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指南_课题申报指南1
课题申报指南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课题申报指南1”。
微型课题申报指南
微型课题研究切口小、周期短、见效快,是教师以反思实践为己任的科研,是教师以职场为起点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是教师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科研。微型课题研究是在教中研、在研中教,在做中研、在研中做,研究的过程就是教育教学的过程。微型课题研究的立足点是以校为本,围绕教育教学实际,着力解决制约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问题。
微型课题研究是当前推进课程改革,减负增效、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实施有效教育的重要平台和抓手,开展微型课题研究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选题的要求
1、教师可根据课题指南的范围选择课题(指南仅仅是选题的范围和方向,不是具体的课题名称),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和条件,提出具有研究价值、自身特色和优势的选题进行申报。
2、微型课题研究的内容来源于教师的教育实践困惑与问题。课题内容由教师个人自己选择,但选题要具体、实在,提出的问题应该是有益的,包括实践意义、理论意义、方法意义;研究的问题切入点要小,研究的内容要相对单一,适合教师开展研究。选题切忌脱离实际,大而空。
3、选题要有针对性。研究的目的要着眼解决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选择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解决又有能力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无法驾驭的、不能解决的、对当前工作没有帮助的问题应回避。
4、选题时要充分考虑到主、客观条件,尽可能选择自己熟悉的,有经验、有积累的,长期关注的,兴趣浓厚的,或自己在某些方面曾有一些思考但研究不够深入的问题进行研究。
5、微型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围绕教育教学“提高效率、提高效能、提高质量”,因此,选题和研究的重点要放在教育、教学法上。
6、课题名称的表述要简练、准确,要使用科学概念和规范用语,不要使用具有文学色彩的修辞手法。课题名称要尽可能涵括研究的对象及范围、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尽可能使用陈述句。
7、选题的视角要有新意,要突出研究内容的个性和特色,可以将自己熟悉的一种科学理论或观点应用到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也可以借鉴、运用他人的成果,结合自己的实际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
二、研究的方向与范围
(一)德育研究
1、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
2、后进生转化的个案研究
3、学生道德学习研究
4、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对策
5、班集体建设的方法、策略与个案研究
6、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
7、非常态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
8、成功班级管理的个案研究
9、不同类型学生自我教育的个案研究
10、学生交往方式的指导研究
11、榜样教育效果的个案研究
12、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研究
13、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案例研究
14、学生生活方式指导的研究
15、学生体质状况监测与干预的研究
16、激励教育的案例研究
17、高中主题教育系列建设研究
18、青少年自我表现心理及教育实践研究
19、中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研究
20、贴近中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德育方法创新研究
21、运用综合素质评价提高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实践研究
22、中学生诚信教育实践研究
23、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研究
24、青少年校外教育实践研究
25、学校德育活动课程建设研究
26、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研究
27、学校德育队伍建设研究
28、新课程背景下班集体建设的实践研究
29、班主任工作现状调查及工作创新研究 30、增强班主任工作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31、优秀班主任的培养研究
32、班主任工作的评价与管理研究
33、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研究
(二)教学研究
1、有效作业的研究
2、有效合作学习的研究
3、合作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的研究
4、“教学案”导学的研究
5、课堂有效讨论的研究
6、课堂师生互动存在问题及对策
7、课堂有效练习的研究
8、课堂教学有效管理的研究
9、优化课堂教学的经验、案例与个案的研究
10、课堂提问的研究
11、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
12、集体备课实效性的研究
13、新课改背景下教研组建设的研究
14、有效教研、科研的研究
15、有效校本研修的研究
16、公开课、评优课、研究课的有效性研究
17、教师专业化途径和手段的研究
18、教师教育科学素养的研究
19、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及解决策略 20、对新教材与新课标的研究
21、新课程背景下听、评课的研究
22、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研究
23、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研究
24、新课程背景下学科考试有关问题的研究
25、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关系的研究
26、学习困难生的研究
27、学生学习分化问题的研究
28、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动力的研究
29、学生厌学的原因与对策 30、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
3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研究
32、“档案袋”评价的研究
33、情境教学的方法研究
34、研究性学习的研究
35、反思性教学的实践研究
36、高三复习方法的研究
37、高中选修课开发的研究
38、高效教学的特征、规律、方法及成功个案的研究
39、学科教学策略的研究
40、网络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研究
41、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有效性的研究
4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
43、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案设计
44、体育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开发
45、“大班”教学照顾学生差异的研究
46、园本特色课程、特色活动设计的研究
47、走班制的“教”与“学”的研究
(三)课程(教材)改革研究
1、初中与高中阶段学科内容的差异与衔接研究
2、学科课程标准内容相互支持和衔接关系的研究
3、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研究
4、学校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
5、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研究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模式研究
7、有效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的实践研究
8、丰富中学生课外生活的实践研究
9、各学科教材使用中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10、中学环境教育的实证研究
11、高中学生自主开发课程资源能力的培养研究
(四)、学科教学研究 ★语文
1、通过编辑书(报)促进学生有效阅读的策略研究
2、“口语交际•习作”教学研究
3、优化课堂阅读活动,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实践研究
4、语文学习良好习惯的培养研究
5、主体性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6、课堂随机写作实践研究
7、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课外学生获取语文信息素养方法探究
8、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策略研究
9、学生“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评价研究
10、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11、高中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学策略研究
12、高中生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13、高中生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
1、计算类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2、计算教学中渗透解决问题教学的方式研究
3、计算类教学中计算器使用时机和策略研究
4、计算类教学中有效教学方法探索
5、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指导实践研究
6、数学教学中理解、使用、创造教材策略研究
7、数学教具和学具的开发应用实践研究
8、形象教学在数学教学应用中的研究
9、情景教学在数学教学应用中的研究
10、阅读教学在数学教学应用中的研究
11、“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统计”、“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与教实践研究
12、开展以“数学建模”为载体的创新教育实践研究
13、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及其创设实践研究
14、培养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实证研究
15、常规数学教学模式和新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16、数学教研组、备课组的制度建设研究
17、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教学研究
18、数学应用问题教学的实践研究
19、高中女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实践研究
20、高二数学成绩大面积下降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21、数学高考试题的特点、规律研究
22、适合学校及学生的高考目标制定及实现策略研究
23、高中数学高考总复习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 ★英语
1、初(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对策研究
2、初(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素养调查及策略探究
3、中学英语语音教学研究
4、中学生英语词汇量实际状况调查分析
5、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听的习惯的培养研究
6、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说的习惯的培养研究
7、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读的习惯的培养研究
8、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写的习惯的培养研究
9、中学英语课堂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研究
10、中学以阅读为突破口,提高语言的复现率,积累语言知识与素材的实践研究
11、中学英语课堂学习活动有效调控策略的研究
12、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调查与研究
13、中学英语课程中乡土资源的利用研究
14、中学学生英语朗读习惯的培养研究
15、中学英语课堂活动中的提问策略研究
16、任务型教学在英语课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7、任务型教学的任务设计实践研究
18、以写为载体,加强语言正确性和准确性训练的实践研究
19、利用母语帮助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实践研究 20、“Go for it”教材特点及其课程资源整合研究 ★理科
1、学科学教育现状调查
2、学科学教学学具的配备、开发与利用研究
3、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
4、灵活运用科学新教材的若干做法研究
5、自然环境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
6、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学习活动的方法和策略研究
7、科学活动课教学中运用“问题解决”模式的实验研究
8、科学教育中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的研究
9、提高新课程理科实验教学效果的实践研究
10、理科教学中学生“前概念”的研究
11、中学理科“随堂实验”实践研究
12、理科课堂教学课件制作的实践研究
13、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改探讨
14、实现物理教学中情感目标的途径探索
15、高中理科奥赛实验培训实践研究
16、提高理科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效率的实践研究
17、物理、地理等学科的图像教学实践研究
18、中学物理基本课型、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研究
19、中学物理教育中的概念形成、规律掌握研究 20、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分析与消解研究
21、物理课堂教学的结尾设计实践研究
22、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情境设计研究
23、运动合成与分解的特点与应用研究
24、高中物理实验中转换法的研究
25、高中物理公式教学研究
26、化学课堂情景创设的实践研究
27、化学复习课的课型与教学实践研究
28、有机化学复习教学策略研究
29、运用化学教材中的定量实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 30、高中化学探究教学模式下探究点的设计方法研究
31、生物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的实践研究
32、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实践研究
33、“概念图”在生物教学中听的应用
34、“问题串”在生物教学中听的应用
35、中学生物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36、高中生物图示教学实践研究
37、提高学生对生物坐标曲线解题能力的实践研究
38、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实验设计实践研究
39、中学生物实验中的思维技能训练研究 ★文科
1、高中思想政治课“情景—问题探究”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2、哲学常识教育应对高考文综测试的策略研究
3、历史新教材教学设计和研究性课题学习策略研究
4、高初中历史教学衔接研究
5、历史专题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
6、历史教学方法的建构研究
7、历史新课程教案设计实践研究
8、历史学科讲座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的研究
9、历史学科教学模式研究
10、历史学科教学方法研究
11、历史学科教学策略研究
12、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13、中学生历史总复习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
14、地理教材的图像系统研究(呈现形式、图文比例、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等)
15、充实教材内容,实现本土化地理教学内容研究
16、乡土地理教学研究
17、“板书、板画、板图(三板艺术)”在新课程地理教学中的独特作用研究
18、提高学生有效记忆地理知识的研究
19、学生学习地图知识的缄默知识研究 20、地理学科作业改革的研究
21、评价与考试研究
22、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研究
23、中学学生成长记录袋的使用方法研究
24、中学生评语的内容和方式改革实践研究
25、新课程标准下中学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实践研究
26、中学学科教学中客观评价策略研究
27、中学各科课前基础调查的作业设计研究
28、中学各科作业设计多样化、科学化的实践研究
29、改变作业批改方式、提高作业批改效率的实践研究 30、学生各学科错题集的开发与使用的实践研究
31、中学生期末考试改革的实践研究
32、新课程理念下各学科试卷命制研究
33、分省自主命题后的高考命题研究
34、中学学科课堂教学管理与评价研究
35、各学科新课标下“个人成就展示板”评价活动实践研究
(五)、学生学习研究
1、学生的学习起点研究(如:学习起点有哪些不同的类型、学生学习起点的有效确定与运用等)
2、中学生各学科学习的成功策略和误区研究
3、中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各学科学习中的思维障碍分析及消除研究
4、中学不同学科在不同阶段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研究
5、让中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方法与策略研究
6、中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研究
7、中学生“个性化预习” 研究
8、中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研究
9、中学学科学习指导的研究
10、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
11、中学生自主学习中的教师指导实践研究
12、中学研究性学习、课题学习的实施研究
13、有效开展中学学生各学科学习指导的实践研究
14、中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组织策略研究
15、中学生在政、史、生、地课堂中学习习惯培养与评价研究
16、中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学生合作学习(学习机制、合作意识、合作方法,合作能力,合作学习有效价性,评价体系等)的实践研究
17、中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提问、讨论、竞赛、游戏、评价、实验、练习、展示、观察)的实践研究
18、中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学生探究性学习(提出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究学习活动,获得知识,激发情趣,掌握程序与方法)的实践研究
19、中学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研究 20、合理布置家庭作业与学习成绩相关性研究
21、义务教育段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的研究
22、中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研究
23、中学生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研究
24、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研究
(六)、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1、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2、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3、中学寄宿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研究
4、中学心理危机援助中心的建设研究
5、中学生心理问题预防与矫正实践研究
6、高一新生的心理特征分析
7、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及实施策略研究
8、抓住教育契机进行良好心理辅导的研究
9、预防校园暴力行为的心理问题研究
10、学科教学与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
11、教师素养、行为、人格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践研究
12、家长素质及教育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践研究
13、升学与择业的心理指导教育实践研究
14、特殊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案例研究
(七)、艺体教育研究
1、中学音乐教学设计的研究
2、中学音乐教学的故事导入模式研究
3、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器乐教学研究
4、中学美术课堂分组合作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5、中学体育运动会活动设计、实施及评价研究
6、中学运动会规则、内容等指向教育目标的改革研究
7、中学一条龙课余运动训练体系实践研究
8、中学生体育运动处方研究
9、学校艺术节活动设计案例研究
10、美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
11、艺体教育与学生审美素质发展的研究
12、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保障及实效性研究
13、大课间操(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内容的研究
14、器械体操教学安全措施与办法研究
15、体育课堂教学中的集合队型、讲解队型、示范队型研究
16、体育课中教师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
17、学生眼保健操效益研究
18、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制订学年、学期、单元体育教学计划的实践研究
19、体育课时计划有效性、实用性与设计研究
20、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建设与学生主体性关系及其处置办法的实践研究
21、体育课堂教学运动负荷评价研究
22、体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承受挫折、公平竞争、遵守规则等良好心理品质的内容与方法研究
23、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过程评价研究
24、体育教学分组的实践研究
(八)、信息技术教育研究
1、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发展前景及对策研究
2、中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三种模式”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
3、各学段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研究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层次整合研究
5、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6、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方式变革与学习绩效研究
7、中(小)学生数字化学习研究
8、网络虚拟实验室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9、提高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效益的研究
10、信息化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11、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开发研究
(九)、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1、教师行为规范标准与师德建设实践研究
2、学科教学设计及备课改革的实践研究
3、通过专题研究,促进教研活动切实有效的开展
4、提高集体备课效益的实践研究
5、相互听课、议课、评课,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研究
6、各学科教学中说课技能训练实践研究
7、各学科教学中教师说课技能所涉及的技术提高研究
8、提高中小学教师说课、课堂教学观察、评课水平的实践研究
9、提高教师交往能力的实践研究
10、开发备课组功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11、学习型教师团队的建设与实践
12、不同教龄段教师教研状态的比较分析
13、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提问水平(设置的问题情景、问题的提出、时间控制、即时反馈)的实践研究
14、新课程下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及其培养实践研究
15、教师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培养个案研究
16、学科教学设计及备课改革的实践研究
17、教师教学艺术的形成研究
18、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艺术
19、科研型、学术型教师培养的实践研究 20、中学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的实践研究
21、学校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实践研究
22、当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解决对策研究
23、适应教师主动参与的教科研方式创新研究
24、教师培训机构能力建设研究
25、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的学校管理实践
26、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的学习方式研究
27、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的学习策略研究
28、新课改背景下校本教研有效活动方式研究
29、多渠道为教师提供校本教研的实战演练研究 30、激发教师研修内驱力的实践研究
31、在职教师校本培训的内容、方式、途径及质量评价机制研究
32、校本教研活动方案设计的实践研究
33、教师叙事性案例研究
34、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实践研究
(十)、学校管理研究
1、学校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2、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实践
3、处境不利(贫困)学生的判断及资助实效研究
4、中学公共安全和应急机制的建立与管理研究
5、学校学习型组织建设实践研究
6、中学校教学和学术组织管理创新实践
7、让教研组成为真正合作研究、共同行动共同体的实践研究
8、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以及综合实践组的建设与作用的有效发挥、提高研究
9、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推进目标、发展阶段、实践模式与评价机制研究
10、薄弱学校改造案例分析
11、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效控制辍学的实践研究
12、学校提高远程教育效益的实践研究
13、新时期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及实践研究
14、学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合理性分析与稳步实施研究
15、学校形成办学特色的策略、措施与实践研究
16、学校教学质量的监测研究
(十一)、综合研究
1、课堂教学的有效调控实践研究
2、课堂教学中突(偶)发事件处理的策略与个案研究
3、新课程理念下各学科习题设计与选择研究
4、新课程课堂文化变革的研究;
5、课堂教学中三维教学目标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
6、巧妙运用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
7、课堂教学中及时反馈、正向评价、激励学生研究
8、儿童在玩耍中建立规则的研究
9、弱势群体接受良好教育的实践研究
10、学科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研究
11、减轻中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研究
12、稳定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和提高其素质的实践研究
13、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14、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研究
15、校本教研制度建立的实践研究
16、有效组织跨学科、跨校教研活动的实践研究
17、适应问题学生的优质教育实践研究
18、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培养的实践研究
19、各学科课堂中的教学互动实践研究 20、以“问题解决”课型的教学方法研究
21、提高各学科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研究
22、新课程背景下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23、在高考中发挥高三教师集体智慧的实践研究
24、现代教育技术与实验技术的功能开发研究
25、家长学校办学方式创新和家庭教育指导研究
26、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校教科研制度建设研究
27、新课程理念下各学科活动课教学实践研究
28、各学科课堂教学中的设问技巧研究
29、各学科体验式教学实践研究 30、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31、某年级某学科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
32、某年级某学科学生课堂有效讨论的研究
33、某年级某学科学生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
34、高三学生考前心理辅导研究
35、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实践研究
36、高中主题教育系列建设研究
37、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
38、学科教材使用中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39、学生审题失误的原因及对策 40、高一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考评研究
41、学生课堂倾听能力的培养研究
42、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研究
43、高考答题的策略研究
44、课本题及其变式在高考中的再现研究
十二、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自拟课题………………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 《校本科研引领和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研究》课题申报指南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校本科研引领和促进基础教育质......
课题申报指南课 题 申 报 指 南 马列?科社一、重点项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从整体上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源泉、基本问题、主要范畴和科学规律等......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指南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选题说明:课题指南旨在引领广大教育科学工作者,围绕福建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
附件1: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7年度课题指南1.湖北教育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研究 2.湖北教育现代化2030研究3.“全面二孩”政策对湖北教育的影响研究 4.新型城镇......
2013年科研课题申报参考指南1.车外加速噪声降噪研究2.电控燃油喷射技术研究3.汽车操纵稳定性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的研究4.汽车转向轮摆振动研究5.动态模拟试验技术研究6.被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