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_生态文明的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生态文明的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共创美丽中国
摘要:“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立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一次有意义的理论创新,更是一种有建树的实践活动。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亟须完成的四项任务: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既是我国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举措,更是就人类未来的美好愿景所作出的庄严承诺。
关键字:十八大五位一体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将生态文明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绘就出一幅中国通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诗意蓝图。
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党代会报告中予以系统阐述,标志着我党的执政理念有了更新更高的发展,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重视,对生态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民意的呼唤,是中国共产党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生态文明既是一种路径,更是一种发展理念,它是科学发展这一党必须长期遵循的指导思想的必然结果。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到“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指引,再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路径,十八大提出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超越了单纯的节能减排、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狭义范畴,上升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现代化发展高度,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后代、对世界负责的精神。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十八大报告系统地阐述了今后一段时间推动建设“美丽中国”的指导思想和实现路径。这既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举措,更是对人类未来美好愿景作出的庄严承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定信念,是中国作为国际社会重要成员的自觉担当。
1.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
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2.生态文明建设是塑造美丽中国的迫切要求
从世界人类文明进程看,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这种文明形态有别于传统的原 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是对传统文明的反思与超越。在内涵上,它主要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作为人类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不仅延续了人类社会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历史血脉,而且承载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成果。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人类文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遭遇困境的主动选择。自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在创造辉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也面临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生态灾难和环境危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新的文明形态转型。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对这种要求的回应,倡导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改造世界的同时要保护好地球。
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可喜成就,主要体现在:一是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初步建立,全国约38个县(市、区)建成了生态县(市、区)、1559个乡镇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二是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国多数环保城市或地区在地表水、饮用水、空气质量等硬性监控指数上都有明显提升
三是经济结构更加绿色,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建立了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逐步淘汰了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产业;四是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扎实推进,有害化学物质排放量相对过去开始减少;五是突出环境问题有所缓解。这些成效让我们看到建设美丽中国的希望。然而,建设美丽中国并非简单的事情。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严峻形势的挑战。从资源约束看,伴随经济高速发展的资源瓶颈日益突出,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总体偏低,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的矛盾叠加,正困扰着中国未来“绿色经济”发展道路。从环境污染看,尽管我国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平稳,但湖泊(水库)富营养化、城市空气细颗粒污染及农村、农业污染物排放量增大等问题突出。从生态系统看,多种生态系统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紧缺问题严重。这些挑战,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提出了迫切的时代要求。
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包括“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报告强调:深入贯彻......
《生态文明,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活动目的: 1、本次班会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丰富生态环保知识,逐步形成“善待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良好风尚。2、通过搜集资料、观察......
生态文明理论历程与生态文明建设思路1866年,德国科学家海克尔在《生物体普通形态学》中首次提出“生态”的概念。他认为,作为一个生物学名词,生态指的是生物群 落的生存状态,包......
1 大学生与生态文明建设气候变暖、沙尘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物种灭绝等生态危机已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延续构成了严重威胁。建设生态文明,是实......
生态文明建设电影《江南爱情故事》,在小桥流水的古镇遗风中,捕获一段勃勃生机同时也江南气韵十足的唯美爱情。爱情动人,其中所展示的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观和人文风情更让人向往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