丁路德·金、电影《西雅图不眠夜》、美剧《纸牌屋》„„这些美国人熟知的历史人物和大众文化被习近平引用到访美的演讲中,以美国听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倾心交流,“习式语言”以真诚再次展示其独特魅力。这说明()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3.网络上曾出现“三个苹果改变世界”的段子:第一个苹果诱惑了夏娃,让人类走出蒙昧,有了文化;第二个苹果砸中牛顿,使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推动科技的发展;第三个苹果被乔布斯咬了一口,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世界。“三个苹果改变世界”虽具玩笑性质,但也形象地告诉我们文化和科技的重要作用。以下关于文化作用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消费更加丰富

②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精神的产物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一种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4.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看,下列典故和成语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①乡音无改

②孟母三迁

③卧薪尝胆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5.2015年9月20日至21日,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云南调研时强调,媒体是深化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的重要纽带,要加强传播能力建设,采取多种方式与周边国家媒体开展交流合作,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营造有利的周边舆论环境。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① 传媒具有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的传播 ② 无论何时,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高二政治

③ 传媒可以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消除彼此的隔阂 ④ 媒体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促进邻国对中国立场主张的理解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6.在第53届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正式揭晓,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该奖项,这是中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该奖项。曹文轩在剖析自己获得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的原因时说:“我的背景就是中国,这个经受了无数灾难的国家,为她的子民源源不断地提供了极其独特的创作资源。我的作品是独特的,只能发生在中国,但它的寓意涉及全人类。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③文化创作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文化创作的源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民谣代表着诗意、淡泊、流浪和乡愁,一把吉他,低吟浅唱,清新自然。由马頔创作的《南山南》用民谣的形式表达了对过往感情的追忆,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迅速蹿红,引起了众多人的共鸣。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回归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②科技在推动文化交流、传播、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③成功的文化作品必须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前进的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见字如面》是一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季播节日,节目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节点,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人生故事,去触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状和社会风物,重新领会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节目一经播出引爆网络,瞬间超过5000万的点击量。《见字如面》的成功启示我们()

①用新传媒取代旧传媒已成为文化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 ②创新文化表达方式和传播手段有利于扩大文化影响力 ③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文艺节目必将走向艺术的巅峰 ④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在血雨腥风、内忧外患的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先烈用生命捍卫了民族尊严,换取了国家新生。他们的英名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在!然而,近年一些人,或是主观臆断,或是恶意调侃,甚至虚构荒唐情节,把恶搞先烈当时髦,以调侃英雄为能事,用灰暗的心理、扭曲的心态在网上质疑英雄人物的事迹,诋毁英雄。下列评论正确的有()

①抹黑英雄就是抹黑历史,崇尚英雄就有民族未来

②玷污英雄人物光辉形象,缺失良知超越道德底线 ③论证置疑能够明辨是非,网络表达也须充分尊重

④先烈壮举熔铸精神丰碑,中华民族精神岂容亵渎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高二政治

10.在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长河中,岭南文化是具有鲜明特色与独特魅力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中,广府文化中的广府话,是与海外语融合之后形成的独特方言;潮汕文化吸取海外文化的优秀成分,具有海纳百川的气质;客家文化在进入北部湾后也拥有了海洋文化的特色。岭南文化的这种特色表明()

①地理环境决定了岭南文化的鲜明特色

②岭南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③通过兼收并蓄,岭南文化吸收了海洋文化的特色

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地域特色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1.诗人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说:“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这说明()①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②汉字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具有深刻影响

③汉字是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

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记载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表决通过,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通过国家立法对国歌的奏唱场合、奏唱礼仪和宣传教育等进行规范的文化价值在于()①维护国歌尊严,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②弘扬民族精神,充分发挥“主心骨”的指导作用 ③提升国家观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营造文明氛围,从根本上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3.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些不文明的现象,骑坐红军战士雕像拍照;景区随意刻画“某某到此一游”;公众场所大声喧哗;随地乱丢垃圾等等,这些都反映了一些人的素质低下。上述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把社会公德作为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B.要把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C.要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D.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追求物质生活的全面提高

14.地铁不仅是城市的交通枢纽,更是承载城市精神与文化的重要公共空间,用文化装点地铁,让乘客在旅途中实现“看得到作品、听得到音乐、悟得到精神、,学得到知识、感受得到文化氛围”的文化愿景,是上海申通地铁推动“文化进地铁”的初衷。推动“文化进地铁”有利于()①营造良好氛围,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素养 ②拓展发展空间,助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

高二政治

③利用鲜活载体,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④提升城市品质,充分展示中化文化的博大精深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15.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能缩短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不仅是建议。我们的脚下沽有多少泥土,我们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走近你、读懂你、为了你、依靠你。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深入基层,以贴近民生的视角,为您带来生产生活第一线最鲜活的报道。这说明()①文艺工作者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②文艺作品应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

③今天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④真正同人民群众生活相贴近的文化产品,必然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与古代科学技术相适应的是古希腊的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牛顿力学相适应的是机械唯物主义,与现代科学相适应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这说明()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C.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D.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17.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将于2018年由中国承办,这是中国首次获得世界哲学大会的承办权。哲学具有无限关怀和终极追问的特点,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物之运动,这段话表明()

①哲学的研究对象即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

②哲学从一般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各种特殊规律

③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

④哲学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可见()①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②声称者的“行”带有自发唯物主义的倾向 ③声称者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有危害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9.北齐宰相萧子良笃信佛教,相信佛家的因果循环,曾与范缜辩论。萧子良质问范缜:“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何得有贫贱?”范缜回答说:“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侧。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两人辩论的实质是()

①有神论和无神论的斗争

②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斗争 ③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斗争

④形而上学和唯物辩证法的斗争

高二政治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18世纪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以外都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下列观点中与贝克莱的观点同属一个哲学派别的有()

①心外无物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③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21.有两个人在沙滩上散步,海风吹过,一块石头从沙子中凸现出来。一个人说:“多么神奇的石头!它一直在这儿,而我们今天才发现它。”另一个人说:“我们无数次走过这里,从没有看见它,它以前从来就不存在!今天发现了它,从此它就在这儿了!”两人就此开始了长久的争论。两人的争论涉及到()

①决定其哲学基本性质和方向的问题

②世界观与方法论相互关系的问题 ③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划分标准的问题

④人与世界相互关系中的首要问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近百年前,爱因斯坦对神奇的“量子纠缠现象”也百思不得解。日前,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以封面论文发表成果,刊登中国科学家通过“墨子号”卫星用严格的科学实证,回答了爱因斯坦的“百年之问”。这表明()

①真理具有反复性和条件性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复杂事物其本质的暴露是个自然的过程

④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3.获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非常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他在给一位朋友写信中说:“我近三十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智慧的源泉,是因为()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变革社会的物质力量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4.“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围绕人和社会、人和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展开,逻辑体系严密,实践特征鲜明,充分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要义,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的伟大胜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这体现出“五大发展理念”()①是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②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③是“改变世界”的科学知识,蕴含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④是“变革社会”的理想,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高二政治

二、非选择题部分,把答案抄写在答题卷相应区域。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暑期,电影《战狼2》十分火爆,媒体造势,网络热搜,观众热议,票房连创新高。

材料一 《战狼2》以中国海外撤侨真实事件为背景,讲述了中国退伍军人冷锋在非洲战乱地区不顾个人安危营救同胞和异国难民的英雄故事。电影上映不到一个月,票房就突破了50亿。之所以能获得亿万国人的青睐,首先在于它突破了传统中国华语电影中英雄故事的叙事方式。其次,影片所塑造的中美结合式硬汉的“超级英雄”形象把观众对国家的认同情绪宣泄得淋漓尽致。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战狼2》的成功对我国电影作品创作的启示。9分

材料二 有观众在观后感中写道:这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典范。它唤醒了社会的正气与勇气,激发了国人的自豪感和归属感,看到了非洲人民的可爱和战争的残酷,传递出爱国主义情怀和呼唤和平的理念!电影带给我们的显然不只是激情和精彩的体验,更有一种叫做家国情怀、民族大义的东西,在发酵、在升腾、在传递。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电影《战狼2》的时代价值。9分

高二政治26、2017年,一档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在中央电视台播出,通过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在全社会掀起了阅读、朗读的热潮,让朗读重新回归生活。

《朗读者》通过讲述生活故事,朗读经典美文,追求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用声音打通情感。节目现场,主持人通过与朗读者访谈,将所有人的情绪提升到一个需要借文抒怀的时刻,再通过朗读和点评嘉宾对文本的解析使情感顺势而出,让观众也参与到朗读者个人情感体验的完整构建过程,真正实现了“共情”。为了引领更多人参与阅读,栏目组还在全国多地设立“朗读亭”,络绎不绝的朗读者排队数小时只为3分钟的朗读。该节目在新媒体和年轻群体中受到广泛喜爱,成为综艺节目的一股清流,被评为“高而不冷”。

策划者将该节目的成功归结为两个“决心”-—-“一定要做成的决心”和“一定要做成精品的决心”,并且认为,国家媒体人应该自觉承担弘扬优秀文化的职责和使命。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朗读者》节目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让朗读重新回归生活。8分

(2)《朗读者》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成功案例, 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8分

高二政治

27、材料一: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W省立足本省实际,借鉴国内外经验,以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建设文化强省;开展“发展”“感恩奋进”专题教育.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弘扬主旋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建成公共图书馆188个,文化馆(站.室)等十万余个,形成全国点最多的公共文化服务络;搭建社区文化中心.农村文化中心等文化舞台,让老百姓自我参与.自我展示.自我教育。材料二: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W省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灯环保意识,学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说明W省如何建设共有精神家园?9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开展学雷锋活动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9分

高二政治

参考答案

1--

5、DDABC 6-

10、ABDBD 11-

15、BACCC 16-20、DCABA 21-

24、BCDA25、(1)①影片以中国海外撤侨真实事件为背景,启示电影作品创作应立足于社会实践。②影片突破了传统中国英雄故事的叙事方式,启示电影作品创作应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③影片塑造了中美结合式硬汉的“超级英雄”,启示电影作品创作应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每点3分共9分

(2)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电影《战狼2》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主动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激发了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电影《战狼2》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必将对人们的生活和实践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③电影《战狼2》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强化了人们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每点3分共9分

26、(1)①通过朗读精粹且动人心魄的文字来传递情感和人文情怀,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②依托现代文化传播主要手段的大众传媒朗诵经典美文,传播中外优秀文化,给予和满足了观众高层次的审美体验和文化需求。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朗读者》创新节目内容和模式,让观众在共享情感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④设立场外朗读亭,丰富和调动了观众参与的热情与途径,发展真正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⑤节目的 “两个决心”体现了策划者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了文化创造的活力,促使了节目的成功。每点2分,最高不能超过8分。

(2)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

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站、微信公众号;开设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晚会,朗诵会。

每点4分,答够2点且有理可给8分;其他口语化表述,不够专业化的表述适当给2分每点。

27、(1)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引领文化建设。②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③学习宣传思想道德模范常态化,建设共有精神家园。④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依靠人民群众,激发创造活力。每点3分,最高不能超过9分

(2)①开展学雷锋活动,有利于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增强精神力量; ②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推动思想道德建设。每点3分共9分

答案组织要求:

1、卷面要规范,整洁,分点分段作答。

2、知识点与解析材料相结合,文字简洁,要用书面化专业化语言表述。每点答案一般不超过两行文字。

3、要形成作答能力,日常单元测试、练习必须开笔练做大题。

高二政治

广州重点中学文化生活第四单元测试

高二政 治 《文 化 生 活》 第 四 单 元 测 试 题姓名 班别:高二( ) 序号 总分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4分。1.近年来,我国的传媒在以娱乐为目的的文化传播中,存在着......

武汉市九年级重点中学联考试卷

2012年武汉市九年级重点中学联考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学习物理时经常要进行估测,雷明是的九年级学生,下面是他对生活相关物理量的估测,你认为合理的是()A.......

广东联考作文题目

广东联考作文题目: 山东淄博市教研室 王玉强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一粒微小的牵牛花的种子,无论身处贫瘠还是肥沃,定然把根扎下。缓缓地发芽,从容地抽枝,萌叶。也许风和日......

浙江省宁波市重点中学届高三期末热身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宁波市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期末热身联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项是()(3分) A.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一颗光辉夺......

辽宁省朝阳市重点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朝阳市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 史 试 卷注意事项:1.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2.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

《广东重点中学文化生活期末联考.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广东重点中学文化生活期末联考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广东文化生活期末测试 重点中学 文化生活 联考 广东文化生活期末测试 重点中学 文化生活 联考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