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生的过度依赖心理(优秀)_大学生依赖心理
浅析小学生的过度依赖心理(优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学生依赖心理”。
浅析小学生的过度依赖心理策略
傅茂国(重庆市北碚区复兴镇龙泉小学校)
摘要:小学生受家庭、社会、学校的影响,由于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加上家长对自己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因而往往导致学生出现过度依赖心理障碍现象,因此,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克服过度依赖性,形成健全的人格,帮助他们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养祖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不可缺少的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关键词:小学生 过度 依赖心理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教师与家长的高度重视,但人们研究的大多是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则关注不足,认识不够。其实,在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许多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潜在的,往往容易忽视,如果我们的家长、教师没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将会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
如今,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深入人心,大多数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视之为宝贝,对他们百般呵护,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使孩子从小就集家中的万千宠爱于一身。然而,过度的宠爱往往导致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严重依赖亲人,造成生活自理能力差,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严重依赖心理。而具有过度依赖心理的学生,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长此发展下去,有可能形成人格障碍,导致焦虑和抑郁等情绪,影响心身健康。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该怎样帮助学生克服他们自己过度的依赖心理呢?
一、改变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使其走出爱的误区
孩子的依赖心理大多是由家长给养成的,因为“再苦不能苦孩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很多家长都这样认为,自己儿童时期受过很多苦,那是迫不得已,而今,生活条件好了,因而,对于自己的孩子,总是关怀备致,各方面都想得十分周全,生怕自己的孩子吃一点点苦,受到一点点委曲,这样就渐渐地养成了孩子们的“依赖”习惯,使孩子在做任何事情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依赖家长。因此,要想改变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性,首先就要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使他们明白过分的溺爱是在害孩子,这样会让他们从小就养成好逸恶劳、铺张浪费的恶习。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倒垃圾、扫地、整理自己的房间以及拿、收碗筷等等;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应当及时地指出来,让他接受正确的批评,使其认识到错误,鼓励他改正;孩子在生活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教会他如何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大包大揽,替他做。通过这些方法,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使他们树立并学会正确教育自己孩子的方法,走出对孩子爱的误区。
二、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过度依赖心理的危害性
常言道:“温室里长出的花,经不起风吹雨打。”已形成依赖心理的孩子,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这种依赖心理会给自己将来带来什么危害,反而还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因为自己做什么事都不用担心,都有人护着、顶着。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便要特别关注他们,利用各种时间、抓住各种机会,采用各种方法,通过各种正、反事例,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行为中哪些应当依靠老师和同学,哪些应由自己做出决定,明白凡是力所能及的事,都尽可能自己做,不要什么事情都指望别人,永远依赖别人来过生活,那是根本不现实、不可能的,使其真正懂得,任何事情“靠天、靠地、靠父母,不是英雄好汉”,从而自觉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心理,由依赖转变为自主。
三、增强学生自信心理
汪广仁说过:“成功源于自信。”学生之所以形成依赖心理,就是因为他们做任何事情自己都没有主见,缺乏自信,处事优柔寡断,总觉得自己能力不足,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因而,时常祈求他人的帮助,遇事总希望能得到父母或老师的帮助,让他们为自己作决定。所以,要转变孩子的依赖心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理是关键。
(一)加强评价,利用表杨,树立自信 很多家长和老师由于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因而总是发现孩子的缺点比优点多,而家长与老师交流时,双方说得最多的也是“要常敲打才能成才”、“黄荆棍下出好人”等等,在对孩子的评价时也常用“你真笨,什么也不会做”、“瞧你笨手笨脚的,让我来帮你做”、“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想不出来”、“你成绩这么差,将来能干什么”等等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从而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认为自己真的一无是处,于是灰心丧气。其实,任何人都有他的优点,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所以,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改变看孩子的角度,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多用“你真棒,这个方法都能想到”、“你真了不起,这些知识都知道”、“你真能干,还能照顾妈妈了”等积极、鼓励性评价,让孩子产生自豪感,让他们觉得自己真的很了不起,从而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促使他们继续独立地去完成一些事情或是为别人提供帮助。这样经过反复强化,使他们的这些行为得以能够保存下来。
(二)事例引导,学习榜样,培养自信 爱因斯坦小时候做小板凳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他之所以敢于把自己做得非常丑的小板凳拿出来,就是因为他有一种自信,他相信自己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正是有这样一种自信,才使得他在科学的道路上不停地攀登,最终取得丰硕成果。而具有依赖心理的孩子缺乏的正是这种自信心。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而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就要善于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充满自信、并最终取得成功的名人、伟人,给他们树立出自己学习的榜样,让他们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付出,就有收获”的道理,使其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潜力,相信自己今天的努力一定会在明天有所收获,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三)创造机会,发挥所长,增强自信
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先对某种事物具有一种喜欢的心理倾向,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心里才会感到非常的愉快,结果才会事半功倍。这一种喜欢的心理倾向,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兴趣。汪广仁说:“兴趣是学生学习最要好的老师。”兴趣是一个人成长的前提,古今中外,但凡成才者,无一不具有兴趣。而具有过度依赖心理的孩子,由于缺乏自信,害怕事情做不好,因而他们亲自参加的活动非常少。这就要教师平时注意观察,多发现他们的兴趣特长,然后根据这些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各种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教师不参与的情况下,放手让他们自己编排、主持,自己做主,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同时还可以委以这些孩子“班级小管理者”的任务,如每天组织大家起早歌、检查班级清洁卫生、检查红领巾、学生证佩戴情况等等,使他们也能参与到管理班级的事务中来,让他们发现,原来自己也和其他的同学一样,让他找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位置,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帮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汪广仁说:“一百次失败比九十九次失败更接近成功。”具有过度依赖心理的孩子由于自信心不足,参加的活动较少,因而很少,有的甚至根本没有过成功的体验。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就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获得成功。对他们的要求要因人而异、以人为本、循序渐进,对他们的成绩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对失败要及时分析原因,帮助其找出解决的办法,使他们从小的成功逐渐走向大的成功,发现原来“我也能行”,体会成功的喜悦。
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素质,它在人才素质中具有核心和关键的作用。拥有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事业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小学生受家庭、社会、学校的影响,由于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加上家长对自己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因而往往导致学生出现过度依赖心理障碍现象,因此,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克服过度依赖性,形成健全的人格,帮助他们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养祖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不可缺少的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我坚信,通过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够把我们祖国未来的花朵浇灌得更加的娇艳、动人,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2015年4期)
最新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离不开手机,并沉迷其中。手机的出现,本来是为了让沟通更便利,结果却使得人们更加孤独,手机带给生活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活圈子变......
房地产蓝皮书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中新网5月5日电 2011年中国房地产高峰论坛暨《房地产蓝皮书》发布会今日举行,《房地产蓝皮书》副主编尚教蔚副研究员,就房地产发展“十......
房地产蓝皮书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中新网5月5日电 2011年中国房地产高峰论坛暨《房地产蓝皮书》发布会今日举行,《房地产蓝皮书》副主编尚教蔚副研究员,就房地产发展“十......
過度依賴優勢,讓人疏忽能力培養優勢是幫助人突破障礙、困難的利器;所以人要懂得善用優勢,以利事物的推動。但是,當優勢一再的助人成事,人會不自覺滋生「事情沒甚麼困難」「只要這......
不要过度依赖实木地板品牌的口碑好坏时下,各个家庭在装修时都比较亲睐于实木地板,实木地板有着非常多的优点,比如环保性强,实木地板因为其材料的特殊性,质地较为坚硬,具有紧密的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