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_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

2020-02-29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河北黄骅市农业源普查试点工作总结

黄骅市农业局 2007.10

黄骅市农业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在省、市政府大力支持和各级普查办的指导和督导下,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国发〔2006〕36号)和《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国发〔2007〕37号)的文件精神,全体普查人员深入基层,精心组织、强化培训,小到数据统计,大到归档总结,圆满完成了第一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试点的工作,为即将开始的第一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强化组织领导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既是一项重大的国情调查,也是一项关系“三农”发展的重性工作。黄骅作为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试点之一,也是河北省唯一的农业源普查试点,可见其重要性。为此,黄骅市成立了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农业组,由主管农业的副市长曹传勇任组长,由农业局牵头,环保局、统计局、水产局、畜牧局及四个所涉乡镇的主管局长及乡镇长直接主抓,安排专人协同工作,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强联系,形成联动。

二、精心组织实施

根据《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技术规定》的内容,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了《黄骅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农业源普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与黄骅电视台《热点透视》栏目联合录制了一期专题节目,加大污染源普查的网络宣传。同时,以赶科技大集的形式,深入全市10个乡镇,发放农业污染源普查宣传单1万份,解答农民咨询问题达300余个。二是增编普查人员。为提高普查进度,共招聘普查员45名,数据录入员3名,各源的普查指导员为各相关单位抽调,共6名。招聘人员全部都是大中专毕业生,他们接受事务快,理解能力强。但同时我们也发现,由于这些人不懂专业,对农业知识缺乏,分析起来困难。为此我们对其进行了2天的集中式培训,又分组由普查指导员带队实地调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得普查工作顺利开展。三是摸清普查数据。彻底摸清污染源底数是确定普查对象搞好普查的关键。对种植业来讲,先要了解被普查乡镇的基本情况,有几种种植模式,有多少种地型、地块的类型,有几种土质,又各占总体的百分数,以此来确定需要普查哪几种作物,哪几类地块,哪些土质,哪几种种植模式等等,避免盲目。被选定为调查对象的村确定好户数后,要预先填写地块编码,这样即利于数据的录入,又便于今后档案的整理存放。四是确立普查对象。本次试点普查工作包括种植业、水产养殖业、畜禽养殖业3个行业的污染源清查。按照全国污染源普查办的要求,我们先对被调查的4个乡镇的污染源做了清查,清查工作到8月31日结束。最后确定种植业源普查对象为黄骅镇,主要以典型农户为主,该镇有住户11335户,根据本市所处分区确定抽样样本量为68户;畜禽养殖业源以黄骅镇、旧城镇为主,共21个符合条件的普查对象,其中规模化养殖场2个,养殖专业户19户;水产养殖业源普查对象是南排河镇和羊二庄镇的水产养殖场及养殖专业户,清查结果为700多个养殖专业户及78个育苗场。因育苗场为季节性养殖,养殖周期短,人员流动性大,到5月底便关门走人了,调查无法进行,经与国家普查办同志商议未将此项列为普查范围。又由于一些池塘紧连,养殖品种相同,养殖方式无异,根据规定我们将其合并为315个单元。五是进行入户调查。采取两名普查员共同配带证件入户的原则,询问时先填写草表,尽量减化问询内容,对农户搞不清楚的农药含量、有效成份等问题则去农资服务部查询,要求普查员每天收工后对所调查数据进行审核,然后填写正式表。做到谁调查的谁负责。六是反复审核。入户调查结束后,各源的普查指导员负责对调查草表逐一审核,指出问题,并与该表的调查员一起入户复查,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七是及时录入、上报。由3名录入员交替录入、复录,节约了时间,达到了按时上报的目的。

三、确立普查路线

通过这次试点工作我们发现,本次农业污染源普查能够比较全面的反映各地的农业污染情况,足以达到摸清农业污染源底数的目的,例如种植业中,污染最重的就是农药、化肥、地膜等农业投入品及秸秆等农作物废弃物,这次调查都能很好的反映出其用量及去向。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1、调查内容繁琐,容易引起被调查人员的反感,同时也给普查员带来很大困难,无法实现实事求是。

2、调查表格中需要计算的内容太多。如水产养殖专业户基本情况普查表中,13项年换水总量,计算麻烦;又如饵料系数;畜禽养殖业污染源调查中,粗饲料的主要成份指标(一般养殖户饲喂的都是混合饲料)计算起来困难且无意义,不如直接监测粪便中的成份含量。

3、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工作,他涉及人员多、辐射范围广,任务重、责任大,其应该是一项全民性工作。因此,在普查正式开始前应展开全国范围的宣传,争取做到家喻户晓;调查过程中要明确分工,应该哪个单位承担的将任务分配到哪个单位,牵头单位负责最后总结上报,这样既避免相互推脱责任,又因是内行所查,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调查表要接近实际,尽量减化,通过调查内容就可计算出来的数据不应为必填部分。

4、全国地域差异非常大,全面普查时,时间不应限制太死,应将时间放开些,多留些机动时间给地方,以便按当地的生产生活规律安排入户调查。

太原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太原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组办公室 市污普办[2008]24号关于对污染源普查表填报质量会审后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工作的通知各县(市、区)、开发区污染源普查办:遵照国务院普查......

明水县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明水县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目 录 第一章 概 述1.1明水县自然环境概况1.2明水县社会环境概况1.3明水县经济环境概况 第二章 污染源普查工作概况2.1普查时间安排2.1.1准备阶......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4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技术规定之四 农业污染源普查技术规定为规范全国农业污染源(以下简称农业源)普查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

迁安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试点

迁安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总结迁安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07.10迁安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总面积1208平方公里,总人口67.8万,辖12个镇、7个乡、1个城区办......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070517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7〕3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已经国务院......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 污染源 全国 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 污染源 全国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