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顶之下_穹顶之下影响
穹顶之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穹顶之下影响”。
观《穹顶之下》有感
最近几天,各种媒体都在报道柴静的《穹顶之下》,有夸的也有骂的。夸她自费百万、其心至诚,骂她言语偏激、不够专业。个人出资,费时费力,苦口婆心的向全国人民讲道理,说雾霾,说了话做了事,还是被喷,为什么?跟风围观的的人太多,这也许就是中国人的特质或者说通病。看评论,特别搞笑,说什么“干涉内政”,说什么“美国人应该回美国去”。她的确移民了,但是她心里有根,这比那些满嘴爱国为民,却只会“敲边鼓”的人强得多;比那些满嘴社会责任,临阵推诿扯皮的人强得多。
与其说喷子跟风,不如说大家都太麻木了,对雾霾太麻木,对社会太麻木。我们对雾霾的了解真的不多,当真是无知者无畏。看全国空气质量的调查报告,空气质量最好的也就是西藏和海南了。所以就算我们每天都看的到蓝天白云,也在呼吸着有害的空气,更别说在京津冀、长三角了。我们都生活在这片天空下,同呼吸、共命运,没有人能够“厚德载雾,自强不吸”。腰包的确鼓了,可是天空暗了,我们再也不能“埋头苦干,共创灰黄”了。这种杀鸡取卵式的发展方式是缘木求鱼,好像不够准确,“缘木求鱼虽不得鱼而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而后必有灾”,这是饮鸩止渴!要想发展经济、社会和谐、传承文化、延续文明,人要能健康地活着,这是第一位的,也是最基本的。我们总不能给后辈讲那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吧?那个时候天还是蓝的,水还是清的,大草原还是绿的,上街是不用戴口罩的,夜空里还是有星星的……可是这一切正在变得越来越遥远,传说中的“APEC蓝”也仅仅装点了几天的门面。
路在何方?片中,大量的科学实证和图表数据,环境问题的尖锐矛盾,触目惊心的现实画面,各部门发言人无奈的表情和柴静苦口婆心的话语,让我们心寒心酸。希望这样一段节目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震撼,更应该有的是改变。从细微的行动中,从点滴的生活中,让天更蓝水更清,拨开雾霾见月明。
穹顶之下在今年“两会”召开之前,2月的最后一天,前央视《新闻调查》栏目记者柴静自费百万,拍摄的调查节目《穹顶之下,同呼吸共命运》引爆了网络,在中国网民社交网络上刷屏,仅数小......
首先我很敬佩像柴静这样的媒体人,之前就觉得她与众不同,尤其是她采访别人时呈现出来的那种端庄,淡定,稳重的表情和犀利的提问,都让我很看好她。 昨天看完这部她自费去拍的纪录片,......
《穹顶之下》观后感 谷成远 B120301048前几天看完柴静关于雾霾调查的纪录片,感觉久久不能平静,在生活中,许多我们都可以感受也感受得到,但是那只是概念的、模糊的,当看到那一组组......
《穹顶之下》观后感看完柴静关于雾霾调查的纪录片,触目惊心四个大字在脑海里不停环绕,这是我第一次看完一个片子之后这么急切的想说一些话,因为这与我们的生活真是密切相关,就像......
《穹顶之下》——为爱起誓,让孩子健康成长 为加强环保教育,增强广大青少年生态环保意识,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近日,我校组织学生收看《柴静雾霾观察:穹顶之下》。10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