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调查材料_调查大学生消费
大学生消费调查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调查大学生消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作为社会特殊消费群体的大学生的消费观呈现出多种特点,这些特点不仅是其世界观的反映,而且对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反作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我大学生生活消费的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并不断提升大学生的“财商”,在当前社会便成为我们每个大学生应面对的课题。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从而有助于大家树立正确健康合理的消费观,促进自身全面发展。本次调查对象为青岛科技大学崂山校区在校学生,采取问卷调查法,共发出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9份。
一、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被调查大学生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350元或多于1200元者所占比例较少。而贫困生的消费额通常少于350元。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庭提供。被调查者中贫困生有勤工俭学经历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可见,贫困生有着更迫切地锻炼自己、早日投入社会的意识。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多数被调查者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2000元居多,贫困生家庭月收入通常500元~1500元,有25%的被调查者的家庭月收入在500元以下。
被调查人群中,有92%的人拥有手机。70%的贫困生拥有手机。调查发现,大部分被调查者每月花在手机上的费用在50元~100元,贫困生手机使用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有14%的被调查者每月的手机费用达150元及以上。
调查显示,大多数被调查者一年内会外出旅游两次,多采取随班级集体出游或与三两好友同游的方式。另外,有30%的被调查者在谈恋爱,他们每月用于恋爱的费用在200元~350元之间。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
调查发现,多数被调查者还喜欢与同学一起聚餐或请同学吃饭,这说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经有了主动安排社会交际方面开支的意识。大部分被调查者购物时喜欢现金消费的方式,三分之一左右的被调查者喜欢使用银行卡、信用卡消费。学生使用信用卡正悄然成风。
对于自身的消费状况,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表示是“刚刚好”,10%的贫困生认为自身消费水平偏低。大部分被调查者则认为自身的消费水平偏高。大多数被调查者表示,他们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觉中花了钱的经历,但并没有切实想过要如何正视自身消费额度过高的问题以及制定应对措施。可见,大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二、调查结论
1、大学生的消费构成紧跟社会发展的潮流,与社会接轨。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交往等方面的开支较多。许多大学生意识到,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是提早融入社会的有效途径。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也受到大学生们欢迎,可见,大学生作为一个思想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上尚未独立,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2、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日常支出用于饮食方面,而用于玩乐方面的支出并不占主要位置。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贫困生因为消费能力有限,他们日用的资金来源除了家里提供之外,还有国家、社会资助和勤工俭学等途径。正因为他们的钱得来不易,故他们会对生活的各种开支精打细算。他们的开支主要用于购买饮食、生活用品及学习资料方面。
3、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等方面进行消费。为取得各类证书的参加辅导班、购买辅导资料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还会购买照相机、MP3等数码产品。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三、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不良因素分析
大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还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成熟。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迷惑。我们认为,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种种不合理的消费现象,不仅与大学生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的自身特性有关,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密不可分。
大学生的不合理的高消费的主要原因是受不合理的社会整体消费结构影响。目前社会上一部分人以消费提升自身价值感的做法助长了在校大学生在购买方面的攀比风。现今社会上“寅吃卯粮”的透支消费方式正逐渐流行,作为对社会潮流有敏锐触角的群体,加之相对缺乏自主判断力,若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大学生很容易就会被非理性的潮流所带动走进消费误区。
学校也是一个消费习惯与方式迅速传播的介体。大学生群体一般都是由同龄人组成,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取向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标准。一旦攀比之风、追求名牌之风、请客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许多大学生就会随流而动,加入其中。且高校教育中对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教育尚不完善,就算有相关的教育项目,通常也缺乏深度及足够的说服力、影响力,难以对已经深陷非理性消费潮流之中的大学生起到振聋发聩的影响。
另外,许多家庭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对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不足也是造成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重要原因。传统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养,现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体多方面的培养,但一直以来,对孩子理性消费观念的培养都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许多家长本身就没有形成健康的消费观念。家长们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穿好,吃好,玩好,这虽然是爱孩子的表现,但由此造成的对孩子一味的迁就也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
四、对策与建议
1、合理规划日常消费项目,增强理财意识。要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学生们对自身的消费现状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学生活中就要注重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注意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所以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选择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标准,而不能因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标准、高消费。要克服这种心理,大学生们就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
3、贫困生应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贫困生们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消费能力相对落后,但是他们的消费需求并没有衰减。所以,贫困生更要注重正视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查中一位贫困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清扫校道时,我会对走过的每个人微笑,因为我知道,靠自己双手挣的钱是最光荣的”。这是一种很好的心态,贫困生应积极地面对自身情况,按切身实际分配消费。
4、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对于尚未有固定经济来源的大学生而言,精神消费不但能弥补物质生活上的不足,还能让大学生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教育和文化活动,把娱乐和知识摄取结合进行,以陶冶性情,获取知识。另外,要注意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
5、大学校园应形成更好的消费氛围。学校氛围的影响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至关重要。但是,针对大学生年龄和消费行为的特点,在校内开展消费道德教育不应是单纯的说教,而应该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加以引导。所以,我们希望学校方面应注重对大学生消费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同时可以把勤俭节约这项中国的传统美德加以发扬,能够在校规、校训上加以体现。这样的措施不仅能使大学生们重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还能从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抓起,从而使广大学生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
调查时间:2012年9月15日 调查地点:河南科技大学调查对象: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大一军训期不参与调查) 调查方式:问卷 一调查目的九月份开学很多新生步入大学校园,新生入学装备成了大家......
潍坊学院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当代消费市场中,大学生这一“纯消费”群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大学生,既有着旺盛的消费精力,又在经济上未完全独立,难免会在消费中春在一些问题......
大学生消费观调查问卷十分感谢您的支持!你好!恳请您抽出几分钟时间参与我们的问卷调查,我们将为您的信息保密,并1.您的性别: A.男 B.女2.您的家庭户址所在地: A.城市 B.城镇 C.......
大学生----这一群特殊消费群体,随着高效的扩招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日益庞大。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与消费结构根据年龄的增长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发生了明显变化。从自身角度来看......
大学生消费调查1.您的月消费额大概为多少?()A.350以下B.350-500C.500-800D.800-1200E.1200以上2.您每月饮食方面支出(包括零食饮料)大概为多少?()A.250以下B.250-350C.350-450D.45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