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常识让语文回到原点_语文作文回到原点

2020-02-29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坚守常识让语文回到原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语文作文回到原点”。

坚守常识:让语文教学回到原点

——刘恩樵老师《语文教学常识二十讲》述评

我对常识的理解,就是那些最基本的理儿,为生活的,为人的;为教育的,为师的„„我也很不情愿地在“常识”之前用“坚守”一词。“常识”到了要守的地步了,何当以堪呢?读完刘恩樵先生的《语文教学常识二十讲》之后,我仍然固执地想说,坚守常识:让语文教学回到原点吧。

现时,语文有很多身份,语文教学的“花样”也层出不穷。正是在这些不断翻新的花样之中,语文教学的常识不知不觉丢失了,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

最近,我一直在反复研读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的《语文的原点》一书。黄厚江老师回到“语文最初的地方去”,回到本原处追问“语文是什么”,寻找并明晰语文的“身份”,找寻语文最初的规定性。我以为这就是对语文教学“常识”的捍卫和尊重。

身处一线的非著名语文教师刘恩樵老师也能站出来,旗帜鲜明地捍卫语文教学常识,显然是对语文怀着一种挚爱情怀的。二十讲,近8万字,似乎很难将“语文教学常识”讲全讲尽,也似乎难以讲深讲透。可是,从第一讲开始,我还是被这些带有温度的文字深深吸引。

刘恩樵老师用独特的视角来关注语文教学中的常识。语文教学常识可谓多矣。刘恩樵老师在语文教学一线摸爬滚打了将近30年,有着丰富的语文教学经验。他把关注的视角投射在了与一线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紧密相关的元素和问题上。课堂是什么?语文课怎样才是好课?阅读课堂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需要什么的语文教材?这些问题,看起来似乎早已不是问题了。当下语文教学可谓乱象丛生,这些常识性的问题,提出来做一番思考,或匡正或明晰,或批判或探讨,显得及时而且意义重大。刘恩樵老师对这些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判断和回答,他的很多观点掷地有声:“语文的童子功„„依我看,有三个:写字,背诵与习惯”“研究学生应当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极其重要的途径与方法,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hào)读书。这是语文教学的常识中的常识,是第一常识,是伟大的常识,是妇孺皆知的常识”“活动活动语文好。这,只是常识而已”“并非都是应试惹的祸”„„ 尽管刘恩樵老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带有“常识性”的意味,有的也只是他的一己之见,但的确受到了很多一线教师的关注,激起了很多一线教师的共鸣,触发了一些思考和讨论。有很多问题还真的关乎语文课程改革走向。

刘恩樵老师用独特的言说方式来讲语文教学中的常识。纵观《语文教学常识二十讲》,没有完整而严密的体系,大多是来自语文教学实践的偶得之作,但刘恩樵老师用其独特的言说方式,使这二十讲深入人心,常常给人心有戚戚之感,或颔首或蹙眉或喜形于色。刘老师用“讲”的方式和大家交流互动,说出了大家想说而未能说出的话。

“二十讲”的文章或许未必能称得上是规范的学术论文,也许未必能入一些专家的法眼,但刘恩樵老师观点鲜明,旁征博引。既有名家的理论阐述,又有教学中的见怪不怪的误区呈现,还有他的智慧实践总结和深刻的思考结晶。文章虽短小,却丰满精实;文字虽朴实,却意味深刻。

好的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刘恩樵这样告诉我们说:语文课堂,首先是课堂,它自然应该具有好的课堂的特质。还是先看两个比方吧:其一,好课就是能把学生撩拨得嗷嗷叫,就是做懒妈妈,就是让孩子不肯离开玩具店,就是星光大道晋级般扣人心弦,就是进入果子林满载而归。其二,我们把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比喻为:教师是司机,学生是乘客,课堂教学就是老师用一辆车载着学生到达目的地。现代课堂应比喻为:学生是司机,教师是教练,课堂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驾车到达目的地。一个是坐车,一个是驾车,同是到达目的地,其能力的培养和智慧的展现,显然是不同的(引自《第九讲:语文课怎样才是好课》)。

语文教学中缺失了的常识,刘恩樵老师正是用这样的独特的言说方式向我们娓娓道来,在他鞭辟入里的论述中鲜活起来,站立起来,走进一线教师的心灵里去。

刘恩樵老师用独特的行走姿态来捍卫语文教学中的常识。刘恩樵老师能自觉尊重和捍卫常识,源于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着其独特的行走姿态。他是一个智慧的实践者,把自己的生命和智慧融入课堂,融入学生之中。在语文教学常识的指引下,继承传统,又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他说“我的语文教学的实践观就是‘三多三少’,即多读书,少学教材;多写随笔,少做练习;学生多讲,教师少说。”多少之间的斟酌损益,是基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思考。他是一个睿智的思想者。刘恩樵老师把反思作为一种习惯,作为教学科研的有力的抓手,用一个思考者的眼光捕捉日常教学中那些游离常识、违背常识的现象,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在批判中建设,在质疑中探索。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流行语”,似乎已经成为了语文教学的“定律”,诸如 “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语文课堂要有语文味”“教是为了不教”“带着学生走进教材”“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等等,刘恩樵老师都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因为他有扎实的实践作为基础,所以他的声音显得有力而发人深省。能有这样的声音,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刘恩樵老师有着丰厚的理论基础。他还是一个勤奋的阅读者,他“一个人的教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二十讲”丰富的引经据典,正是基于他勤实的阅读积累之上的。他的阅读范围绝不是狭隘的语文教学,而有着宏阔的视野。他的很多论述带有哲学的思辨与美学的诗意。

尊重常识,捍卫常识,似乎还有一段路要走。我想,刘恩樵老师的《语文教学常识二十讲》更大的意义在于促发我们更多的人更多的教育者去思考去讨论,引发出更多的真知灼见来。我说,坚守常识吧,让语文教学回家,回到属于语文的原点。

附:《语文教学常识二十讲》目录

语文教学常识二十讲

刘恩樵

目 录

第一讲 常识的力量

第二讲 我们的眼睛盯着什么? 第三讲 练好语文的童子功 第四讲 让学生阅读是第一常识 第五讲 多写随笔,少做习题 第六讲 课堂是什么?

第七讲 研究学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 第八讲 当语文遇上课堂…… 第九讲 语文课怎样才是好课? 第十讲 语文课堂教学流行语反思 第十一讲 语文课堂常识五题

第十二讲 阅读课堂应该是什么样子? 第十三讲 语文课可以有这些课堂样式 第十四讲 语文精彩课堂例析(1)第十五讲 语文精彩课堂例析(2)第十六讲 活动活动语文好 第十七讲 并非都是应试惹的祸 第十八讲 我们需要什么的语文教材? 第十九讲 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 第二十讲 我理想的初中语文教学

回到原点

回到原点邓丽敏/文哲人曾问:“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来自相同的起点,又去向相同的终点。那里,便是我们生命的原点。人固有一死,正如草木经历萌发、生长、枯萎、凋亡的一秋,......

回到原点

回到原点麦哲伦船队浩浩荡荡向西航行,历经曲折磨难后终于完成环球航行,回到原点,证明了地圆说;一条小鱼逆流而上,寻找出生地,回到原点,履行传承生命的使命。回到原点,有非凡的意义。......

回到原点

回到原点回到原点1人生苦短,白驹过隙。短其实不在于时间“逝者如斯”,而在于我们总在彷徨中迷失,在正确和错误的选择间游离。足迹在人生的地图上连成弧线,心中的梦想却总在不远......

回到原点

回到原点高三(9)班 周云芝小时候,最常玩并且乐此不疲的游戏就是飞行棋了。运气不好的时候总是被敌机打回“老家”。当时是什么反应呢?先是带着惊诧且悲哀的腔调“哎呀”一下,再期......

回到原点

回到原点回想往年的今天,我还在为自己的高考而努力,而现在的我,只是呆在松山宿舍的一个远离家乡的孩子,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端午节的前后,所以,高考的孩子们都没有过端午的日子,而我......

《坚守常识让语文回到原点.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坚守常识让语文回到原点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语文作文回到原点 原点 语文 常识 语文作文回到原点 原点 语文 常识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