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征文_我和党建平台征文
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征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我和党建平台征文”。
在解放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落后,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5岁,孕产妇死亡率为1500/10万,婴儿死亡率为200%,整个国民的主要健康指标位居于世界倒数几位。由于医疗卫生事业的落后,大部分的中国人身体素质极差,解放前,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从呱呱坠地,到垂垂老矣,在我们追求的各种安全感中,健康、生命无
疑是最根本的字眼。而在解放前,生命却如草芥……用老人的话说,那时的社会像一个破筛子,善于漏掉人口。解放前,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基础非常薄弱。化学原料药、西药制剂和医疗器械国内都不能生产,只能靠中医进行主要治疗。那时穷苦的人家根本就不敢得病,即使得了病也没有钱来看,结果,都是小病拖久病,久病拖大病,到后来到药房抓药的,大部分都是已经病危的重病人了。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推翻了压大人民群众身上的三座大山,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这时,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已经成了党中央面临的首要工作。党和国家领导人决心改善医疗环境卫生水平,专门成立了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担任委员会主任职务。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为改善我国建国初期的卫生条件、发展社会生产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直至今日,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管理协调与动员机制都在发挥着它独有的重要作用。建国后,党和政府确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卫生工作方针: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实践证明,这一工作方针充分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本质,符合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符合我国的国情。卫生工作四大方针一直沿用到1990年,40多年来一直是指导我国卫生工作的重要指南。经过多年的工作努力,与解放初期相比,我国人均期望寿命由35岁上升到73岁,孕产妇死亡率由1500/10万降至34.2/10万,婴儿死亡率由200%。降至14.9%,国民的主要健康指标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而“东亚病夫”的帽子也早已扔进了大海,成了过去的历史,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中国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卫生事业,用最低廉的成本保护了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健康,这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和卫生事业的结果啊。几十年来,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不断得到加强,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全国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从1949年的0/10万下降到的268.01/10万。我国成功地消灭了天花和丝虫病,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目标,在总体上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有效控制了麻风病、血吸虫病、疟疾等曾经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疾病。结核病、艾滋病、乙型肝炎等防控工作取得重大成效。地方病严重流行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防治成果稳固发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成效显著。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的能力不断提高,人人享有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妇幼卫生保健体系不断完善,孕产妇保健服务范围不断扩大,管理逐步规范。,孕妇产前检查率达到91.0%、产后访视率达到87.0%,住院分娩率达到94.5%,新法接生率达到98.4%。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5.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9.7%。中医药在公共卫生、重大疾病防治和基本医疗服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得到缓解。记得在70年代的时候,我还是一名实习医生,那时我在乡下的卫生所里看到一位患有血液病的老乡,他的牙龈一直在滴血,因为没有有效药品,使得医务人员束手无策,3天后,那位老乡便离开了人世,这件事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成为了我永远也抹不去的回忆。令人欣慰的是,现如今,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已经得到了显著改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有所缓解。几十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20世纪90年代,我国启动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稳步推进,到底,全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3.18亿人。10月,中国政府出台政策,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展试点并逐步在全国推进,目前已覆盖全国所有含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参合人数达8.33亿。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初步建立,农村医疗救助覆盖了全部农业人口的县(区),65%的县(区)开展了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商业健康保险蓬勃发展。目前,各类保障制度覆盖了超过11亿城乡居民,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框架正在形成,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了化解医疗风险的保护屏障。几十年来,我国一直
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发展道路。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卫生工作积累了重要的历史经验,需要在今后工作中牢牢把握,并不断发扬。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卫生改革发展。我国人口多、经济水平低、城乡和地区差别大,卫生发展不能完全照搬外国模式。卫生事业是公益性社会事业,也不能照搬经济领域的经验与做法。我们必须从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准确把握卫生发展的自身规律,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急需的健康问题入手,注重制度建设与创新,努力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实现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目标。
坚持用改革发展的办法不断解决新矛盾新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问题新矛盾将层出不穷,卫生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卫生工作要有充分的长期思想准备。对待矛盾和问题,要不回避,不懈怠,坚持用改革发展的手段,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按照卫生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在开拓奋进中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卫生工作必须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把发展卫生事业置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全局中进行统筹安排。卫生工作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卫生工作要切实转变观念,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的健康,努力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努力做维护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
把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作为最高使命。卫生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基本职责是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卫生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实现人人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卫生工作最重要的任务。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公益性社会事业。在任何时候都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和落实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不断强化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加强政府监管。要始终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培养医疗卫生人员崇高的职业操守,不断强化公益性质,改善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促进社会和谐。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要在维护和体现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方面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党的十七大对卫生工作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提出了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伟大目标,作出了建设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重大决策。4月6日和7日,中国政府制定发布了两个医改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明确了新时期中国卫生工作的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让13亿中国人病有所医,人人都能健康地生活,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个梦想终将会成为现实。
19世纪初的中国风雨飘摇,长年的军阀混战使得劳苦大众民不了生。外国列强将我大好河山刮分的四分五裂。中国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但是黑暗是暂时的,黎明终将会到来,只要看到一......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正文(郊区维护站延庆卢海军)幸福生活的源泉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九十年前的旧中国。追溯历史,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也是有着数千年历史文明的古......
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最近我一直在看《强国之路》(洪向华主编),这本书讲述了建国之后共产党执政兴国的30个历史关键。看过之后,不仅再一次的佩服起中国共产党来。建国之初,中国......
九十年岁月匆匆走过,九十年弹指一瞬。顾盼往事,岁月如歌,忆往昔峥嵘岁月。九十年前泛舟湖上,依稀难忘。岁月何曾割断我们真挚的向往;岁月何曾消融我们深沉的感怀;岁月又何曾泼灭我......
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有感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了。从我党建立,到国内革命战争,到八年抗战,到全面内战,再到社会主义建设,“十年文革”,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九十年的风风雨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