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比较_苏轼与辛弃疾词的比较
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比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苏轼与辛弃疾词的比较”。
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对比
曹铮 136370015 法学(英语特色)班
苏轼与辛弃疾,同为宋代的词人,且都以豪放词著称于世。苏轼一改前朝写词的委婉之风,大刀阔斧地将所见所思所想写入自己的作品,前期的作品奔放而雄浑,意境开阔,满腔的报国热忱跃然于字里行间;后期被贬黜时的作品多为自我安慰和宽解,豪放中带着许多看破世间仇怨和苦难的委婉,显现出其旷达的人生态度。辛弃疾顺应着之前豪放词的发展,将自己戎马一生的经历和报国之心难以遂愿的压抑写入作品,将豪放词推入一个新的高峰。在豪放词发展史上,人们把苏轼和辛弃疾看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家,以“苏辛”并称。然而,虽是并为豪放词的代表,但是具体来说,其词风还是有一些不同之处。
一. “大江东去”与“千古江山”——苏轼与辛弃疾词风的相同点
总的来看,苏轼与辛弃疾在词风上的的改革主要是改变了之前绮丽婉约的风格,将豪放词创立并且发展起来。主要通过两首词进行分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是苏轼被贬黄州时写下的千古绝唱,词的上阕就地写景,为下阕人物的出场做好准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的开篇就从滚滚东流的长江入手,创造了一个壮阔雄浑的空间,豪气冲天,让人为之一振。紧接着“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点出地点的位置,随后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来描写赤壁之战的惨烈场面,使人在感叹苏轼豪迈而精湛的文笔时被这样的一个激烈、热血、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震惊到。在激烈之后,用“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做上阕的总结,平复语调,引起下阕。正是这如画的锦绣江山才造就了一代一代的英雄豪杰,在千千万万的英雄豪杰中,苏轼最看重而且最欣赏三国中谈笑间就能使樯橹灰飞烟灭的周瑜,于是在下阕开头就集中刻画这一英雄形象。“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在滚滚江流之上,一位挥动着羽扇、身着儒衣、衣带飘飘的青年将军,谈笑着指挥着万人军马,抵挡着敌人来势汹汹的攻击,瞬间将敌人击破化为灰烬。这是何等的气势!但是,接下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将作者从想象中拉回到现实中,不免发出“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叹,感叹世事变迁,感慨人生无常。最后一句的感叹,调子虽然低沉但是终究无法盖过上文的蓬勃而发的气势,反而由于最后一句的突然低沉让之前的气势显得更加磅礴大气。在苏轼之前,词风大都是缠绵悱恻之调,苏轼不然,打破了婉约与豪放的界限,在宋代文坛独树一帜。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顾亭怀古》
辛弃疾同样面对着滚滚东流的长江,追怀往事。他借赞扬历史上的英雄任务,讽刺苟且偷安、委屈求和的人,表达了坚决抗金,收复中原故土的决心。词中豪迈激越、气度不凡的风格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异曲同工之妙。二. “一蓑烟雨任平生”与“无人会登临意”——苏轼与辛弃疾词风的不同
“一蓑烟雨任平生”出自苏轼的《定**》,表现的是一种面对人生挫折时流露出来的旷达乐观的情怀,这首词便面上是写作者归途中遇雨时所持的态度和所得的感受,实际上是借此表达作者对在政坛遇到的打压和挫折的乐观的态度。由于“雨具先去”,同行者皆狼狈,唯有苏轼一人“吟啸徐行”,另得一番乐趣。骤雨泼身,一样可以如此淡然,雨过天晴,回首往事,这点坎坷又算得了什么。这是苏轼经历过政治风雨后的体验,只要能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忍住风雨的吹打,终有风和日丽的一天。
“无人会登临意”出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主要表现的是他对抗金复国的执着和报国无门的感伤。作者登临高亭,遥看祖国大好河山,百感交集,痛恨自己报国无门。抒发了英雄无路,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对朝廷投降派苟且偷安的不满。
从二人的作品来看,苏轼将自己的个人遭遇同自然环境的描写结合在一起,在自然环境的描写中体现人生哲理;而辛弃疾则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满腔的爱国热情。在我看来,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首先是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苏轼处于北宋,社会环境较为安定,没有太多的动荡;而辛弃疾则处于一个国家备受欺凌,时局动荡的环境。另外一点,与个人的文化背景相关,苏轼一人融汇了儒释道三种哲学的精华,因此它的作品中带着很强的哲学道理的韵味,而辛弃疾接受了完全的儒家教育,秉持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原则,因此它的作品带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因此二人一个旷达,一个悲怆,成为豪放词的代表人物,后人无从超越。
辛弃疾与苏轼豪放词的比较在平时的学习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还在为没有系统的知识点而发愁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辛弃疾......
辛弃疾与苏轼豪放词的比较苏轼与辛弃疾无疑是宋代词坛上两颗同样耀眼的明星,在宋词发展史上,苏轼和辛弃疾同为豪放词派的杰出代表。要论述这两位豪放词的大家,首先就要探讨一下......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辛弃疾与苏轼豪放词的比较,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的比较苏轼与辛弃疾无疑是宋代词坛上两颗同样耀眼的明星。在宋词发展史上,苏轼和辛弃疾同为豪放词派的杰出代表,苏轼以他豪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改变了晚......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风,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