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香港理工大学学习感想
赴香港理工大学学习感想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赴香港理工大学学习感想
2013年2月28日至2月1日,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与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在香港理工大学联合举办了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研修班。本次研修班有我院副院长马建民、吴晓满、蒋学峰带领,共有42名领导干部与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研修班。这次研修班主要由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首席项目主任黄德辉教授主持,研修班安排了《毕业生职场竞争力——工作理念》、《教育理念与工作态度》、《互动教学》、《学习成果的评价和反馈》、《育人为本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相关问题应答》、《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制度与文化》、《校企合作案例分享及交流》共8个讲座,参观了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和香港专业教育学院。
在研修班学习期间,我院干部老师在参观同时与香港理工大学的老师进行了一定的交流,由于时间仓促,还缺乏深入的交流与学习,尽管如此,此次一行让我们开拓了视野,学到了新的理念,学到了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将会为我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
非常感谢学院能够提供这样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学院领导对此次出去的学习活动的重视和期望,学习交流使我们深受“触动”和“震动”,也将自己此次学习活动感触与各位同仁分享。
感触之一
校园的美丽得天独厚
到达香港理工大学后,第一时间感受了校园的建筑特色与美丽,校园各个教学楼都是不同的几何图形建筑,让你感受到它的独特,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校园里的绿树鲜花都显得格外生机勃勃,一片片树叶都绿得发亮,一朵朵鲜花娇艳欲滴,许多我们放在花盆里在室内精心养护的植物,在人家那里都是露天生长。鲜花绿树掩映环绕着各个教学楼,虽然整个校园不大,显得大气而有序。
感触之二
我院的发展急需加速
1月28日研修班开课的第一天下午,我们分两组参观了香港理工大学的工业中心,由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的首席项目主任黄德辉详细介绍了工业中心在教学中的功能定位和特色,香港八所大学中只有香港理工大学设有工业中心,因为院系实验室与工业中心的定位不同,工业中心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所以理工大毕业生最受企业界欢迎。我们由工业工业中心的代表引领介绍了他们工业中心的各种不同项目和由学生教师研发的各类项目和产品,他们的办学理念和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同时也感受到了我们的差距如此之大,平时坐在办公室里,还以为自己懂得很多,却不然,人家已经发展得如此迅速,深感我院的发展急需加速。感触之三
加强对工作本质的认识
什么是工作本质?工作本质就是“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过程,不管在学校工作、在企业工作或在政府机关工作;不管是前线人员、中层管理干部又或是大领导,在工作上都毫无例外须要面对一些自己并不喜欢面对的困难。在其位、谋其政,面对并妥善解决这些自己并不喜欢的困难正好就是自身的份内事。工作的本质就是自己选择什么工作性质的工作意味着为自己选择面对什么性质的困难。黄教授把为何要努力工作从“职业道德”、“个人得失”、“不负国家”三个方面做了剖析,这些理念我想是香港人赖以生存的准则,而我们在香港逗留期间也看到了不同行业的人他们都具有这种做好自己“份内事”的极其普通的职业精神,而这恰恰是我们缺乏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由此也深深感到我们在理念上的差距,我们要想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首先要更新工作理念,加强对工作本质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落实在我们的行动中。
感触之四
互动教学方法耳目一新
2013年1月31日下午,由香港理工大学教学发展中心教学发展主任谭佩雯给我们讲了《互动教学》,这个讲座的内容应该是我们大家最受启发的一堂课,它是我们职业教育学院最值得借鉴的内容。她介绍的的互动教学方法,气氛很轻松,方法很新颖,能够随时调整班里的学习气氛,及时调整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可以加深师生感情,培养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这种互动教学的基本共识是——课堂中师生要共同达到教学与学习目的。这种互动教学法的目的有三:一是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二是可以激发学生在学习上的兴趣,三是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学习互动的种类有三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内容互动。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谭主任安排了四个互动项目,我们42个人共同参与其中,好像又回到了学生时代,真得受益非浅。黄教授在给我们上课的同时,也穿插了这种方法,让我们在听课时感觉像学生一样,跟黄教授的距离一下就拉近了,感到非常的亲切。我觉得我们学院应该提倡采用这种互动教学法,但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教学法,能够针对学生的需要调整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很好的氛围,鼓励学生深层学习。在进行互动过程中,可以事先进行设计,同时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内容互动等形式进行,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座位编排方式,有助于课堂上进行互动教学。虽然我们在课堂上也用过这些方法,但感觉互动地不够透彻、不够开放、课堂气氛这不够活跃,师生平等还做得不好,因此没有达到好的效果。刚开学我就已经在班里试着用了这种方法,首先是给学生分组,让他们给自己的小组命名,要求是必须含有数学名词,学生们很兴奋,都积极的给自己的组起了很有创意的名字:如“快乐的根号五”、“负负得正”、“三角饼”、„„,我看到了学生在数学课上从来没有见到过的灿烂的笑容,让我一下子觉得这些学生变得如此可爱。
感触之五
育人为本的职业教育
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黄德辉教授《育人为本的职业教育》的讲座中剖析得非常深刻:教书育人。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而育人就是协助学生装备人生。要想育好人,高职教师必须具备的三项任务是:了解企业需求(“学”什么?);避免无效讲课(“教”的技巧);具备情商——EQ(个人内涵修为),而我们做好了这三项任务,就可以帮助学生装备人生!包括:为脑装备(增进知识并掌握有效思考方法)、为手装备(具备技能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为肩装备(勇于承担并愿积极为领导分忧)、为心装备(了解人生并能以健康心态面对)。我从教三十多年,虽然在心里明白这些道理,可并没有这样深层地思考和总结得这样透彻,工作中总是自觉与不自觉将责任推给学生,埋怨学生素质太差,能力太弱,对这些知识学生需要多少?学会了多少?思考不深刻,往往只关心自己的教学任务完成了没有。恰恰是这样,使得我们多数时候都在做一些无效的劳动。在我们系,包括我们的课堂,我们在培养学生的:为“脑”装备、为“手”装备方面做得比较好,但是在为“肩”装备和为“心”装备方面还做得非常不够,我们培养的是今后的小学教师,责任感是他们必须具备的职业品质,我们的真正职责,不仅要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而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出勇于承担、责任心强、积极向上的阳光青年。
感触之六
学生动手能力强就业率高
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于一九七六年创立,是回应香港早期对工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工业中心主要为工程及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提供多元化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是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培训理念的核心。工业中心为学生动手学习提供了模拟工业环境,学生透过实践培训、真实项目为本及综合为本的培训获得实践经验,加强对工程科技理论、知识和研究的了解,同时在向学生提供真实项目中,让学生了解了各种科技、工业流程、技术及工程的知识及其应用。培训活动的预期学习成果包括掌握和提高团队合作、沟通技巧、人际关系、领导才能、时间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工业中心更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操守及态度、包括守时、责任感、工作上的承担等,这些素质从社会和业界广泛认同为专业工程师应当具备的重要素质。理工大学的学生特别受企业欢迎,很多学生还没有毕业,就已经被企业要走了。那么,我们是职业技术学院,香港理工大学的理念和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我们追求的主要培养目标。我们各部门领导及各系领导与教师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首先应搞好学院现有专业的建设,将这些专业重新进行市场调研,将那些脱离市场需求的专业调整为当今有发展需要的专业,将有发展前途的专业做大、做强、做精,总结经验,并根据自身的师资、设备等优势来设置新专业,主要是能体现自己特色的专业。其次是根据专业设置课程,对于课程的设置要进行广泛的社会和市场调查,要围绕本专业岗位的工作需要去设置,使学习者在未来的工作上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绝不能意气用事,尤其不能照顾某人的一己私利而置学生的利益于不顾。第三,在我院的教学中,实践课应该占有较大的比重,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现有的实践教学的设施要发挥它们真正的作用,设备缺乏的专业要积极想办法配套,并制订相应的实践能力培养的评价模式。第四,要在校企合作上下功夫,走出去,请进来,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如果再天天坐在办公室,站在讲台边照本宣科,什么时候才能培养出市场需要的具有动手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的职业人。
感触之七
创新才能发展
从教已经三十年了,我们学院各系所设的专业前景怎样?出路在何方?相信这样的困惑我们院的每一位领导和教师都感同身受。此次去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参加培训学习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创新才能发展,创新才有前途。
学院的发展核心是专业建设,各系部专业带头人应该积极行动起来,走出校门,走入市场和企业去深入调研,对各专业进行市场论证,而专业建设的核心课程必须要突出体现专业特色。根据专业设置课程,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真正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要与专业对口、市场定位准确。例如初等教育专业的就业定位是区内小学语文、数学教师,因此核心课程设置为《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儿童文学》、《教师口语》、《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小学语文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法》等,和小学教学非常贴切,课程建设也有较大空间,学生也认为专业特色明显。
专业课程开发应该能够突破传统束缚。例如新开发《特岗考试辅导》等新课程,没有教材,可以让老师自行编写讲义,只有这样创新才能凸显自己的专业特色,才能彰显本专业在学院的地位,才能激发无限的后续创新,形成良性的专业建设模式,再配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依托各小学的实习基地,以学生参与为主,训练学生动口动手的能力,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
感触之八
职业教育的内涵是有效制度建设
黄教授在培训班的课程中,有一个内容是答问环节,我们42个人每人提一个问题,其中有许多人都提到了制度建设的问题,所以黄教授讲了《剖析制度系统》,我也是深有感触。黄教授从“资产与负债(能力、态度)”、“奖惩制度的奖与惩”、“ 有效制度系统的三大任务是‘找契合、建制度、抓落实’”、“建立制度系统的目的是:解决现存问题和防范出现的问题”等方面做了介绍。任何一个好的制度,如果缺有效落实,都等于零,只有建立契合度高的有效制度,才能有助推动院校发展。那么我院的发展,应该离不开建立内部的有效管理制度,我们应该针对学院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一点点做起,积极与社会参与互动,排除阻力,实现以制度治校,加强有效落实,提升办学质量。我想,建立制度不仅仅是领导的事,学院的建设,各科室的管理,各系部的管理,班主任管理,课堂教学管理等等都离不开建立有效制度,一个学院文化氛围和特色的形成,都是在正确的工作理念下建立有效制度而形成人们的行为,帮助学院快速发展,这应该是学院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
总之,这次出去学习感触很多,我想虽然我们和香港的社会制度不同,但我们的共同目的是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有益于社会,能够掌握一定技能,自食其力的人,他们的做法我们可以借鉴的很多,问题是我们做不做?只要我们从领导能力、机制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方法、评价体系、校企合作等方面实实在在去一步一步做,我们的学院一定会发展,一定会提高自己的办学水平。光在这说这说那是没有用的,只有敢于挑战传统,我们的学院才会有出路。我衷心的希望我们学院的改革速度要加快,不要落后于其它院校。
赴香港理工大学交流心得学生姓名:徐婷学院信息: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07级 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生 出访项目:同济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交换留学项目 出访时间:2010年9月至2011年1月一......
赴香港理工大学学习体会10月19日到23日我有幸参加了我院组织的首次境外学习培训班,在邹良栋主任的带领下赴香港理工大学接受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研修班》的课程培训。一、开......
游学感想大二的第一个学期结束,这个寒假我并没有着急回家,而是跟随物联网学院游学队伍来到这所美丽而又繁华的海滨城市——香港,体验这里的企业文化、教学特色、美食美景。在香......
香港理工大学学习心得体会马克思主义学院杜环欢2017年8月13日到19日有幸参加了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双创教育专题教育培训班。非常感谢学校能够提供这样一次......
赴香港学习心得体会马子清2013年3月10日至15日,我有幸参加了赴香港小学交流学习的活动。作为一名教师,我感谢学校领导给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给了我一次业务学习的好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