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_苦夏冯骥才阅读答案
冯骥才: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苦夏冯骥才阅读答案”。
冯骥才: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
中新社(甄雪原)著名作家冯骥才,有着与他名气相符的身高:一米九二。如此的“鹤立鸡群”,使他无法“逃脱”两会上记者们的视线。就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这位中国文联副主席在政协委员驻地接受了本社记者的专访。
“如果说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传统是在精英文化之中,那么中国民间文化就是中国老百姓情感的载体,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半,永远是民族文化的源头与根基。我们过去没有好好地去认识它、保护它。”去年当选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的冯骥才,话题直接切入他过去十年中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民间文化保护。
从1994年开始,冯骥才用三年时间,拿出自己几十万元的稿费,请100名摄影师,把天津老城“地毯式”地拍摄下来,并浓缩在一本图集之内。如今冯骥才的视野已“锁定”了全国范围内的民间文化遗产,他要实施一项浩大的工程——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冯骥才这次向政协大会递交的提案也正是这一内容。
这一工程实际上来源于冯骥才对目前中国民间文化的忧虑:“充满中国民间文化气息的春节本是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的体现,而我们现在却不知道该如何去过了!”“无数的民间老艺人在无声无息地逝去。作为文化的携带者他们带走的是一种中国民间艺术的断绝!”“各地历史民居在大批拆除,传统名称的街巷被开发商改成了‘意大利花园’、‘罗马广场’、‘威尼斯小世界’。富裕起来的中国农村由南到北盖起的都是小洋楼。哪里还有中国的影子?”
冯骥才强调人们应该反省民间文化在一个民族里的意义,“进入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把历史的一切创造作为一种文化财富。”当中国去年以一系列的成功而令世界瞩目时,唐装与中国结大行其道。这足以说明,“越是全球化的时代,世界文化的大走向越是本地化”。
于是,两会期间忙着为中国民间文化奔走呼号的冯骥才决心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进行到底。
他介绍,抢救工程内容分为三部分:中国民间文学、中国民间艺术、中国民俗。目前中国民间文学部分已经有了三套集成:《民间故事》、《民间谚语》、《民间歌谣》。
他还透露今后十年的计划:将中国56个民族的民间艺术进行“地毯式”的登记、拍照、录像;出版2000多个民俗县集本;出版120卷中国民间美术全集;出版中国民俗民间艺术分布地图册;向联合国推荐一批文化遗产名单;命名一批文化艺术之乡„„
“到那时,我们可以还中国文化的全貌。”冯骥才欣慰地说。
来源:星辰在线 前几天突然暂时性耳聋,在去往山东潍坊的路上,还要不时验血。就是这样,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还是坚持参加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全国木版年画......
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字号:小大 2013-01-09 16:58 来源:南报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代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创造的结晶,也是中国各民族各地区文明交融汇合的产......
一份建议书得到温家宝总理批示 要重视做好羌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冯骥才: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健全法律保护2009年03月08日13:52【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中国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22水族马尾绣水族马尾绣是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以马尾作为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马尾绣,是水族最古老又最具民族特色的一种刺绣工艺。马尾......
中国民间美术[教材分析]中国民间美术这一课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高中美术欣赏,本课由民间美术的界定、民间美术的特点和民间美术主要种类介绍三部分构成,罗列了年画、刺绣、风......
