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票据业务发展现状及改进建议_我国电子支付发展现状

2020-02-29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我国电子票据业务发展现状及改进建议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我国电子支付发展现状”。

我国电子票据业务发展现状及改进建议

推出电子票据业务,对降低票据业务风险和成本、促进全国统一票据市场的形成、丰富支付结算工具、便利中小企业融资、完善利率生成机制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系统(ECDS)上线至今,电子票据面临诸多瓶颈,发展速度较慢。

电子票据业务发展的现状

来自央行的数据显示,自从ECDS上线以来,共处理电子商业汇票业务总数为234209笔,金额 7689.9亿元。从笔数上看,纸票登记业务累计9867001笔,电子汇票占其比例仅2.4%。电子票据推出以来,出票66131笔,金额2014.71亿元;承兑69230笔、金额2115.44亿元;贴现23522笔,金额 945.29亿元;转贴现15453笔,金额998.91亿元;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发生票款对付业务共计10678笔,金额325.43亿元。系统共收到纸票登记业务9867001笔。截至2010年底,接入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机构共316家,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246家,财务公司70家。316家机构全部开通纸质商业汇票登记查询业务,其中232家开通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占比为73%。

股份制商业银行较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居前。在23家机构排名中,股份制商业银行显著居于前列。中信、光大承兑累计笔数分别为14186 笔、10616笔,分居第1位、3位。承兑累计金额上,深发展(000001,股吧)、中信居第1位、4位,金额为 459.489亿元、260.464亿元。电子票据贴现方面,中信、招行贴现累计笔数是8632笔、3016笔,居第1位、3位。中信、招行贴现累计金额是139.142亿元、124.55亿元,列第2位、3位。

相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工行、建行承兑累计笔数6388笔、2123笔,金额335.069亿元、92.589亿元;贴现累计笔数3654笔、1907笔,金额283.780亿、68.284亿,各指标居同业前五。中行、农行承兑累计笔数和金额,贴现累计笔数和金额排名10位左右,这与其资产规模并不相称。

影响电子票据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缺少价格优势。与纸票相比,目前电子票据在流程上并没有得到简化,各种程序依然一个都不能少。在企业支付的承兑费用上,电子票据与纸票一样都是0.05%,没有价格优势。企业没有动力做电子票据,没有承兑源头,电子票据就难以推进。

(二)电子票据参与范围不广。农信社、城商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并没有进入电子票据市场。纸质票据的主体是这些中小机构,没有他们参与,电子票据就少了依托。中小银行不积极主要缘于抵触票据透明化,其操作纸质票据业务基本都是“打包”性质的,没有单笔业务的贸易背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央行的信贷规模调控。

(三)电子票据流动性不高。一是电子票据业务须依托各家机构自身开发的企业网上银行和内部电子票据系统,因而当一家机构在贴现所承兑的电子票据或将贴现后的电子票据转贴现给其他机构时,可能会因为各金融机构网上银行或内部电子票据系统开发设计模式以及操作使用流程方面的不一致,影响到电子票据同业流通的交易效率和意愿。二是中小金融机构因自身科技实力等条件限制,在企业网上银行系统开发建设方面较为滞后,与大中型商业银行和发达地区存在明显差距。

(四)对电子票据难以定价。首批上线机构数量较少,有效的转贴现市场和利率报价机制尚未形成,导致难以对其准确定价。电子商业汇票付款期限由纸质票据的最长6个月提高到1年,这将对市场化利率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然而,银行开出的电子票据期限大多在6个月以内,与纸质票据无异。这是因为各行都不知6个月到一年期的票据如何定价,尝试的风险较大,不如退守。

(五)社会认知程度较低。调查发现,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高管人员、财务人员对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认知程度不高,对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积极意义、办理流程及风险控制等了解不够,对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安全、快捷、便利的功能掌握不到位,导致有关人员对电子商业汇票不信任、不放心,仍偏重于纸质商业汇票,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宣传推广任务艰巨。

商业银行应对措施分析

(一)调整资产结构,加快票据周转,提升中长期贷款比例,防止利润受到冲击。一是要在大力开展票据业务的基础上,做大直贴,实现以量补价,依靠同业渠道建设,提高贴现资产的周转率,减少资金占用,增加利差收入。特别是在电子票据系统上线之后,直贴与转贴的交易成本显著降低,业务效率大幅提高,要做大直贴,加速转贴,在占用同等资金的情况下获取更大的收益。二是要适当增加中长期贷款的比例,防止一般贷款规模受到过大影响,将电子票据对短贷造成的冲击降至最低。

(二)加快流程改造,提高业务办理效率。一是电子票据系统上线之后,业务本身的处理速度大大提高,当前的业务流程成为限制效率提高的主要瓶颈。二是纸票业务竞争日益激烈,客户对银行贴现业务处理速度的要求持续提高,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加快业务流程改造,尝试设立票据贴现专柜,实现专人录入资料、专人接单初审和专人放款审查,减少客户经理的等待时间和劳动强度,提高服务质量,增强票据贴现业务的竞争力。

(三)密切关注市场,建立适合电子票据的利率定价机制。由于电子票据中期限为6-12个月票据贴现为新的业务品种,且对短期贷款有较大的替代作用,因此,其贴现利率应该在短期贷款利率与票据贴现利率之间。商业银行必须密切关注同业,根据市场变化灵活定价。在业务发展的初期,电子票据容量有限,未形成有效的转贴市场前,长期电子票据的报价可能更多地参考1年期贷款利率,以此作为突破基准利率下浮10%限制性条件的工具吸引客户。随着市场电子票据量逐渐增加,电子票据的转贴市场逐步形成,电子票据的定价基础应更多地参考同期货币市场利率,在此基础上加上信贷规模溢价。

加快推进电子票据业务发展的建议

(一)试点开展电子票据再贴现业务。票据资产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高流动性资产之一,且电子票据相对纸质票据风险和操作成本均较低,是理想的再贴现业务操作载体。如人民银行试点开展电子票据再贴现业务,不仅可以丰富其货币政策操作手段,而且可以提高电子票据的流动性,引导各商业银行对不同期限电子票据转贴业务(尤其是6个月以上转贴业务)进行合理报价。

(二)建立电子票据转贴现报价体系,完善利率定价机制。转贴现市场的活跃对电子票据业务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电子票据的最长期限由6个月延长至1年,故纸质票据的转贴现价格很大程度上不适用于电子票据。建议人民银行结合市场情况,制定再贴现业务的基准价格,各家商业银行在此基础上调整,形成电子票据转贴现业务的报价体系,并在转贴现价格基础上形成直贴业务价格体系,完善利率报价机制。

(三)提高电子票据的社会认知度。切实发挥银行机构的个体优势,细分客户市场,提供差异化服务,通过已开通业务核心客户的示范效应,向其上下游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产品推介、市场营销,确立重点发展对象,有效解决企业加入电子票据系统的具体问题,提高电子票据签约客户量和使用率。通过培训班、研讨会、银企座谈、产品推介等形式,对电子票据业务处理流程、注意事项、电子票据的优点及条件等进行系统讲解,增强业务宣传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完善电子票据安全运行体制,维护交易双方合法权益。一是要成立权威认证机构,对银行网上业务的准入从技术上、制度上、管理上进行安全鉴定和认证。通过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对客户自身的信誉度进行评价,防止恶意侵占银行资金的行为,把好入市关。二是要建立健全网上银行安全防范体系,严厉打击利用电子票据进行金融犯罪的行为。三是要加强对网上银行日常业务的监督,督促网上银行切实遵守有关法律制度,确保网上银行业务安全运行。四是要明确银行与客户在维护电子票据业务安全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以及在出现风险时银行与客户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发展现状及改进建议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发展现状及改进建议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发展现状及改进建议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发展现状及改进建议论文摘 要:企业并购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手段。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并购的浪潮也随之来临。在各种并购案件的中,失败的案例屡见不鲜。本文旨......

我国企业内控现状及改进建议

我国企业内控现状及改进建议摘要: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与有效运用,提......

中国银行票据业务的发展建议

中国银行票据业务发展建议票据业务在国际市场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如今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下......

我国日用玻璃行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我国日用玻璃行业现状及发展建议发布时间: 2009年12月31日 发布人: 静候轮回日用玻璃行业是一个传统行业,有悠久的历史。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十年以来快速发展,行业面貌发生了......

《我国电子票据业务发展现状及改进建议.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我国电子票据业务发展现状及改进建议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我国电子支付发展现状 票据 业务发展 现状及 我国电子支付发展现状 票据 业务发展 现状及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