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名言警句_面试必杀之名言警句
公务员考试名言警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面试必杀之名言警句”。
民生篇:
1.“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检查节日市场供应和物价情况时的讲话》
释义:作者以煤炭自喻,托物言志,抒发了自己甘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抱负和情怀。尾联“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是作者为民效力愿望的真诚坦露,堪与杜甫“大庇天下寒士”媲美。
2.“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
释义:首句写自己在衙署书房内休息,听到窗外风吹竹叶之声。次句由自然界的风竹之声联想到百姓啼饥号寒的疾苦。第三句“些小吾曹州县吏”,是说我们只是小小的州县官。第四句,“一枝一叶”表面咏竹,暗喻民间疾苦:百姓的冷暖安危时刻牵动着我们的心!
3.“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释义:人从水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形象,从百姓精神面貌可以知道国家治理状况。简而言之,就是“以民情为镜”。这是有据可查的最早的“镜子论”。
为政篇:
4.“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 老老实实做人 干干净净干事》
释义:祸患没有比不知足更为严重的了,灾难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为深重的了。为此,老子提出“知足常足”的观点,对统治者的无厌欲求发出了强烈抗议和严厉警告。
5.“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之江新语〃做人与做官》
释义:君主要先修心治身,充实德行,而后才能理政治国平天下。对为政者而言,个人修养水平至关重要,可以说是安邦治国的基础所在。
6.“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日清、日慎、日勤。”--《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
释义:吕本中所著《官箴》共三十三条。首条开头云:“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他认为当官的法则,只有三条,即清廉、谨慎、勤勉。遵守这三条法则,就可以保住官位,可以远离耻辱,可以得到上司的赏识,可以得到下属的拥戴。
7.“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释义:“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是《国语》中收录的一句谚语。登:攀登高山。崩:山石崩坠。意思是,学好难如登山,学坏易似山崩。
8.“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释义:二程的学说被称作“身心之学”或“心性之学”,主张“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在他们看来,当政者是否具有公心,可以使国家兴盛;没有公心,一切从私心出发,会使国家灭亡。
劝学篇:
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办公厅系列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释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就会精疲力竭。如果撇开庄子养生论的阐述,截取“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语,这句话就有了积极的意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紧时间努力学习。
10.“腹有诗书气自华。”--《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释义:“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传世名句,一个“自”字,强调了高压不凡的气质源于书香熏染。“气”不仅指读书带给人的儒雅之气,更是指在面对人生失意和窘迫时所表现出的豁达态度。读书不仅可以涨知识,还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气质高雅。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释义: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惘然无知;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中央党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释义: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而喜爱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在这里,孔子讲了学习的三层境界:知-好-乐。
13.“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释义:第一境界: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第二境界:尽管遇到百般困难,还要执着地追求,忘我地奋斗。第三境界:在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练之后,就会日渐成熟,豁然开朗,进而取得最后的成功。
创新篇
14.“不日新者必退。”--《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释义:君子学习一定要做到日新,日新就是每一天都要有进步。古人尚且如此,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处于瞬息万变之中,要跟上时代节拍,更须积极进取、奋发前行、与时俱进。
15.“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释义: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持之以恒。“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从动态角度来强调不断革新。文中三个“新”字,本义是指洗澡除去肌肤上的污垢,使身体焕然一新,在这里引申为精神上的弃旧图新。
16.“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释义:事物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就必然有所变化,变化则能通达,能通达则能恒久。它道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世间万物,均有一个发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到衰落阶段时,就必须寻求变化以谋出路。如果一味因循守旧而不思改变,就只能画地为牢,坐以待毙;反之,若能顺应环境变化作出相应调整,则可绝处逢生,化险为夷。
法制篇:
17.“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在新疆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
释义:国家不会永远富强,亦不会长久贫弱。执行法度的人坚决,国家就会富强;执行法度的人软弱,国家就会贫弱。
18.“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关于的说明》
释义:这是张居正上疏神明宗实行“考成法”时提出的观点。意思是说,大凡国家大事,制定法令条例并不难,难的是有法必依。
思辨篇
19.“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在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富阳市调研时的讲话》
释义:用兵作战没有定势,正如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流向一样,能根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才叫做用兵如神。
20.“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释义:“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出自《老子》第五章。“多言”与“不言”相对,指政令繁多。数穷:屡次失败。守中:持守虚静。政令繁多却屡遭失败,还不如虚静无为。
团结合作:
1、你的钟声只有在齐鸣时才能听见,在单独鸣响时——只会淹没在那些旧钟的一片响声里。(苏联高尔基)
2、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光,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雷锋)
3、惟有具备强烈的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创造文明。(印度 泰戈尔)
4、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锋)
5、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6、人心齐,泰山移。
7、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道德修身:
1、德不广不能使人来,量不宏不能使人安。(明·刘基)释:道德不广大高尚就不能吸引人、凝聚人;气量不宽宏就不能使人们安全、安定。
2、无德而官,则官不足以劝有德;无功而赏,则赏不足以劝有功。(宋·李觏)释:没有道德的人作官,这样的官就不能够教育下属树立道德;对没有功劳的奖赏,这样的奖赏就不能激励人们去立功。
3、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受厚禄,三危也。(《淮南子·人间训》)释:天下有三种情况最危险:一是缺乏道德的人受到过多宠爱,二是才能低下的人占着高位,三是没有大功的人享受丰厚的俸禄。
4、不诱于誉,不恐于诽。(荀子)释:不被名誉所诱惑,不被诽谤所吓倒。
5、人重官非官重人,德胜才毋才胜德。(明·李廷机)释:人们敬重官是敬重作官人的品德,而不是官职官位使作官的受人敬重;做人、作官应是德行比才能高,而不应让才胜过德。
6、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明·薛喧)释:一有错误的念头要立即遏制住,一有错误的举动要立即改正过来。
7、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明·冯梦龙)释:刻薄奸诈的终归不会赚便宜,忠厚老实的人终归不会吃亏。
8、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重订增广》)释:责怪别人的心来责怪自己,把爱惜自己的心来爱护别人。切切需要谨慎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欺心。
9、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汉·杨雄)释:人必须先要自爱,然后人们才会爱你;人必须先要自敬,然后人们才会敬你。
改革创新:
1、师其意,不师其辞。——唐代文学家·韩愈·《答刘正夫书》 释义:效法前人的文意,不模仿他的文辞。
2、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徐悲鸿 释义:事物的发展在于每天不停的创新发展,艺术同样也是如此,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果不创新则事物就要被淘汰。
3、创意造言,皆不相师。——唐代文学家·李翱·《答朱载言书》 释义:文意和词句都要创造,都不要沿袭前人。
4、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战国末期哲学家·韩非·《韩非子·五蠡》 释义:不向往远古的制度,不效法过去常用的方法。
5、惟变所出,万变不从。——南宋诗人·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序》 释义:唯有千变万化而不盲目苟同,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创新而不随从。
6、尊新必威,守旧必亡。——清末维新派领袖·唐才常·《各国种类考》 释义:只有崇尚新法才可以更加兴旺,一味守旧,就会走向灭亡。
7、推陈出新,饶有别致。——清代·戴延年·《秋灯丛话·忠勇祠联》 释义:在旧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很有别具一格的意味。
8、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唐代文学家·刘禹锡·《问大钧赋》 释义:以坚持追求作为本体,以每天创新作为途径。
9、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南宋诗人·戴复古·《沦诗十绝》 释义:应该让诗句从我的肺腑中发出,切忌跟在别人的脚后走。
10、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金末元初诗人·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释义:写诗应该自抒性情,纵横挥洒,如随人俯仰,陈陈相因,也太可怜了。
11、因而循之,与道神之,革而化之,与时宜之。故因而能革,天道乃得;革而能因。天道乃驯。——西汉学者·扬雄·《太玄·玄搞》
释义:事物发展达到一定限度,就会转向反面;如果没有达到那个限度,就不会发生转化,而在转化过程中,事物的变化又表现为因、革交替,事物的转化过程是在继承过程中有创新。
12、天下之治,有因有革,期于趋时适治罢了。——《宋史·卷三三四·徐禧传》
释义:治理天下的方法,有继续有变革,但都是为了能合乎时代需要,到达治理的目标。
13、革弊,须从源头理睬。——宋·朱熹《朱子语类辑略》 释义:变革弊病,要从源头开端。
14、治世不一道,便国不用法古。——先秦·《商君书·更法》 释义:管理国家不要拘泥于一种措施,要详细问题详细剖析。
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释义:喻指往事物必定消亡,新事物一直成长。
16、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释义:人间各种事件不断地变化,古往今来构成了历史。
17、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先秦·《周易·乾·文言》 释义:每天谨严做事,发奋图强,和日月一起运行,永不结束。
18、事异则备变。——(先秦)《韩非子·五蠹》 释义:政事不一样了,本来的举动也要随之变化。
19、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认为法。——先秦·《吕氏春秋·卷一五·察今》 释义:废弃先王已制定好的轨制,学习先王如何去制订制度。20、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先秦·《周易·系辞下》
释义:到了止境就要产生变化,变化了就能通达,灵通之后才会久长。指的是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发展到衰败的进程,只有追求变化才能持续发展。
21、老禾不早杀,余种秽良田。——宋·司马光·《陈纪》
释义:老的陈腐的事物不尽早去掉,它的影响就会波及到新的美好的事物。
22、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汉·《礼记·大学》
释义:如果一天内能更新自己,就应当日日更新,天天都不间断。
23、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先秦·《管子·正世》
释义:不崇敬古时,也不完整停滞在今天,一切根据时代变化而变,随风气变化而变。
24、法若有弊,不可不变。——《宋史·卷三五一·赵挺之列传》 释义:法规要是有了弊处,不可不变。
25、事过境迁,变法宜矣。——先秦·《吕氏年龄·察今》 释义:世道时间都变了,法也要相应改变才行得通。
26、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列传》
释义:天象的变化不必害怕,祖宗的规则不一定效法,人们的议论也不要担心。
2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先秦·《荀子·劝学》
释义:青色染料是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色彩却比蓝草更深。
28、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释义:要想看到更远的处所,必须站得更高。
29、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先秦·《商君书·更法》 释义:变法是为管理,变革礼节是为教化庶民。
30、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先秦·《庄子·天运》 释义:礼义法式都是依据时期的变更而不断变化的。
31、惟进取也故日新。——清·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释义:只有不断地进取,才会有不断的创新。
习近平讲话
1.功崇惟志,业广唯勤。释义:
《尚书-周书》中有云: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意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是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出处: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日上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讲话。习近平说,“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2.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释义:
出自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命不允诏》,“夫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集中天下之利益(财富)的人,应承担天下人的忧患,(有权)享受天下乐趣的人,应分担天下人的忧虑。出处:
在谈到要做好民生工作时,习近平两次引用古语。他说,改革开放之所以得到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根本一条就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得到提高,正所谓“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要求,我们要牢记在心,落实在行。
3.“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飞泉泻万仞,舞鹤双低昂。”“丹荔破玉肤,黄柑溢芳津。” 出处:
习近平对海南的生态环境不吝赞美之辞,继而强调,保护海南生态环境不仅是海南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国家的需要,13亿中国人应该有环境优美、适宜度假的地方,海南的同志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责任重大,使命光荣。4.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释义: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东汉·荀悦《申鉴·政体》。善于用禁令治理社会的人,必然自己首先按禁令要求自己,然后才去要求别人。不善于用禁令治理社会的人,首先要求别人按照禁令去做,然后才去要求自己。出处:
这段话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为官者要带头用纪律和法律来约束自己,做遵纪守法的表率。这既是一种领导方法,更是一种为官之德。5.雄关漫道真如铁 原文:
“为头,犹云从头,或开始也。”有从头再开始的意思。说的是从头大踏步越过雄关,即隐约含蓄着当时战略任务受挫,要对长征计划从头再做部署,且有取得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心。出处:
习近平主席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生动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深情诠释了“中国梦”的缘起、发展和内涵,给人们以奋进的激情和力量。6.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释义:
做学问的不必都去做官,而为官者必须要学习。出处:
2013年3月3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时强调,把学习型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学习是前提,学习好才能服务好,学习好才有可能进行创新。既然我们都是领导干部,都担负着党和人民交付的职责,就要不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兢兢业业做好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从这个角度讲,领导干部学习不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本领大小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爱国精神: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
“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司马迁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靑”——文天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干群关系
1、只有不合格的干部,没有不合格的群众。(毛泽东)
2、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周恩来)
3、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邓小平)
4、实干,党民心连心;空谈,干群背靠背。(杨茂平)
5、做人民的牛,做护堤的石,做炉中的炭,做铺路的砖。(陈赛国)
6、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清•郑燮)
7、人聚则强,人散则弱。同心同德,庶几有成。(清•魏源)
8、为政,通下情为急。(明•薛渲)
9、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宋•胡宏)
10、足寒伤心,民寒伤国。(汉•荀悦)
11、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明•谢榛)
12、君舟民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荀子)
1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14、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情则乱(墨子)
15、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身正而后左右正,左右正而后朝廷正,朝廷正而后国家正,国家正而后天下正。(《傅子•正心篇》)
16、师克在和,不在众。(左传)
17、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文子·下德》)
18、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诗经·大雅·板》)
19、树叶离开枝头是腐烂的开始,干部脱离群众是腐化的开端。(当代)20、为官应立“公仆志”,从政最贵“爱民心”。(当代)
21、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梁启超)
22、这个社会尊重那些为它尽到责任的人。(梁启超)
23、力量越大,责任也就越大。(金龙升)
24、责任就像水、空气、食物一样重要。(洪能翔)谦虚
1、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葛洪)
2、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魏相)
3、放荡功不遂,满盈身必灾。(张咏)
4、虚已者进德之基。(方孝孺)
5、满盈者,不损何为?慎之!慎之!(朱舜水)
6、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谭嗣同)
7、人生至愚是恶闻已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申居郧)
8、盛满易为灾,谦冲恒受福。(张廷玉)
9、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老舍)
10、昂着头出征,夹着尾巴回家,是庸驽而又好战的人的常态。(冯雪峰)
11、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12、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己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培根)
13、切忌浮夸铺张。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列夫·托尔斯泰)
14、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泰戈尔)
15、自负对任何艺术是一种毁灭。骄傲是可怕的不幸。(季米特洛夫)
16、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柏格森)
17、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18、气忌盛,新忌满,才忌露。(吕坤)
19、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魏徵)20、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申居郧)
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原
22、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魏徵
23、功有所不全,力有所不任,才有所不足。—— 宋濂
24、短不可护,护短终短;长不可矜,矜则不长。—— 聂大年
25、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苏轼 生态主题:
1.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张维屏《新雷》 2.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元稹《菊花》
3.地球是慷慨的,她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类;地球是无情的,她也报复了恣意施虐、过度索取的人类。——李瑞环会见英国副首相普雷斯科特时的谈话 4.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达尔文
5.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
法治主题:
1.理国无难似理兵,兵家法令贵遵行。——周昙《孙武》 2.出政施教,赏善罚暴。——《墨子》
3.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韩非子·饰邪》
4.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史记·循吏列传》 5.故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唐·欧阳询《艺文类聚》
信心主题:
1.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聃《老子》
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4.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毛泽东 5.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
6我只有一个忠告给你——做你自己的主人。——拿破仑 7.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
8.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罗曼·罗兰 9.信心是命运的主宰。——海伦·凯勒
10.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莎士比亚
11.对自己都不信任,还会信任什么真理。——莎士比亚
诚信主题:
1.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 2.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3.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5.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文化主题:
1.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
2.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习近平 3.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冯骥才 4.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
5.不伴随力量的文化,到明天将成为灭绝的文化。——丘吉尔
以民为本 1.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 2.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 3.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 4.制国有常,利民为本。——司马迁
5.百姓所以养国家也,未闻以国家养百姓也。——王安石 6.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朱熹 7.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黄宗羲《原君》
8.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霸言》
勤俭节约
1.静以养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2.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资治通鉴》 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4.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5.民生在勤,勤则不匮。6.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7.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 8.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
权力责任
1.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胡锦涛
2.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3.权力意味着责任,职位意味着奉献。4.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5.权力失去监督,必然会导致腐败。
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7.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张养浩《为政忠告》 8.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黄石公《素书》
廉洁从政
1.执政以廉为本,为官以勤为先。2.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3.清正在德,廉洁在志。4.有公德乃大,无私品自高。5.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如鸿毛。
6.心正则廉洁,身正则刚直,行正则威严。7.为政不贪,头顶蓝天;为政不廉,利剑高悬。8.戒贪,求心安理得;慎行,为正人君子。
奉献
1、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 《礼记访记》
2、我要做的只是以我微薄的绵力来为真理和正义服务。—— 爱因斯坦
3、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 鲁迅
4、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
5、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华罗庚
6、我们的生命是天赋的,我们惟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泰戈尔
7、人要随时随地利用所有的方法,使用各种手段,在有生之日,尽力为善。—— 韦斯利
8、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 徐玮生命
9、有取有舍的人多么幸福,寡情的守财奴才是不幸。—— 鲁达基
10、仅仅一个人独善其身,那实在是一种浪费。上天生上我们,是要把我们当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因为我们的德行尚不能推及他人,那就等于没有一样。——莎士比亚
书籍
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书到用时方恨少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5.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6.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名言警句之平天下篇胡锦涛语录1、坚定不移的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确保社会和谐稳定。2、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
1.治国 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三国志.魏书.杜畿传》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意林》引《物理论》(**注——构:架屋。简:通“柬......
关于公平正义的名言警句1、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淮南子·修务训》2、奉公如法则上下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3、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史记·太......
申论名言警句1.治国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治理国家、处理政务之最要紧者,在于保持政令、措施的公平与正直)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
申论名言警句1.治国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治理国家、处理政务之最要紧者,在于保持政令、措施的公平与正直)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