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及答案_新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2020-02-29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及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2011年浙江省义乌树人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月考试卷

2011年9月31日】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阒.然/黢.黑悄.声/愀.然作色掉色./敷衍塞.责 B.怄.气/沤.肥讣.告/刚愎.自用衍.生/剡.木为楫 C.缉.拿/稽.首骀.荡/甘之如饴.耽.搁/箪.食壶浆 D.玷.污/砧.板翘.楚/金蝉脱壳.邋遢./大张挞.

伐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们需要同心协力,将人类所有的认知融汇贯通为一个整体:我们必须将各种各样的知识

糅合在一起,必须将各种各样的人性投入熔炉以浇铸出一种新的人性。

B.看春晚就是看赵本山,早已成为观众的一条铁律。今年的小品《捐助》却让不少观众大失

所望,让人们长久以来积聚的愤闷不满情绪爆发了出来。

C.从高调宣称裁撤驻京办,到“驻京办助首都维稳,部分保留”的表态,政府前后政策的变

化令人玩味。有媒体称,驻京办调整政策或遭扭曲执行,存留博弈才刚刚开始。D.学者们在整理巴赫作品的时候,虽然发现某些钢琴谐奏曲确属改编作品的推测证据,但大

部分原作的总谱却已经遗失,倒是改编后的谐奏曲幸运地留传了下来。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A.读李敖的文章,沦肌浃髓,痛快淋漓,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宣泄和释放,虽则有过屠门而大嚼......

之嫌,但也有不少切实的收获。(班门弄斧)B.韩寒日前在博文中声称刘谦把魔术演成了话剧,由此掀起和刘谦的“虎年第一战”,双方在博文里你来我往,针尖对麦芒.....,制造了虎年娱乐圈的第一话题。(针锋相对)C.在巴萨欧冠大名单中,有巴尔特拉的名字,不过这名19岁的年轻中卫,却身在曹营心在汉.......,不久之前,巴尔特拉向皇马主动示好,表示愿意加盟皇马。(心不在焉)

D.西方国家目前仍然非常强大,中国仍然不能直接与之当面锣对面鼓......

地对抗。如果一味意气用事,公开叫板的话,中国要以弱胜强谈何容易?(旗鼓相当)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危险物品肇事罪是指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中,由于过失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B.在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的指引下,明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改革将继续深化,其中,转变政

府职能、增加中低收入群体将成为亮点。

C.如今,教授剽窃、抄袭似乎很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俨然已不成为新闻了,公众对此似乎

也麻木了一般,仿佛剽窃、抄袭很正常,不剽窃和抄袭反而很不正常了。

D.中共中央于近日发布《廉政准则》,用52个“不准”规范干部行为,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严于律己,洁身自好,坚决杜绝不准违反《廉政准则》行为的发生。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3分)

把英文humour译成幽默,是神来之笔。所以说,“解释是幽默的致命伤”。①这种场合,听者的悟性接近禅的‚顿悟‛;高度的幽默里面,应该隐隐含有禅机一类的东西。②高度的幽默是一种讲究含蓄的艺术,暗示性愈强,艺术性也就愈高。

③幽默也是一种天才,说幽默的人灵光一闪,绣口一开,听幽默的人反应也要敏捷,才能接个正着。

④幽默而太露骨太嚣张,就失去了‚幽‛和‚默‛。

⑤如果说者语妙天下,听者一脸茫然,竟要说者加以解释或者再说一遍,岂不是天下最扫兴的事情?

⑥不过暗示性强了,对于听者或读者的悟性,要求也自然增高。6.请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4分)

英国巴利航空公司2月5日在美国一家法院承认非法向伊朗出口3架美制客机,同意向美国缴纳上千万美元罚款。

美国司法部5日发表一份声明说,巴利航空公司同意支付200万美元刑事罚款并接受5年企业监管。

巴利航空公司还需向美国商务部支付1500万美元民事罚款。如果这家公司今后未违反出口禁令,可获免除其中200万美元罚金。

据法新社报道,伊朗一家航空公司向巴利航空公司提供资金,由后者从美国波音公司购买3架747客机。巴利航空公司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间将这3架飞机转给伊朗。

按照美国司法部的说法,巴利航空公司未获得由美国政府授权的出口许可,擅自向伊朗出口客机,违反美国有关针对伊朗的制裁规定。

7.2010年春季,广东江门的厂企普遍出现缺工现象,求“工”若渴;而作为求职一方的主力,不少80后、90后大学生却发出“找工难”的心声,表示好工作不好找,他们或嫌工资低福利差而频繁跳槽,或埋怨加班时间太长缺少自由而不断换工,给人们留下喜欢“折腾”的印象。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谈谈你的观点。(5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人的自由:积极形态与消极形态的双重扬弃杨国荣

在讨论自由问题时,伯林(Isaiah Berlin)曾区分了消极自由(negative freedom)与积极

自由(positive freedom)。对自由的以上理解虽不完全限于政治之域,但似乎主要侧重于政治的层面。广而言之,自由的以上二重形态,同时涉及人的自由发展。从积极的方面看,人的自由发展意味着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实现具体的、多样的价值理想,表现为人的自我实现或自我成就。从消极的方面看,人的自由发展则以摆脱各种形式的支配、干涉、限定为指向,这种‚摆脱‛首先表现为对人的依赖性与物的依赖性的双重超越。

就其原初及抽象的形态而言,积极意义上的自由源于自我决定、自作主宰等意愿,它往往趋向于从一定的价值立场出发,坚持、推行某种观念、主张,努力贯彻与实现与之相关的理念,并以此来变革世界、成就自我。这种进路如果单向地、过度地发展,在个体的层面上容易导向以自我的意志、观念、理想影响他人甚或强加于他人;在社会的层面上则将导致以某种单

一、普遍的范式塑造人,由此常常进而引向独断的思维方式与强制的行为方式。同时,理念的推行常常与理性的设计联系在一起,当二者与思想的灌输和实践的改造相结合时,便易于导向理性的专制。这里似乎存在某种悖论:对自由‚积极‛的追求使人常常走向了自由的反面。历史地看,理性、民主、平等、革命等等观念在片面地推行、贯彻之下,每每被赋予某种强制的性质;在积极地实现、达到某种主张、理念的形式下,这种主张、理念本身往往异化为抑制、干涉、操纵人的思想与行为的工具;意识形态对某种既成存在形态的维护与乌托邦对虚幻蓝图的追求,便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以上趋向。在这里,积极形式下的自由进路,无疑呈现了某种负面的意义。

相对于自由的积极形态,消极形态的自由以摆脱外在的支配、控制、限定为指向。如果说,积极形态的自由蕴含着‚应当成就什么‛的要求,那么,消极形态的自由则更多地对以上要求持怀疑、否定的态度。这种怀疑、否定的立场如果单向地发展,每每引向放弃实质的、普遍的价值承诺。在摆脱、消解成为主要乃至唯一的选择和进路时,价值的认同、价值的承诺常常就失去了内在的根据,由此导致的,往往是消解意义的虚无主义价值取向,所谓‚后现代主义‛,便从一个方面体现了消极形态的自由理想。后现代主义以解构既成的意义世界(包括价值原则)为指向,但在超越、消解、否定已有意义系统的同时,又不承诺和敞开新的意义世界。在摆脱、消解了一切之后,剩下的往往便是无意义感或虚无感。

不难看到,自由的以上二重形态各有自身的限定。与个人全面发展相联系的自由理想(个性自由),显然不能与之简单等同。如上所述,积极形态的自由取向固然肯定了人的创造性并确认了价值导向的意义,但片面地强调以上方面,又蕴含着独断与强制的偏向;消极形态的自由取向诚然有助于抑制积极自由可能导致的独断性与强制性,但自身又因缺乏价值的承诺而在逻辑上容易走向虚无主义。

从历史上看,孔子已提出了‚忠‛与‚恕‛的原则,所谓‚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内在的趋向是由己而及人,以自己的价值理想影响、作用他人,使之成为自我与他人共同追求的目标;‚恕‛则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中包含尊重他人意愿、避免干预他人之意。前者展示的是积极的方面,但仅仅以此为原则,似乎容易导致将自己的理想或价值观念强加于人,从而走向独断;后者体现的是消极的一面,它对于前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所蕴含的负面趋向显然具有抑制作用,但单纯坚持这一方面,也可能导向悬臵价值的理想。孔子将二者的统一视为实现仁道的途径和方式(‚仁之方‛),多少内含着某种避免‚积极‛进路与‚消极‛形式各自片面性的意向。

(选自2009年11月22日《文汇报》,有删改。)

8.根据全文信息,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伯林将自由区分为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两类,这一理解主要侧重于政治层面,同时,自由的以上二重形态,也涉及人的自由发展。

B.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各有自身的局限性,与个人全面发展相联系的自由理想虽不能与之简

单等同,但也和自由的以上二重形态一样具有局限性。

C.积极意义上的自由源于自我决定、自作主宰等意愿,意味着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实现具体的、多样的价值理想,表现为人的自我实现或自我成就。

D.消极意义上的自由以摆脱外在的支配、控制、限定为指向,它蕴含着对“应当成就什么”的要求的怀疑、否定的态度。

9.下列对“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各自的负面意义认识有误的一项是

A.积极自由单向、过度发展,在个体层面上容易导向以自我的意志、观念、理想影响他人甚

或强加于他人。

B.积极自由单向、过度发展,在社会层面上将导致以某种单

一、普遍的范式塑造人,由此常

常进而引向独断的思维方式与强制的行为方式。

C.消极自由怀疑、否定的立场如果单向、过度发展,使摆脱、消解成为主要甚至唯一的选择

和进路时,常常引向放弃实质的、普遍的价值承诺。

D.消极自由如果单向、过度发展,往往导致消解意义的虚无主义价值取向,“后现代主义”便

是消极形态的自由理想的体现结果。

10.下列对文章第五段中孔子“忠”“恕”原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忠”“恕”原则中的“忠”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

而达人”。

B.“忠”“恕”的统一是实现仁道的途径和方式,这样就能够避免“积极”进路与“消极”形

式各自的片面性。

C.“忠”体现的是积极的方面,其内在的趋向是由己而及人,但仅仅以此为原则,容易导致将

自己的理想或价值观念强加于人,从而走向独断。

D.“恕”展示的是消极的一面,它以自己的价值理想影响、作用他人,但单纯坚持这一方面,可能导向悬置价值的理想。

11.请根据文章信息,谈谈你对标题中“双重扬弃”的理解。(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等雪唐 敏

这是我在上海,遇到一场大雪后听说的事,上海是一座远离大自然的城市,是一座人满为患、疲乏和苍老的大城市,但我却听到了这个最富有自然气息的传说——等雪。当然,说‚雪在等雪‛的人说得极为简单。

江南大城市里的雪是留不长久的,像无数匆匆路过上海的外地人,雪过上一夜,至多两夜便离去了。去年的雪下来了三天,屋顶上还停满了雪,于是说话的上海人望望窗外的雪,说:‚呵,雪在等雪呢。‛这种说法像清澈的冷风吹过我的心头,清凉得异常醒目。于是我问:‚雪怎么会等雪呢?‛好几个人回答我:‚呐——是这样的,它也要找个伴呢,等下一场雪来了一同去。‛

我想不到上海藏着关于雪的这样好的传说。雪不是为人类预兆丰年的,也不是人类粮食——庄稼的被子,更不是天上落下来的面粉或糯米粉。雪就是雪,雪等的盼的是雪,与人类无关,雪的思维就是如此简单,如同它简单的传说。这传说如此精确地表达了雪的心情,因为江南的雪是短暂的,再也没有比江南的雪要等雪伴更困难的事了,所以江南的雪的爱情故事,才会埋藏在毫无自然气息的大城市上海之中。

雪对我是亲切的。在我小时候,遇到过一场南方罕见的大雪。下雪的那夜,我独自一个人睡在家里的房间里。早上醒来时,屋外一片灿烂的晴光,我以为太阳出来了。仔细一看,天还早,是强烈的雪光唤醒了我。从半开半闭的窗边,飘进来无声的小雪花,它们停在我的被子上,停在房间的地板上,停在我乌黑的头发上,除了我的脸上,雪停不住,化成湿湿的潮气。一层绒毛般轻盈的,极薄的雪盖住了我。小雪花一落到我脸上,就像被烫了一下,它尖尖的角便刺我一下,想跳开去,但已经融化了。我清楚地看着它们六角形的花样,在瞬间消逝。我还用眼角斜斜地看着自己头发上的那层发着蓝色光芒的薄雪,我不敢动一动,怕破坏了雪对我的抚爱和打扮。当我最终不得不起身时,长头发披落下来,我的脸和脖颈第一次感到了头发是这样的冷,冷得彻骨的清凉。雪装一下子全消失了,在我的身上化成热的雾气。

不过,那时候我还根本不懂雪会等雪的传说,我只是奇怪雪是最冷的东西,却表现出最火热的情绪。当时我明白的只是一件事:明白了为什么关汉卿在写故事的时候,会把热血和天上的雪联系在一起。童年看戏的时候,最想不通的就是热血化雪的联想是如何得到的。原来,雪真的是热的。

不过,我常叹息雪的热情太短暂,带来的却是长时间的寒冷。由于寒冷过于强大,以至人们彻底忘记了雪的热情,一谈起雪,都说冷。现在听到了等雪的传说,我沉默良久,世界上能让肉体感觉到的热,都是会消逝的。不消逝的热是不能用人的手来感觉的。不消逝的是等,是盼。江南是温湿之地,雪像梦一样容易消逝,就是这样,雪在短暂的生命中还不放弃等待和盼望,雪真是世界上最热情的造物。

于是我热切地盼望眼前的这场雪真能等到下一场雪。每天我都注视着屋顶上日渐消瘦的雪,每天都没有再下雪,雪病了,发黄、发黑,像枯萎下去的植物。它的伴还没来。雪渐渐地少下去,小下去,像一位乘船远去的朋友。到最后在最冷的朝北的瓦檐缝里,雪消失了,但是雪的伴还是没有来。这情景好像看着一个活人渐渐地死去,好像合上一本书,雪等雪的经历就这样变成传说,留在人们的口中。的确,并非所有的盼望都能如愿,但这场雪坚持了这么久才消融殆尽,它把等和盼留在上海的每个屋顶,就像他最初降临的样子。在整个冬季里,这份等待和盼望的热情都不会走。

记得在大雪化尽的前夜,夜半我惊醒过来,因为我听到了暴雨一样的声音,这强烈、急骤的雨声只有炎热的夏季才会有,而且玻璃窗上真实无妄地溅满了夏季暴雨那样饱满的雨珠。我渐渐明白过来,这是在化雪。雪如此要强,就是融化也在夜晚无人时。雪没有等到雪,它是难过的,当它不得不孤单地离去时,它痛哭了,它最后的眼泪还是那样滚烫,像夏天的暴雨。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09年第4辑)

12.文章说“但我却听到了这个最富有自然气息.......的传说——等雪”,作者为什么说“等雪”的传说是“最富有自然气息”的?(3分)

13.“每天我都注视着屋顶上日渐消瘦的雪,每天都没有再下雪,雪病了,发黄、发黑,像枯萎下

去的植物。”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14.作者在文中为什么不吝笔墨,详细地描写小时候遇到的“一场南方罕见的大雪”?(4分)15.作者为什么说雪是“世界上最热情的造物”?试概括作者笔下雪的形象。(4分)16.散文贵在有“情”,唐敏的《等雪》在绘景状物之中,关注内心情感的抒发,向我们展示了一

个“情”的世界。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不少于100字)(5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8分)

高思诚咏白堂记

[金]王若虚

有所慕于人者,必有所悦乎其事也。或取其性情德行才能技艺之所长,与夫衣服仪度之如何,以想见其仿佛;甚者,至有易名变姓以自比而同之。此其嗜好趋向,自有合焉而不夺也。

吾友高君思诚,葺其所居之堂以为读书之所,择乐天绝句之诗,列之壁间,而榜以‚咏白‛。盖将日玩诸其目而讽诵其口也。

一日,见告曰:‚吾平生深慕乐天之为人,而尤爱其诗,故以是云。何如?‛

予曰:‚人物如乐天,吾复何议?子能于是而存心,其嗜好趋向,亦岂不佳?然慕之者欲其学之,而学之者欲其似之也。慕焉而不学,学焉而不似,亦何取乎其人耶?盖乐天之为人,冲和静退,达理而任命,不为荣喜,不为穷忧,所谓无入而不自得者。今子方皇皇干禄之计,求进甚急,而得丧之念,交战于胸中,是未可以乐天论也。乐天之诗,坦白平易,直以写自然之趣,合乎天造,厌乎人意,而不为奇诡以骇末俗之耳目。子则雕镌粉饰,未免有侈心而驰骋乎其外,是又未可以乐天论也。虽然,其所慕在此者,其所归必在此。子以少年豪迈,如川之方增,而未有涯涘,则其势固有不得不然者。若其加之岁年而博以学,至于心平气定,尽天下之变,而返乎自得之场,则乐天之妙,庶乎其可同矣。姑俟他日复为子一观而评之。‛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有合焉而不夺.也夺:改变。B.而榜.以“咏白”榜:标榜。C.今子方皇皇干.禄之计干:求取。D.合乎天造,厌.乎人意厌:满足。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然慕之者欲其.学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B.慕焉.而不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C.不为.荣喜,不为穷忧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D.不为奇诡以.骇末俗之耳目敛赀财以.送其行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古今相同的一项是

A.以想见其仿佛..B.是未可以..乐天论也C.而不为奇诡..以骇末俗之耳目D.虽然..,其所慕在此者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的朋友高思诚,敬仰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为人,尤其喜爱他的诗歌,不仅把自己的居室修葺一新作为书房,还精选了白居易的绝句张挂在墙上。

B.作者拿高思诚与白居易进行比较,强调的是为人的自得、自在、自然,一个人只有知天任命,放旷通达,不以物喜,不以己忧,才能无往而不得大自在。

C.在作者看来,高思诚以白居易为榜样,本无可非议,但是他为人过分注重得失,为诗雕镌粉饰,毫无自然任达的气派,其作为实乃附庸风雅,不免若人耻笑。

D.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是坦诚直露,在近乎直白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憎恶虚伪、嘲讽做作的炽烈情感,也可领会到他关心年轻人的良苦用心。2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人物如乐天,吾复何议?子能于是而存心,其嗜好趋向,亦岂不佳?(3分)(2)子则雕镌粉饰,未免有侈心而驰骋乎其外,是又未可以乐天论也。(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22-23题。(6分)

送友人

薛 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22.诗歌首句化用了《诗经·秦风·蒹葭》中的诗句,请问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23.清代刘熙载《艺概·诗概》评价绝句,有这样的句子:“绝句意法无论先宽后紧,先紧后宽,总须首尾相衔,开阖尽变。”试以此理论分析本诗情感发展的特点。(4分)

(三)阅读《论语》中的这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24.政治思想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

(1)上述文字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政治思想?(1分)

(2)在现代中国的语境下,你如何认识孔子的这一思想?(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2)昨夜西风凋碧树。。(《蝶恋花》)

(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4)故木受绳则直,,则智明而行无过矣。(5)颜渊喟然叹曰:“。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小草因其顽强的生命力而常常受到人们的赞美,但有一个哲人却说:‚宁可扶树,不能扶草;草不成器,树可成才。‛

对于哲人的话,你有何感想和见解?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201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一)1.D(A项qù/qūqiǎo/qiǎoshǎi/sâ;B项îu/îufù/bìyǎn/yǎn;C项jī/qǐdài/yídān/dān;D项diàn/zhēnqiáo/qiàotā/tà。)

2.C(A项“融汇贯通”改为“融会贯通”,B项“愤闷”改为“愤懑”,D项“谐奏曲”改为“协奏曲”。)

3.B(A项,“过屠门而大嚼”,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C项,“身在曹营心在汉”,比喻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却想着另一方;“心不在焉”,指不专心,精神不集中。C项,“当面锣对面鼓”,比喻面对面地讲明、对证或争论;“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4.C(A项语序不当,将“使用”放在“运输”后;B项成分残缺,“群体”后加“收入”;D项不合逻辑,否定不当,去掉“不准”。)5.④②⑥③①⑤

6.违禁对伊朗出口英公司遭美处罚

7.观点1:大学生要想成功,必须先练好“内功”。要“做一行爱一行,而非爱一行而做一行”,大学生在求职与任职过程中不要好高骛远,最初几年的工作经历是一个修炼“内功”的过程,从事一行就得在这一行内持续不断地做下去,机会只会对有恒心有实力的人慷慨。(或: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收获,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一开始工作就想轻松拿高薪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在做什么工作都需要经验,把经验挣到了比拿多高的工资都强。要相信自己现在的坚持是在为几年后的发展做铺垫。)

观点2:企业需要完善用工的软硬两方面环境。现在的中国,一方面宏观经济状况较好,缺的不是工作岗位,而是劳动力;另一方面,现在的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对用工环境、个人待遇、成长空间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要做的不仅仅是提高工资,更要重新审视和完善自己用工的软环境,如培养企业文化、为企业的成长和员工的成长找到最佳结合点等,真正把“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理念落到实处。

(此题为开放题。观点明确给1分,言之成理给3分,表达简明准确给1分。)8.B(从文中信息看,“与个人全面发展相联系的自由理想”不具有局限性。)

9.D(“后现代主义”体现出很多特点,它在“无意义感或虚无感”方面与消极形态的自由理想相符合,但它不是消极形态的自由理想的体现结果。)

10.C(A项,将两个原则具体内容互换;B项,原文为“多少内含„„的意向”;D项,“它以自己的价值理想影响、作用他人”是“忠”的内容。)

11.“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都有它的负面意义。片面强调“积极自由”,蕴含着独断与强制的偏向;而“消极自由”因缺乏价值的承诺而在逻辑上容易走向虚无主义。所谓“双重扬弃”就是要克服“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各自的片面性。

12.因为“为人类预兆丰年”“是人类粮食——庄稼的被子”“是天上落下来的面粉或糯米粉”等常见的关于“雪”的传说都有“人类社会”的美好愿望的烙印,而“雪在等雪”与人类无关,与人类复杂的思维无关,体现了“雪”最简单而又本真的“思维”,精确地表达了雪的心情,所以说“雪在等雪”是最富有自然气息的传说。

13.这句话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雪逐渐少下去、变色的过程,传达

出作者热切盼望眼前的这场雪等到下一场雪的心情。

14.说明雪对我的亲切之情,表现雪是热情的。为下文写雪不放弃等待和盼望作铺垫。

15.(1)因为江南之雪让作者看到,雪在短暂的生命中还不放弃等待和盼望,因而它是有生命的,是热情的。

(2)纯洁(简单)、热情(火热)、执著(坚持)、坚强(要强)。

16.作者竭力把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独特感受结合起来,既刻画了南国之雪的轻盈美丽,更绘出

了雪的纯洁、热情、执著、坚强的品质,从而使雪的外部特征与作者的自我情感浑然一体。读《等雪》,你能感受到作者内心蕴含的深厚感情——对雪的亲切、体恤和赞叹。这份柔情使全文处处浸透着温情与关爱,它正是作者内心美丽的展示。17.B(榜:题署。)

18.D(连词,表目的,用来。A项:代词,代自己/代词,他。B项:代词,他/兼词。C项:因为

/替。)

19.C(奇诡:奇特诡异。A项文中意为“模仿”;B项文中为两个词,“可以拿”;D项文中为两个

词,“虽然这样”。)

20.C(“其作为实乃附庸风雅,不免若人耻笑”错)

21.(1)像白居易这样的人物,我还能说什么呢?你能在这方面用心,这番爱好兴趣,怎么会不

好呢?

(2)您的诗却一味雕琢粉饰,难免会有夸张放纵之心从诗句中流露出来,这又不能与白居易相提并论啊!

22.化用《诗经·秦风·蒹葭》中的诗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借原诗的内容表达了友人远去、思而不见的怀恋之情。

23.诗歌一、二句写别浦晚景,不仅写景,又暗合《诗经·秦风·蒹葭》的诗意,令人凛然生寒。

(1分)第三句用“谁言”二字,一反别后相隔千里的遗憾之情,表现出相思情意的执著。(1分)最后一句又一曲折,将别后欢梦难觅,离人远去的凄楚推向高潮。(1分)全诗情感发展,正可谓先紧后宽,宽而复紧,“首尾相衔,开阖尽变”。(1分)24.(1)为政以德,以德治国。

(2)孔子的政治思想强调“德治”,这在现代中国依然有很强的借鉴作用,但我们还要认识到以下几点:第一,“法治”是建立现代国家的标志,“法治”是现代中国的治国方针;第二,“法治”之法是符合最基本道德规范的普遍善良之法,道德仍是法治的基础,现代中国离不开“德治”;第三,现代中国“德治”的道德必须是以现代的道德观为基础,而不是以我国传统的儒家道德为基础。

25.(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2)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4)仰之弥高,钻之弥坚。26.参考2009年浙江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一个人如果心中有仰慕的人,一定喜欢这个人的种种行为。有人选取这个人的性情、品德、才能、技艺方面的特长,以及这个人的穿戴服饰、仪表气度等等,以想象这个人的样子进行模仿。更有甚者,到了改变自己的姓名,与仰慕的人同名同姓的程度。这是他的爱好兴趣,自有他的道理,是不能改变的。

我的朋友高思诚先生,修缮自己的居室作书房,选了白居易的绝句张挂在墙上,题署书房名‚咏白‛。他大概是想每天在眼中玩赏,在嘴里朗诵白居易的诗啊!

一天,他告诉我说:‚我平生特别仰慕白居易的为人,尤其喜欢他的诗,所以题书房为‘咏白’,你觉得怎么样?‛

我说:‚像白居易这样的人物,我还能说什么呢?你能在这方面用心,这番爱好兴趣怎么会不好呢?但是仰慕一个人,是想要自己学他,学他是想要自己像他。仰慕他却又不学他,学他却又不像他,那从这个人身上学到什么呢?白居易为人冲淡平和,宁静谦让,通达道理,顺从命运,不因为赞誉而高兴,不因为困窘而焦虑,是所说的那种无论身在何处都能自得自在的人啊!你现在整天想的是做官发财的事,急于升迁,得和失的想法在胸中斗争,这是不可以和白居易相提并论的。白居易的诗,明白平易,直抒自然的情趣,符合自然的道理,满足自己的想法,从不矫揉造作来刺激世俗人的感官。你的诗却一味雕琢粉饰,难免会有夸张放纵之心从诗句中流露出来,这又不能与白居易相提并论啊!虽然这样,你仰慕白居易的诗风,那你的归宿也一定是白居易式的平淡自然。你正当青年,气概豪迈,人生就如同大河正在涨水,没有边际,发展的势头决定了你的为人和作诗不得不如此。如果随着你年岁的增长,学问越来越广博,达到心境平和,气闲神定,了解天下的变化,而回归自得自在的境界,那么,到那时你大概可以和白居易一样了。姑且等到那时候,我再来为你作评价吧。‛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语文是一门集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基础性学科,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高规格的考试,自然对语文这门基础学科要进行考察,而且要求也更高。以下是小编为......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语文是一门集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基础性学科,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高规格的考试,自然对语文这门基础学科要进行考察,而且要求也更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高考语文......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200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2分) 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千年文化底蕴的深厚......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全卷四个大题,含23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知识积累(本大题含1~6小题,其中1~5小题,每小题2分;第6小题8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字音有误的一......

《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及答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新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浙江省 模拟试题 高考语文 新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浙江省 模拟试题 高考语文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