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案例分析_教育案例分析集锦
教育案例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育案例分析集锦”。
你闯祸了,但我依旧相信你
---如何让学生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不愉快
案例背景
小凯(化名)是我们班的一个思维反应慢,口齿不清楚的男孩子,高大坚实的身体与稚气未脱的娃娃脸形成强烈反差,暗示着半成熟状。做事易冲动,没有原则,只是一味的随着自己的心情来:高兴了,就不在乎什么,特别喜欢为班级多做贡献。不乐意了,就会斤斤计较,即刻爆发,甚至大打出手。案例描述
一天的中午,随着急促的电话铃声想起,我在迷迷糊糊的状态下应声接起。“刘老师,麻烦你来一下宿管办公室,你们的学生小凯出了点问题”听完后,我脑袋嗡的一声,迅速穿好鞋,跑到办公室。经了解,我们班的小凯因为午休时间不睡觉,并且乱窜宿舍,与检查学生发生口角。当检查学生回宿舍后,小凯不服气,觉得冤枉,无法忍受,又亲自返回检查学生的宿舍,并对已经睡下的检查学生人身攻击,强掐脖子,一顿暴打,其他正在午休的学生因为和检查学生是同班同学,也纷纷下来“助战”,并对小凯的胸部一阵拳打脚踢。一时间,场面非常混乱,直到宿管发现后,方才停止。案例分析:
其实,这起校园宿舍群打事件,情节还是比较严重的,影响也比较恶劣。但考虑到小凯平时在班级爱做贡献的的表现,我还是愿意相信他,他这次肯定是因为心中不快,才动手发泄的。这是他的主观原
因之一,客观方面,他是初一新生,初来宿舍,对学校宿舍的很多规定都不太熟悉,也是他无法完全服从检查学生态度差的管理。所以,我在心中告诉自己:一定要让他知道,他虽然闯祸了,可是我依旧相信他,他是好孩子。
当我在办公室看到小凯的第一眼时,他是边用手按着自己的胸部,边用抽泣哽咽而且非常不连贯的语调说:“老师,我、我、我给你闯祸了,呜------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能感受到,他懊恼给我添麻烦了,他也后悔打了检查学生,但他似乎并不想做过多的辩解,可能是因为他已太委屈不能清楚的表达,也可能是因为他只希望我能懂他!真正理解他!
我没有丝毫的指责,也没有片语的批评,只是轻轻地为他倒了杯热水。我想,在他心情最沮丧的时刻,在他觉得没人能理解他时,他最需要的就是默默地支持他、相信他、爱他的人跟他静静地呆一会儿,并和他一起勇敢的面对这次闯祸。
他很听话的喝了点水,我依旧没有问他什么原因。而是强烈要求给他去医院做检查。因为我觉的他一直用手捂着胸部,肯定是疼。那么,当务之急,就是先确保他的身体没有问题。正好,趁看病之机,也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不要总是想这些暴力的画面,试着引导他坦然的面对事实,乐观想象自己的未来,不因这件事过多的指责自己,对自己灰心丧气,以免这件事给他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多阴影。而我们老师家长陪他一起去看病,目的就是想让他明白,在他成长的道路上,并不孤独,我们都很爱你,都很在乎你!
果然不负众望,在去往医院的路上,他主动向我们谈起他出手打人的原因,和我先前想的一样。我很高兴,他自己亲口说出来,就说明他已经能够理智清楚的回忆自己做的事,并且分清楚哪些地方自己做的不对,这不就是勇敢的面对自己所犯的错吗?并且他不再懊恼了,也不再指责自己了,因为他懂得了真正的理解是什么?老师家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这么相信他,理解他,他又有什么理由在不知道宿舍管理规则的情况下,去包容和理解检查学生对他的态度不好亦或行为粗暴呢? 案例反思
1.让赏识教育理念深入老师的内心,相信孩子的内心深处也是善良的,向往美好的。
我觉得首先面对孩子犯错,教师应该呈现出的是一种坦然和可以接受的态度,而不是反感和逃避。我们要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犯错误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所以我们按规律办事就能事半功倍。其次,允许孩子犯错,并不是一味的放纵和袒护孩子的错误,那样会害了孩子。相反应该以一种和他平等交流的态度告诉他,这件事是错误的,必须改正,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如果不改正,要惩罚他以其他方式弥补,让他意识到,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是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的。最后,教师要做好孩子多次重犯相同错误的心理准备。因为改造思想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在孩子第一次犯错你包容了他,第二次时你理解了他,第三次时你失去耐心给他判了死刑时,那么之前的所有努力都会白费,他会依旧不再信任你。所
以,我觉得,只要给孩子时间,相信他可以做的更好的,相信他也是渴望美好的,我们必将和孩子一起收获幸福人生。这个案例中的小凯,至今没有再犯相同的错误,我不敢保证他以后不会再犯,但我却做好了依然接受的态度,因为我始终相信他可以改变!这可能源于发自内心的爱吧......
2.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上、班会上、团会上,更是在真实存在的生活中。
作为老师,人们更多的认为只有在学校中课堂上才存在教育,重视教育,其中生活中时时充满教育。这件案例中,我觉得发生李这件事儿,对于这个刚刚升入初中的小凯来说,不一定就是坏事,反而,经过老师、家长的共同配合,使我们彼此加关爱对方,更加理解彼此。通过老师的亲自送医院,家长和老师们的一起等候检查结果,孩子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大家是非常在乎他的,而这种影响仅凭课堂上的说教感恩、说教体谅对方、说教关爱他人是远远达不到的。所以,教育存在于细节,生活中,教师或者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个态度、一个眼神可能都在孩子的内心产生很大的不同感受,我们要学会观察发现这些不经意的细节,准确捕捉孩子的想法,适时给予引导,就会水到渠成的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3.家校互动,努力营造民主、轻松、幸福的校园家庭环境,让孩子能真正享受生活,快乐成长。
在这则案例中,不管学校的管理人员、老师、还是学生家长,都能在事出之后,冷静思考,以孩子的切身利益为重,以在乎孩子的感
受为重中之重,才能使孩子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浓浓的关爱,并与之建立信任,倾吐自己的想法。殊不知,如果学校、老师、家长面对这件事各执一词,彼此推卸责任,埋怨对方,那么事情可能也会“完美”收场,只怕对孩子的伤害却才刚刚开始,尤其是心里上对家长对学校的不信任、反感也会日久渐深。
伊旗矿区中学5
刘燕
1.。指出下面实例中教师的言行符合或违背什么教学原则?并简要解释。一位教师教“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较大,于是对八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
教育案例分析内容摘要: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目标。发挥美育潜能作用,引导学生学会“遵纪守法”真诚做人。感受美育,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丑的憎......
小学教育案例分析1、孩子,答案就在你手中啊!曾有一个南非学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很感人:有几个调皮的小孩,手中拿了一只小鸟,打算以一种恶作剧的方法,考一考那位拥有智慧的老师。他......
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案例1:开学第一周,琼斯先生试图教授一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怎样做。他说:“当我提问时,你应该举起右手, 我将会叫你回答。你们能够像我这样举起右手吗?”二十......
教育故事案例分析海阳市里店初中 宋守勇【案例】下课的铃声早已响过了,工作不知疲倦的李老师依旧在教室里有滋有味地给全班学生讲课,上下一节课的老师也已经在门外急的团团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