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城市休闲业调研以青岛为例 2_青岛产业调研报告
海滨城市休闲业调研以青岛为例 2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青岛产业调研报告”。
《基础休闲学》 实 践 项 目 作 业
报告题目: 海滨城市休闲调研-以青岛为例 学生姓名: 张晓威 滕藤 程文阔 二级院系: 旅游与食品学院 专业班级: 旅游管理121班 完成时间: 2014/06/20
海滨城市休闲业调研-以青岛为例
引言
青岛市依山傍海,景色优美,天气宜人,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都十分优越,是举世著名的避暑、疗养、旅游观光胜地,可谓“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海上都市、欧亚风情”。作为海滨城市,青岛海滨旅游历史悠久。春秋时期,齐桓公、齐景公都曾坐船巡视游琅琊,齐景公还坐船游胶州少海。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先后五次大规模巡游到现青岛地域的琅琊台,汉武帝也曾多次来到琅琊等地。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海滨旅游活动则出现在近代,尤其是1897年青岛开埠成为德国殖民地之后,德国侵略者在青岛建了一批服务于欧洲侨民的休疗养设施,这成为青岛近代海滨旅游的发端.凭借其独特且丰富的海滨旅游资源、舒适宜人的气候环境和通商口岸的交通便利,青岛很快成为国内最负盛名和最具吸引力的海滨旅游城市。本文主要从发展现状、演变过程、优势特点、存在问题以及建议与对策五个方面对青岛海滨旅游业展开调研。
一、发展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也逐步发展起来,尤其进入21世纪,旅游已成为大众一种休闲的娱乐方式,而青岛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坚持以严格保护,合理开发,依法管理,永续利用为原则,以海滨风光、崂山名胜、历史名城、休闲度假为主题,坚持高起点、高品位、有特色、出精品,逐步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使青岛的旅游城市形象和特色更加突出。根据1999年国务院批复同意的《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青岛市城市定性为“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胜地”,主体功能定位为“以港口为主的国际综合交通关键、国际海洋科研及海洋产业开发中心,区域性金融贸易信息中心;国家高新产业、综合化工、轻纺产业基地;旅游、度假、避暑、文化娱乐中心”。青岛旅游业正逐步发展成以沿海海滨带为主体,以滨海城市组团、旅游景区、度假区为重点,延伸辐射陆域纵深和近岸海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机整合,构成了“一线、两翼为重点,城、海、山、陆联系互动”的总体发展格局。
青岛旅游资源丰富,而作为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青岛的旅游业不仅是青岛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且青岛的旅游服务体系也内容全面、功能完善,特别是承借奥运契机以来,万豪、雅高、洲际等国际品牌纷纷进驻青岛,使青岛的旅游业逐步走向国际化,同时,青岛的旅游交通服务也已做到便捷畅通。
但是青岛缺乏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人文资源,对国际游客缺乏强烈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青岛虽对国内游客有着较强的吸引力,但因对国内旅游所产生的效益不够重视,加之各项指标呈下降趋势,使青岛的国内旅游业出现了一种“隐性衰退”的现象。因此,青岛的旅游业亟需科学的管理、引导与调控,否则将影响青岛旅游业的整体形象。
二、演变过程
青岛海滨旅游的发展变迁在国内海滨旅游城市中具有典型性。临近政治中心的区位优势、通商口岸的交通便利、优质的海滨旅游资源以及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使得青岛很早就成为国内著名的海滨旅游胜地,也是国内少数完整经历近代以来4个发展阶段的海滨旅游城市之一。㈠、殖民地时期(1897-1922)
1897年德国侵略者以山东巨野教案为借口出兵胶州湾,并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青岛遂成为德国殖民地。德国在占领之初意欲将青岛建设成为服务于欧洲侨民的旅游休闲度假城市。1900年德国殖民当局制定了青岛第一个城市规划,将青岛辟为4个区域,分别是青岛区(欧洲人居住区)、颐养区(别墅区)、大鲍岛区(华人居住区)和实业区(经济贸易区),实行“华欧分区”。欧洲人居住区规划在青岛湾畔的沂水路、江苏路、德县路一带,别墅区规划在汇泉湾畔的莱阳路、栖霞路一带,依山面海,风景秀丽。㈡、北洋军阀和国民政府接管时期(1922-1949)
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北洋政府接管青岛。这一时期青岛海滨旅游发展总体上处在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的历史阶段,官僚资产阶级和社会精英阶层成为海滨旅游发展的主体。海滨旅游空间布局由汇泉湾沿海岸线向东延伸,新建的海滨旅游设施主要服务于官僚买办、大资本家和文化精英们,八大关别墅度假区是这一时期海滨旅游需求形态和接待设施的典型代表。海滨休闲旅游活动仍是少数社会精英阶层的特权,普通大众在政治和经济上仍处在受压迫的社会地位,难有参与海滨旅游发展的机会和权利。㈢、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1949-1978)
解放以后人民翻身做了主人,普通社会大众才真正有了参与海滨休闲旅游活动的权利。但相对较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使得普通百姓的海滨休闲旅游需求发展较为迟缓。大众性海滨休闲旅游活动难以开展,同事海外客源也主要以政治接待和文化以交流为主,海滨旅游的经济性质并未得以凸现。这一时期海滨辽阳院设计较为壮观,中央各部委省委投资兴建了大量疗养院,用于接待中央及地方各级领导和工人阶级的现金代表。青岛海滨旅游空间布局也进一步由城区沿海岸线向东呈带状拓展。㈣、改革开放至今 改革开放以后,青岛海滨旅游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很快走出了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停滞状态,国内外旅客人数快速增加。建国后青岛接待的国外旅客数量长期在较低水平徘徊。1978年以后海外游客数量长期在较低水平徘徊。1978年以后海外游客数量迅速增加。进入新世纪,青岛又在积极谋划新一轮海滨旅游转型提升,由原先较为单一的大众海滨观光向海滨度假,特色节事,商务会议,第二居所等符合驱动型海滨旅游城市转变。
三、优势特点 ㈠、优势
⑴、从2001年7月13日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开始,在奥运的旗帜下,青岛旅游又增加一种资本,一种将城市旅游竞争力骤然放大的资本。也是从此时,使它的旅游业开始了新的腾飞旅程。青岛市市旅游局提供了这样一组数字。2002年至2006年,青岛累计投入资金206亿元,开工建设重点旅游大项目100多个。其中,青岛极地海洋世界、石老人观光园、崂山巨峰游览区、天泰滑雪场、金沙滩景区、石老人浴场改造工程、温泉主题公园40个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在这诸多项目中,人们富有远见地把握着“奥运元素”,并将其注入以“山、海、城、文、商”为特色的青岛旅游资源整合与产品开发中,形成了自己独具魅力的旅游特点。⑵、中国惟一的水准零点主题公园、世界上最大的海星外形建筑——银海国际会展中心、世界上首座建于海上的可机械开合的彩虹桥、奥运文化长廊、奥运会展览馆、帆船之都观光塔在这里也先后完美现身,共同组成了继栈桥、五四广场之后的青岛新的融陆岸观光和海上游乐于一体的标志性滨海景观群。
⑶、青岛是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众多的着名景点如同一颗颗珍珠散落在青岛的前海海滨。滨海步行道就像一条美丽的彩带,将它们有机地串连在一起,形成一幅完整的风景长卷,游人漫步于步行道上,一边是繁华美丽的城市,一边是浩瀚无涯的大海。滨海步行道的建设是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滨海步行道设计理念,同时通过规划建设使海滨风情毕显毕露,实现旅游资源再挖掘。青岛滨海旅游步行道建成后,大大方便了滨海岸线的风光旅游,促进了青岛海洋旅游的发展,使青岛整体旅游得到全面进步。以城市滨海岸线重要节点景观为核心,带动了城市滨海岸线的建设,以城市滨海岸线建设为基点,对促进城市的整体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⑷、改革开放使青岛的旅游业冲在了改革开放的浪尖前沿,发展极为迅速。它与青岛的国民经济优势互补,通过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又拉动旅游业发展,使旅游业成为了青岛经济增长的重要部分 ㈡、特点
⑴岬湾相间,沙软滩平,岛礁曲折,城伴海生,海增城色。⑵山险峰秀,或旷或幽,鬼斧神工,城隐于山,山为城骨。⑶欧风建筑,衣衫延伸,造型别致,红顶石墙,精巧玲珑。
⑷宗教建筑别具韵味,市区的天主教堂、崂山的道观庙院、珠山佛寺尼庵,其建筑造型迥异,气氛庄严肃穆、空灵圣洁。⑸名人故居之密集国内罕见;
⑹民俗景点分布广、传统悠久、种类繁多、民族文化底蕴深厚。⑺文物古迹遍布辖区各市、区,古朴凝重、清幽典雅。⑻东西文化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四、存在问题
㈠、政府缺乏长远规划,大型项目上马频繁。
近年来,青岛投巨资建设了相当多的大型旅游项目,如青岛海底世界、宝龙乐园、方特梦幻王国等,海底世界创造了日进账191万元、投资回报率200%、两年收回投资的神话。至此之后,动辄投资过亿、过10亿、过几十亿的旅游项目,在海岸一线和城市内部鳞次栉比。青岛银海国际游艇俱乐部投资3亿元、小珠山主题公园投资过10亿元、青岛极地海洋世界总投资12亿元、排除奥帆中心因奥运而生的建设成本,为完善场馆赛后利用功能而正在追加的投资,据说将达到几十亿。无可厚非,大项目的出现,一度为青岛几十年来一直秉承的“靠天吃饭”的本色旅游,接连投下波澜“有”惊的问路石,但是,近几年的发展表明,除了从没见过大海的内地游客,会为青岛的秀色可餐惊艳,只要稍具一点旅游资历、对青岛整个城市状貌身临其境过的任何人,还是会对青岛旅游提出这样那样的挑剔与质疑。与投资额度一路攀高极不相符的,是游客的“旅游幸福感”并没有因为这种大投资而获得持久的、生动的、刻骨铭心的高回报。很多游客这样说,“栈桥一看、崂山一转、喝喝啤酒、吃吃海鲜,差不多就可以打道回府了,其他没什么吸引我的。” 青岛730公里的大陆岸线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不能简单地建满建筑,对旅游业来说,大项目是其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根本。但是大项目存在高风险,一旦项目存有雷同、市场遇冷、品牌式微,势必场馆闲置,投资回报成空。
㈡、旅游从业者的素质及管理有待提高
导游是旅游业的第一线接待员,整体素质的好坏、服务质量的高低,严重影响旅游企业的社会声誉,也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形象。在青岛乃至全国导游队伍中,素质结构不尽合理,学历层次偏低,这也使得青岛旅游业在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旅游投诉过多等,另外,青岛市对专兼职导游管理方面的疏忽,造成了旅游市场的混乱,从而引起诸多问题。作为中国重要的旅游城市,从业者队伍异常庞大,此现象尤为明显,旅游从业者的素质整体不高,给游客带来诸多不满,导致游客投诉过多,进而严重影响了青岛的旅游形象问题
㈢、旅游景区环境问题
自青岛进入旅游旺季,在沿海各景区就能看到众多游客尽情嬉戏于沙滩、海浪,海岸线上一片热闹景象,但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问题,仍十分令人担忧,如旅游大巴聚集乱停现象、乱踏草坪乱丢杂物等,在沙滩上经常能看到许多吃完的玉米棒、碎泡沫、垃圾袋。如果不能解决旅游产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青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则会十分不利。此外,青岛在进行某些景区开发或者项目建设时,对景区的环境或者旅游项目周边的环境造成了造成诸如水污染、垃圾乱堆的现象,或破坏了景区的风貌、冲淡了游客游览的意境,既破坏了景区的美感又对其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影响。
㈣、旅游季节性明显,对外宣传不足
众所周知,青岛的旅游存在着明显的淡旺季,还是对青岛市情“门精儿”的出租司机感受最深:“11月以后,再去极地海洋世界周围,跑几圈也拉不到一个人。极地里面再暖和,外地游客不来青岛,你项目再精彩、打折让利再狠都没用。”而对于一年四季都在青岛生活的本地市民而言,偏要在天寒地冻时节一而再再而三地光顾,理由足够强烈吗?毕竟大家都认可,越是身边的景致越容易被忽略。但是,长久以来在世人的普遍认知中,青岛乃是消夏避暑胜地,青岛旅游大项目推陈出新的速度和青岛对外宣传推介的力度、频度,至今仍没能改变人们的固有思维定势。
㈤、旅游商品缺乏管理,市场十分混乱
青岛对旅游商品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对相关企业等的管理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参考,造成了旅游商品市场秩序的混乱,高端的旅游纪念品缺乏,大量的仿造的旅游商品盛行,导致青岛旅游商品市场的整体发展落后,效益低下,而对旅游商品的创新也缺乏鼓励等,造成旅游商品市场的恶性循环,而相关旅游商品企业经营困难,进而影响了青岛的旅游经济。如在栈桥,卖低级旅游商品的小商小贩过于“活跃”,导致城管工作人员对其也无可奈何。
五、建议及对策
㈠、树立大局观念,整体意识,突出重点,形成特色
青岛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应树立全局观念,做到各个方面协调统一,以已有的青岛旅游资源优势为基础,在整体旅游资源开发与发展上,选择其中最重要的资源或者旅游项目进行重点的开发与保护,不断创新,结合秀丽的山海风光、丰富的人文景观、风格迥异的多国建筑、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以及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形成青岛旅游独一无二的特色,以吸引国内外游客。㈡、政府应加强旅游公共服务意识
⑴、政府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应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如交通运输设施设备、公共景观和环境建设、交通和景区旅游集散点的休憩设施等;其次,完善旅游公共信息平台,如加强旅游目的地道路与旅游设施标志系统、旅游客服中心及旅游资讯发布系统等;再次,改善和加强旅游公益事业,加大旅游教育培训工作,促进旅游就业、扶贫等。
⑵、政府为了维护旅游经营公平、建立合理有序的旅游市场秩序等而进行的管理性服务,政府应注意如下方面:首先,对从事旅游经营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必要的市场准入考核及年审等,如旅行社必须有旅行社经营许可证方可营业;其次,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切实为游客服务等;再次,政府要协调相关的非政府组织来开展合作,如通过旅游行业协会来进行管理等。㈢、提高从业者的服务意识及整体素质,以吸引回头客
青岛可以通过提高旅游从业者的准入门槛,来提高旅游者的整体素质,以促进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对旅游旺季的专兼职导游员等进行严格的管理,制定相关的法规制度,以此规范导游员的行为,定期对其进行旅游培训或者举行大型的旅游专家座谈会等,以提高旅游从业者的服务意识及自身素质,尽量对游客做到服务尽善尽美,让游客满意,减少旅游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来吸引回青岛的回头客。
㈣、开发与保护并重,科学规划,力求达到双赢
青岛旅游资源量多质高、旅游资源的分布和客源分布在空间上相互重叠,旅游业的发展具有资源和客源的双重优势,并且其他部门资金充分,旅游需求大,具有建设成为面向多方服务的,具有多种旅游活动行为层次结构和多种服务设施结构的综合旅游区的条件,应该优先开发,但也要处理好旅游业与其他经济部门的关系,处理好充分有效利用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使旅游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使得旅游全方位发展。㈤、广告促销
通常情况下,目的地品牌促销多以大众媒体广告为主,特定媒体广告为辅,因此,青岛可以选择本地最具影响力的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报刊等进行密集式的广告促销。㈥、关系促销
公共关系是目的地品牌营销中最重要的手段,青岛政府或者旅游企业可以通过进行数次的大型公关促销活动,邀请公关专家来策划“大手笔”的公共活动,使青岛的旅游形象在相关地区产生“轰动”效应。
参考文献:
[1]江玉英.青岛旅游业分析[J].山东:山东经济,2010 [2]李东泉.从德国近代历史进程论青岛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J].德国研究,2006.[3]魏小安.新时期中国旅游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4]王瑜.旅游景区管理实训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06 [5]青岛市旅游业“十一五”规划文本[A]青岛:青岛旅游政务网,2007-10 [6]青岛-美丽的海滨城市[A]青岛:青岛旅游政务网,2012-12
写在海滨城市青岛青岛的天气好凉 已经十一月了 来青岛也快两个月了 感觉还好啦好多浙江来的同学都回去了 说实在呆不下去了是啊 比起浙江 青岛显得有些狼狈 青岛的公交车 像......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写在海滨城市青岛,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写在海滨城市青岛只是两种文化系统 吴越的子民无法感受 故不多加评论了那漂亮的社长 好像很久没联系了 想必她是去奋斗人生了 来山东前就认识她对了朋友都说我在游戏人生 对......
09级旅游资源调研报告一、前言院系 : 专业班级 :学号 : 姓名 :旅游资源如着土衣——浅析环境质量对旅游行为的影响古城绍兴扬尘不已当人们决定去某个地方旅游时,绝大多数情况下是......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写在海滨城市青岛作文高中生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