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_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论述,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一方面体现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实践在不断深入;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未来目标和方向的把握越来越明确。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只是一个经济目标,更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目标;不只是衡量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更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目标。生态文明是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生改善的汇聚点,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条件。党的十八大报告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具现实针对性、更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从而使这一目标要求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完善。建设生态文明,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文明的全面进步、社会的全面和谐,从而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时代要求。我们推动改革发展,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人民的需求既包括各种物质文化需求,也包括清新空气、清洁水源等生态环境需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对良好的生态环境有了越来越强烈的需求,对环境质量、生存健康的关注日益强烈。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只有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才能回应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强烈的环境诉求,才能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指数,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永续发展的战略抉择。传统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为主要特征,这种生产方式必然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因而是不可持续的。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已集中出现。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式的发展方式,经济社会的发展将难以为继。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以生态文明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根本上突破资源环境的约束,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保护生态中加快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又为后代人提供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这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战略抉择,是实现世世代代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客观需要。近年来,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一个重大国际问题,围绕能源资源、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排放等生态环境问题的博弈日趋激烈,低碳发展、绿色发展正成为各国发展经济的战略重点和新一轮国际经济竞争的制高点。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既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又有利于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维护我国的核心利益和负责任大国形象,为全球的低碳发展、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的立足点是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其核心问题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又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和体现。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整体性原则。世界作为一个由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精神共同构成的整体,其各个部分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坚持整体性原则,就是要把人类及其社会作为世界的一个部分、方面、环节来看待。不仅把中国的社会发展置于整个世界发展的整体中,而且把中国的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用整体的观点去看待社会发展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用整体的观点去评价中国的社会发展和进步。

第二,可持续性发展原则。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原则,就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可承载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永续发展。

第三,平等公正原则。坚持平等公平原则,就是说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在制定发展规划时,既要实现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以及满足自身利益上谋求机会平等、责任平等,又要考虑当代人与后代人对自然资源的享有权力上的机会均等。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要求我们从文明进步的高度认识和加强环境保护,并将环境保护作为一个时期内生态文明建设的攻坚方向。

环境保护牵动发展全局

加强环境保护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生态文明是人类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实现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因而环境保护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途径,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加强环境保护,不断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可以有力提升生态文明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环境保护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究其本质,环境问题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发展道路问题。当前,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环境约束趋紧,环境污染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主要制约因素,加强环境保护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保障和促进作用。改变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应以环境保护为突破口,把解决环境问题作为着力点,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有针对性。

加强环境保护是掌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重要途径。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把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口生产过程中产生较大污染的廉价产品,同时又通过绿色贸易壁垒保护本国优势产业。面对这样的国际竞争形势,我国只有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加大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力度,加强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才能破除绿色贸易壁垒,更好地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争取更大的利益。

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加强环境保护

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加强环境保护,就要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立足我国国情,大力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等绿色新兴战略产业,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不仅应逐年加大环保投入,而且应采取严格的项目环评,实行必要的限制开发、淘汰落后产能等措施。完善绿色发展的法律法规,加强环境保护政策宣传,倡导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增强人们的生态道德和生态责任感。

推动环保技术创新,突破环境瓶颈。资源环境约束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极大挑战,而技术进步和创新是突破环境瓶颈的强大动力。应注重环境科技自主创新,加大对节能、清洁能源以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的研发和投入力度,积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完善财税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行环保科技研发,支持环保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环境合作,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全球治理。目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已经形成,但尚未形成步调一致的全球共同行动。因此,加强国际环境合作、完善全球环境治理应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我国应与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挑战;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全球治理行动,增强我国在可持续发展全球治理机制中的话语权。这有助于提高我国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既包括尊重自然、与自然同存共荣的价值观,也包括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形成的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近年来,我国工业发展迅速,制造业产值已经和美国不相上下,这是巨大的进步,但也带来了工业污染物大量排放、自然资源急剧消耗等问题,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日益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很不和谐,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问题不仅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更制约着我们下一步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一生态文明理念找准了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症结”,开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药方”。

美丽中国,是我们未来的目标和希望。生态文明,是托起美丽中国的强有力的臂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

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论文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学校:大连交通大学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茅以升121班报告人:李道儒2013年11月11日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李道儒(大连交......

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深刻揭示了建设生态文......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简答题

简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我国的重要意义。(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有利于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三)符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四)实现......

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

热点专题复习: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苍山县卞庄街道办事处第二初级中学梁蕾一、【热点点击】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 中国 生态 美丽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 中国 生态 美丽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